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松龄俚曲的调式与音调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晓静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20,28,共9页
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蒲松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以其文人的气质与极其洋溢的激情去编创俚曲,与此同时却不忘记民间群众的朴素感受,他... 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蒲松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以其文人的气质与极其洋溢的激情去编创俚曲,与此同时却不忘记民间群众的朴素感受,他在继承明清以来俗曲小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充分施展文人的创作思维与才华,巧妙地采用淄川方言与其曲调紧密结合的行腔原则,从而使俚曲音乐成为既典雅抒情又颇具地方色彩的音乐艺术产物。 本文即拟在调式与音调特征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通过对此音乐形态的分析与研究,来揭示蒲松龄俚曲音乐风格形成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明清俗曲 调式 音调特征 音乐形态 音乐风格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晓静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77,共7页
《蒲松龄俚曲》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群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 ,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其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清代初年 ,蒲松龄作为一代卓越的文学家 ,在以他那诗人的气质编创俚曲的同时 ,也不忘民间群众的朴素感受 ... 《蒲松龄俚曲》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群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 ,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其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清代初年 ,蒲松龄作为一代卓越的文学家 ,在以他那诗人的气质编创俚曲的同时 ,也不忘民间群众的朴素感受 ,在继承明清以来俗曲小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为素材 ,巧妙地采用淄川方言与其曲调紧密结合的行腔原则 ,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具有山东民间音乐地方色彩的音乐艺术风格 ,这充分体现了其作品人民性的创作思想。本文着重从“曲调与字调的关系”、“曲调与语调的关系”等语言因素方面 ,作较为细致的比较、提炼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曲调风格 语言因素 曲调 字调 语调 地方特色 淄川方言
下载PDF
六十多年来蒲松龄俚曲研究概述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吉志 《蒲松龄研究》 2005年第1期109-122,共14页
随着“蒲学”研究的深入,对蒲松龄俚曲的探讨正从多角度展开,这是由俚曲形式独特性决定的。本文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蒲松龄俚曲研究从俚曲文献整理、诞生与流传、体制和曲牌、音乐艺术、思想与文学艺术、语言学等六个方面进行概述,... 随着“蒲学”研究的深入,对蒲松龄俚曲的探讨正从多角度展开,这是由俚曲形式独特性决定的。本文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蒲松龄俚曲研究从俚曲文献整理、诞生与流传、体制和曲牌、音乐艺术、思想与文学艺术、语言学等六个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文献整理 诞生与流传 体制和曲牌 音乐艺术 思想与文学艺术 语言学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今唱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丹雄 《音乐探索》 CSSCI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蒲松龄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民间流行的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方言俚语填词讲唱故事,运用曲牌联套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体。现今的蒲松龄俚曲只有10支曲调尚存,因此,如何将这一古老的说唱艺术传承下去,是文章将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说唱艺术 传承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曲牌“银纽丝”的音乐特色
5
作者 李群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4期29-29,46,共2页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俚曲艺术家。他利用当时当地流行的时调俗曲,以曲牌连缀的形式,采用白话口语和淄川方言写作的十五种俚曲,是他对音乐和俗文学的又一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曲牌"银纽丝"的曲式结构及创作手法的分析,...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俚曲艺术家。他利用当时当地流行的时调俗曲,以曲牌连缀的形式,采用白话口语和淄川方言写作的十五种俚曲,是他对音乐和俗文学的又一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曲牌"银纽丝"的曲式结构及创作手法的分析,来总结其音乐特色,使读者对蒲松龄的这支俚曲曲牌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银纽丝 音乐特色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玉娥郎】与其他地方曲牌【玉娥郎】音乐--词格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蔡凤萍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3期36-37,共2页
曲牌【玉娥郎】运用非常广泛,有俚曲曲牌【玉娥郎】、器乐曲牌【玉娥郎】、戏曲曲牌【玉娥郎】、宗教音乐曲牌【玉娥郎】等等。其中蒲松龄俚曲【玉娥郎】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同时这一曲牌在全国民族音乐中的活用,提高了俚曲【玉娥郎】... 曲牌【玉娥郎】运用非常广泛,有俚曲曲牌【玉娥郎】、器乐曲牌【玉娥郎】、戏曲曲牌【玉娥郎】、宗教音乐曲牌【玉娥郎】等等。其中蒲松龄俚曲【玉娥郎】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同时这一曲牌在全国民族音乐中的活用,提高了俚曲【玉娥郎】的影响力,不仅对山东民族音乐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弘扬民族音乐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玉娥郎】 词格 句逗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中的[叠落金钱]
7
作者 冯一诺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3-75,80,共4页
通过蒲松龄俚曲中代表性曲牌[叠落金钱]的音乐形态分析,从中不难看出,蒲松龄俚曲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音乐产物,对于探寻明清俗曲的发展与流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 [叠落金钱] 唱词分析 曲调分析
下载PDF
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演唱情感分析
8
作者 蔡凤萍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1期38-39,共2页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俚曲作家。蒲松龄的通俗俚曲是蒲松龄晚年用山东淄博一带的地方语言与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相结合创作而成,其俚曲【玉娥郎】是蒲松龄创作的通俗俚曲中最重要的曲牌之一~([1])。蒲松龄俚曲【玉娥郎】内容是根据... 蒲松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俚曲作家。蒲松龄的通俗俚曲是蒲松龄晚年用山东淄博一带的地方语言与当地的一些民间小调相结合创作而成,其俚曲【玉娥郎】是蒲松龄创作的通俗俚曲中最重要的曲牌之一~([1])。蒲松龄俚曲【玉娥郎】内容是根据《聊斋志异》其中一篇名为《张鸿渐》的故事写成的,是"雅、俗"相结合的音乐作品。前人文献对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阐释研究、渊源研究、变迁研究等,本文将通过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演唱情感分析,着眼于作品的情感处理,一是填补目前蒲松龄俚曲【玉娥郎】这类文献的空白;二是力求通过对蒲松龄俚曲【玉娥郎】的演唱情感处理分析,掌握对作品把握和处理的方法,帮助演唱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在演唱实践中完善对作品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俚曲【玉娥郎】 情感主线 演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