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木生产与园林营造:清末广州花地的生产性景观及其公共化
1
作者 张欣 彭长歆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 清末广州花地在中西文化交流史、贸易史、植物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十三行外贸时期,作为广州观赏植物的培育与产销基地,花地是清政府特许西方人可以游憩的地方之一,也是西方植物学家获取中国植物样本的主要来源地。以现状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与历史地图,对比考证花地的河涌分布,复原清末花地园圃的历史空间格局,并进一步梳理了花地花木培育、销售等生产性景观的形成,以及私园化、公共化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在繁荣的中西贸易与园事活动推动下,清末广州花地形成了以河涌为地理基础,以花圩为展销地,数十处苗圃花园集合的独特生产性景观。中西人士频繁开展的赏游活动推动了花地的私园营造与公共化,促使园林成为公共活动、文化和知识生产的主要空间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广州十三行 生产性景观
下载PDF
花地公路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毅 刘玉洁 +1 位作者 聂忠权 郑苗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26-130,共5页
经实测,花地公路滑坡为"特大型"中层推移式滑坡,地灾体危害大。文章在对花地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特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成果,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花地滑坡在不同状... 经实测,花地公路滑坡为"特大型"中层推移式滑坡,地灾体危害大。文章在对花地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特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成果,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花地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表明:自重状态及自重+地震状态下,该滑坡基本稳定;在自重和暴雨状态下,该滑坡欠稳定,该成果对后期防治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稳定性计算
原文传递
花地公路滑坡的基本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繆康 聂忠权 +1 位作者 刘玉洁 郭毅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4年第7期58-59,84,共3页
1998年8月,花地公路下边坡整体滑动,2007年修筑公路坡体再次滑动,由于花地滑坡分布范围大,发育历史较长,变形复杂,其边界、形态及规模等基本特征难以确定,文章在现场勘查测绘等工作的基础上,查明了滑坡的基本特征,为滑坡的机理研究奠定... 1998年8月,花地公路下边坡整体滑动,2007年修筑公路坡体再次滑动,由于花地滑坡分布范围大,发育历史较长,变形复杂,其边界、形态及规模等基本特征难以确定,文章在现场勘查测绘等工作的基础上,查明了滑坡的基本特征,为滑坡的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滑坡 基本特征
原文传递
《羊城晚报》与1950-1960年代文学生产 被引量:1
4
作者 布莉莉 《百家评论》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羊城晚报》作为1949年后中国第一家大型晚报,其综合性文学副刊《花地》不仅刊载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本,而且通过举办评奖活动积极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发掘出了大批作家。此外,通俗性文艺副刊《晚会》还登载了大量的通俗文艺,这些带... 《羊城晚报》作为1949年后中国第一家大型晚报,其综合性文学副刊《花地》不仅刊载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本,而且通过举办评奖活动积极推动了群众文艺创作,发掘出了大批作家。此外,通俗性文艺副刊《晚会》还登载了大量的通俗文艺,这些带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文艺在承担革命教化之责的同时,也以其民族化的语言和形式传达出丰富的意蕴。对这一区域的、个案的文学场域进行考察,既可以看到国家文学的"全息"面影,又能看到国家文学在地域各具特色的表达,这对我们理解当代文学的特质和内部逻辑,以及文学制度的运作颇有裨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城晚报》 《晚会》 副刊文学
下载PDF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5
作者 陈桥生 《新闻战线》 2019年第14期2-4,共3页
从创刊起,花地、晚会两个副刊就占据羊城晚报版面的半壁江山'。守正出新',使得羊晚副刊始终保持着青春的姿态。不断创新面孔,不断提升格调,在艰难中坚守,在逆势中前行,向新闻化、人文化、活动化转型与突围,副刊不副,做大文化、... 从创刊起,花地、晚会两个副刊就占据羊城晚报版面的半壁江山'。守正出新',使得羊晚副刊始终保持着青春的姿态。不断创新面孔,不断提升格调,在艰难中坚守,在逆势中前行,向新闻化、人文化、活动化转型与突围,副刊不副,做大文化、大副刊,与新闻更近,与现实更近,与生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城晚报 晚会
原文传递
花地嘴遗址所出“新砦期”朱砂绘陶瓮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松林 《中国历史文物》 2006年第1期19-32,37,F0003,共16页
花地嘴遗址所出"新砦期"朱砂绘陶瓮具有明显的东方文化元素,其上的神像应为"北斗神",它在洛汭地区的出现有可能与早期夏史的有关事件有联系。
关键词 嘴遗址 新砦期 朱砂绘陶瓮 神像 北斗神
原文传递
新砦期农业经济研究--花地嘴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唐丽雅 顾万发 +2 位作者 高博 吴倩 温睿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5,共11页
新砦期是龙山向二里头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目前有关新砦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如新密新砦和郑州东赵遗址的植物遗存研究成果业已公开发表。本文以介绍花地嘴遗址浮选结果为切入点,结合新砦和东赵遗址的研究成... 新砦期是龙山向二里头时代转变的过渡时期。目前有关新砦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如新密新砦和郑州东赵遗址的植物遗存研究成果业已公开发表。本文以介绍花地嘴遗址浮选结果为切入点,结合新砦和东赵遗址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中原腹地郑州地区新砦期的农业经济特点。这对观察过渡时期中原腹地农业经济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期 郑州 嘴遗址 浮选 炭化植物遗存
原文传递
河南省郑州地区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牛骨的DNA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欣 顾万发 +7 位作者 吴倩 东晓玲 韩雨 刘铭 尤悦 刘一婷 袁靖 杨东亚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6-134,40,共10页
运用古DNA技术对河南省郑州地区两个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牛骨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花地嘴遗址(HDZ)12例、望京楼遗址(WJL)17例牛骨样本,从中提取DNA,并选择套叠引物对线粒体DNA控制区(285bp)进行PCR扩增。线粒体DNA结果显示,其中1... 运用古DNA技术对河南省郑州地区两个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牛骨样本进行遗传学分析。共选取花地嘴遗址(HDZ)12例、望京楼遗址(WJL)17例牛骨样本,从中提取DNA,并选择套叠引物对线粒体DNA控制区(285bp)进行PCR扩增。线粒体DNA结果显示,其中15例个体(花地嘴遗址5例、望京楼遗址10例)属于家养普通牛(Bos taurus),花地嘴遗址有1例个体属于圣水牛(Bubalus mephistopheles)。在家养普通牛中共检测出8个不同的单倍型,可以归属于3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T2、T3和T4,以T3为主占60.0%,T4次之约占26.7%,T2最少约占13.3%,未见其他单倍型类群。以每个遗址为单位分别统计,比例相似。通过与已发表的其他中国考古遗址出土黄牛线粒体DNA的单倍型类群分布频率的比较发现,除本研究中的两个遗址外,仅有河南二里头遗址和辽宁大山前遗址同时存在T2、T3和T4三个不同的单倍型类群。花地嘴遗址、望京楼遗址和二里头遗址均位于河南省,综合其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性质及地理位置,认为各种家养黄牛便于通过不同的路线汇聚于此,并且作为一种稳定的遗传结构在该地区长期保留下来,在青铜时代中原地区是各种考古学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区之一。研究发现花地嘴遗址中存在圣水牛,说明晚至青铜时代中国本地水牛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养黄牛 古DNA 青铜时代 嘴遗址 望京楼遗址
原文传递
从空间营造到文化生产——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再考 被引量:6
9
作者 彭长歆 张欣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128-134,共7页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 清末广州花地馥荫园的前身为东园,两者具有空间延续与递进关系。从园林赞助人及中西赏游群体出发,通过文献考证及图像分析,并应用层次叠加法,廓清东园时期的园址范围,以及馥荫园的旧园遗存与再造部分,探讨空间格局演进的历史逻辑及文化生产等。研究表明:馥荫园继承了东园南侧的宅院区并向南改建、拓展,改变了东园时期以北侧荷塘区为主景的布局方向;与东园雅集所形成的诗文等文化产品相比,西方游客通过摄影与绘画记录馥荫园的景物,外销画、摄影及铜版画等各类图像作品将馥荫园的视觉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更直接的方式向世界传播。这一过程不仅是营造主体、空间格局与使用方式的转变,也隐含着清末广州园林文化生产的转向,成为清末岭南园林近代转型及现代性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史 岭南园林 行商园林 东园 馥荫园 广州
下载PDF
高校舞蹈类非遗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以扫蚕花地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冰洁 《艺术教育》 2024年第5期88-91,共4页
扫蚕花地是浙江省的国家级非遗,也是独具特色的地方舞蹈文化。于高校舞蹈教学而言,扫蚕花地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舞蹈专业的师生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对此宜采取主题课程的方式,将扫蚕花地全面引入到教学中,系统化开... 扫蚕花地是浙江省的国家级非遗,也是独具特色的地方舞蹈文化。于高校舞蹈教学而言,扫蚕花地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高校舞蹈专业的师生也有责任和义务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对此宜采取主题课程的方式,将扫蚕花地全面引入到教学中,系统化开展课程建设和开发,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专业建设和非遗传承的双赢。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这门主题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具体开发和建设路径提出了建议,希望起到相应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蚕 高校舞蹈教学 主题课程 开发建设
原文传递
城中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村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蕾 袁少雄 黄光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5-308,共4页
以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中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其土地集约利用度并测算其用地面积潜力、用地效益潜力和土地资产潜力值。计算结果表明,花地村土地集约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突... 以广州市荔湾区花地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中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其土地集约利用度并测算其用地面积潜力、用地效益潜力和土地资产潜力值。计算结果表明,花地村土地集约处于一般偏下水平,突出的问题在于空间的用地强度等级较低,主要体现在容积率偏低。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于改善内部环境、调整居住和物业空间格局、释放土地价值,提高村民和集体的收入,集约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集约利用 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下载PDF
花地河水库坝址坝型比选及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12
作者 王攀 李志国 杨辉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10期212-215,共4页
花地河坝址区水文地质较复杂,强风化岩体破碎、岩溶管道及断层裂隙共存于库区。为确保水库蓄水成库后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对建坝河段、建坝坝址及大坝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证分析。设计优选的下坝址碾压混... 花地河坝址区水文地质较复杂,强风化岩体破碎、岩溶管道及断层裂隙共存于库区。为确保水库蓄水成库后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对建坝河段、建坝坝址及大坝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论证分析。设计优选的下坝址碾压混凝土拱坝,其坝型地质适宜性好、枢纽布置紧凑、防渗工程量小,方案技术可行且经济。花地河水库坝址区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针对性地查明影响工程枢纽布置及结构稳定的关键因素,为后期设计施工提供了合理的处理措施和地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条件 坝址比选 拱坝
下载PDF
从“二维”报纸副刊到“三维”融媒传播——以羊城晚报花地文学榜十年实践为例
13
作者 朱绍杰 孙磊 +2 位作者 陈桥生 邓琼 吴小攀 《全媒体探索》 2024年第7期13-15,共3页
报纸副刊既是遴选推介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载体,也是媒体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羊城晚报副刊坚持守正创新,挺进融媒主战场,孵化出文化品牌“花地文学榜”,初步实现从“二维”报纸副刊到“三维”立体融媒传播的转型升级。本文梳理... 报纸副刊既是遴选推介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载体,也是媒体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羊城晚报副刊坚持守正创新,挺进融媒主战场,孵化出文化品牌“花地文学榜”,初步实现从“二维”报纸副刊到“三维”立体融媒传播的转型升级。本文梳理花地文学榜自2013年创办以来在融媒转型中的思路、实践与成效,总结探索新时代主流报纸副刊深度融合的特色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报纸副刊 文化传承发展 文学榜 立体传播
下载PDF
广州市花地湾市场宠物两栖动物调查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健 齐硕 +4 位作者 郭淳鹏 林灿荣 肖嘉杰 王英永 林石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8,共8页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两栖类宠物贸易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贸易两栖类类44种,隶属2目16科35属。有尾目(Caudata)2科7属8种,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1属2种,蝾螈科(Salamandridae)6属6种;无尾目(Anura)14科28属36种,铃...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两栖类宠物贸易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贸易两栖类类44种,隶属2目16科35属。有尾目(Caudata)2科7属8种,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1属2种,蝾螈科(Salamandridae)6属6种;无尾目(Anura)14科28属36种,铃蟾科(Bombinatoridae)1属1种,蟾蜍科(Bufonidae)3属3种,角花蟾科(Ceratophryidae)2属5种,其中1种为杂交种,丛蛙科(Dendrobatidae)2属4种,雨蛙科(Hylidae)3属5种,非洲树蛙科(Hyperoliidae)1属1种,角蟾科(Megophryidae)2属2种,姬蛙科(Microhylidae)5属6种,澳雨蛙科(Pelodryadidae)1属1种,叶泡蛙科(Phyllomedusidae)1属1种,负子蟾科(Pipidae)1属1种,箱头蛙科(Pyxicephalidae)1属1种,蛙科(Ranidae)2属2种,树蛙科(Rhacophoridae)3属3种。分布于国内的两栖类16种,外来物种共28种。受保护种类26种,所占比例达59.09%。讨论了两栖类宠物贸易对国内外珍稀濒危种类保护的压力、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对两爬类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湾市场 宠物 两栖类贸易 外来物种 威胁
原文传递
花地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文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第11期290-291,共2页
结合水城县花地河水库建筑物布置情况,及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工程的等级、建筑物的级别及节省投资等几个方面来对花地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大坝变形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渗流渗压监测等内容。
关键词 河水库 水库大坝 安全监测
下载PDF
广州市花地湾市场龟鳖类调查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健 宋亦希 +3 位作者 肖嘉杰 李玉龙 王英永 林石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贸易龟鳖类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了9科29属41种或亚种,包括鳖科(Trionychidae)2属2种,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1属1种,龟科(Emydidae)4属5种,淡水龟科(Geoemydidae)10属18种,侧颈龟科(Chelidae)... 通过对广州市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贸易龟鳖类进行为期3年27次调查,共记录了9科29属41种或亚种,包括鳖科(Trionychidae)2属2种,两爪鳖科(Carettochelyidae)1属1种,龟科(Emydidae)4属5种,淡水龟科(Geoemydidae)10属18种,侧颈龟科(Chelidae)3属3种,动胸龟科(Kinosternidae)2属3种,鳄龟科(Chelydridae)2属2种,陆龟科(Testudinidae)4属6种,海龟科(Cheloniidae)1属1种。其中,国内龟鳖类共13种,外来物种共28种。受保护种类30种,所占比例达73.17%,部分龟类来源为野外捕捉。大量实体商家转入互联网进行精确营销,尤其是针对高价值的濒危种类,未来将着重对该隐蔽领域进行深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湾市场 龟类贸易 珍稀濒危 外来物种
原文传递
浅谈《羊城晚报》副刊的特色
17
作者 胡区区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0年第5期82-83,81,共3页
本文以《羊城晚报》的一个拳头版面──文艺副刊“花地”为个案,对其办刊实践作了总结。同时以“求新变异”为立题,探讨了如何保持报纸副刊的传统地位,发扬传统风格并且将之不断更新、不断开拓的课题。
关键词 ”栏目 《羊城晚报》 文艺副刊 办刊特色
下载PDF
贵州安龙县肖家营-广西隆林县大花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添益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5期160-161,共2页
根据矿床开发建设的需要和北京奇陆地质矿产研究所要求,决定对隆林县大花地金矿区开展详查工作。通过这一工作,提供矿床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选冶等基础资料,为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关键词 金矿 质条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地灌肠液中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咏梅 周小忠 +2 位作者 钟淑娟 罗思婧 江伟鹏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6期407-408,41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地灌肠液中芦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32∶68),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 L/min。结果芦丁线性范围为0.827 4-4.137μg(r=0.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地灌肠液中芦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32∶68),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 L/min。结果芦丁线性范围为0.827 4-4.137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分离度好、结果稳定,可用于花地灌肠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灌肠液 芦丁 含量
下载PDF
多花地宝兰胚囊和胚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裴艳艳 黄昭戟 +3 位作者 李刚 叶明琴 周琼 宁弋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8-254,共7页
为探讨多花地宝兰(Geodorum recurvum)胚胎发育的系统分类学意义,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多花地宝兰胚囊和胚的发育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开花前,多花地宝兰胚珠原基发育缓慢,开花授粉后胚珠原基快速发育成“树状二杈分枝结构”,随后在... 为探讨多花地宝兰(Geodorum recurvum)胚胎发育的系统分类学意义,采用石蜡制片法对多花地宝兰胚囊和胚的发育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开花前,多花地宝兰胚珠原基发育缓慢,开花授粉后胚珠原基快速发育成“树状二杈分枝结构”,随后在“分枝结构”末端形成孢原细胞,开始胚囊发育。多花地宝兰的胚囊发育属于单孢蓼型胚囊,胚珠具有双层珠被。孢原细胞形成后,经过细胞膨大延长发育形成胚囊母细胞,胚囊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在珠孔端形成1个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多花地宝兰的胚发育具有藜型和紫苑型两种方式。双受精完成后,多花地宝兰合子进行一次橫裂后形成基细胞和顶细胞;基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形成细胞团,细胞团中的细胞向不同方向膨大延长形成多个胚柄细胞;顶细胞有两种分裂方式,一种是横裂形成藜型胚,一种是纵裂形成紫苑型胚。因此,推测多花地宝兰在兰科植物系统分类学上属于较为原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兰 大孢子 胚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