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红楼梦》伊藤漱平(1969)日译本看中日认知模式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盛文忠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8-326,共19页
将《红楼梦》与伊藤漱平(1969)日译本进行对比,发现汉日语在句式、动词、主语和形式名词的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以下差异:在名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日语多于汉语,而在动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汉语则多于日语;日语在句中较多省略动词,汉语则往往要求... 将《红楼梦》与伊藤漱平(1969)日译本进行对比,发现汉日语在句式、动词、主语和形式名词的使用情况方面存在以下差异:在名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日语多于汉语,而在动词谓语句使用方面汉语则多于日语;日语在句中较多省略动词,汉语则往往要求明示动词;日语经常省略主语,汉语则较少省略主语;日语经常使用形式名词,汉语则没有这一词类。究其原因,除语法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与中日认知模式的差异有关。日语倾向于对客观事态的整体认知,属于"漫画式认知",而汉语倾向于对动作主体及其具体动作的认知,属于"动画式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模式 语言类型 红楼梦译本 对比
原文传递
管窥《红楼梦》三个日译本中诗词曲赋的翻译--以第五回的翻译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菲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42,共7页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 《红楼梦》的三个日译本在日本译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松枝茂夫译本(SM)、伊藤潄平译本(SI)和饭塚朗译本(AI)。本文将以《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诗词曲赋为例,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三个日译本在语言表达层面和文化传递层面的翻译技巧进行欣赏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译本 诗词曲赋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异文化背景下《红楼梦》日译本中古典服饰翻译简析——以伊藤漱平和松枝茂夫的全译本为例
3
作者 陈雪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7期164-169,共6页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衣冠古国”,在漫长的文化繁衍中,服饰文化一直是代表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红楼梦》中所展现的传统服饰之民族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在翻译当中往往呈现出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为此,该文将以伊藤漱平和松... 中华民族又被称为“衣冠古国”,在漫长的文化繁衍中,服饰文化一直是代表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红楼梦》中所展现的传统服饰之民族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在翻译当中往往呈现出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为此,该文将以伊藤漱平和松枝茂夫的《红楼梦》日译本为例,着眼于其浓墨重彩的服饰描写部分,根据古典服饰特点将其分为色彩、图案、样式、质地、工艺5部分,对比原文和译文两方如何融入中日相异的文化背景,展现在不同文化视角下翻译的共通之处。以文化输出为目的,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及其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译本 古典服饰 服饰翻译 伊藤漱平 松枝茂夫
下载PDF
从《红楼梦》看汉日语人称代词差异——基于人称代词受修饰现象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燕菁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7-247,共21页
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和日本著名红学家伊藤漱平的日译本为语料,以汉日语中最典型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为研究对象,发现原著中人称代词受修饰的出现概率远低于日译本,这是汉日语人称代词句法分布的主要差异。此外,日译... 本文以曹雪芹《红楼梦》和日本著名红学家伊藤漱平的日译本为语料,以汉日语中最典型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形式为研究对象,发现原著中人称代词受修饰的出现概率远低于日译本,这是汉日语人称代词句法分布的主要差异。此外,日译本中人称代词还具有被指示词「この」「その」修饰的独特形式。与汉语相比,日语人称代词的名词性更强,词汇化程度更高,这是造成汉日语人称代词存在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伊藤译本 对比 人称代词 定语修饰 指示词 焦点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