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蕴涵代数 被引量:318
1
作者 徐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7,共8页
本文将格与蕴涵代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格蕴涵代数,并讨论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质,为从语义的角度研究格值逻辑系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蕴涵代数 值逻辑系统
下载PDF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被引量:140
2
作者 潘海华 韩景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3,共13页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 汉语非宾格现象呈显性表现,散见于存现句、非使役句以及被动句之中。在这类结构中的动词无外论元,其唯一的受事或客体内论元不仅具有宾语的性质,而且表现形式也与及物动词的宾语相同。因为动词具有非宾格性质,不能给动词后面的论元名词组指派宾格。本文认为,动词之后的论元名词组虽然无法从动词那里获得宾格,但可以将空主语位置的主格继承过来。在有显性名词组移位的结构中,英语的名词组移位是为了核查强EPP特征,而汉语的名词组移位则是为了生成一个无标记话题。在论元名词组留在原位的同时,汉语非宾格句子允许句首位置出现一个表示领属的名词组。该领有名词组应该分析为基础生成的标记性话题,由述语中的语义变量所允准。论元名词组移入空主语位置则生成受事主语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非宾现象 内论元 话题 主语 特征核查 受事主语
下载PDF
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被引量:43
3
作者 戴曼纯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英语中动词与作格动词形成对照 ,前者描述类属情况 ,后者描写事体。它们是否都以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在词库中生成 ,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在现有关于中动词的研究中 ,Stroik的观点最具解释力。他认为 ,中动结构靠句法推导而成 ,中动词具... 英语中动词与作格动词形成对照 ,前者描述类属情况 ,后者描写事体。它们是否都以不及物动词的形式在词库中生成 ,语言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在现有关于中动词的研究中 ,Stroik的观点最具解释力。他认为 ,中动结构靠句法推导而成 ,中动词具有完整的论元结构 ,论元降格原则使外论旨角色降至VP附加语位置 ;内论元通过升格移入结构主语位置。本文以Stroik的研究为基础 ,利用约束原则、PRO和格等已有概念来解释中动词的句法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词 论元 论旨角色 PRO
原文传递
论元的分布与选择--语法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 被引量:60
4
作者 胡建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0,共18页
汉语句法成分表现出无选择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这种无选择性来自轻动词(如Lin,2001),而本文认为这种无选择性与汉语是无格语言有关。汉语没有定式与不定式之分,也没有时态投射,自然也就没有格,因为格与时态投射关联。由于汉语没有格... 汉语句法成分表现出无选择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这种无选择性来自轻动词(如Lin,2001),而本文认为这种无选择性与汉语是无格语言有关。汉语没有定式与不定式之分,也没有时态投射,自然也就没有格,因为格与时态投射关联。由于汉语没有格,题元的指派就不是一个纯句法操作。本文认为汉语句法成分的选择取决于本文提出的题元允准和题元连接解读条件。在本文的分析中,题元允准是一种局部运算,而题元连接解读涉及局部性与显著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在Hu(2002)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局部性与显著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决定汉语语序以及论元选择和解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 论元 词序 局部性 显著性
原文传递
幂格 被引量:43
5
作者 明平华 郑崇友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引入了幂格的概念并讨论了其相关性质
关键词 分配 理想 同态
下载PDF
虚词there的句法地位及相关理论问题 被引量:37
6
作者 潘海华 韩景泉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35,共19页
提要有关存现句中虚词there的解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三种现有相关解释进行考察,认为它们都没能圆满解释there-存现句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文的分析,存现动词语类选择一个双层小句结构作补足语。其中,表存... 提要有关存现句中虚词there的解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三种现有相关解释进行考察,认为它们都没能圆满解释there-存现句的各种问题。根据本文的分析,存现动词语类选择一个双层小句结构作补足语。其中,表存在实体的DP与表存在处所的词语先构成内层小句;然后该内层小句充当逻辑谓语以虚词there为主语再度构成外层小句。由于格的原因,there从外层小句移到时态句的spec-TP位置,依靠指示语—中心语结构关系进行特征赋值,将there的语义无解格特征以及T的语义无解人称、数量与EPP特征一并删除。DP由于和表场所的短语构成一个主谓短语做谓语,所以,它就不存在赋格的问题。而该谓语与there存在着数的一致性要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there与DP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的要求。本文的分析不仅为存现结构的句法与语义性质提供了有效解释,而且避免了理论构建上某些不必要的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现句 虚词 小句 特征赋值
原文传递
格蕴涵代数的超滤 被引量:23
7
作者 秦克云 徐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4,共4页
通过超滤构造超积是模型论中构造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文中提出了格蕴涵代数中超滤的概念,研究了它与素滤子及有限交性的关系,并证明了它与极大真滤子的等价性,为进一步研究相应的超积理论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超滤 滤子 蕴涵代数 蕴涵代数
下载PDF
具有区间数的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春香 郭耀煌 《预测》 CSSCI 2004年第5期71-73,30,共4页
运用格序决策理论对区间数的排序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在目前格序决策前期研究成果和以往的规范型决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格提出了赋值函数的概念,并定义了两元素之间的"偏好距离",然后证明了区间数构成的集合按照... 运用格序决策理论对区间数的排序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在目前格序决策前期研究成果和以往的规范型决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格提出了赋值函数的概念,并定义了两元素之间的"偏好距离",然后证明了区间数构成的集合按照一定的比较规则构成一个偏序,求出区间数集(满足格序特征)中元素间的"偏好距离"。该方法使用了比全序可更真实地反映决策者偏好结构的格序,它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区间数 偏序
下载PDF
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晋文 伍雅清 《语言科学》 2003年第6期46-52,共7页
本文在Chomsky(1999)的基本框架下重新分析所谓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并对以往的分析提出质疑。徐杰(1999),韩景泉(2000),温宾利、陈宗利(2001)等人所说的领有名词与隶属名词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语义定义,缺乏必要的论证,因为两个句子同... 本文在Chomsky(1999)的基本框架下重新分析所谓的“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并对以往的分析提出质疑。徐杰(1999),韩景泉(2000),温宾利、陈宗利(2001)等人所说的领有名词与隶属名词之间的关系仅仅是语义定义,缺乏必要的论证,因为两个句子同义与两个句子由同一个来源得出并不等价(潘海华1997)。本文认为,(1)“张三死了父亲”和(2)“张三的父亲死了”的论元结构并不相同,前者中带有受害者角色的论元“张三”是论元增容的结果。(1)实际上是由两个事件构成,因而其推导也有两步。第一步的推导与其他正常推导无异,再推导第二步时、假设词库中存在一个带有[effect]特征但没有语音特征的空动词,同时,受害者处于被动式中。这样,就解决了动词前后两个名词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论元增容 语段推导
下载PDF
汉语方位词的词性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亚非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9,共11页
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方位词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词类,保留了名词的主要句法特征,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低费用原则来解释。二、方位词的核心成员不是附着语素,而且无论一个方位词是否已经演变成附着语素,都不能解释方位词和名词的区别... 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三:一、方位词是从名词中分离出来的词类,保留了名词的主要句法特征,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低费用原则来解释。二、方位词的核心成员不是附着语素,而且无论一个方位词是否已经演变成附着语素,都不能解释方位词和名词的区别。三、汉语的"在"是轻介词,与方位词组合,在功能上对应于其他语言里的静态方位介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词 名词 介词 附着语素 低费用原则 新词类的分离 轻介词
原文传递
说西周金文中的“霸”与“格”——兼论两周时期霸国的地望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锦前 张新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111,共7页
本文主要通过字形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的"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 本文主要通过字形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认为西周铜器铭文中作族氏称谓的"霸"与"格"所指实一,之前所谓的"霸国"或"霸族"与以往见于铜器铭文的"格国"或"格族"所指亦同,即为文献所载的春秋时期的潞国之前身,系殷商时期西落鬼戎的支系,其地望西周及春秋早期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春秋早期以后约在今晋东南的以潞城为中心的黎城、长治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领主属宾句”的生成句法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宗利 肖德法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结构,文献中讨论颇多,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作者认为,领有名词是从领属短语中移动到其表层位置(Spec TP)的,移位的动因是为了核查T的EPP特征,而...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结构,文献中讨论颇多,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生成语法的框架内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作者认为,领有名词是从领属短语中移动到其表层位置(Spec TP)的,移位的动因是为了核查T的EPP特征,而T的口特征则由留在原位的带语迹的领属短语来核查。按照“语法功能分裂说”,领有名词与领属短语都带有主格,都是主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属短语 领有名词 核查
下载PDF
基于LWE的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敏情 柯彦 苏婷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60,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WE(Learning With Errors)算法的密文域可逆隐写方案,利用LWE公钥密码算法对数据加密,用户在密文中嵌入隐藏信息,对于嵌入信息后的密文,用户使用隐写密钥可以有效提取隐藏信息,使用解密密钥可以无差错恢复出加密前...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WE(Learning With Errors)算法的密文域可逆隐写方案,利用LWE公钥密码算法对数据加密,用户在密文中嵌入隐藏信息,对于嵌入信息后的密文,用户使用隐写密钥可以有效提取隐藏信息,使用解密密钥可以无差错恢复出加密前数据实现了提取过程与解密过程的可分离。通过推导方案在解密与提取信息过程中出错的概率,得到直接影响方案正确性的参数为所选噪声的标准差,实验获得并验证了标准差的合理取值区间;通过推导嵌入后密文的分布函数,分析密文统计特征的变化情况,论证了嵌入密文的隐藏信息的不可感知性。该方案是在密文域进行的可逆隐写,与原始载体无关,适用于文本、图片、音频等各类载体。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能够保证可逆隐写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而且1 bit明文在密文域最大可负载1 bit隐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密文域可逆隐写 LWE(Learning With Errors)
下载PDF
无格的同源宾语——最简方案内特征核查得出的结论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华 金苏扬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2-64,F003,F004,共5页
本文从θ准则与格鉴别式在解释同源宾语现象上遇到的问题展开,采用最简方案(Chomsky,1995)作为框架,论证了格鉴别式只适用于主目语NP;同源宾语实质上是一种附加语,只能用[-θ角色,-格]这种特征组合对它加以分析。它不能被移到一... 本文从θ准则与格鉴别式在解释同源宾语现象上遇到的问题展开,采用最简方案(Chomsky,1995)作为框架,论证了格鉴别式只适用于主目语NP;同源宾语实质上是一种附加语,只能用[-θ角色,-格]这种特征组合对它加以分析。它不能被移到一致关系投射的范围内进行格特征的核查。此外,笔者认为此结论也适用于其他作状语的附加语NP,它们进行WH-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核查[+WH]特征,而不是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宾语 主目语 附加语 核查
全文增补中
正则Fuzzy蕴涵代数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志伟 孙立民 郑崇友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2002年第2期22-26,共5页
Fuzzy蕴涵代数是 [0 ,1]值逻辑的蕴涵联结词的一种代数抽象。本文给出正则 Fuzzy蕴涵代数的几个刻画 ,并且得到正则 Fuzzy蕴涵代数构成格的几个条件。
关键词 FUZZY蕴涵代数 正则Fuzzy蕴涵代数
下载PDF
格上基于盆景树模型的环签名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凤和 胡予濮 王春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00-2403,共4页
基于格上SIS(Short Integral Solution)问题的困难性假设,在盆景树模型下,利用盆景树签名构造了一个格上的环签名。环签名的安全性是基于格上SIS问题的困难性。方案实现了签名者身份的完全匿名性,在标准模型下(无随机预言机)证明环签名... 基于格上SIS(Short Integral Solution)问题的困难性假设,在盆景树模型下,利用盆景树签名构造了一个格上的环签名。环签名的安全性是基于格上SIS问题的困难性。方案实现了签名者身份的完全匿名性,在标准模型下(无随机预言机)证明环签名方案满足存在性不可伪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学 环签名 盆景树 基向量
下载PDF
(∈,∈∨q(λ,μ))-模糊子格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春芝 廖祖华 +2 位作者 曹姝 胡淼菡 芮明力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9,共6页
给出(∈,∈∨q(λ,μ))-模糊子格的概念,得到了它的一些等价刻画,另外,还研究(∈,∈∨q(λ,μ))-模糊子格的同态像与同态原像的基本性质。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当λ=0,μ=1时可以得到R osen feld定义下的模糊子格的相应结果;当λ=0,μ=0.5... 给出(∈,∈∨q(λ,μ))-模糊子格的概念,得到了它的一些等价刻画,另外,还研究(∈,∈∨q(λ,μ))-模糊子格的同态像与同态原像的基本性质。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当λ=0,μ=1时可以得到R osen feld定义下的模糊子格的相应结果;当λ=0,μ=0.5时可以得到(∈,∈∨q(λ,μ))-模糊子格的相应结果;当λ=0.5,μ=1时则得到(∨,q-)-模糊子格的相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模糊子 (∈ ∈∨q(λ μ))-模糊子 同态像 同态原像
原文传递
0-1和多值可达矩阵的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丁树良 罗芬 +1 位作者 汪文义 熊建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讨论0-1可达阵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认知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证明可达阵导出的学生Q阵在先决关系下构成1个格,给出了多值可达阵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多值可达阵的扩张算法,还给出已知属性最高水平下多值可达阵和0-1可达阵相互转换的膨胀和压缩算法... 讨论0-1可达阵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认知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证明可达阵导出的学生Q阵在先决关系下构成1个格,给出了多值可达阵的计算方法和基于多值可达阵的扩张算法,还给出已知属性最高水平下多值可达阵和0-1可达阵相互转换的膨胀和压缩算法,发现多值可达阵实质上是0-1可达阵的压缩形式,并讨论多值可达阵的性质及其在认知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矩阵 多值可达阵 多值Q阵
下载PDF
高效的基于格的环签名方案 被引量:17
19
作者 田苗苗 黄刘生 杨威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2-718,共7页
安全高效的环签名方案有很多重要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格的环签名方案并在标准模型下给出了正式的安全性证明.在标准的小整数解(SIS)困难假设下,该方案对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是强不可伪造的.与现有的标准模型下基于格的环签名方... 安全高效的环签名方案有很多重要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格的环签名方案并在标准模型下给出了正式的安全性证明.在标准的小整数解(SIS)困难假设下,该方案对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是强不可伪造的.与现有的标准模型下基于格的环签名方案相比,新方案签名长度更短,计算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签名 标准模型 强不可伪造 高效
下载PDF
格[0,1]上求解Fuzzy关系方程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学平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在有限论域上给出了一种求解格[0,1]上Fuzzy关系方程的方法.该方法对满足解集非空的Fuzzy关系方程均能准确无误地求出其所有的极小元.运算中除援引E.Sanchez定义的“α”算子计算最大解外,仅涉及比较[0,1]中两元的大小关系.
关键词 FUZZY关系方程 解集 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