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 被引量:16
1
作者 尚小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33,共19页
抗战前的20年,是北大史学系发展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史学系的课程,由最初以中国史为主,逐步向世界史扩张,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就课程变革所体现的精神而言,20世纪20年代主要受以鲁滨孙为代表的欧美“新史学派”的影响,将大... 抗战前的20年,是北大史学系发展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史学系的课程,由最初以中国史为主,逐步向世界史扩张,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就课程变革所体现的精神而言,20世纪20年代主要受以鲁滨孙为代表的欧美“新史学派”的影响,将大学史学教育视为“常识”教育,强调史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社会科学知识的灌注;而在20世纪30年代,则受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料学派”的影响,将大学史学教育视为学术教育,强调史料整理辨析的训练和史学研究工具的掌握。精神不同,故成效亦有较大差别。20世纪20年代史学系的课程变革,在学术界有不小的影响,但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收效甚微;而20世纪30年代史学系的课程变革,则造就出一大批史学家,从而对现代中国史学发展发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系 课程变革 本国 世界 基本知识 专业训练 成效
原文传递
近代中国大学史学教授群像 被引量:16
2
作者 尚小明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104,共31页
就教育背景来看,近代中国大学的史学教授略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科举时代的人,第二代为新式学堂或学校教育时代的人,第三代为大学教育发展时代的人。从数量来看,第三代占了近85%,是史学教授群体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就影响而言,第一代和... 就教育背景来看,近代中国大学的史学教授略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为科举时代的人,第二代为新式学堂或学校教育时代的人,第三代为大学教育发展时代的人。从数量来看,第三代占了近85%,是史学教授群体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但就影响而言,第一代和后两代之间,以及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往往存在学术传承关系,因此前两代的重要性绝不可忽视。第三代史学教授,大部分出自北大、清华、燕京等少数几所大学,其中超过半数又曾在国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接受过教育。尽管当时教授流动极为频繁,对各大学都产生了冲击,但北大等少数大学的史学科系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师资阵容的相对稳定,这就使得它们能够巩固其地位和影响。至于本国史教授与外国史教授势力之悬殊,以及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改治国史,除了因为在国内缺乏研究外国史的条件等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许多人其实在主观上更重视本国文化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学教授 教育背景 流动 本国 外国
原文传递
从东洋史到东亚史再到亚洲史:走向认识体系之重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柳镛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6-40,共5页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东洋史"为历史学三分体系(本国史—东洋史—西洋史)之一,是为其皇国史观之延伸。20世纪前半期中国和韩国沿用了日本的三分体系,并且吸收了日本版的"东洋史"。之后,韩、中两国逐渐克服"东洋史...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东洋史"为历史学三分体系(本国史—东洋史—西洋史)之一,是为其皇国史观之延伸。20世纪前半期中国和韩国沿用了日本的三分体系,并且吸收了日本版的"东洋史"。之后,韩、中两国逐渐克服"东洋史"认识体系的固有弊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日、韩三国一些学者经过摸索,确立"东亚史"为另一个历史认识体系,以替代"东洋史"。2012年,韩国政府正式给高中学生增加"东亚史"科目。"东亚史"是许多地域史(regional history)之一,它一方面包括本国史,另一方面又连接世界史,在这一点上与"东洋史"根本不同。虽然"东亚史"的认识体系还未完全确立,但学者仍在继续努力将之构造成完整的认识体系。与此同时,对南亚、西亚、中亚等地域史的研究也相应展开。依此将促使地域史有机地互相关联和组织,最终重构"亚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洋 东亚 亚洲 本国 地域 帝国性
下载PDF
比较历史研究:中国史与世界史的融通之道 被引量:4
4
作者 夏伯嘉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6,共8页
一些史学工作者将世界史简单视作国别史的累加。19世纪后半期,德、法、英、美等国历史学家皆以研究本国历史为主要任务。早期历史学期刊如德国的《历史杂志》(Historische Zeitschrift,1859)、法国的《历史评论》(Revue Historique,1876... 一些史学工作者将世界史简单视作国别史的累加。19世纪后半期,德、法、英、美等国历史学家皆以研究本国历史为主要任务。早期历史学期刊如德国的《历史杂志》(Historische Zeitschrift,1859)、法国的《历史评论》(Revue Historique,1876)、英国的《英国历史评论》(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1886)、美国的《美国历史评论》(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895),大部分版面用于刊发本国历史的研究成果。日本的历史研究分为本国史、东洋史(主要是中国史)和西洋史(主要是欧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工作者 中国 比较历研究 世界 国别 东洋 本国 西洋
原文传递
《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与顾颉刚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红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2,共12页
从1923年至今,《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经历了出版、被禁、再版的曲折历程,共有三个版本。九十多年来《本国史》的三个版本和该书涉及的两个"案中案",贯彻了"成一家之著述"的编纂宗旨。编写《本国史》不但... 从1923年至今,《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经历了出版、被禁、再版的曲折历程,共有三个版本。九十多年来《本国史》的三个版本和该书涉及的两个"案中案",贯彻了"成一家之著述"的编纂宗旨。编写《本国史》不但是催生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重要契机,而且还是顾颉刚第一次对中国历史的全盘整理,培养并发展了他的史学通识,"教科书风波"则直接推动了顾颉刚"考辨古史"体系的建立。《本国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教科知识的普及,更深远的是它在中国现代史学史的学术地位与持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教科书 本国 学思想
原文传递
一件关乎民国年间政、学、商三界的重大事件——1929年《本国史》教科书案新探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长银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4年第5期34-40,17,共8页
《本国史》教科书案首先是一件发生在1929年间的学术史事件。"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是导致这起教科书案发生的直接导火索,而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的"留学英美派"与"留学法日派"之间的纷争则是其中的真... 《本国史》教科书案首先是一件发生在1929年间的学术史事件。"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是导致这起教科书案发生的直接导火索,而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的"留学英美派"与"留学法日派"之间的纷争则是其中的真正主因。更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教科书案还牵涉到国民党当局与学界的争锋、政治内部的争斗以及商业竞争等复杂的因素,这就注定了这起教科书案绝不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限于学界内部纷争的学术事件,更是一个关乎民国年间政、学、商三界的重大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9年 本国 “留学英美派” “留学法日派”
原文传递
民国史地教科书中的澳门叙述——以中学教材为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鹏玮 《天府新论》 2019年第3期79-87,共9页
民国时期澳门在国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时人有哪些关于澳门的历史记忆,历史和地理教科书应当是讨论这些问题比较好的出发点。就历史教科书而言,明末澳门被葡萄牙人入据不仅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中西正式接触之始,也是中国有租借地之始;... 民国时期澳门在国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时人有哪些关于澳门的历史记忆,历史和地理教科书应当是讨论这些问题比较好的出发点。就历史教科书而言,明末澳门被葡萄牙人入据不仅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中西正式接触之始,也是中国有租借地之始;就地理教科书而言,在现代领土主权观念已经有所流行的民国,澳门的"租借地"性质承载着国人对现实地理的想象和对屈辱历史的反思。二者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呈现澳门对近代中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本国 本国地理 课标
下载PDF
漏油千吨,“毛里求救”谁能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凯瑞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第16期44-47,共4页
近日,日本货船"若潮"号(WAKASHIO)在毛里求斯东南海域触礁后泄漏千吨以上燃油,严重污染当地海洋。更糟糕的是,泄漏点附近是原始蓝湾海岸公园,是毛里求斯知名的海洋生物和珊瑚保护区之一。毛里求斯因此面临本国史上最严重的生... 近日,日本货船"若潮"号(WAKASHIO)在毛里求斯东南海域触礁后泄漏千吨以上燃油,严重污染当地海洋。更糟糕的是,泄漏点附近是原始蓝湾海岸公园,是毛里求斯知名的海洋生物和珊瑚保护区之一。毛里求斯因此面临本国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危机 毛里求斯 东南海域 本国 泄漏点 海洋生物 保护区
原文传递
宋云彬:承袭“鲁迅风”的文史大家
9
作者 谭彦 《桂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宋云彬是我国著名文史学家、作家、教育家、进步编辑,坚定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宋云彬以自身的深厚学养和坚定民族立场的历史观开展教学、研究,其文史著作和编审的多部重要教材深刻影响了广大青年。作为桂林文... 宋云彬是我国著名文史学家、作家、教育家、进步编辑,坚定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工作期间,宋云彬以自身的深厚学养和坚定民族立场的历史观开展教学、研究,其文史著作和编审的多部重要教材深刻影响了广大青年。作为桂林文化城重要的出版人和文化学者,宋云彬在寓居桂林期间参与了文化供应社的创建和《野草》《中学生》等重要期刊的建设编辑工作,为桂林文化城出版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期间,宋云彬也迎来了自己杂文创作的鼎盛时期;他在桂林期间对鲁迅杂文的研究填补了学界空白,为鲁迅杂文研究塑造了“历史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云彬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 杂文 文化供应社 本国
下载PDF
学术与政治:《现代本国史》教科书案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5-99,共5页
1929年,国民政府查禁了顾颉刚、王钟麒编辑、胡适校订的《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原因是该书对中国上古史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会“动摇国本”。《现代本国史》对三皇五帝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肯定了上古传说的象征意义... 1929年,国民政府查禁了顾颉刚、王钟麒编辑、胡适校订的《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原因是该书对中国上古史持怀疑态度,“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会“动摇国本”。《现代本国史》对三皇五帝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肯定了上古传说的象征意义和上古帝王所代表的社会演进阶段。《现代本国史》的表述与其他教科书的表述基本相同。查禁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对顾颉刚等人发起的古史辨运动可能危及到民众信仰的担忧和对胡适等新文化人的不满,实是国民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一种手段。民族主义式的指责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现代本国 黄帝 教科书
下载PDF
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桂英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的史学成名作 ,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新式通史。该书以进化史观为指导 ,以白话文为叙述载体 ,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突破了以往通史的撰述体例 ,为通史写作开创了新纪元。
关键词 吕思勉 《白话本国 写作
下载PDF
《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耕华 朱伟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30,167-168,共10页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界形势和社会舆情的变化,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叙述和评论,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对作者和出版方都是一个难题。大致说来,商务印书馆较多地考虑形势与舆情的压力,虽不得已、但...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界形势和社会舆情的变化,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某些"不合时宜"的叙述和评论,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对作者和出版方都是一个难题。大致说来,商务印书馆较多地考虑形势与舆情的压力,虽不得已、但仍按要求做审时度势的修订,以保证史书的再版续印。吕思勉则不愿随波逐流地改书,尤其不愿按某种现实的需求来修改自己的学术观点;但他又不能不顾及社会舆情和商务印书馆的处境。《白话本国史》的二次修改,最终都由商务印书馆编辑代笔,实在是无可奈何的解决办法。作为一个案例,《白话本国史》的修订,印证了史学研究中的老问题:当史学研究的求真与现实社会的致用发生矛盾冲突时,史学家是放弃求真以迎合社会舆情?还是相反?社会的相关方面是希望史学家掩饰真相以保证与现实舆情的一致,还是相反?这个难题,至今似乎还未找到两全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白话本国 《白话本国》修订 《白话本国》案 求真与致用
下载PDF
管窥二战前日本的国史研究流派——以《日本近代史学事始》为线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艳茹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84,159,共14页
《日本近代史学事始》是大久保利谦的回顾录。该书多处提及大正至昭和初期以东京帝大国史科为代表的学院派及部分民间史家的国史研究。国史科内长期存在两大派系:辻善之助一派在研究方法及治史态度上承袭了重野安绎等人的实证主义,专注... 《日本近代史学事始》是大久保利谦的回顾录。该书多处提及大正至昭和初期以东京帝大国史科为代表的学院派及部分民间史家的国史研究。国史科内长期存在两大派系:辻善之助一派在研究方法及治史态度上承袭了重野安绎等人的实证主义,专注于史料;黑板胜美派在古文书学中也遵循实证原则,追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但他同时强调史学的政治功用,其国体论反映了国史科内的国学—神道思想潜流。昭和初期,国史科内的平泉澄和羽仁五郎等青年学者批判纯实证研究及不涉及政治的史观。平泉将以国体论为理论基础的皇国史观发展到极端,而羽仁五郎则坚持唯物史观。二人是当时国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潮影响下的史学研究的代表。民间史家尾佐竹猛、德富苏峰在研究领域、资料收集方面和学院派形成一定互补,但不同史观决定了他们史学叙事的差异。这些研究流派在研究关注点、研究方法及潜在历史意识上的差异,反映了近代日本史学的研究状况及时代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本国研究 大久保利谦 学院派 民间
原文传递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初探(续) 被引量:1
14
作者 富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99-108,共10页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取得了较大进步(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着重从教科书对农民战争和民族关系的叙述来分析此期教科书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从四个方面探讨教科书质量提高、...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取得了较大进步(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5期),但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着重从教科书对农民战争和民族关系的叙述来分析此期教科书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并从四个方面探讨教科书质量提高、数量增长的原因,认为:二、三十年代史学的大发展;民初以来编审制的继续沿用;出版发行市场的竞争和史家们即编者自身等因素,推动、刺激了教科书质量的改进和数量的增长。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本国教科书 进步发展 原因
下载PDF
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波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5-103,共9页
20世纪初新史学兴起,运用新观念、新方法编著一部通史成为许多学者的追求目标,其间既有成就,也有缺憾,这一切皆成为吕思勉编写新史的借鉴资源。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写作宗旨、写作方法正可见在史学转型时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交... 20世纪初新史学兴起,运用新观念、新方法编著一部通史成为许多学者的追求目标,其间既有成就,也有缺憾,这一切皆成为吕思勉编写新史的借鉴资源。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的写作宗旨、写作方法正可见在史学转型时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交融。而那一代学人丰厚的传统学术根柢与治学路径上的新取向相结合形成的学术品格,则更值得今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白话本国
原文传递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富兵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5期97-109,共13页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取得了较大进步,体现在内容和体例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进一步打破了封建帝王中心观,出现了进步史观;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历史,能客观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及时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充满爱... 1927─1937年我国初中本国史教科书取得了较大进步,体现在内容和体例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进一步打破了封建帝王中心观,出现了进步史观;比较重视少数民族历史,能客观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及时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强烈反映时代精神。在体例上,采用大、小字编排方式;文字通俗生动、浅显易懂;课后习题设计丰富多样,题型日益完备;善于运用插图、图表和大事年表;在编排上,每个小标题以语录牌形式打出。警醒处,字旁加重点符。有的在一章前列“内容提要”,末尾附“提问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本国教科书 内容 体例
下载PDF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查禁风波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8,168,共8页
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出版于1923年,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在中国史学史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此书在出版十二年后,一度遭到国民政府查禁,并由此引发了民国年间知名报人龚德柏,与著名记者赵超构、商务印书馆及吕... 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出版于1923年,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在中国史学史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此书在出版十二年后,一度遭到国民政府查禁,并由此引发了民国年间知名报人龚德柏,与著名记者赵超构、商务印书馆及吕思勉之间的讼案,随后由此案引起的聚讼纷争竟持续了近二十年之久,当时诸多学者均参与到此次讨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白话本国 查禁风波 评价
下载PDF
民族英雄的尺度:《白话本国史》教科书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超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78,共7页
1935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以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丑诋岳飞,推崇秦桧"为由而责令修改;有人以此控告商务印书馆与吕思勉,法院决定不起诉。《白话本国史》中的岳飞叙述,不利于在民族危机中激发民族意识来抵抗日本侵略;但其中反... 1935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以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丑诋岳飞,推崇秦桧"为由而责令修改;有人以此控告商务印书馆与吕思勉,法院决定不起诉。《白话本国史》中的岳飞叙述,不利于在民族危机中激发民族意识来抵抗日本侵略;但其中反军阀思想,有利于国民党加强中央权力,又为南京政府所需要。该案的处理方式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对民族英雄叙述的尺度:尊崇岳飞为民族英雄,突出其反抗外族侵略的一面,希望借助其抗金形象来振发国民志气;同时把岳飞叙述限制于抗金事迹中,弱化其武将身份,警惕其对军阀政治的影响,以加强国家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本国 岳飞 民族英雄 教科书
下载PDF
忠奸之辨: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教科书案
19
作者 李锐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6-31,共6页
1935年,吕思勉因《白话本国史》一书中对岳飞、秦桧等人的评价问题,致南京市政府发布禁令,要求禁止该书发行流通。部分学者便认为吕思勉对岳飞的评价过当,且其结论并不适合列入教科书之中。然而,当政府禁令公布后,舆论却发生微妙转向,... 1935年,吕思勉因《白话本国史》一书中对岳飞、秦桧等人的评价问题,致南京市政府发布禁令,要求禁止该书发行流通。部分学者便认为吕思勉对岳飞的评价过当,且其结论并不适合列入教科书之中。然而,当政府禁令公布后,舆论却发生微妙转向,并引发赵超构与龚德柏之间的论战,终至引发"《白话本国史》教科书案"。最终,政府方面通过判决的方式为岳飞正名,其民族英雄的身份也借由政府部门一纸禁令的形式再次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思勉 《白话本国 民族英雄 岳飞
下载PDF
陈旭麓《初中本国史》及其编纂出版始末
20
作者 裘陈江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9年第5期36-41,142,143,共8页
《初中本国史》是陈旭麓最早的著作,1942年由贵阳文通书局出版。该书是陈旭麓在大夏大学就读期间兼职担任文通书局编辑时编纂而成,由谢六逸促成,并由姚薇元校订,作为《中学复习受验丛书》的一种,用以方便当时初中学生升学考试复习之用... 《初中本国史》是陈旭麓最早的著作,1942年由贵阳文通书局出版。该书是陈旭麓在大夏大学就读期间兼职担任文通书局编辑时编纂而成,由谢六逸促成,并由姚薇元校订,作为《中学复习受验丛书》的一种,用以方便当时初中学生升学考试复习之用。揭示该书在编纂出版前后的人事因缘,有助于了解在抗战期间大后方贵州的出版教育事业和陈氏早年的师友交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本国 陈旭麓 文通书局 谢六逸 姚薇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