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9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死刑、犯罪人与敌人 被引量:56
1
作者 冯军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8-615,共8页
在中国,死刑产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在古埃及、古罗马,都有过死刑。虽然死刑具有悠久的世界历史,但是,死刑本身仍然包含着很多未解之谜。当我们讨论死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不少方面都缺乏有说明力的证明材料,我们... 在中国,死刑产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在古埃及、古罗马,都有过死刑。虽然死刑具有悠久的世界历史,但是,死刑本身仍然包含着很多未解之谜。当我们讨论死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不少方面都缺乏有说明力的证明材料,我们似乎是在一个晃荡不已的吊桥上爬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犯罪人 敌人 中国 法律文化 法制史
原文传递
V得句的“得”后成分 被引量:21
2
作者 范晓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8,共4页
这里所说的V得句,是指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后附加着助词“得”构成的句子,有些语法书称之为“得”字句,例如: ① 鸽子飞得真高啊! (曹禺) ② 她的皮肤嫩得可以掐出水来。 (朱自清) ③ 我今天抽烟抽得很多。 (丁西林) ④ 他们把... 这里所说的V得句,是指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后附加着助词“得”构成的句子,有些语法书称之为“得”字句,例如: ① 鸽子飞得真高啊! (曹禺) ② 她的皮肤嫩得可以掐出水来。 (朱自清) ③ 我今天抽烟抽得很多。 (丁西林) ④ 他们把小岛建设得象花园一样。 (秦牧) ⑤ 他们摇得小船飞快。 (袁静)V得句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所有的V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后成分 “得”字句 名词性词语 主谓短语 周立波 助词“得” 形容词性词语 R表示 敌人 语义指向
下载PDF
国家形象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32
3
作者 季乃礼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3,128,共10页
目前国内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传播学领域,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少数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只是关注到该理论的某一方面,因此,需要对国家形象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国家形象理论主要探讨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和公众对他国的... 目前国内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传播学领域,以对策性研究为主,少数政治学领域的研究,只是关注到该理论的某一方面,因此,需要对国家形象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国家形象理论主要探讨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和公众对他国的印象。国家形象的形成既受宏观因素如国家实力、文化等的影响,也受微观因素如个人接触的环境、个人特质的影响。国家形象理论认为,国家领导人对目标国的印象在外交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于目标国印象的公众舆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国家形象理论在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政治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但国际关系理论与政治心理学理论之间以及各自理论的内部所存在的矛盾,影响着国家形象理论的实践效果。国家形象理论提醒中国的研究者,应该关注传播学以外学科尤其是政治学对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贡献,使对国家形象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具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理论 同盟 敌人 外交决策
原文传递
敌人刑法的思与辨 被引量:27
4
作者 蔡桂生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0-614,共15页
关键词 敌人 刑法 现代社会 法治国 刑事法 后现代 争论
原文传递
中美危机行为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缉思 徐辉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6,3-4,共27页
本文探讨了朝鲜战争以来中美政治军事危机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双方危机行为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了两国在危机管理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作者认为,要避免今后中美之间的重大危机,应当对双边关系做出清晰定位,防止“敌人意象”被重新激... 本文探讨了朝鲜战争以来中美政治军事危机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双方危机行为的主要因素,对比分析了两国在危机管理中所遵循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作者认为,要避免今后中美之间的重大危机,应当对双边关系做出清晰定位,防止“敌人意象”被重新激活。两国应当对于对方的决策机制、危机管理的观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务实地引导公众舆论。在双边问题和涉及第三方的问题上,需要完善政府间的直接沟通渠道,建立危机防范机制。“有理、有利、有节”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一直是中国处理对美危机的重要原则。在新形势下,这些原则需要加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分析 中美 行为 危机管理 基本特征 政治军事 朝鲜战争 基本理念 对比分析 双边关系 决策机制 公众舆论 沟通渠道 防范机制 重要原则 大危机 敌人 第三方 政府间 应当
原文传递
一种反特片模式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克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46,77,共6页
反特片是我国50—70年代比较有成就的电影类型,但是,80年代以来,随着它的式微,一直难以引起电影研究工作的关注,本文从电影类型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反特片的一个重要模式———“打入敌人内部”影片的特点进行探讨,不当之处... 反特片是我国50—70年代比较有成就的电影类型,但是,80年代以来,随着它的式微,一直难以引起电影研究工作的关注,本文从电影类型研究角度出发,对于反特片的一个重要模式———“打入敌人内部”影片的特点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方家指正。艺术特征反特片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特片 侦察员 女性形象 观众 国家安全 特务 敌人 影片 主观能动 艺术特点
原文传递
百度“屏蔽门”事件:网络社会的敌人 被引量:8
7
作者 杜骏飞 《传媒》 2008年第10期14-17,共4页
公元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汶川地震余波未了、奥运会徐徐收场之际,曾经一度被隐没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浮出了水面,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毒奶粉事件激起了人们巨大的恐慌,激起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恰在此时,网络媒... 公元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汶川地震余波未了、奥运会徐徐收场之际,曾经一度被隐没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浮出了水面,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毒奶粉事件激起了人们巨大的恐慌,激起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恰在此时,网络媒体业又曝出“丑闻”,这次事件的主角却是显赫一时的中国著名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舆论聚焦于百度搜索屏蔽三鹿毒奶粉报道的传言,我们姑且将其称为“百度屏蔽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搜索 网络社会 事件 屏蔽 敌人 搜索引擎公司 信任危机 食品行业
下载PDF
英勇的西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施平 《党的文献》 CSSCI 1996年第5期6-17,5,共13页
英勇的西征施平编者按:本文根据1935年10月15日至22日间陈云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的报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是陈云当时在莫斯科的化名"史平"的谐音。文字整理者情况不明。原文见载于1936年春第三国际主办... 英勇的西征施平编者按:本文根据1935年10月15日至22日间陈云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会议上的报告整理而成。署名"施平"是陈云当时在莫斯科的化名"史平"的谐音。文字整理者情况不明。原文见载于1936年春第三国际主办的《共产国际》杂志(中文版)第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蒋介石 敌人 红四方面军 西征 中央苏区 统一战线 国内革命战争 太平军 机关枪
原文传递
说“X对y象……一样”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家庭 《汉语学习》 1987年第3期4-7,共4页
(一) 框架“M跟N一样”既可能是表比较,也可能是表比拟。区别主要在于:表比较时重音落在“一样”上,而且“跟”不能换成“象”;表比拟时重音落在“N”上,而且“跟”能换成“象”。例如: “他跟孩子一样”:他跟孩子′一样(表比较)/他跟(... (一) 框架“M跟N一样”既可能是表比较,也可能是表比拟。区别主要在于:表比较时重音落在“一样”上,而且“跟”不能换成“象”;表比拟时重音落在“N”上,而且“跟”能换成“象”。例如: “他跟孩子一样”:他跟孩子′一样(表比较)/他跟(象)′孩子一样(表比拟) 显然,孤零零的“M跟N一样”有歧义。但如果把表比拟的“M跟N一样”换一个写法,歧义就能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 “一样” 词语 谓词性成分 说话人 朋友 “象” 人的感觉 语用价值 敌人
下载PDF
舞动依然有界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玫 《舞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共4页
印象中,“舞动无界”是这些年“闹腾”得最厉害的一次活动。除了运作得当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敌人”心脏内部实施了爆破。“敌人”就是体制内的主流舞蹈,爆破的炸弹就是体制外的现代舞蹈。但实施爆破者的情况却复杂,并不是体... 印象中,“舞动无界”是这些年“闹腾”得最厉害的一次活动。除了运作得当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敌人”心脏内部实施了爆破。“敌人”就是体制内的主流舞蹈,爆破的炸弹就是体制外的现代舞蹈。但实施爆破者的情况却复杂,并不是体制外的现代舞人,而是体制内的主流舞人,只是此主流舞人曾经接受过现代舞的影响,所以促成了“潜伏”的事实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舞蹈 有界 体制 爆破 敌人
原文传递
中国模式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威胁吗?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明昊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8,共4页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言,“对于美国来说,一个理想的敌人就是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敌对,在种族和文化上与美国相异,在军事上有足够能力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可见,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构成威胁是成为美国“... 美国政治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言,“对于美国来说,一个理想的敌人就是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敌对,在种族和文化上与美国相异,在军事上有足够能力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可见,在意识形态上对美国构成威胁是成为美国“理想敌人”的首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威胁 美国政治 中国模式 亨廷顿 敌人 理想
下载PDF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泽东 《党的文献》 CSSCI 1989年第1期40-45,共6页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革命分子。要分清敌人与朋友,却并不容易。中国革命亘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所谓策略错,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所以不能...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不清敌人与朋友,必不是个革命分子。要分清敌人与朋友,却并不容易。中国革命亘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所谓策略错,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所以不能如此,乃是未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军队中,未有他的向导领错了路而可以打胜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 阶级 革命分子 中国革命 敌人 朋友 三十年 革命党
原文传递
苏轼的敌人 被引量:7
13
作者 莫砺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51,共15页
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 苏轼一生中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也有不少旧党中人。事实上苏轼从未进入过旧党的权力中枢,但是他那名震天下的声望和直言无忌的性格不但使新党将他视同敌方的党魁,而且使旧党中的不端之士将他看成通向宰执宝座的最大障碍,从而不约而同地将他视若仇雠,对他进行无休无止的诬陷、迫害。如果说从友人的身上可以发现苏轼的某种性格特征,那么在敌人的身上就可以反衬出苏轼的这些特征。忠谠与奸邪、直率与狡诈、坦荡与阴险、善良与凶恶,这些互相对立的性格特征,往往分属于势不两立的双方。本文考察了苏轼的敌人以及他们视苏轼为敌的缘由,为我们深入观察苏轼的性格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角度。此外,才高招忌也是苏轼树敌甚多的重要原因。苏轼的敌人中不乏忌恨其盖世天才而由忌生恨的人物,这也为我们理解苏轼的才学和成就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敌人 新旧党争 性格特征 天才
下载PDF
动补结构与其宾语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嘉宾 《求是学刊》 1984年第1期26-30,36,共6页
关键词 动补结构 宾语 语义关系 语法关系 带宾语 丁类 及物动词 吉普车 扩展成 敌人
下载PDF
对照艺术的杰作——谈《羊脂球》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让庭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80-84,共5页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一篇使作者“象流星一样进入文坛”的上乘之作。从内容讲,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讴歌爱国主义的名篇;从表现技巧看,它是对照艺术的杰作。《羊脂球》不是用复杂、紧张的矛盾纠葛吸引读者,而是极为凝练地...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处女作,同时也是一篇使作者“象流星一样进入文坛”的上乘之作。从内容讲,它是法国文学史上讴歌爱国主义的名篇;从表现技巧看,它是对照艺术的杰作。《羊脂球》不是用复杂、紧张的矛盾纠葛吸引读者,而是极为凝练地从心理、行动和语言中突出人物性格。读过《羊脂球》的人,是不能不赞赏莫泊桑刻划人物的高超技巧的。在这个篇幅并不太长的小说里,他塑造了多少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脂球》 对照艺术 人物塑造 敌人 小说 主要手段 莫泊桑 普鲁士 军官 里昂
下载PDF
冀中根据地在“五一”反“扫荡”中对党的策略的正确运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田苏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两面政策 游击根据地 武装斗争 冀中抗日根据地 组织形式 斗争形式 敌人 抗日游击战争 共产党 领导机关
下载PDF
“敌人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一国两制”立法模式质评 被引量:6
17
作者 万毅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5,共8页
《刑事诉讼法》经再次修正后颁布实施,各界对修正案的讨论焦点将转为如何评价修订成果和如何适用新规范,这对于新《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别约请刑事诉讼法研究专家对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模式、监视居住... 《刑事诉讼法》经再次修正后颁布实施,各界对修正案的讨论焦点将转为如何评价修订成果和如何适用新规范,这对于新《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别约请刑事诉讼法研究专家对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模式、监视居住措施、附带民事诉讼、特殊侦查措施、专家参与诉讼制度和强制医疗程序等进行评论,并提出适用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为新《刑事诉讼法》取得良好的适用效果贡献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一国两制” 修正案 立法模式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敌人 评论 第五次会议
下载PDF
关于《铸剑》的主题、人物及其他 被引量:6
18
作者 傅正乾 《人文杂志》 1981年第1期99-105,共7页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从发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对它的各种评论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在我认为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观点。如:有的认为作者所热烈歌颂的那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缺乏健康的战斗的乐观...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铸剑》,从发表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对它的各种评论中,曾经出现过一些在我认为是片面的和不正确的观点。如:有的认为作者所热烈歌颂的那种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还缺乏健康的战斗的乐观主义色彩,反映了鲁迅前期思想上的局限性;有的认为《铸剑》是《故事新编》中仅有的一篇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历史作品,从而否定其他各篇是历史小说;还有的认为《铸剑》的主人公是眉间尺,而不承认宴之敖者也是作品的主人公。近年来,一些评论者力图正确地阐释《铸剑》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剑》 鲁迅 宴之敖者 眉间 《故事新编》 历史小说 国王 言必有据 作品 敌人
下载PDF
论抗日根据地的货币斗争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存林 《河北学刊》 1985年第5期8-11,共4页
货币是国民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它既取决于经济,又反过来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货币斗争是整个经济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革命战争的成败,抗战初期,我党创建的许多抗日根据地是敌占区、... 货币是国民经济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联系各生产环节的纽带。它既取决于经济,又反过来给经济以重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货币斗争是整个经济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革命战争的成败,抗战初期,我党创建的许多抗日根据地是敌占区、国统区、解放区“犬牙交错”的地方,表现在金融、贸易和市场流通领域上是敌伪币、法币和边币并行,土票和杂钞混用。这种情况,决定了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场你死我活地争斗。当时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的主要对象是伪币和法币,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建立解放区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和统一的货币市场,争夺物资,发展生产,保证军需民用,打击敌人,巩固自己。现试就货币斗争的若干经验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斗争 法币 抗日根据地 伪钞 敌人 伪币 货币金融 物资 解放区 《解放日报》
下载PDF
博物馆学与经营管理学:敌人还是朋友?——欧洲理论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经营管理学的当前走向 被引量:6
20
作者 彼得.冯.门施 黄黎 《中国博物馆》 2007年第1期20-30,共11页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成为博物馆培训项目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管理学 博物馆学 欧洲 朋友 敌人 博物馆工作 管理学理论 培训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