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江泽民
|
《高校后勤研究》
|
1998 |
61
|
|
2
|
戊戌学会考 |
闵杰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5
|
|
3
|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再思——侧重王先谦与叶德辉 |
罗志田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3
|
|
4
|
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 |
关晓红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9
|
|
5
|
从“中本西末”到“中体西用” |
戚其章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6
|
|
6
|
《戊戌政变记》的主题及其与时事的关系 |
戚学民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7
|
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 |
崔志海
|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8
|
“公车上书”考证补(二) |
茅海建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9
|
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 |
茅海建
郑匡民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10
|
中国音乐何处去 |
赵沨
|
《人民音乐》
|
1995 |
15
|
|
11
|
“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 |
黄旦
|
《新闻记者》
|
1998 |
14
|
|
12
|
晚清三次社会变革与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 |
胡俊荣
|
《中国典籍与文化》
|
2000 |
12
|
|
13
|
中国近代不缠足运动始末 |
梁景时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12
|
|
14
|
戊戌变法期间的保举 |
茅海建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5
|
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兼评百年来学术界对变法失败原因的考察 |
李喜所
|
《河北学刊》
|
2001 |
11
|
|
16
|
关于历史研究中阶级斗争理论问题的几点看法 |
戴逸
|
《社会科学研究》
|
1979 |
15
|
|
17
|
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
马忠文
|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8
|
逻辑课堂 深度教学——以《戊戌变法》为例谈史料的“链式”运用 |
苗颖
|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9
|
中国传统女学的终结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戊戌变法时期女学思想探析 |
杨晓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8
|
|
20
|
袁世凯上翁同(龠禾)说帖述论 |
孔祥吉
|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