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被记忆缠绕的世界——聂华苓的中国情意结 |
何慧
|
《广东社会科学》
|
1986 |
3
|
|
2
|
我的跨文化写作与人生旅程——聂华苓访谈录 |
莫詹坤
陈曦
钱林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3
|
三斗坪的故事"——论聂华苓的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 |
胡德才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4
|
女性视角下的乡土记忆--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比较研究 |
王晶晶
|
《今古文创》
|
2022 |
2
|
|
5
|
从“抹”的量词义说起 |
张向群
|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6
|
漂泊者悸动的灵魂——《桑青与桃红》浅析 |
董之林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7
|
有限而又无限的成长——结构主义视野下《失去的金铃子》新读 |
王婧苏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6 |
1
|
|
8
|
思乡的情怀 离奇的世相——初读聂华苓的几本小说 |
章子仲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9
|
《千山外,水长流》 |
金平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
10
|
跨时空的多重对话——《失去的金铃子》的诗学分析 |
许燕转
|
《电影评介》
|
2011 |
0 |
|
11
|
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 |
欧阳蒙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2
|
聂华苓小传 |
曾令甫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3
|
女性视野中的成长书写——解读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 |
钟声
|
《开封大学学报》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