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奔马——东汉青铜艺术精品
1
作者 洋洋兔 《少年月刊》 2024年第25期32-33,共2页
国宝档案年代:东汉(距今约1900年前)用途:随葬材质:青铜发现地: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收藏地:甘肃省博物馆。
关键词 青铜艺术 甘肃省博物馆 国宝档案 汉墓 铜奔马 甘肃省武威市 东汉
原文传递
鹰形陶鼎——原始社会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2
作者 洋洋兔 《少年月刊》 2024年第1期64-65,共2页
国宝档案年代: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用途:炊具材质:陶土发现地: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人喜欢用各种动物作为创作题材,表现各种寓意。有的将动物形象画在陶器上,有的将器物做成动物形状。这些... 国宝档案年代: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约7000至5000年)用途:炊具材质:陶土发现地: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人喜欢用各种动物作为创作题材,表现各种寓意。有的将动物形象画在陶器上,有的将器物做成动物形状。这些动物非常可爱,有的是古人生活中常见的,有的则是古人崇拜的神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鼎 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国宝档案 实用性 动物形象 陕西省渭南市
原文传递
红山玉龙——中华第一玉龙
3
作者 洋洋兔 《少年月刊》 2024年第1期66-67,共2页
国宝档案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至5000年)用途:祭祀材质:岩玉发现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甲骨文中的龙字,它们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 甲骨文 国宝档案 玉龙 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
原文传递
国宝档案
4
作者 洋洋兔(编绘) 《青少年科苑》 2024年第1期M0001-M0002,共2页
鹰形陶鼎——原始社会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年代: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7000年至5000年)chui用途:炊具材质:陶土发现地: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太平庄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键词 国家博物馆 陶鼎 新石器时代 国宝档案 陕西省渭南市 原始社会 实用性
原文传递
食五谷我们可是专业的
5
作者 懂懂鸭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1期36-37,共2页
国宝档案石磨盘和石磨棒所属年代: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现藏于:新郑市博物馆出土地: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国宝简介:裴李岗文化距今7600~5900年,出土了大量石磨盘、石磨棒等石具,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学会了农业加工,生活质... 国宝档案石磨盘和石磨棒所属年代: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现藏于:新郑市博物馆出土地: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新郑市裴李岗村。国宝简介:裴李岗文化距今7600~5900年,出土了大量石磨盘、石磨棒等石具,说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学会了农业加工,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李岗文化 新石器时期 石磨盘 国宝档案 河南省新郑市 石磨棒 身体素质
下载PDF
国宝档案 “利”青铜簋——明确记载“武王伐纣”的青铜器
6
作者 洋洋兔(编绘) 《青少年科苑》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M0001,共2页
这件国宝的主人叫“利”。周武王灭商后,身为大臣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铸造了这个青铜簋,来纪念此事。当时青铜被称为“金”,只有王族才能使用。专家们通过簋内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公... 这件国宝的主人叫“利”。周武王灭商后,身为大臣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铸造了这个青铜簋,来纪念此事。当时青铜被称为“金”,只有王族才能使用。专家们通过簋内的铭文“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推测出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时间: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所以“利”青铜簋被称为“镇国之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王伐纣 青铜簋 青铜器 国宝档案 赏赐 周武王
原文传递
正是一年秋猎时
7
作者 懂懂鸭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32期34-35,共2页
国宝档案《乾隆皇帝射猎图》(局部)所属年代:清朝创作者:郎世宁及宫廷画师团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宝简介:《乾隆皇帝射猎图》表现了乾隆皇帝及王公大臣在南苑猎场狩猎的动感瞬间。奔逃的野兔和箭术精湛的追捕者之间的较量,定格为画中... 国宝档案《乾隆皇帝射猎图》(局部)所属年代:清朝创作者:郎世宁及宫廷画师团队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宝简介:《乾隆皇帝射猎图》表现了乾隆皇帝及王公大臣在南苑猎场狩猎的动感瞬间。奔逃的野兔和箭术精湛的追捕者之间的较量,定格为画中最激动人心的一瞬。这幅画传神地还原了乾隆时期皇家狩猎的情景,是难得的图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公大臣 乾隆时期 射猎图 图像资料 国宝档案 乾隆皇帝 郎世宁 故宫博物院
下载PDF
《国宝有话说》 海上仙山一炉间
8
作者 懂懂鸭 《格言(校园版)》 2024年第26期34-35,共2页
国宝档案错金铜博山炉所属年代:西汉现藏于:河北博物院出土地: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墓国宝简介:错金铜博山炉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沐浴时用的香炉。它的造型是微缩的海上仙山--博山。点燃熏香时,袅袅香烟徐徐溢出,氤氲山间,... 国宝档案错金铜博山炉所属年代:西汉现藏于:河北博物院出土地: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墓国宝简介:错金铜博山炉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沐浴时用的香炉。它的造型是微缩的海上仙山--博山。点燃熏香时,袅袅香烟徐徐溢出,氤氲山间,恍如世外仙境。这件国宝是西汉时期手工艺品的精华,达到了视觉和气味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山炉 西汉时期 国宝档案 手工艺品 满城县 错金
下载PDF
历史文物类节目的突破路径——以《国宝档案》和《国家宝藏》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田竞开 《科技传播》 2018年第13期16-17,共2页
《国家宝藏》的热播掀起了一股"文物"热,这档节目关注大众对文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认知,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快节奏、碎片化"的背景下,可谓是一股"清流"。文章将对《国家宝藏》和之前同样取得不... 《国家宝藏》的热播掀起了一股"文物"热,这档节目关注大众对文物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认知,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快节奏、碎片化"的背景下,可谓是一股"清流"。文章将对《国家宝藏》和之前同样取得不错口碑的《国宝档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其中成功的原因与路径以及不足,从而更好对将来的文化综艺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物 国家宝藏 国宝档案 故事化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文物名称翻译——以《国宝档案》文物名称的字幕翻译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源 李永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4期72-73,共2页
文章基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角度思考,以央视节目《国宝档案》里文物名称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文物名称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的质量,吸引更多译者对文物名称翻译研究,加... 文章基于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角度思考,以央视节目《国宝档案》里文物名称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文物名称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文物名称翻译的质量,吸引更多译者对文物名称翻译研究,加深世界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翻译 中国文物名称翻译 国宝档案
下载PDF
试析电视栏目《国宝档案》中英译字幕的翻译方法——以“工具型翻译”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蕾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1-96,共6页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广泛,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字幕翻译研究近些年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字幕翻译因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口型...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跨文化交际的日益广泛,电影和电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也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字幕翻译研究近些年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字幕翻译因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口型制约等等,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选取央视栏目《国宝档案》中英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工具型翻译的影响下,《国宝档案》中字幕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国宝档案》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精神厚重,向全世界出示了一张精美且夺目的中华文化名片,是外国观众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的良好平台,对该栏目字幕英译的研究也因此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宝档案 字幕翻译 工具型翻译 翻译方法
下载PDF
献宝兰台也圣人——征集集锦拾遗(之二)
12
作者 费云东 《机电兵船档案》 2010年第6期67-68,共2页
在中央档案馆为庆祝开馆二十周年举办的国宝档案陈列展中,展出了毛主席手稿、周总理草拟的文电、朱总司令的手书、林老的日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等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党珍国宝,是全国各地方、各机关和各界人士自愿捐给中央档案馆... 在中央档案馆为庆祝开馆二十周年举办的国宝档案陈列展中,展出了毛主席手稿、周总理草拟的文电、朱总司令的手书、林老的日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等等。这些价值连城的党珍国宝,是全国各地方、各机关和各界人士自愿捐给中央档案馆的。这些献宝单位或个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国宝进入中央档案馆,一能安全保护,二能为党为国家各项事业提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档案 档案管理 国宝档案 统计
下载PDF
电视冷门节目高收视的成因分析——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丽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X期100-101,共2页
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基本前提。近几年,伴随着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在电视IP主题生态下日渐式微。然而,有文化历史、艺术品位的电视专题节目却在不经意间杀出重围,一枝独秀。自2004年开播的《国宝档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收视率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基本前提。近几年,伴随着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在电视IP主题生态下日渐式微。然而,有文化历史、艺术品位的电视专题节目却在不经意间杀出重围,一枝独秀。自2004年开播的《国宝档案》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节目以国宝文物讲述中国历史,不仅吸引了普通的中国观众,还通过央视国际频道面向全球播出,让全世界观众了解了东方古国灿烂的历史文明,7.1%的最高收视率雄霸相同时段电视节目收视之冠。冷门的电视节目取得超高的收视率,个中原因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中国历史 国宝档案
原文传递
花儿也能做美食
14
作者 懂懂鸭 《少儿国学》 2023年第8期44-47,共4页
国宝档案宋芙蓉花金碗口径9厘米所属年代:宋朝现藏地:四川博物院出土时间:1973年出土地:四川省安县文星公社国宝简介:因为古人爱花,所以无论在日用品还是食物中都能看到花的身影。这个金灿灿的芙蓉花金碗,由层层花瓣叠加而成,纹理细腻,... 国宝档案宋芙蓉花金碗口径9厘米所属年代:宋朝现藏地:四川博物院出土时间:1973年出土地:四川省安县文星公社国宝简介:因为古人爱花,所以无论在日用品还是食物中都能看到花的身影。这个金灿灿的芙蓉花金碗,由层层花瓣叠加而成,纹理细腻,造型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博物院 芙蓉花 出土时间 国宝档案 金碗 日用品
原文传递
金灿灿的文房之宝
15
作者 懂懂鸭 《少儿国学》 2023年第5期42-45,共4页
国宝档案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长25厘米所属年代:汉朝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1970年出土地:徐州土山汉墓国宝简介:这个金灿灿的“神兽砚台”看上去神秘又华丽。神兽通体鎏金,身上镶嵌着五彩斑斓的珠宝,掀开兽身就是砚台。它代表了汉... 国宝档案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长25厘米所属年代:汉朝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1970年出土地:徐州土山汉墓国宝简介:这个金灿灿的“神兽砚台”看上去神秘又华丽。神兽通体鎏金,身上镶嵌着五彩斑斓的珠宝,掀开兽身就是砚台。它代表了汉朝制砚的杰出成就,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宝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博物院 土山汉墓 出土时间 国宝档案 神兽 鎏金 五彩斑斓 汉朝
原文传递
惊艳绝伦中国舞
16
作者 懂懂鸭 《少儿国学》 2023年第15期44-47,共4页
国宝档案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所属年代:唐朝现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土时间:1985年出土地:陕西省长武县枣元乡郭村国宝简介: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是唐代乐舞文化的艺术佳作。工匠捕捉了舞伎在舞蹈中的一瞬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舞蹈之美... 国宝档案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所属年代:唐朝现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土时间:1985年出土地:陕西省长武县枣元乡郭村国宝简介:彩绘双环望仙髻女舞俑是唐代乐舞文化的艺术佳作。工匠捕捉了舞伎在舞蹈中的一瞬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舞蹈之美。舞俑衣裙线条流畅,和舞伎飘逸的气质十分相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土时间 唐代乐舞 国宝档案 舞伎 长武县 彩绘
原文传递
文化类电视栏目的主流文化传播策略——以《国宝档案》和《国家宝藏》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冠翎 《北方传媒研究》 2021年第2期93-95,共3页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电视文艺和综艺节目进入大众视野,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在业界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在实践中其运用特有的主流文化传播策略推出了许多文化类电视节目。本文以《国宝档案》与《国家宝藏》节目研究为依据,详细论述央视... 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电视文艺和综艺节目进入大众视野,央视作为主流媒体在业界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在实践中其运用特有的主流文化传播策略推出了许多文化类电视节目。本文以《国宝档案》与《国家宝藏》节目研究为依据,详细论述央视文化类综艺栏目所体现的主流文化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宝档案 《国家宝藏》 文化类综艺 主流文化传播策略
原文传递
古代厕所大揭秘
18
作者 懂懂鸭 《少儿国学》 2023年第9期44-47,共4页
国宝档案青釉虎子所属年代:三国时期现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土时间:1955年出土地: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东吴墓国宝简介: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瓷壶却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虎子!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及六朝,因外形像虎而得名。该器... 国宝档案青釉虎子所属年代:三国时期现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土时间:1955年出土地:江苏省南京市赵士岗东吴墓国宝简介: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瓷壶却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名字——虎子!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及六朝,因外形像虎而得名。该器腹下刻铭文“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是青瓷中最早有纪年铭文的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时期 战国时期 国家博物馆 出土时间 国宝档案 江苏省南京市
原文传递
去鞋识身价
19
作者 懂懂鸭 《少儿国学》 2023年第20期42-45,共4页
国宝档案三国孙吴漆木屐(复原图)所属年代:三国(吴)现藏地:马鞍山市博物馆出土地:安徽省马鞍山朱然墓国宝简介:该木履出土于东吴大将朱然家族墓,木的展板用石粒做特殊装饰,肃穆而不死板,搭配玄色衣袍,别有一番气势。它的出土证实了漆木... 国宝档案三国孙吴漆木屐(复原图)所属年代:三国(吴)现藏地:马鞍山市博物馆出土地:安徽省马鞍山朱然墓国宝简介:该木履出土于东吴大将朱然家族墓,木的展板用石粒做特殊装饰,肃穆而不死板,搭配玄色衣袍,别有一番气势。它的出土证实了漆木展最早源自中国,被列入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可见其珍贵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宝档案 家族墓 复原图 朱然墓 三国孙吴 马鞍山市 博物馆
原文传递
文化预设视角下字幕翻译译析——以《国宝档案》翻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燕 许鹏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3-56,共4页
《国宝档案》栏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预设,并在跨文化交际和字幕英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在对文化预设的处理上可以从意义着手,结合字幕本身的局限性,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对文化预设采取保留、迁移或消解等方式,将《国宝档案... 《国宝档案》栏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预设,并在跨文化交际和字幕英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在对文化预设的处理上可以从意义着手,结合字幕本身的局限性,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对文化预设采取保留、迁移或消解等方式,将《国宝档案》中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点,准确到位地传递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宝档案 字幕翻译 文化预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