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的前身是“驴”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光熙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101,共6页
寻找猪八戒形象的前身须从早期西游取经故事而不是从"猪"的外形特征入手。从西游取经故事中寻找猪八戒的前身,可以发现猪八戒形象的前身就是《取经诗话》中的作为驴的化身的"小行者",即"驴行者"。猪八戒&... 寻找猪八戒形象的前身须从早期西游取经故事而不是从"猪"的外形特征入手。从西游取经故事中寻找猪八戒的前身,可以发现猪八戒形象的前身就是《取经诗话》中的作为驴的化身的"小行者",即"驴行者"。猪八戒"猪"的形象的前身则是"小行者"所化之"驴"。随着取经故事的进一步发展,该形象的外形发生了由驴到猪的转变。导致此转变发生的原因在于,取经故事作为佛教的宣教作品,具有鲜明的宣教意图。正是这一宣教意图,赋予了这个形象具有精怪的身份和好色的特点,而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猪"正具有这样的特点,"驴"却不具备这两方面的特点。所以,"猪"最后取代"驴",产生了"猪八戒"这一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者 猪八戒 取经诗话
原文传递
延安宋金石窟玄奘取经图像考察——兼论宋金夏元时期玄奘取经图像的流变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西夏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延安的宋金石窟中保存有14例玄奘取经图像,这是目前所见这一图像最为集中,且时代最早的地区,川渝、甘肃、山西等周边地区的玄奘取经图像直接受其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传承性。本文将文本与图像相结合,勾勒出宋元时期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 延安的宋金石窟中保存有14例玄奘取经图像,这是目前所见这一图像最为集中,且时代最早的地区,川渝、甘肃、山西等周边地区的玄奘取经图像直接受其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传承性。本文将文本与图像相结合,勾勒出宋元时期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为部分没有纪年的图像及其所在洞窟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也为判断《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提供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玄奘取经 取经诗话 猴行者
下载PDF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年代再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江亚丽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85-89,共5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学术界先后有南宋、北宋、晚唐五代、元代等说法,明确该书的成书年代,可以为古代小说史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资料。本文据以立论的依据是该书第十七则王长者后妻杀儿故事中"痴那故事"、果...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学术界先后有南宋、北宋、晚唐五代、元代等说法,明确该书的成书年代,可以为古代小说史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可信的资料。本文据以立论的依据是该书第十七则王长者后妻杀儿故事中"痴那故事"、果品"樱桃"和官名"游奕"。"痴那故事"源自汉译佛典,是唐人信佛的折射,是比较文学上的"影响研究",而后二者则反映了唐代的习俗和典章制度,属于传统的文献考证。通过研究,该书晚唐五代成书之说可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经诗话 佛经 樱桃 游奕
下载PDF
从疑问句形式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 被引量:1
4
作者 熊应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50-52,共3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反复问句没有出现宋、元、明、清时期常用的"VPNegVP"、"可VP"和"VP不曾"等格式;是非问句中出现了唐五代才见的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莫",但没出现唐五代晚期很常见的&q...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反复问句没有出现宋、元、明、清时期常用的"VPNegVP"、"可VP"和"VP不曾"等格式;是非问句中出现了唐五代才见的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莫",但没出现唐五代晚期很常见的"VP摩"式;"VP否"、"VP无"式的使用情况接近于《敦煌变文集》。据此笔者推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应为唐五代稍早于《敦煌变文集》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经诗话 反复问句 是非问句 成书年代
下载PDF
《西游记》与杭州的亲缘关系
5
作者 杨子华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1-45,共5页
《取经诗话》不仅为《西游记》提供了故事的初貌和人物的原型 ,而且还为《西游记》提供了大量的宋元以来杭州的半官话吴语方言 ,特别是最具特征性的地方性的“儿尾”方言 ,证实了《西游记》与杭州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西游记》 关系 杭州地区 人物原型 取经诗话 方言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取经”故事冷落于元代剧坛的原因分析
6
作者 温斌 《阴山学刊》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取经"故事在宋元之际广为流传,但却没有在元代杂剧创作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西游戏"现象,对此多从儒家影响和神怪特点来分析,而其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是以《取经诗话》为代表的"取经"故事在文化属性... "取经"故事在宋元之际广为流传,但却没有在元代杂剧创作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形成"西游戏"现象,对此多从儒家影响和神怪特点来分析,而其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是以《取经诗话》为代表的"取经"故事在文化属性、文学特性等方面与元代杂剧创作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主题追求、美学追求等方面的严重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杂剧 取经诗话 文化属性 主题精神
下载PDF
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看上古到近代汉语早期重言词的发展
7
作者 卞诗钰 《文教资料》 2021年第18期7-9,共3页
从上古时期到近代汉语早期,重言词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为近代汉语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白话文献,重言词数量突出,能够大致反映近代汉语早期重言词的基本情况。与上古时期相比,重言词内部结构更紧密,语义融合起... 从上古时期到近代汉语早期,重言词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作为近代汉语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白话文献,重言词数量突出,能够大致反映近代汉语早期重言词的基本情况。与上古时期相比,重言词内部结构更紧密,语义融合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词性和语法功能更多样,新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名词、副词和动词。从与单字的派生关系来看,假借其义的重言词明显减少。文献口语性较强,包括重言词的临时性组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经诗话 重言词 词性 句法功能 词汇意义
下载PDF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 被引量:26
8
作者 章培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5-20,共16页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章培恒编者按:去年2月,上海大学聘请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声名卓著的学者为讲座教授,这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汇集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了不断地、及时地发表他们的学术新论,本刊今年特辟“讲座教授新著”专...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章培恒编者按:去年2月,上海大学聘请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声名卓著的学者为讲座教授,这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汇集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了不断地、及时地发表他们的学术新论,本刊今年特辟“讲座教授新著”专栏。在这一专栏首先发表的是章培恒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待诏生死冤家》 宋话本 《清平山堂话本》 《京本通俗小说》 “三言”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成都府 红蜘蛛 冯梦龙 咸淳临安志
下载PDF
从词汇史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语言年代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洪涌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2,共6页
文章以《汉语大词典》和三部断代语言词典《唐五代语言词典》《宋语言词典》和《元语言词典》为参照,从词汇史的角度分析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复音词,认为该书所反映的是晚唐五代时期的语言。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语言年代 词汇史
下载PDF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刊刻于南宋的文献学证据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维辉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
藏于日本的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有宋椠和元椠两说,迄无定论。日本建长二年的《高山寺圣教目录》可以确证两书至迟在1250年之前已经入藏高山寺,它们都是南宋刻本,与元代没有关系。从语言角度推测作品... 藏于日本的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有宋椠和元椠两说,迄无定论。日本建长二年的《高山寺圣教目录》可以确证两书至迟在1250年之前已经入藏高山寺,它们都是南宋刻本,与元代没有关系。从语言角度推测作品年代的工作需要十分谨慎。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刊刻年代 南宋 高山寺
原文传递
《西游记》研究的视点西移及其文化纵深预期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铁鹰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视点西移"指近20多年来《西游记》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由"西域"这个概念扭结起来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领域。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误读,是近百年来《西游记》研究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而纠正误读之后,《西... "视点西移"指近20多年来《西游记》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由"西域"这个概念扭结起来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领域。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误读,是近百年来《西游记》研究踟蹰不前的根本原因;而纠正误读之后,《西游记》研究打开了相当多的全新领域,一个复杂丰富,舒展有序而又能够融受现有基础资料的成书演化线路也被初步勾勒出来。对于更具文化纵深的进展,我们有理由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西域 研究视点 文化纵深
下载PDF
唐僧取经故事生成于西域之求证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铁鹰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46,共13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并非如通常认为的生成于南宋,避开这个误区,我们就打开了对唐僧取经故事生成情况研究的广阔空间。有证据表明,不仅《诗话》可能形成于晚唐五代之际,与敦煌俗文学有相同的时间、方言和宗教、文化背景,而且整个取经...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并非如通常认为的生成于南宋,避开这个误区,我们就打开了对唐僧取经故事生成情况研究的广阔空间。有证据表明,不仅《诗话》可能形成于晚唐五代之际,与敦煌俗文学有相同的时间、方言和宗教、文化背景,而且整个取经故事都有可能生成于西域地区,其最早的时间有可能就在玄奘东归之时,《诗话》只是这些故事深化为俗讲的第一次汇集。《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词》(简称《礼节传簿》)是《西游记》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的队戏《唐僧西天取经》应是取经故事进入中原与本土文化、与道教会舍而产生的第二次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唐僧取经故事 西域地区 道教文化
下载PDF
也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曹炳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9-72,共4页
也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曹炳建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简称《诗话》)的成书时代,王国维根据其书卷未有“中瓦子张家印”的署款,中瓦子为南宋临安府街名,故确定其为“南宋人所撰”①。不过,根据其书刊于南宋,就... 也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成书时代曹炳建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简称《诗话》)的成书时代,王国维根据其书卷未有“中瓦子张家印”的署款,中瓦子为南宋临安府街名,故确定其为“南宋人所撰”①。不过,根据其书刊于南宋,就认其为宋人所著。证据似显不足、故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宋元话本 净土宗 宋代话本 成书时代 至道三年 佛教观念 语言现象 魏晋玄学 密宗
下载PDF
从早期汉译佛典看中古表方所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文杰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20,共6页
指示方所是指示代词的基本用法之一。在汉语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指示方所的指示代词有不同的形式。上古汉语常见的形式有“此”、“兹”、“是”、“彼”等。近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指示方所的指示代词最常见的是“这里”和“那里”... 指示方所是指示代词的基本用法之一。在汉语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指示方所的指示代词有不同的形式。上古汉语常见的形式有“此”、“兹”、“是”、“彼”等。近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指示方所的指示代词最常见的是“这里”和“那里”。它们产生的年代比较早,都在唐五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汉译佛典 近代汉语 方所 “中”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间” 《祖堂集》 “里” 《景德传灯录》
下载PDF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锦池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6-73,14,共9页
关键词 三藏法师 猴行者 故事源流 《西游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梵天 考论 取经故事 唐僧 狮子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与《西游记》创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生保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1期77-83,共7页
敦煌壁画与《西游记》创作谢生保一、佛教和民间无名氏画家是《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创作者《西游记》是明代产生的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长篇小说。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经历时间最长、参加创作人数最多的一部... 敦煌壁画与《西游记》创作谢生保一、佛教和民间无名氏画家是《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创作者《西游记》是明代产生的四大奇书之一,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长篇小说。同时它也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经历时间最长、参加创作人数最多的一部。从唐僧取经的历史故事产生,到《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敦煌壁画 人物形象 猪八戒 唐僧取经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沙和尚 神话故事 佛教经典 阿修罗
下载PDF
取经成为一种选择——看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西游》
17
作者 温方伊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唐僧师徒西游取经故事源自唐代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经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等文学作品的加工,世代累积、逐渐丰富。至明代小说《西游记》问世,西游故事的文学性达到巅峰... 唐僧师徒西游取经故事源自唐代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经过《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等文学作品的加工,世代累积、逐渐丰富。至明代小说《西游记》问世,西游故事的文学性达到巅峰。到当代,西游故事又被今人赋予各种新的内涵,小说、戏剧、影视、漫画、动画、游戏等各种体裁的改编作品不胜枚举。随着西游故事的神话化,孙行者的形象丰满起来,逐渐取代玄奘的主体地位,成为西游故事的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唐僧师徒 西游故事 世代累积 取经故事 孙行者 《西游》 三藏法师传
下载PDF
试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事为不空取经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治伟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18年第1期34-42,共9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演化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受惯性思维的制约,学界往往将其本事视为玄奘取经。但是从文本入手并结合整个取经故事的演变,通过对《取经诗话》中深沙神的出现,护法神和白马在演变中...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演化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环,受惯性思维的制约,学界往往将其本事视为玄奘取经。但是从文本入手并结合整个取经故事的演变,通过对《取经诗话》中深沙神的出现,护法神和白马在演变中的变异或缺失,以及与《取经诗话》密切相关的甘肃取经壁画所反映出的一些特征看,《取经诗话》似乎都与玄奘本事背离,而更契合于张乘健先生所提出的高僧不空。孙绪的记载与元明西游故事中掺杂不空故事的事实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取经本事 不空
原文传递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思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2-56,共5页
作为《西游记》小说雏形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前人多从版本刊行年代予以考证,一般小说史又囿于篇幅,每举其名而不加论述,至多是从《西游记》小说形成的角度略为涉猎。然而《取经诗话》是第一部将取经故事铺写得极富浪漫与神怪色... 作为《西游记》小说雏形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前人多从版本刊行年代予以考证,一般小说史又囿于篇幅,每举其名而不加论述,至多是从《西游记》小说形成的角度略为涉猎。然而《取经诗话》是第一部将取经故事铺写得极富浪漫与神怪色彩的文学作品,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研究西游故事的演变极有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唐宋民间取经传说与《取经诗话》的关系;第二部分从发展的角度讨论《取经诗话》对传说题材的吸取和描写以及与《西游记》小说的承继关系;第三部分探讨《取经诗话》对旅途的祸难、山川奇闻的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民间取经传说 西游记小说
下载PDF
北宋的“说话”和话本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5-92,共8页
宋元话本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锁链.它的繁荣期出现在南来至元代.也正因此,学者们以往塞本忽略了对北来的“说话”和话本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的“说话”至北来时代已十分兴盛,并且分为讲史、说三分、五代史... 宋元话本是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锁链.它的繁荣期出现在南来至元代.也正因此,学者们以往塞本忽略了对北来的“说话”和话本发展的研究。本文认为,我国的“说话”至北来时代已十分兴盛,并且分为讲史、说三分、五代史、说诨话和小说等科目;同时列举《梁公九谏》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例,对北宋话本作了初步的探讨;作者指出,北宋的“说话”和话本是宋元话本繁荣期前的准备和蓄势,在它走向颠峰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北宋 《东京梦华录》 宋元话本 话本小说 五代史 “小说” 取经故事 武则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