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君向北游
1
作者 杨馨悠 李子(指导)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第30期60-61,共2页
一.我的家乡在祖国南端温暖的海滨,大片的榕树林枝叶婆娑地穿梭着记忆的层层迷途。在童年,我的祖父每天晚上都会在榕树下,一边吸着香烟,一边给我和一群小孩子讲故事。在他的讲述里,我成了北冥之地的神鱼鲲,从冰冷的海域向南溯游而上,鱼... 一.我的家乡在祖国南端温暖的海滨,大片的榕树林枝叶婆娑地穿梭着记忆的层层迷途。在童年,我的祖父每天晚上都会在榕树下,一边吸着香烟,一边给我和一群小孩子讲故事。在他的讲述里,我成了北冥之地的神鱼鲲,从冰冷的海域向南溯游而上,鱼鳍化为缤纷的羽毛,在松树林、杉树林、榕树林中自在穿行,最后扶摇直上九万里高空,绮丽的翅翼映出天边的最后一片晚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林 讲故事 榕树下
原文传递
元初江南士人的北游与接纳元朝政权的心路——以汪梦斗《北游集》为中心
2
作者 熊海英 李立人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汪梦斗是元初北游南士之一,据《北游集》考察其北上路线,发现他经行故宋和金、辽国土时心态情感也随之变化。北游经历使他与北地建立了现实联系,又强化了其江南儒士的自我意识。是否出仕新朝,汪梦斗内心矛盾,主要缘于其学术在大都未获响... 汪梦斗是元初北游南士之一,据《北游集》考察其北上路线,发现他经行故宋和金、辽国土时心态情感也随之变化。北游经历使他与北地建立了现实联系,又强化了其江南儒士的自我意识。是否出仕新朝,汪梦斗内心矛盾,主要缘于其学术在大都未获响应,又背负着能否坚守节义的精神压力;但主张和平顺应的历史观、中国九州地理观、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导向他接纳新朝。汪梦斗最终以在家乡讲学弘道为职志,这是他出任元朝儒学教授的价值支撑。摆脱遗民视角遮蔽以观察南士北游现象,发现他们有功于推扩江南儒学在元朝的影响,有利于元朝以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维系、文化融合与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初 江南儒士 汪梦斗
下载PDF
元代南人北游述论 被引量:5
3
作者 黄二宁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0-76,共7页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因缘,蒙元一代士人的游宦、游学、游历蔚然成风,其中的南人北游特别值得关注。南人北游水陆兼行,可分为干谒之游、朝圣之游、治学之游、山水之游等四大类型。作为蒙元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方面体现... 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时代因缘,蒙元一代士人的游宦、游学、游历蔚然成风,其中的南人北游特别值得关注。南人北游水陆兼行,可分为干谒之游、朝圣之游、治学之游、山水之游等四大类型。作为蒙元时代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江南儒士对自身生存困境的超越、对儒家理想信念的坚守以及对士人游的传统的自觉继承,另一方面又具有蒙元的时代特征,带有文化寻根的意味。南人北游也推动了文学创作题材和风格的转变,促进了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人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试论李白游侠崇拜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孟修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1-28,共8页
一 “侠”的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因而定“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的“带剑者”为“五蠹”之一。可见游侠的最初形象并非如后世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崇高伟大。第一个为游侠正名... 一 “侠”的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韩非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因而定“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的“带剑者”为“五蠹”之一。可见游侠的最初形象并非如后世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崇高伟大。第一个为游侠正名而加以颂赞的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云:“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太史公自序》亦云:“游侠救人于厄,拯人不赡,仁者亦有足多者焉。”由于司马迁对“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也”,“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余甚恨”,故他在《游侠列传》中所记的只是他的同时代人,即“汉兴有朱家、田仲、五公、剧孟、郭解之徒”,在《刺客列传》中才记战国时代人物(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侠诗 崇拜现 节义 少年 侠人 侠客 墨家 墨子
下载PDF
楚石北游之旅研究
5
作者 齐胜利 崔小敬 《普陀学刊》 2023年第2期171-197,341,共28页
临济宗僧人楚石梵琦在二十八岁时,应诏赴京,书写金字《大藏经》。在北游之旅中,楚石禅师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运河、大都、上都风俗民情的北游纪行诗。尤为关键的是,楚石在北游途中修行不辍,日常勤奋履践佛教仪轨,修道境界得以提升,后于... 临济宗僧人楚石梵琦在二十八岁时,应诏赴京,书写金字《大藏经》。在北游之旅中,楚石禅师创作出了大量的反映运河、大都、上都风俗民情的北游纪行诗。尤为关键的是,楚石在北游途中修行不辍,日常勤奋履践佛教仪轨,修道境界得以提升,后于京师承天门闻鼓声而开悟。在他的诗歌中也反映出大都的佛教史实。在大都与上都期间,楚石广泛结交儒、释、道三教人物,从而突破了僧人狭隘的交际圈。作为一位浙僧,楚石在北游之旅中因为地理、文化、宗教的不同,而产生了浓浓的江南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佛教 楚石
下载PDF
顾炎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祖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6期55-60,16,共7页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一个很有影响的学者和思想家,更是一个具有高尚民族气节的爱国者。本文对顾氏的生平、社会政治思想特色及其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诸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与前人的研究不尽一致的见解。
关键词 顾炎武 顾氏 日知录 社会政治思想 经学 几个问题 清代学术史 研究中 归庄
原文传递
试论庄子的道德论哲学——兼及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林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7-55,共9页
庄子美学与他的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探讨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失对庄子哲学作一番全面分析.但是庄子哲学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只能择取与其美学关系紧密者、亦即作为其美学的哲学基础的道德论部分,作一极粗略的剖析,至于庄子哲学的其... 庄子美学与他的哲学关系十分密切.探讨庄子美学的基本特征,有必要失对庄子哲学作一番全面分析.但是庄子哲学的内容相当庞杂,本文只能择取与其美学关系紧密者、亦即作为其美学的哲学基础的道德论部分,作一极粗略的剖析,至于庄子哲学的其它内容,姑存而不论.(一)“道”与泛神论色彩的本体论哲学庄子认为,世间万物必本原(“本根”)于道,即所谓:“形非道不生”(《庄子·天地》,以下凡引《庄子》均只注篇名).那么,道又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全面考察庄子的有关论点,似乎别无它途.在通读《庄子》时,人们对下面这条材料印象至深:“指(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养生主》)在这里,庄子巧妙地用“脂薪”比喻个体自然物,用“火”比喻化生万物的道,借以说明如下哲理:道无终始,物有死生.(《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美学 道德论 万物 自然物 自然之道 “德” 泛神论 天地
下载PDF
邪神的碑传——从民间信仰看《南游记》、《北游记》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艳梅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61,共14页
一般认为《四游记》是明时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物,但其实这四部作品既非出于同一作者,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而将其合刊为一更非其问世之时,实乃清人嘉庆间之举。就思想倾向而言,在这四部作品中,受到较多关注的《西游记》与《东游... 一般认为《四游记》是明时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的产物,但其实这四部作品既非出于同一作者,思想倾向也不尽一致,而将其合刊为一更非其问世之时,实乃清人嘉庆间之举。就思想倾向而言,在这四部作品中,受到较多关注的《西游记》与《东游记》,其思想渊源或可如上所说。而另两记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瘟神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 邪神 《夷坚志》 五通神 《西记》 华光
下载PDF
穆旦诗中的守夜人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元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7,共7页
关键词 抒情主体 穆旦 守夜人 卡夫卡 防空洞 守夜老人 戴望舒 土地测量 《城堡》
下载PDF
藏北原风景与西藏的马丽华——读大散文《藏北游历》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长缨 李凤军 《临沂师专学报》 1998年第5期73-75,共3页
在西藏走过一趟的与走来走去的,进藏浅居的与年深日久的,究竟注目西藏的什么?马丽华在她的大散文《走过西藏》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每想起西藏,首先映入脑际的就是藏北风光:天有多蓝,云有多白,天有多低,云有多近……”,... 在西藏走过一趟的与走来走去的,进藏浅居的与年深日久的,究竟注目西藏的什么?马丽华在她的大散文《走过西藏》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回答:“每想起西藏,首先映入脑际的就是藏北风光:天有多蓝,云有多白,天有多低,云有多近……”,“多年的藏北之行使我获知了牧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丽华 大散文 西藏 本土文化 自我价值 沂蒙山区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下载PDF
《北游》:放逐者的自在诉求与理性追索——兼论冯至的诗学转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武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北游》是冯至诗学发展历程中具有过渡意义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精神状况的不满 ,与艾略特的《荒原》在本质上相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
关键词 冯至 荒源 拯救 荒诞
下载PDF
试论《庄子》之“吾”和“我”的差别及其与“己”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耀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33-34,91,共3页
分析“自我”的层次,探讨“自我”的内在结构,乃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E·胡塞尔就把“自我”分为“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层次。M·海德格尔分“自我”为“本真自我”与“非本真自我”两个层次。S·弗... 分析“自我”的层次,探讨“自我”的内在结构,乃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E·胡塞尔就把“自我”分为“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两个层次。M·海德格尔分“自我”为“本真自我”与“非本真自我”两个层次。S·弗洛伊德则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之说,等等。其实在中国的文献中,这种对“自我”层次的探讨,早在《庄子》一书中就可见到。庄周早就意识到了主体人格的分裂,看到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己”——“吾”和“我”。 《庄子》书中“吾”、“我”并用的情况随处可见,现略举几例。内篇有:(1)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2)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大宗师》)外篇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吾” 《庄子》 庄周 “自我” 大宗师 本真自我 委付 天地 境界
下载PDF
《北游》:放逐者的诉求与追索——兼论冯至的转型倾向
13
作者 吴武洲 杨玉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5-8,共4页
《北游》是冯至诗学发展历程中具有过渡意义的一首长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精神状况的不满。其与艾略特的《荒原》有内质上的相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及加缪有关荒诞与拯救的思想也在该诗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 冯至 诗歌 《原》 陀思妥耶夫斯基 《死屋手记》 艾略特 荒原意识 自省精神 文学影响 比较文学
下载PDF
岑参出游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立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2期92-96,共5页
岑参出游考廖立唐开元、天宝间社会富庶,人民生活安定,士大夫游历之风颇盛,李白、杜甫都曾远游齐鲁、吴越。岑参除从军赴边外,也曾有几次较短的游历,而具体经过则说法不一。北游河朔岑参有《登古邺城》、《邯郸客舍歌》、《冀州客... 岑参出游考廖立唐开元、天宝间社会富庶,人民生活安定,士大夫游历之风颇盛,李白、杜甫都曾远游齐鲁、吴越。岑参除从军赴边外,也曾有几次较短的游历,而具体经过则说法不一。北游河朔岑参有《登古邺城》、《邯郸客舍歌》、《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等诗,邺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长安 宝应元年 天宝元年 安西 授官 闻一多 十七年 氵美陂
下载PDF
庄子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传统美学与当代文学论列之三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世旭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61-65,共5页
作为道学集大成者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历来被称为隐逸派代表人物。其世界观同历来被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形成鲜明对照。然而恰恰是庄子的美学观,给予中国文学的发展以极其重大的影响。“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 作为道学集大成者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历来被称为隐逸派代表人物。其世界观同历来被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形成鲜明对照。然而恰恰是庄子的美学观,给予中国文学的发展以极其重大的影响。“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下发展”。(郭沫若:《庄子与鲁迅》)本文试图对其中的原因作一点探究,以为当代文学提供一种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艺术精神 当代文学 当代价值 传统美学 天地 圣人 《外物》 美学观
下载PDF
谈迁散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南蓉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67-69,共3页
谈迁散论李南蓉尝读史至谈迁(l593-1657)年的《国榷》,深深地为他那种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所感动!从明天启元年(1621年)至清顺治十年(16ss年),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邸... 谈迁散论李南蓉尝读史至谈迁(l593-1657)年的《国榷》,深深地为他那种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所感动!从明天启元年(1621年)至清顺治十年(16ss年),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汰十五朝实录”,正其是非;访崇祯邸报,补其阙文”①,采摘诸家著述数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修明史 笔记小说 忧民意识 建文皇帝 《中国历史文选》 枣林 吴伟业 《南山集》案 秉笔直书
下载PDF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本事钩沉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兴陆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是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何太虚是江西人,是抗元将领的后代。他的父亲何天声、伯父何时都参与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一方面,江西是反抗蒙元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前辈的抗争行为给年轻人心中压上了道义的包袱;另... 吴澄《送何太虚北游序》是元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何太虚是江西人,是抗元将领的后代。他的父亲何天声、伯父何时都参与了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一方面,江西是反抗蒙元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前辈的抗争行为给年轻人心中压上了道义的包袱;另一方面,新的大元朝廷上有乡贤程钜夫的大力援引,招募何太虚北上进京。正是在这两难踌躇之际,从祖兄吴澄鼓舞何太虚北游,写了这篇赠序。但是,何太虚难以忘怀父辈捐躯抗元的斗争精神,加之他"禀性孤特,不肯苟合于人",无法容忍朝廷对南方士人的轻慢无礼,在元大都短暂停留两月就南归了。这是反映元初南方文士踟蹰心情的典型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太虚 吴澄 南方士人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兴陆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9,共12页
南北方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六朝南北对峙时期,陆机与庾信经历了亡国剧变,都背井离乡,滞留他国。南北对峙,是他们心头的梗结,诗文多抒写浓郁的桑梓之念。至唐代,天下一统,长安、洛阳是众士子翘首企望的所在,而士子多落第... 南北方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情感意义。六朝南北对峙时期,陆机与庾信经历了亡国剧变,都背井离乡,滞留他国。南北对峙,是他们心头的梗结,诗文多抒写浓郁的桑梓之念。至唐代,天下一统,长安、洛阳是众士子翘首企望的所在,而士子多落第,官员有贬谪。北游的热情和憧憬,南还的失意和无奈,南遣的酸苦和绝望,成为唐人诗文中常常出现的空间情感。明代政局内部,南北撕裂甚至对立,南方士人与政治中心渐相背离。宋元和明清易代之际,南方士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有一个从徘徊到靠拢的转变过程。南方士人以承续道统自居,为其北游确立了道义上的合理依据。文化认同感消弭地域差异,而政治的向心力、道统文脉的普适性和包容性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狭隘界限。分久必合、天下一家是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还 空间情感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东北风俗画中的人性底色与历史重彩——论津子围《十月的土地》
19
作者 张福贵 张佳钰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4,共8页
1928年,离京赴哈尔滨教书的冯至写下《北游》组诗中的《哈尔滨》一节,记录他的东北印象:“听那怪兽般的汽车,/在长街短道上肆意地驰跑,/瘦马拉着破烂的车,/高伸着脖子嗷嗷地呼叫。/犹太的银行、希腊的酒馆、/日本的浪人、白俄的妓院,/... 1928年,离京赴哈尔滨教书的冯至写下《北游》组诗中的《哈尔滨》一节,记录他的东北印象:“听那怪兽般的汽车,/在长街短道上肆意地驰跑,/瘦马拉着破烂的车,/高伸着脖子嗷嗷地呼叫。/犹太的银行、希腊的酒馆、/日本的浪人、白俄的妓院,/都聚在这不东不西的地方,/吐露出十二分的心足意满。”~①诗中所呈现的只是有关东北的一个小小样本,但足以提示我们东北历史和文化基因的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风俗画
下载PDF
从庄子之“道”看其自然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鲁洪生 《东疆学刊》 1987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庄子研究中关于庄子自然观的争论最为热闹,或以为是主观唯心主义,或以为是客观唯心主义,或以为是唯物主义。几乎可以说,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以前所可能出现的关于自然观的各种“帽子”庄子一人全都享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 在庄子研究中关于庄子自然观的争论最为热闹,或以为是主观唯心主义,或以为是客观唯心主义,或以为是唯物主义。几乎可以说,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以前所可能出现的关于自然观的各种“帽子”庄子一人全都享用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原始资料本身的含混与矛盾,研究者对材料的不同理解等等。但很重要的问题是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研究支点,或据《内篇》,或据《外篇》、《杂篇》;或以《内篇》为主,兼顾《外篇》、《杂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自然观 客观规律 万物 杂篇 世界本原 唯物主义 内篇 郭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