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赋的发展沿革及文体特征 |
齐月华
于化桥
宋青林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江淹《别赋》《恨赋》写作时间及本事新证 |
张海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3
|
江淹为何写《恨赋》《别赋》? |
邬国平
|
《文史知识》
CSSCI
|
2011 |
1
|
|
4
|
《别赋》:人间爱别离苦的佛学观照 |
饶峻妮
许云和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5
|
神腴骨秀 情远辞丽———江淹诗赋修辞艺术浅述 |
郑虹霓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6
|
伤离恨别:人际传播的审美掌握——对江淹《别赋》的一种传播学解读 |
龙剑梅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7
|
江淹《别赋》《恨赋》新论 |
邵春驹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0 |
|
8
|
《别赋》“道已寂而未传”释义辨正 |
殷守艳
|
《语言研究集刊》
|
2020 |
0 |
|
9
|
清秋节里长亭别泪眼无语千古绝——也谈柳永《雨霖铃》的绝妙 |
修国富
|
《中学语文(教师版)》
|
2005 |
1
|
|
10
|
论江淹《恨赋》《别赋》的悲怨基调 |
贺潇莹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11
|
一曲凄婉的心灵之歌——漫谈江淹的《恨赋》与《别赋》 |
吴雪伶
吴雪伶
吴雪伶
吴雪伶
|
《语文知识》
|
2003 |
0 |
|
12
|
高山流水古琴台 |
刘继兴
|
《旅游时代》
|
2014 |
0 |
|
13
|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现代背景下的解读 |
韩冰融
|
《内蒙古电大学刊》
|
2009 |
0 |
|
14
|
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南朝梁·江淹《别赋》(节选)赏析 |
刘红霞
|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
|
2016 |
0 |
|
15
|
“杨柳岸晓风残月”品 |
李蕾
言明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06 |
0 |
|
16
|
迷失在无语的别情——解柳永《雨霖铃》 |
胡红梅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7
|
别赋(节选) |
江淹
|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
|
2009 |
0 |
|
18
|
从《说文解宇》“车”剖析车与中国文化 |
武俊辉
|
《走向世界》
|
2019 |
0 |
|
19
|
论古代送别诗的抒情艺术——以中学语文课本所选古代送别诗为例 |
姜传领
|
《新高考(高二语文、数学、英语)》
|
2010 |
0 |
|
20
|
悠悠千载离别情——浅谈对古典诗歌中离别诗的鉴赏 |
姚金要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