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浅谈李凤苞及其《使德日记》 被引量:3
1
作者 闫俊侠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2期129-132,138,共5页
晚清时期,随着诸大臣的不断出洋,涌现出了大量的星轺日记。这类日记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认识西方的重要文献。值得庆贺的是,近二十年来,晚清出洋大臣的日记作为史料不断刊布,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 晚清时期,随着诸大臣的不断出洋,涌现出了大量的星轺日记。这类日记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认识西方的重要文献。值得庆贺的是,近二十年来,晚清出洋大臣的日记作为史料不断刊布,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岳麓书社整理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中所收的一些星轺日记、90年代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张德彝的《航海述奇汇编》等书在学术界受到重视,然而,李凤苞的《使德日记》虽然多被刊印,但在学界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故,此将李凤苞与《使德日记》的一些情况简单予以介绍,以期为晚清西学史的深入研究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凤苞 使日记
下载PDF
西儒问古音:晚清出使日记与传统音韵学——李凤苞《使德日记》中所见叶韵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光绪初年出使德国的李凤苞,主要职责原在交涉和洋务,学界对他的研究也多注目于外交、西学和采购船炮方面。不过从其《使德日记》中可以发现,他曾饶有兴趣地与供职于柏林皇家图书馆的德国学者讨论传统中国学问。在关于传统音韵学叶韵问... 光绪初年出使德国的李凤苞,主要职责原在交涉和洋务,学界对他的研究也多注目于外交、西学和采购船炮方面。不过从其《使德日记》中可以发现,他曾饶有兴趣地与供职于柏林皇家图书馆的德国学者讨论传统中国学问。在关于传统音韵学叶韵问题的对答中,李凤苞所持的仍然是"明良叶韵"的说法。叶韵一说原是中古时期学者们注意到以当时之字音,读《诗》、《书》等上古文献不能押韵,但因没有意识到音韵历史变化等因素,而提出的古韵可不用本音,为押韵而协韵的说法。在以往音韵学史的认识中,叶韵之说被认为起自隋唐,因朱熹采用而影响巨大,但至陈第、顾炎武等提出"古诗无叶音",皆古之字本音的说法后,复经乾嘉学者提倡,古音说终于替代叶韵说而为一般人所接受。然而到了晚清时期,仍有如李凤苞这样依然使用叶韵说的人。浏览同时期著作可知,陈第、顾炎武及乾嘉学者的说法并没有成为一般读书人的常识,完全延续叶韵说者、仍未意识到古今音变者乃或持折中立场者并不鲜见。故而晚清星轺日记不仅应注意其"走向世界"的一面,以此回观本土传统学问,或也可透视出主流音韵学史所忽视的一些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凤苞 使日记 叶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