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的完满人性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婉赢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歌德魏玛时期代表作,凝结了诗人对完满人性的推崇和呼唤。本文从文本入手,寻找诠释依据,着重分析伊菲格妮从待拯救者到自主理性的人的成长,并透过"散文—诗剧"的经典转向看歌德对完满人性的执着追求。从... 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歌德魏玛时期代表作,凝结了诗人对完满人性的推崇和呼唤。本文从文本入手,寻找诠释依据,着重分析伊菲格妮从待拯救者到自主理性的人的成长,并透过"散文—诗剧"的经典转向看歌德对完满人性的执着追求。从而说明歌德借助伊菲格妮的形象塑造人性典范,剧中女主人公挣脱命运论牢笼的自我解放,展现出接近神性的伟大人性,不仅符合启蒙时期的时代要求,更反映了歌德建立启蒙社会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完满人性
原文传递
悲剧性的避免——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丹 《德语人文研究》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悲剧性为切人点探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则会走向悲剧... 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本文以悲剧性为切人点探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则会走向悲剧性。诗剧中致力于探索悲剧性在此在的界限,并以悲剧性的方式寻求妥协和平衡,从而解释了和谐的产生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悲剧性 和谐
原文传递
诗学是诗意的绘画——《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俄瑞斯特的诗学救赎
3
作者 胡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在歌德的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阐释历史上,对俄瑞斯特的救赎情节存在截然不同的阐释。启蒙人本主义视野下的俄瑞斯特依靠纯粹理性的方式,通过道德自主性获得自我救赎。然而戏剧文本中布局充斥的大量非理性的自然图像,与人本理... 在歌德的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阐释历史上,对俄瑞斯特的救赎情节存在截然不同的阐释。启蒙人本主义视野下的俄瑞斯特依靠纯粹理性的方式,通过道德自主性获得自我救赎。然而戏剧文本中布局充斥的大量非理性的自然图像,与人本理性的启蒙精神相去甚远。歌德对18世纪中期德国文学史上文学之争的回应,彰显歌德对诗学本质的认识,通过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文本分析,展示歌德是如何利用诗学图像这一非理性的方式渗透和扭转剧中人物和情节的。诗剧中俄瑞斯特的救赎发生在由图像构成的非理性领域中,俄瑞斯特的救赎展示了歌德对诗学图像的治愈性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图像 救赎
下载PDF
古典美学的诗意融合——论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4-58,共5页
德国古典文学从古希腊的美学理想中汲取养分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其创作的成熟性在于对典型塑造的追求,寻求人和世界的现象下的最高原型,以封闭和谐的艺术形式表达世界和人性形象中内在的和谐性。歌德在魏玛古典时期的重要戏剧作... 德国古典文学从古希腊的美学理想中汲取养分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风格。其创作的成熟性在于对典型塑造的追求,寻求人和世界的现象下的最高原型,以封闭和谐的艺术形式表达世界和人性形象中内在的和谐性。歌德在魏玛古典时期的重要戏剧作品《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对古典艺术美学思想的诗学彰显。由散文到韵文的诗学改编为古典戏剧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外衣,韵文的格律性展现了古典美学对纯洁和谐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和谐
下载PDF
德意志浪漫精神下的女性典范——论歌德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丹 《上海文化》 CSSCI 2020年第2期109-116,127,共9页
浪漫精神是一股具有德意志精神传统、在欧洲思想史上与启蒙理性并存的思潮。歌德的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以诗学形式彰显浪漫精神。主要人物伊菲格妮以心灵和感应与神进行对话,认知神性是作为理性无法企及的更高存在,她始终将... 浪漫精神是一股具有德意志精神传统、在欧洲思想史上与启蒙理性并存的思潮。歌德的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以诗学形式彰显浪漫精神。主要人物伊菲格妮以心灵和感应与神进行对话,认知神性是作为理性无法企及的更高存在,她始终将自己置于神性之下,神性是她人格的来源,使她与女神狄安娜合二为一或一体两面。以神性纯洁为准则的勇敢行动战胜了实用理性主义,扬弃了神—人二元对立的启蒙—人本传统,成就德意志浪漫精神下永恒的女性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浪漫精神 神性
原文传递
悲剧性的探索——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6
作者 胡丹 《语言与文化论坛》 2019年第4期22-31,共10页
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悲剧性的探索对研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具有另辟蹊径的作用。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 意大利之行标志着歌德的创作风格从狂飙突进转向经典和谐。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是歌德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悲剧性的探索对研究诗剧缘何走向和谐具有另辟蹊径的作用。歌德理解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对立之上的平衡,无法平衡的对立则会走向悲剧性。诗剧中致力于探索悲剧性的界限,并以悲剧性的方式寻求妥协和平衡,从而解释了和谐的产生路径。从戏剧含义、诗学主题、结构形式三个层面来论证诗剧如何将悲剧性作为一种可以克服的对立归入平衡,走向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德 伊菲格妮陶里斯 悲剧性 和谐
下载PDF
探寻理想中的完满人性——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形象解读
7
作者 罗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德国古典文学是借助古希腊文学的创作养分,汲取其中的美学思想,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德国古典文学创作比较成熟的表现在于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寻找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下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性。为此,从歌德诗剧代表... 德国古典文学是借助古希腊文学的创作养分,汲取其中的美学思想,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德国古典文学创作比较成熟的表现在于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和艺术的执着追求,寻找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下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性。为此,从歌德诗剧代表作品《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歌德的作品美学思想:一是古典美学《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与希腊悲剧的关联性;二是歌德剧本创作的具体表现;三是《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的戏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美学 伊菲格妮陶里斯 希腊悲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