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5
1
作者 安启念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32,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思想
原文传递
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兼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 被引量:11
2
作者 奚兆永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共7页
本文对段忠桥教授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指出:段文把“草稿”作为“序言”的基础,实际上是混淆了“草稿”与正式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而其对“草稿”的有关... 本文对段忠桥教授的《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一个主要依据的质疑》一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指出:段文把“草稿”作为“序言”的基础,实际上是混淆了“草稿”与正式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书,而其对“草稿”的有关论述的理解也很值得商榷,段文在此基础上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否定是不能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种社会形态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经济手稿(1857—1858年)》 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社会理论的当代解读——兼对马克思社会生产力发展之决定作用的认识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斗斗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27-31,共5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体现了他以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包含着唯物史观和社会理论的经典论述,其中特别强调了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自始至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当代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体现了他以政治经济学为出发点,包含着唯物史观和社会理论的经典论述,其中特别强调了社会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自始至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当代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误解,因此,澄清这一误解对于我们今天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理论 社会生产力
下载PDF
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一) 被引量:9
4
作者 季正矩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189,共8页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国内外 观点综述 马克思主义理论 社会历史理论 哥德巴赫猜想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两阶段论探索 被引量:7
5
作者 邵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4-30,共7页
本文不同意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形态”或“三形态”论。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中译本与原中译本以及与德文本和国外两种英译本的相关比较 ,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 本文不同意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概括为“五形态”或“三形态”论。通过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新中译本与原中译本以及与德文本和国外两种英译本的相关比较 ,作者指出马克思的原意是将人类整个社会历史形态在第一阶序中划分为“经济的社会形态”和“非经济的社会形态”这两大阶段 ,其区别在于是否以物质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从其中的“经济的社会形态” ,再作出第二阶序四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文章并论述了社会形态两阶段论符合马克思一贯的学理及其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主义 物质生产
原文传递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与方法论变革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6
作者 周浚镁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两篇著作,联系研究背景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和方法论变革进行研究。马克思不仅逐渐形成了对以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评价,进一步确定了... 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两篇著作,联系研究背景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和方法论变革进行研究。马克思不仅逐渐形成了对以往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评价,进一步确定了其研究对象,而且逐步确立了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与内容,即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以及对逻辑和历史的正确认识;同时,还体现出与其哲学层面研究发展的双向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译本的传播出版及影响的历史考察
7
作者 虞海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5-91,共7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为阐述唯物史观的经典文本,一直是中国翻译、传播与解读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的进程中,从摘译到全译再到修订《,序言》在中国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序言》的传入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作为阐述唯物史观的经典文本,一直是中国翻译、传播与解读的重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的进程中,从摘译到全译再到修订《,序言》在中国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序言》的传入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影响着我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另一方面,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序言》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其翻译也不断完善精准。虽然目前该文的翻译已经十分成熟,但由于翻译变化所引发的“关于《序言》基本内容和地位如何理解”问题依旧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和争议的焦点之一。因此,回顾这一历程对于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中译本 传播出版
下载PDF
正确把握“社会革命”的科学内涵——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被引量:6
8
作者 秦益成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6,共8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有二个特点和贡献,一是总体观,从时间来说是人类历史的总体,揭示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空间来说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突出了生产力在总体中的基础性地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有二个特点和贡献,一是总体观,从时间来说是人类历史的总体,揭示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空间来说概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突出了生产力在总体中的基础性地位。理解社会生活的总体性与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的对立统一,是把握人类社会生活的关键,也是把握唯物史观的关键。把握社会革命的科学内涵必须从生产力基础性地位和人类生活总体性两个方面去进行。从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去认识社会革命的动力是新兴生产力,社会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新兴生产力;从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去理解社会革命的总体性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深化理解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生产力 社会革命 不断革命论 阶段论
下载PDF
关于五形态理论和三形态理论的讨论——与段忠桥、奚兆永二教授商榷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家祥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4,共7页
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⑴与段、奚二教授把马克思在《手稿》中讲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及其解体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作法进行商榷;⑵与段、奚二教授把马克思在《序言》中讲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三种生产方式与《手... 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⑴与段、奚二教授把马克思在《手稿》中讲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及其解体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作法进行商榷;⑵与段、奚二教授把马克思在《序言》中讲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三种生产方式与《手稿》中讲的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三种土地所有制的原始形式相混同的观点进行商榷;⑶与奚文对马克思的三种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的不正确理解进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三种社会形态理论 经济运行形式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经济手稿(1857--1858)》
原文传递
马克思哲学从“征兆”到“具有充分意义”的重大界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凯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8,共7页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后来,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和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一度被认为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更为重要。所...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后来,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和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一度被认为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更为重要。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把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征兆"意义的东西视为"具有充分意义"的东西了。在这方面,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工作最终以马克思自己对自己哲学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系统概括而结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的阶段性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四种生活”理论及其启迪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维平 纪超凡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揭示了"四种生活"理论。这个理论分析了社会生产方式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相互制约作用,论证了整个人类生活是个有序的整... 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揭示了"四种生活"理论。这个理论分析了社会生产方式即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相互制约作用,论证了整个人类生活是个有序的整体,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人类的物质生活是全部社会活动的基础和目的。正是在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同时,人类书写了自己物质生活乃至由物质生活决定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生动历史;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中间制约因素,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否与政治生活的民主程度制约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保障和导向,对实现人的"感性解放"意义重大。探究和理解马克思当年的"四种生活"理论,对于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四种生活理论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当代启迪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的改革和生产理论及其启示——兼析农村改革中的三种偏误
12
作者 张伟 叶政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3年第4期27-39,共13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蕴含着丰富的改革理论和生产理论,对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振兴乡村产业等具有指导意义。具...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蕴含着丰富的改革理论和生产理论,对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深化农村改革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振兴乡村产业等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运用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础,辨识和抵御农村改革中的三种偏误:防止偏离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避免过快过激的改革步骤,完善过于片面的改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乡村振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下载PDF
重思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文本研究
13
作者 胡开英 《知与行》 2023年第6期23-29,共7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蕴含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概念上,《序言》赋予意识形态以观念上层建筑释义,并且深入观念上层建筑内部以意识形态掩盖社会冲突进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性对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式予以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蕴含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概念上,《序言》赋予意识形态以观念上层建筑释义,并且深入观念上层建筑内部以意识形态掩盖社会冲突进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本性对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式予以区分。在意识形态的功能上,在资产阶级虚假的辩护意识主导整个时代氛围的背景下,《序言》强调意识形态掩盖社会冲突、阻碍社会变革的消极功能方面,从而提请工人阶级警惕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在意识形态的性质上,前述两点表明《序言》中的意识形态兼具中性与否定性。厘清《序言》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对于全面把握意识形态的实质、性质与功能,做好当前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之作——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新城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19,共6页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结合当前的思想理论实际,我们必须学习与掌握以下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而正...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简明地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之一。结合当前的思想理论实际,我们必须学习与掌握以下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进而正确理解"两个决不会"原理,客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社会结构视域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一鸣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第3期73-80,共8页
新时代完善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飞跃,为中国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内核驱动力,促进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创造新... 新时代完善的“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飞跃,为中国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内核驱动力,促进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创造新的“中国奇迹”。新时代构建国家治理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构建好经济治理体系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进而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揭示的社会结构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启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能力的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结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体系
下载PDF
《大纲》与《序言》在唯物史观方面有矛盾吗?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克俭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3-75,84,共4页
在对唯物史观理解方面,存在着强调《序言》文本与强调《大纲》文本两种倾向。科亨是前一种倾向的代表,布伦纳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他们共享一个逻辑预设,即《大纲》与《序言》在唯物史观方面存在矛盾。本文试图证明,马克思在《序言》那... 在对唯物史观理解方面,存在着强调《序言》文本与强调《大纲》文本两种倾向。科亨是前一种倾向的代表,布伦纳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他们共享一个逻辑预设,即《大纲》与《序言》在唯物史观方面存在矛盾。本文试图证明,马克思在《序言》那段经典论述中采用的是溯因推理,而人们习惯于以因果推理来加以解读,这是导致貌似《大纲》与《序言》矛盾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溯因推理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全面深化改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维平 王海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6,共6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完成了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社会变革的条件和演进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命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对于社会系统、社会变...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完成了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社会变革的条件和演进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命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对于社会系统、社会变革及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更加深刻地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史观 社会结构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论社会革命的整体性——纪念《〈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发表160周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友刚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2,35,共7页
社会是由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革命是包括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在内的整体变革进程。文化革命的成功是社会革命的最终完成。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完成之后必然进行文化的变革;任何一个阶级,在获得经... 社会是由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革命是包括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在内的整体变革进程。文化革命的成功是社会革命的最终完成。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完成之后必然进行文化的变革;任何一个阶级,在获得经济的和政治的统治权力之后,必然追求文化的统治权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然面临着最终完成文化革命的任务,文化革命有着当代使命和要求。社会有机体的不同构成要素有不同的变革特点和要求。文化的变革重点在于确立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是实现文化和生活方式变革的一个基本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革命 整体性 文化革命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当代审视——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经典话语的一种诠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雅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5,共15页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在诠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但长期以来中外学界对该著作存在"经济决定论"等方面的误读,且文本自身也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因此如何正确阐释《序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依据马克思"社会演进三形态说"提出"社会轴心转换"概念作为分析框架,解读《序言》可获得新的认识。物质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人类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但属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关系构成社会基础的情况只是部分社会形态的属性,社会主义将为最终"终结"这种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历史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建构应有精神至高点,内在地包含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据此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的结构应包含"生产为什么"、"社会生产何以可能"、"好生活的社会形式"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在对《序言》的重释中还提出当代中国发展要把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社会主义目标的至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超越"消费社会"社会生活模式,走"生活型社会"发展的路子;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良性互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合三而一"的社会动力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形态 社会演进三形态说 社会轴心转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0
作者 黄静 《创造》 2022年第3期43-47,共5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称《序言》)里首次从经济和哲学整体的高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精辟阐述,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序言》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称《序言》)里首次从经济和哲学整体的高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出精辟阐述,是一篇对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原理进行高度概括的经典性文章,《序言》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唯物主义历史观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历史唯物主义 序言 精辟阐述 经典性 基本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