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与互渗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元琼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相当长时期以来 ,以“天人合一”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和以“主客二分”为代表的西方思维模式一直在进行互相间的影响和渗透。这种哲学现象体现了中国和西方国家正好相反的文化转型 ,它对于正在经历现代化洗礼的中国文化来说 。
关键词 思维模式 差异 互渗 中国 西方国家 “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下载PDF
论“三言”“二拍”角色设计的士商互渗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桂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1-75,共5页
明代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和凌濛初著述的“二拍”等小说在角色设计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士”“商”对比映衬的范式,突出了“士”、“商”之间的互渗特征,具体表现在生存方式的相互转换、生活情调的相互效仿、婚恋选择的相互联姻等层面... 明代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和凌濛初著述的“二拍”等小说在角色设计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士”“商”对比映衬的范式,突出了“士”、“商”之间的互渗特征,具体表现在生存方式的相互转换、生活情调的相互效仿、婚恋选择的相互联姻等层面。这种角色设计是依照宋元以来中国社会舞台上出现的“四民不分”的实景进行的,实现了由士子独自登场到士商同台共舞、由士商对峙到士商互渗的多重超越,带有新时代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 扮演 士子 商人 互渗 超越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美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路径
3
作者 梁建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96-101,共6页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师应当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依托,积极寻找文学、文化与相关专业的契合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大学语文”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与课程...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师应当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依托,积极寻找文学、文化与相关专业的契合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大学语文”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功能。以美术专业为例,其调适路径包括:选文兼顾文学与美术素养的提升,讲授注重文学与美术表现技法的融通,考核强调文学与美术关联的思辨。教学认知与教学路径的调整,有助于激发“大学语文”的文化精神与人文关怀,更好地发挥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路径 美术专业 传统文化 融通互渗
下载PDF
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云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5-67,共3页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脱节以及某些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偏激做法,通过分析影响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的制约因素,寻找出了二者相互渗透的融合点,初步提出了实现人文教育与... 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脱节以及某些高职院校在实施人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偏激做法,通过分析影响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的制约因素,寻找出了二者相互渗透的融合点,初步提出了实现人文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职业教育 相互渗透
下载PDF
现代作家多重身份互溶互动的考察——一个本应受到重视的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雨 刘勇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18,共6页
现代作家普遍有着多重身份,这既是职业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作家的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相互渗透、作用,成为影响一个作家的心态、语言、视角等诸多方面的潜在而又重要的因素,成为推动文学发展演进的一个潜在动力。尤其是作家投身编辑出版... 现代作家普遍有着多重身份,这既是职业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作家的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相互渗透、作用,成为影响一个作家的心态、语言、视角等诸多方面的潜在而又重要的因素,成为推动文学发展演进的一个潜在动力。尤其是作家投身编辑出版事业,以其独立的文学趣味和美学立场,创造了不一样的出版文化。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作家存在的复杂性,解析纷繁的文学现象,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家 多重身份 编辑兼作家 互溶互动
下载PDF
“兼通”文体学视野下汉唐叙事诗研究
6
作者 杨贺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6-65,共10页
由汉迄唐,史传、骚体、说体、俗赋、讲唱体、散文、民歌、佛经文体、传奇等文体所包含的叙事要素逐步向诗歌渗透。这种渗透经过诗人长期的文本写作实践活动,最终推动了汉唐诗歌叙事艺术的演变,并由此促进了唐宋文艺的转型。秦汉时期,受... 由汉迄唐,史传、骚体、说体、俗赋、讲唱体、散文、民歌、佛经文体、传奇等文体所包含的叙事要素逐步向诗歌渗透。这种渗透经过诗人长期的文本写作实践活动,最终推动了汉唐诗歌叙事艺术的演变,并由此促进了唐宋文艺的转型。秦汉时期,受史传、俗赋、说体和讲唱文学等文体要素的影响,汉乐府萌生了说唱体、代言体的歌诗,诗歌的叙事艺术初具规模,并逐渐形成了影响后世诗歌叙事艺术的“原型模式”。魏晋六朝时期,受佛教文体、民间歌诗的影响,诗歌叙事艺术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形态。至唐,受散文、唐戏弄、传奇、变文等文学类型的影响,唐诗叙事艺术呈现出多元合一的艺术特征。汉唐诗歌对多种文体叙事要素的吸收,促进了古典诗歌由口传体“音乐文学”向舞台化“演艺文学”的演变,推动了古典文艺由唐至宋的转型。“兼通”文体学的提出是基于古典文学泛文体的艺术发展史实,其目标是通过研究某一文体与其他诸种文体要素的互动过程,将平面的、单一的文体学研究发展为多元的、融通的文体发展学研究,揭示文本历时演变过程中的文体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通” 文体学 汉唐叙事诗
下载PDF
浅谈壮族民歌与壮剧音乐的互渗和融合——云南壮剧音乐初探(之六)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六军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壮族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世世代代流传在壮族人民之中,伴随着他们的一生,融汇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壮族民歌,孕育了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风格迥异、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云南壮剧;壮剧音乐也在长期的、不断... 壮族民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绚丽多彩,世世代代流传在壮族人民之中,伴随着他们的一生,融汇在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壮族民歌,孕育了在祖国戏曲百花园中风格迥异、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云南壮剧;壮剧音乐也在长期的、不断的、有机的与壮族民歌的互渗和融合中使云南壮剧形成了"以本土腔为主要特征,融合其他剧种声腔的多声腔少数民族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民歌 壮剧音乐 互渗 融合
下载PDF
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在空间中国生成中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靖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第5期25-38,153,共15页
过往民俗学界主张,秃尾巴老李是闯关东移民的保护神,但笔者认为,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只不过是一个集体表象,包含着摒弃父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而偏向姻亲和乡亲交往的集体意识。民众通过传讲秃尾巴老李传说并把它视作神明加以膜拜,目的... 过往民俗学界主张,秃尾巴老李是闯关东移民的保护神,但笔者认为,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只不过是一个集体表象,包含着摒弃父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而偏向姻亲和乡亲交往的集体意识。民众通过传讲秃尾巴老李传说并把它视作神明加以膜拜,目的在于通过互渗而获得其中的集体表象或集体意识,从而型塑或汉化了东北的底层社会。这与中国东南、华南和台湾地区的历史进程不太一样,文化中国在东南部的生长主要是借助父系体系及其价值观念,即宗族制度的推广与实践来完成的。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应该看到不同方向上的不同进路,而不应该淹没在碎片化的思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化 互渗 内景化、空间中国 集体表象 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
原文传递
论构建石油高校人文与科技教育互渗新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春 李德民 姜莉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0期6-8,共3页
"人文—科技"互渗融合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作为石油高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构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成功互渗新模式。可通过改革教学体制,改革培养方案,加强专业互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完善... "人文—科技"互渗融合已然成为当今时代主题,作为石油高校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应积极探索构建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成功互渗新模式。可通过改革教学体制,改革培养方案,加强专业互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相应制度等具体措施来实现石油高校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成功互渗,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技” 互渗 融合 新模式
下载PDF
互补与互渗——略论社会转型期文艺与政治的开放性关系
10
作者 肖向东 《孝感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 ,对 2 0世纪以来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理论辨析与历史分析 ,进而提出为促进艺术达到自由境界 ,在社会转型期 ,必须倡导文艺与政治的开放性关系 。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文艺 政治 开放性
下载PDF
剖分式怪诞艺术的文化解读
11
作者 宋雄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4-88,共5页
剖分式怪诞艺术主要存在于原始艺术和商周青铜艺术中,它产生的思维基础是原始人的完整性思维,完整性思维是在原始人的思维原则——互渗律的影响下产生的,互渗律的思维原则又是在原始人对万物的基本看法——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剖分式怪诞艺术主要存在于原始艺术和商周青铜艺术中,它产生的思维基础是原始人的完整性思维,完整性思维是在原始人的思维原则——互渗律的影响下产生的,互渗律的思维原则又是在原始人对万物的基本看法——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这种互渗律制约下的追求完整性表达的怪诞艺术,又服务于特定的生命巫术目的。简言之,剖分式怪诞艺术的产生有深刻的思维基础和复杂的现实动机,体现了原始人的思维特征和文化观念及其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分式 怪诞艺术 原始艺术 完整性思维 互渗律 生命巫术
下载PDF
宋代说唱伎艺的互为渗透
12
作者 赵兴勤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89-97,共9页
宋代除歌舞、百戏外,各种说唱伎艺应运而生,主要包括演唱伎艺和说话艺术。演唱伎艺的门类有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大曲等,说话艺术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宋代说话艺人队伍的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是女性参与... 宋代除歌舞、百戏外,各种说唱伎艺应运而生,主要包括演唱伎艺和说话艺术。演唱伎艺的门类有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大曲等,说话艺术随着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宋代说话艺人队伍的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是女性参与说话艺人的表演,既反映了当时伎艺传播环境的宽松,又为话本多层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市井细民的广泛参与,活跃并丰富了说话伎艺的传播市场;三是文人参与其中,提升了民间艺术的文化品位;四是说话艺术的勃兴,说话内容的丰富多彩。说话艺人所编创的大量故事为戏剧的搬演提供了素材,而戏剧中的一些手段也被说话艺人吸收、借鉴到表演中,两者之间的互为渗透,犹如催化剂一般,刺激着戏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说唱伎艺 互为渗透
下载PDF
汉魏六朝时期吊文与祭文的互渗
13
作者 赵俊玲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4-20,共7页
吊文和祭文都是哀祭类文体的重要类别。汉魏六朝时期,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相互渗透、影响。先是凭吊吊文向祭文渗透,促生祭古人文,后者又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代替前者的趋势;吊丧吊文自两晋至南北朝逐渐成为吊文创作的主流,它与祭亲... 吊文和祭文都是哀祭类文体的重要类别。汉魏六朝时期,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相互渗透、影响。先是凭吊吊文向祭文渗透,促生祭古人文,后者又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代替前者的趋势;吊丧吊文自两晋至南北朝逐渐成为吊文创作的主流,它与祭亲友文形式上存在稍许差别,但主体内容是一致的。祭文较为晚出,却生命力强大,乃因其施用范围广,善于兼容并蓄,又在实用与抒情中间求得了平衡;吊文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就脱离了临丧而吊的本义,回归本义之时却又被其他哀祭类文体挤占了生存空间,最终被祭文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吊文 祭文 互渗
下载PDF
新世纪文学场的新变与互渗
14
作者 胡友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5期5-15,共11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在电子媒介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在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心态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新时期初期由文学出版主导所形成的自主性的"精英文学"场域发生裂变,裂变为精英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和...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在电子媒介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在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心态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新时期初期由文学出版主导所形成的自主性的"精英文学"场域发生裂变,裂变为精英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和大众文学四大次生文学场域。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场域就是由这四大次生文学场域共同组成的,他们相互共存并且相互博弈。这种相互博弈的局面暂时是无法避免的,也就是说精英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大众文学在相互竞争牵制中既竞争又合作,这种相互博弈而又相互联系的镜像就是当代中国文学面临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文学场 博弈 新变 互渗
下载PDF
音乐符号与舞蹈符号的互渗互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汉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6,共9页
音乐符号和舞蹈符号存在着某种互渗互阐。一方面,音乐符号的律动与舞蹈符号的律动之间具有某种互渗;另一方面,音乐符号的意义可通过舞蹈符号得到进一步阐释。舞蹈符号的意义,亦可通过音乐符号得到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 音乐符号 舞蹈符号 互渗互阐 内在生命情态 音乐声态 舞蹈体态 律动形式
原文传递
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与述史模式反思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方长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7,共5页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大体裁为结构框架,这一文学史模式不仅看低了作品的语体和风格特点,而且四大体裁之外的作品或被误读,或遭盲视。罗振亚揭示了"文体互渗"中的悖论现象,认为创作和阐释者们潜心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学建设,在各个文体领域内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审美规范和理论体系,但新文学的每一种文体又并不按预设的理论模式生长和发展,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乃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高旭东认为,中国从先秦开始有了文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的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方更强调分析与明晰的文体意识相比,中国的文体意识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和特征,更注重文体之间的和合,也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讲求文体之间的互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体互渗 悖论 反思
下载PDF
悖论与焦虑:新文学中的“文体互渗”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振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大体裁为结构框架,这一文学史模式不仅看低了作品的语体和风格特点,而且四大体裁之外的作品或被误读,或遭盲视。罗振亚揭示了"文体互渗"中的悖论现象,认为创作和阐释者们潜心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学建设,在各个文体领域内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审美规范和理论体系,但新文学的每一种文体又并不按预设的理论模式生长和发展,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乃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高旭东认为,中国从先秦开始有了文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的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方更强调分析与明晰的文体意识相比,中国的文体意识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和特征,更注重文体之间的和合,也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讲求文体之间的互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文体 新文学 互渗 焦虑 悖论 “解构” 有意识 对方
下载PDF
《五十二病方》的临床思维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德生 卢圣花 +3 位作者 周达宇 刘建和 张宇星 葛金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245-1252,共8页
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书中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全科医学疾病谱。临床思维方面,其疾病观的逻辑链:不德(包括鬼神情志、有害气候环境因素、外伤邪侵、动物昆虫咬伤、饥饱伤食、不... 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书中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全科医学疾病谱。临床思维方面,其疾病观的逻辑链:不德(包括鬼神情志、有害气候环境因素、外伤邪侵、动物昆虫咬伤、饥饱伤食、不成人者等)—病症(52类疾病、108个病种)—养德(顺应自然及心性修养、巫方祝由、香辣食物)、归德(辛香药物外治内服、物理疗法、灸疗法、禁忌等防病治病)—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临床诊断方面,先辨别病类与病种,之后归纳主要症状与证候群;临床治疗方面,治求标本、治分缓急、辨治异同、三因制宜、随症治之等治则,治疗方法全面多样,结合方症相对论和互渗律组方用药,开创了中医早期治则学形成和应用发展的先河,其“辨病﹢辨证﹢方药”或者“辨病﹢方药”的临床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疾病观 方症相对论 互渗律组方用药 临床思维
下载PDF
物性互渗意识与服石炼丹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振瑞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物性互渗意识”是指这样一种意识 :通过人为的某种方式 ,一种物质可以占有全不相关的其他物质的特殊属性。这种意识在古人选择长生药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意识服石炼丹者将丹砂、黄金等自然物质的某些特殊属性与人体... “物性互渗意识”是指这样一种意识 :通过人为的某种方式 ,一种物质可以占有全不相关的其他物质的特殊属性。这种意识在古人选择长生药的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意识服石炼丹者将丹砂、黄金等自然物质的某些特殊属性与人体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强化了他们对长生不老的信仰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渗律 服石 炼丹术
原文传递
中国文体意识的中和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旭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 方长安认为,中国现当代作家大都倡导文体间的相互渗透,追求文体的互文性效果,这种文体意识使他们的许多作品因文体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开风气之先;而既有的文学史著作,基本上是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剧四大体裁为结构框架,这一文学史模式不仅看低了作品的语体和风格特点,而且四大体裁之外的作品或被误读,或遭盲视。罗振亚揭示了"文体互渗"中的悖论现象,认为创作和阐释者们潜心于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学建设,在各个文体领域内构筑日臻成熟的文体审美规范和理论体系,但新文学的每一种文体又并不按预设的理论模式生长和发展,而是经常以逸出、偏离乃至对抗的"姿态"给相对稳定的理论规范制造尴尬与麻烦。高旭东认为,中国从先秦开始有了文体意识,但是这种意识的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西方更强调分析与明晰的文体意识相比,中国的文体意识具有中国文化的中和特征,更注重文体之间的和合,也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讲求文体之间的互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文体意识 中国人 相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