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眼”、“眼睛”历时演变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戴忠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4,96,共6页
"目"最早见于甲骨文,"眼"有"目"义始见于战国,"眼睛"则产生于三国。在表达"眼睛"这一义位上,"目"、"眼"、"眼睛"3词项存在着历时竞争更替关系。"... "目"最早见于甲骨文,"眼"有"目"义始见于战国,"眼睛"则产生于三国。在表达"眼睛"这一义位上,"目"、"眼"、"眼睛"3词项存在着历时竞争更替关系。"目"历史悠久,从先秦至宋元,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到明代,"目"的优势地位被"眼"所取代;至现当代,"目"已退出历史舞台,"眼睛"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睛 历时演变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肝开窍于目”中医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付俊 章莹 +1 位作者 肖微 章文春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中医的藏窍理论,对“肝开窍于目”中医理论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80例受试对象,进行红外热像仪拍摄,分别记录受试者在中和情绪下和愤怒诱导情绪下的肝区、眼睛、耳朵、鼻子及口唇温度,进行相应的分析比...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中医的藏窍理论,对“肝开窍于目”中医理论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纳入80例受试对象,进行红外热像仪拍摄,分别记录受试者在中和情绪下和愤怒诱导情绪下的肝区、眼睛、耳朵、鼻子及口唇温度,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结果:中和情绪下受试者肝区、眼睛、鼻子、口唇及耳朵温度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愤怒情绪诱导下受试者肝区及官窍温度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区温度的升高,眼睛温度升高比鼻子、口唇、耳朵温度的升高要更大。结论:愤怒情绪诱导下受试者肝区及官窍温度前后相比升高,红外热图显示热偏离;且眼睛温度升高要比鼻子、口唇、耳朵温度升高要更大,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藏窍理论中“肝开窍于目”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藏象
下载PDF
“目”“眼”词义历时演变比较研究——兼谈多义词研究对辞典编纂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姗姗 贾燕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眼”表示眼睛,且存在历时替换关系。研究表明,“目”“眼”在引申过程中突显形貌与功能特征,可投射至非人实体、抽象事物、计量单位、行为动作、言语、认知、情感、时间等不同目标域。基于形貌特征的语义演变机制是隐喻,外显的... “目”“眼”表示眼睛,且存在历时替换关系。研究表明,“目”“眼”在引申过程中突显形貌与功能特征,可投射至非人实体、抽象事物、计量单位、行为动作、言语、认知、情感、时间等不同目标域。基于形貌特征的语义演变机制是隐喻,外显的、直观的圆形形貌更容易用于比照身边的抽象之物;基于功能特征语义演变的机制是隐喻和转喻,功能特征不似形貌外显和直观,更容易基于相似性发生演变。此外,形貌和功能特征的本体同一性使得“目”“眼”词义具有趋同性,“目”“眼”突显特征的差异性又导致词义演变方向的不同。以上研究可为大型历时辞书补充新义项、提前始见书证,对辞典义项的设置、义项顺序的排列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 词义 历时演变 比较 辞典编撰
下载PDF
关于“目”、“眼”、“眼睛”相关问题的商榷
4
作者 尹戴忠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关于"眼"、"眼睛"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眼"与"目"不复区别始于何时、"眼"取代"目"始于何时,学者们见仁见智,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眼"表示眼睛... 关于"眼"、"眼睛"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眼"与"目"不复区别始于何时、"眼"取代"目"始于何时,学者们见仁见智,各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眼"表示眼睛义位的始见年代应为战国时期,"眼睛"表示眼睛义位首见于汉代,"眼"与"目"的分别不复存在的时间应当推迟至宋元以后,"眼"在口语中取代"目"应当始于隋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 “眼睛” 始见年代
下载PDF
《说文解字》《集韵》目部字比较研究
5
作者 尹戴忠 谢婷婷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集韵》是宋代的一部大型官修韵书,除了记录音韵外,它还广泛收纳前代字书材料,《说文解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本。比较《集韵》《说文解字》目部字收字、注音、释义等情况,可以明两书之别,校两书之误,知文字之变,为今后的《集韵》《说... 《集韵》是宋代的一部大型官修韵书,除了记录音韵外,它还广泛收纳前代字书材料,《说文解字》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本。比较《集韵》《说文解字》目部字收字、注音、释义等情况,可以明两书之别,校两书之误,知文字之变,为今后的《集韵》《说文解字》比较研究、目部字研究提供佐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集韵》 部字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的“目”看词义的时代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海媚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08年第2期131-134,167,共5页
《世说新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汉语的口语面貌,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但前人时贤多从疑难词语的考释入手,对一些词的时代特色论述不多。本文试就《世说新语》里的"目"进行探源讨流,描述其词义发展过程中义位的嬗变与消亡... 《世说新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汉语的口语面貌,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但前人时贤多从疑难词语的考释入手,对一些词的时代特色论述不多。本文试就《世说新语》里的"目"进行探源讨流,描述其词义发展过程中义位的嬗变与消亡,并借以说明非基本义位的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语词探源 义位 时代性“
原文传递
“经目”释论——以经学史为论域 被引量:4
7
作者 程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8,共8页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未被提出,学术界对于作为经目的"四书五经"、"十三经"与仅仅是一般经书合称的"开成十二经"等说法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区分不清;对于两汉各种"五经"说、南宋"六经"制、宋元"十四经"说的经学史意义、"十三经"的形成过程等问题的研究亦显不足,由此更带来对经学史整体演进的一些误判。而欲彻底厘清这些问题,则必须明确提出"经目"这一概念,并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在对"经目"这一概念存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还对经目的基本特征、经目与经学史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