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4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翻译中的CHINGLISH 被引量:101
1
作者 王弄笙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35,共5页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文”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试图探讨“中式英文”产生的原因或其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以使译文更接近于“信、达、雅”这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 翻译 汉译英 译文质量 表现形式 CHINGLISH
原文传递
继承传统译论 建立科学翻译学 被引量:23
2
作者 周笃宝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作者回顾了近代翻译理论,追溯了严复的翻译思想。他认为,应该继承中国的传统翻译文化,研究翻译的语法,建立科学翻译学。
关键词 翻译理论 严复 翻译思想 科学翻译学
原文传递
论中餐菜名英译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国瑾 严济保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中餐菜名英译是实用翻译中的一个独特的部分。本文旨在尽量保持原文含义的同时,通过对有关翻译理论和原文的分析,根据餐饮业实际应用的特点和需要,在“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译英规则。在这一类的翻译实践... 中餐菜名英译是实用翻译中的一个独特的部分。本文旨在尽量保持原文含义的同时,通过对有关翻译理论和原文的分析,根据餐饮业实际应用的特点和需要,在“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译英规则。在这一类的翻译实践中,应侧重“信”、“达”、“雅”中的“达”而兼顾“信”和“雅”。鉴于中餐菜名类似汉语成语,即:多数以四个字组成,因此在翻译时也应借鉴成语的抑、扬、顿、挫的特点,尽量注意译文的音节数、节奏感和韵律。在此提出三种翻译方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意译。我们主张尽量使用音译,以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文含义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中文原文字数和英文音节数来平衡需要,对原文和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裁剪,以求获得最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餐 韵律 信、达、雅
下载PDF
中国的审美范畴 被引量:21
4
作者 叶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47,238,共12页
过去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和教材,在讨论审美范畴时,一般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我们谈的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等,都属于西方的审美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的朋友们一直在考虑,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文化史、中... 过去我们国内出版的美学原理著作和教材,在讨论审美范畴时,一般都局限在西方文化的范围之内,我们谈的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等等,都属于西方的审美范畴。长期以来,学术界的朋友们一直在考虑,我们有没有可能从中国文化史、中国艺术史中提炼出若干审美范畴,并把它们纳入美学基本理论的框架?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受儒、道、释三家影响,已经发育了若干在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审美意象群,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的审美形态(大风格),从而结晶成为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范畴。概言之,"沉郁"概括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飘逸"概括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空灵澄澈"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本文从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的定义讨论出发,分别对沉郁、飘逸、空灵这三个范畴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作了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 审美范畴 美学基本理论 审美形态 沉郁 飘逸 空灵
下载PDF
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以明清以来的皖南低山丘陵为中心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振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3,共6页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 地名折射了区域社会的历史记忆,它不仅具有地理方面的指标意义,而且还蕴含着人群、商业、族姓冲突、民间信仰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内涵。透过对历史地名变迁轨迹的追溯,可以揭示一地的社会地理背景,从中看出各色人群对历史记忆的选择。利用徽州民间文献,对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背景作一探讨,可以揭示徽州地名雅化的特点、方式以及隐藏在地名雅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地名 雅化 社会地理 族姓冲突
下载PDF
萧统的文学观和《文选》 被引量:5
6
作者 曹道衡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33,共11页
 本文梳理了中古时期“典雅”与“华丽”两大文学风尚的变化轨迹 ,并进一步具体分析了萧统倾向于“典雅”
关键词 萧统 《文选》 文学评论 典雅风格 华丽风格
原文传递
宋代审美现象的雅俗通融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廖蕾霜 杨曦颖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年第7期11-13,共3页
宋朝,雅与俗是一对平衡状态下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通过宋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去探讨宋型文化下的雅俗通融,应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宋代当时发展的社会大背景,指出宋代审美现象的雅俗通融表现是通过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和百业兴旺的经济环境... 宋朝,雅与俗是一对平衡状态下既对立又统一的概念。通过宋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去探讨宋型文化下的雅俗通融,应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宋代当时发展的社会大背景,指出宋代审美现象的雅俗通融表现是通过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和百业兴旺的经济环境及雅俗交织的文化环境促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文化 雅俗通融
下载PDF
医学翻译也需求“雅” 被引量:9
8
作者 邵循道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9,共2页
翻译是架起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桥梁 ,是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纽带。随着中国加入WTO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学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为中医... 翻译是架起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桥梁 ,是推动全球一体化、促进国际大循环的纽带。随着中国加入WTO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药学必将在全世界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传播与应用。这不仅为中医学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也对中医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促进中医药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适应中医药对外交流的需要 ,我刊自本期起新设“医学翻译研究”栏目 ,以期为我国的医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交流与争鸣的园地。无论是西医翻译、中医翻译还是其他民族医学的翻译 ,都属于医学翻译的范畴。虽然各具特色 ,但译理相通。我们希望本栏目能成为医学翻译工作者总结翻译经验、研究翻译理论、探讨翻译问题、交流翻译体会、开展翻译批评的学术论坛 ,以推动中医药翻译的规范化进程和学科建设步伐。欢迎海内外的医药翻译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积极参加交流和讨论。我们相信 ,通过医学翻译界的共同努力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界的“天堑”必将变“通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学英语 英语翻译
下载PDF
论《碧鸡漫志》的词学思想 被引量:9
9
作者 颜翔林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5-93,共9页
《碧鸡漫志》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到词的起源论和艺术本体论,它从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和主客体相分的二元论来看文艺问题,所以站在一个较高的思维起点上。王灼提出词的审美标准——性情、自然、中正、雅、韵等,并作了深入具... 《碧鸡漫志》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到词的起源论和艺术本体论,它从哲学的宇宙生成论和主客体相分的二元论来看文艺问题,所以站在一个较高的思维起点上。王灼提出词的审美标准——性情、自然、中正、雅、韵等,并作了深入具体的探讨,从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上为词的创作与鉴赏确立了自我的美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鸡漫志》 词学思想 起源 王灼 艺术本体论 审美标准 审美风格 批评方法
原文传递
试论宋代词人享乐心理的雅俗分趋——以柳永、苏轼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海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宋代词人普遍怀有及时行乐的享乐心理,但因对于快乐的理解与追求有所不同,遂形成泾浊渭清、雅俗分趋的格局。柳永是趋俗一派中的代表,苏轼是高雅一族中的典型。柳永的享乐心理包含着合理的思想文化内涵,苏轼的享乐心理直指人最终的... 宋代词人普遍怀有及时行乐的享乐心理,但因对于快乐的理解与追求有所不同,遂形成泾浊渭清、雅俗分趋的格局。柳永是趋俗一派中的代表,苏轼是高雅一族中的典型。柳永的享乐心理包含着合理的思想文化内涵,苏轼的享乐心理直指人最终的精神家园。这源于他们对“何为快乐”的独特体认。趋俗是柳永文化人格沾染市民文化因素的结果,尚雅是苏轼的精神境界承传雅文化因子的结果。二者虽然雅俗异貌,但其內核都可以归纳为对“快乐权”的追求,因而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与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享乐心理 柳永 苏轼
下载PDF
解构“信、达、雅”:翻译理论后起的生命——评叶维廉《破〈信、达、雅〉:翻译后起的生命》 被引量:10
11
作者 罗选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0-93,共4页
文章对叶维廉《破“信、达、雅”:翻译后起的生命》一文的基本观点质疑 ,以严复译本《天演论译例言》为例 ,从阐释和解构的角度来认识“信、达、雅”的翻译理论 ,反对以照搬西方的学术观点来误解中国翻译理论的作法 ,旨在使翻译理论获... 文章对叶维廉《破“信、达、雅”:翻译后起的生命》一文的基本观点质疑 ,以严复译本《天演论译例言》为例 ,从阐释和解构的角度来认识“信、达、雅”的翻译理论 ,反对以照搬西方的学术观点来误解中国翻译理论的作法 ,旨在使翻译理论获得更深层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信、达、雅 解构 翻译标准
原文传递
信达雅翻译理论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
近代之初,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翻译理论。当前,人们对于信达雅翻译理论的理解,在具体内涵、三者之间关系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争议。信达雅理论是我国传统与现代翻译理论的... 近代之初,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统翻译理论。当前,人们对于信达雅翻译理论的理解,在具体内涵、三者之间关系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争议。信达雅理论是我国传统与现代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信达雅理论的发展尊重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遵循灵动的、活泼的翻译准则。我们应从信达雅翻译理论中汲取精华,完善和发展信达雅理论,创立我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原则 翻译理论
下载PDF
试论“信,达,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萍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73-75,共3页
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这一事实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学翻译原则——信 ,达 ,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翻译是运用语言的活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和... 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是儿童 ,这一事实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翻译与一般的文学翻译既有相似之处 ,又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学翻译原则——信 ,达 ,雅——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具体应用。翻译是运用语言的活动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和增强。因此本文重点放在具体语言材料的分析讨论上 ,但这并不否定理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接受者 儿童文学翻译
下载PDF
后严复话语时代: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拓新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军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74,共6页
本文探讨了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继承和拓新,考察了叶君健对严复的"信达雅"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独特阐释观。叶君健对严复的"雅"的内涵的拓展在于,"雅"不只是一种修辞或风格上的文雅和典雅,更是... 本文探讨了叶君健对严复翻译思想的继承和拓新,考察了叶君健对严复的"信达雅"的反思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独特阐释观。叶君健对严复的"雅"的内涵的拓展在于,"雅"不只是一种修辞或风格上的文雅和典雅,更是译者的一种文学情怀和个性表现。叶君健翻译中的创造性阐释观与严复的按语阐释的理念异曲同工。不仅如此,叶君健的"翻译报国"与严复的"救亡图存"的翻译动机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叶君健在诸多方面极大地拓展了严复翻译思想的阐释空间,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话语的构建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君健 个性 再阐释 翻译报国
原文传递
钱钟书先生“化境”说之我见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建香 唐述宗 《语言与翻译》 2010年第1期50-53,66,共5页
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先生提出"化境"说。这是继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后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又一大发展。80年代,钱钟书先生把"化境"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此后,翻译界学者对"... 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先生提出"化境"说。这是继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后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又一大发展。80年代,钱钟书先生把"化境"作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此后,翻译界学者对"化境"的阐释和研究都极力推崇这一主张。然而,从钱先生"化境"说的内涵可以看出,"化"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讹",全部的、彻底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将"化境"定为翻译的最高理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显然欠妥,"化境"说只能是继"信、达、雅"之后的又一新的翻译标准。本文从"化境"的内涵、"化境"与"笔补造化"翻译思想以及与"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关系来论证这一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境 笔补造化
下载PDF
论“简”、“达”、“雅”与科技翻译 被引量:5
16
作者 包通法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9-73,共5页
科技英语翻译的首要目标是准确 ,但也不可唯“信”而不“达”不“雅”。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达”是行文严谨 ;而“雅”则是语句简练、通顺。逻辑关系、汉语语言习惯和使用行话是科技英语翻译臻至“达”、“雅”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翻译
下载PDF
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淡雅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征 周慕真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江南园林以它特有的风貌呈现出来,小巧与玲珑是它的基本特征。它能在窄小的方寸里,以小见大,咫尺山林,曲折蜿转,对比变化,即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幻境。江南园林在“粉饰”上深受传统道学思想的影响即...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江南园林以它特有的风貌呈现出来,小巧与玲珑是它的基本特征。它能在窄小的方寸里,以小见大,咫尺山林,曲折蜿转,对比变化,即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幻境。江南园林在“粉饰”上深受传统道学思想的影响即“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乱目”等,审美上最终选择了最本质的色彩黑、白、灰,使它在“色彩”和“造型”上取得了素雅和典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小巧 淡雅 特征 审美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看玄言诗的世俗底蕴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国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在对玄言诗人界简要探讨的基础上,把前人的材料摆出来进行充分分析,可以看出玄言诗时代存在的可疑性。实际上,东晋文人们的诗歌趣尚不是玄言诗,而仍是汉魏体制的诗歌。从玄言诗主体的创作心态可以看出,玄言诗其实是一种“雅化的世... 在对玄言诗人界简要探讨的基础上,把前人的材料摆出来进行充分分析,可以看出玄言诗时代存在的可疑性。实际上,东晋文人们的诗歌趣尚不是玄言诗,而仍是汉魏体制的诗歌。从玄言诗主体的创作心态可以看出,玄言诗其实是一种“雅化的世俗”,而山水诗则只是对玄言诗误人歧途时的无意间的一种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言诗 雅化 《世说新语》 文学研究 世俗化 山水诗 诗歌
下载PDF
温和雅正—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审美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小莹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2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前关于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对植物染色彩审美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多认为中国传统色彩审美观倾向于鲜艳、明丽。在建筑、陶瓷、金属等工艺门类中的确有这样审美倾向的作品,但是中国传统植物染... 目前关于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方面的研究比较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对植物染色彩审美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已有文献多认为中国传统色彩审美观倾向于鲜艳、明丽。在建筑、陶瓷、金属等工艺门类中的确有这样审美倾向的作品,但是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却体现出“温和雅正”的审美特色,文人士大夫更赋予了这些颜色以文化内涵。本文以出土纺织品和历代绘画作品为参照,认为“温和雅正”是中国传统植物染色彩审美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 色彩 雅正
下载PDF
从“信”、“达”、“雅”的角度看医学英语翻译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岚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211-1213,共3页
从研究"信"、"达"、"雅"与医学翻译的关系入手,举例说明"信"、"达"、"雅"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力图证明严复的翻译三原则可以作为有效的翻译理论指导医学英语翻译。
关键词 “信” “达” “雅” 医学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