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2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髓“Y”型梗死二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二义 赵仲艳 +3 位作者 胡诗俊 文国强 欧阳锋 黄仕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41-642,共2页
病例1,男,58岁,因“头晕2天、构音欠清1天”于2013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昏沉感,为持续性,伴四肢麻木、乏力,可行走,无复视、视物旋转。入院前1天出现构音欠清,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进一步诊治,以“脑... 病例1,男,58岁,因“头晕2天、构音欠清1天”于2013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昏沉感,为持续性,伴四肢麻木、乏力,可行走,无复视、视物旋转。入院前1天出现构音欠清,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进一步诊治,以“脑梗死”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间断服降压药(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偶测血压130/90 mmHg。体格检查:T 36.8℃,P 80次/分,R 20次/分,Bp 150/100 mmHg,其他未见异常。神经系统专科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差,言语含糊。眼球各向运动充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咽反射减弱。右上肢体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感觉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Babinski征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梗死 y
原文传递
一种智能化的Y-型迷宫 被引量:89
2
作者 赵崇侃 程光 陈启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3-36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化Y-型迷宫的硬件、软件结构。它利用微机控制大鼠(或小鼠)分辨学习实验的全过程,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监测动物活动行为,判断准确,计时精确。由于以WINDOWS为工作平台,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y-迷宫
下载PDF
低透气煤层群首采关键层卸压开采采空侧瓦斯分布特征与抽采技术 被引量:100
3
作者 袁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通过对首采关键层留巷采空区边缘岩体结构变形破坏和裂隙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侧卸压瓦斯富集区域、运移通道、瓦斯分布特征及卸压瓦斯运移规律,提出了留巷钻孔法煤与瓦斯共采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留巷内布... 通过对首采关键层留巷采空区边缘岩体结构变形破坏和裂隙演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Y"型通风工作面采空侧卸压瓦斯富集区域、运移通道、瓦斯分布特征及卸压瓦斯运移规律,提出了留巷钻孔法煤与瓦斯共采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留巷内布置上下向高低位抽采钻孔直达卸压瓦斯富集区域,实现连续抽采卸压瓦斯与综采工作面采煤同步推进,通过连续高效抽采上下被卸压层的瓦斯,实现了煤矿井下直接抽采卸压瓦斯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首采关键层 卸压抽采 瓦斯分布 留巷 y通风
下载PDF
青杨脊虎天牛对植物源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74
4
作者 严善春 程红 +3 位作者 杨慧 袁红娥 张健 迟德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9-767,共9页
测定了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雌、雄成虫对其寄主杨树中的水杨醛(0.95μmol/μL)和非寄主植物中0.3μmol/μL的叶绿醇、0.4μmol/μL的水芹烯和0.6μmol/μL的R型α-蒎烯、S型α-蒎烯、S型β-蒎烯、3-蒈烯、罗勒烯、香... 测定了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雌、雄成虫对其寄主杨树中的水杨醛(0.95μmol/μL)和非寄主植物中0.3μmol/μL的叶绿醇、0.4μmol/μL的水芹烯和0.6μmol/μL的R型α-蒎烯、S型α-蒎烯、S型β-蒎烯、3-蒈烯、罗勒烯、香草烯和松节油等10种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这10种植物挥发物多能引起成虫明显的EAG反应(P<0.05 ,P<0.01) ,其中雌虫对松节油、水杨醛、R型α-蒎烯和S型α-蒎烯的EAG反应较强;雄虫对R型α-蒎烯的EAG反应最强,松节油次之。根据雌虫对这10种挥发物EAG反应的强弱,进一步测定了雌虫对0.00006、0.0006、0.006、0.06、0.6、0.12μmol/μL的松节油、R型α-蒎烯、S型α-蒎烯以及0.000095、0.00095、0.0095、0.095、0.95、0.19μmol/μL的水杨醛的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雌虫对松节油、水杨醛和R型α-蒎烯的EAG反应随气味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杨醛浓度增加到0.95μmol/μL、松节油和R型α-蒎烯浓度增加到0.6μmol/μL以后,EAG反应值趋于平稳;对S型α-蒎烯的反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水杨醛浓度低于0.095时,对雌虫没有明显的定向作用(P>0.05) ,高于此浓度时表现为驱避作用(P<0.05) ;松节油在浓度低于或等于0.6μmol/μL时对雌虫表现为驱避作用,浓度为0.6时驱避效果最佳(P<0.01)。雌虫对R型α-蒎烯和S型α-蒎烯没有明显的定向行为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脊虎天牛 植物挥发物 驱避 引诱 触角电位反应 行为反应 y嗅觉仪
下载PDF
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Y-型迷宫测试法(综述) 被引量:59
5
作者 王跃春 王子栋 +2 位作者 孙黎明 何斯纯 柏志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为了更合理地运用Y -型迷宫对动物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系统介绍并分析了Y型迷宫的结构原理、测试方法、观察指标等 ,最后对Y -型迷宫测试法的影响因素、现存问题、亟待改进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y-迷宫测试法 大鼠 学习记忆能力 动物结构原理 条件反射
下载PDF
大鼠Y-型迷宫测试法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跃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对4种大鼠Y-型迷宫测试法进行比较,筛选并优化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训练方法。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四种Y型迷宫测试法检测大鼠的学习功能,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科学推断,从而筛选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优化。... 目的对4种大鼠Y-型迷宫测试法进行比较,筛选并优化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训练方法。方法采用目前常用的四种Y型迷宫测试法检测大鼠的学习功能,通过统计学分析和科学推断,从而筛选出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优化。结果 固定次数随机法(FS)、固定次数顺序法(FO)、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FSR)、不固定次数随机法(NFS)、不固定次数顺序法(NFO)达标所需的次数分别为70.34±5.74、56±4.52、68.21±7.65、42.5±7.1、15.6±1.14;达标所需的天数分别为3.73±0.52、2.75±1.31、3.48±1.03、1、1;其中固定次数随机法和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固定次数随机不休息法是一种相对准确而简便的Y-型迷宫测试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y迷宫测试法 筛选 优化 痴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技术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李明 王治国 +3 位作者 朱蕾 关宇 郝炳英 巨亚锋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0期66-70,共5页
长庆油田安塞区块对14口井进行桥式偏心分层注水试验表明,Y341型可反洗井封隔器解封力偏小,在定向井上应用存在有效期短、集注流量测试仪器串遇卡、用平衡式集流流量测试密封段在井斜段内有较严重的磨损导致测试精度及效率偏低等问题。... 长庆油田安塞区块对14口井进行桥式偏心分层注水试验表明,Y341型可反洗井封隔器解封力偏小,在定向井上应用存在有效期短、集注流量测试仪器串遇卡、用平衡式集流流量测试密封段在井斜段内有较严重的磨损导致测试精度及效率偏低等问题。将Y341型可反洗井封隔器由单液缸坐封改为双液缸坐封,增大坐封力以提高其可靠性;测试仪器串由硬连接改为软连接,减小投捞力降低卡钻风险;平衡式测试密封段改为压缩式,消除磨损。改进后封隔器稳定性提高,没有出现卡钻情况,测试密封段无磨损现象,测试精度及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偏心注水 定向井 y341封隔器 密封段 集流流量测试
下载PDF
“Y”型通风下采空区自然发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伟 秦跃平 +1 位作者 郝永江 桂天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74-879,共6页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 针对综采工作面"U"型与"Y"型通风特点,建立了多场耦合的采空区自然发火模型,开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离散的模型解算程序,结合实例研究了相同条件下"U"型与"Y"型通风对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给出了不同通风系统下的采空区压力场、速度场、氧浓度场以及冒落煤岩固体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对比研究表明:"Y"型通风增大了采空区的漏风量,扩大了较高浓度氧气的分布范围,从而导致采空区温度更高.最后分析了"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漏风变化特点.该成果对"Y"型通风下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通风 通风系统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数值模拟 漏风 有限体积法 温度场
下载PDF
金龟甲对蓖麻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被引量:28
9
作者 李为争 杨雷 +4 位作者 申小卫 袁莹华 原国辉 罗梅浩 郭线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895-6903,共9页
为了探明金龟甲偏爱选择有害非寄主植物蓖麻的原因,应用触角电位(EAG)仪和"Y"型嗅觉仪,分别测定了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雌、雄虫对5种蓖麻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选择行为反应。EAG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龟甲雄... 为了探明金龟甲偏爱选择有害非寄主植物蓖麻的原因,应用触角电位(EAG)仪和"Y"型嗅觉仪,分别测定了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雌、雄虫对5种蓖麻叶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选择行为反应。EAG测定结果表明,3种金龟甲雄虫对各处理挥发物的EAG反应值均比参照挥发物顺-3-己烯-醇强。华北大黑鳃金龟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肉桂醛的EAG反应值相对较高,暗黑鳃金龟对苯甲醇的EAG反应值相对较高,铜绿丽金龟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甲醇的EAG反应值相对较高。选择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当顺-3-己烯-醇与其他挥发物配对测试时,华北大黑鳃金龟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肉桂醛2种蓖麻叶挥发物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暗黑鳃金龟对蓖麻叶挥发物苯甲醇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偏好,铜绿丽金龟则更偏好选择蓖麻的绿叶气味物质顺-3-己烯-醇。总之,蓖麻叶的挥发性物质与引诱金龟甲偏爱选择密切相关,且偏爱的挥发物因金龟甲的种类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甲 蓖麻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EAG) y嗅觉仪
下载PDF
大鼠Y-型迷宫测试指标正常值的确定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跃春 王子栋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3-334,355,共3页
目的 确定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明暗辨别性条件反射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为基础和临床有关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随机不休息法”对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进行Y ... 目的 确定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明暗辨别性条件反射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为基础和临床有关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种相对简便可靠的“随机不休息法”对不同年龄段雄性SD大白鼠进行Y -型迷宫测试。结果  1月龄、2月龄、4月龄、12月龄、2 4月龄大鼠的EN ;TRT ;Lst ;Lsd的正常值分别为 4.7± 1.2次、1.4± 1.14次、1.62± 0 .5 5次、1.2 5± 0 .7次、3 .8± 1.0 5次 ;12 5 .5± 42 .0 1s、117.8± 2 5 .0 4s、93 .2 2± 18.2 7s、10 9.5 8± 5 .2 7s、161.46± 4.46s ;2 2 .3 9± 8.46s、2 3 .2 5± 6.6s、17.83± 12 .3s、18.83± 13 .42s、2 8.83± 13 .42 ;2 3 .94± 9.0 5s、2 0 1.3± 3 9.1s、2 15 .3 3± 45 .4s、198.6±3 2 .9s、13 4.2± 3 7.2。结论 正常幼年大鼠和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较差 ,正常成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指标 y-迷宫 条件反射 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步入法) 大鼠
下载PDF
神东矿区切顶卸压留巷工作面“开式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宋立兵 郭春雨 +1 位作者 王晓荣 王晓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21,134,共6页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煤炭回采工艺的重要革新,采空区的防灭火管理是此新工艺能否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对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12201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采空区防灭火管理进行了研究,从新工艺采空区的管理分... 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是煤炭回采工艺的重要革新,采空区的防灭火管理是此新工艺能否得以推广应用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对神东矿区哈拉沟煤矿12201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采空区防灭火管理进行了研究,从新工艺采空区的管理分析、通风系统的分析、工作面风量配置、采空区气体分析、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分析以及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应用,总结了切顶卸压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空区防灭火管理经验,为神东矿区浅埋深近距离煤层中推广应用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无煤柱开采 y通风 采空区自燃三带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白雪东 王德利 +4 位作者 李海峰 季伟 王鹏建 何京力 阮狄克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5-16,93,共3页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31例,平均年龄78.2岁,全身麻醉组25例,平均年龄79.5岁。手术方式全部... 目的比较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5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椎管内麻醉组31例,平均年龄78.2岁,全身麻醉组25例,平均年龄79.5岁。手术方式全部采用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全部骨折患者手术均得到良好复位及固定,无死亡及感染病例。椎管内麻醉组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为(79.6±23.1)h,而全身麻醉组为(106.4±35.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9.1±3.3)d,而全身麻醉组为(11.6±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在认知障碍及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组。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γ3型髓内钉内固定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在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全身麻醉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麻醉 y3髓内钉
下载PDF
应用型课程的理论架构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丽梅 马靖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7,共4页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层的单位,它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领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使之得以实现的重要通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尽快建立应用型的课程。这种应用型课程的基本理论架构...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层的单位,它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统领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使之得以实现的重要通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尽快建立应用型的课程。这种应用型课程的基本理论架构应该是:以"适应性"为核心理念,职业技能、学科知识、发展能力三线融合的"Y"型课程内容;以归纳、类比为逻辑主线的教学方法和多渠道教学、多角度评价。同时,为保证课程目标的落实,学校还必须致力于造就有学识、有思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课程 y课程内容 归纳 类比的教学方法 多角度评价 双师教师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云 王亚恩 +3 位作者 李立德 徐恺 田丹 姜国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3-276,共4页
目的:观察南极磷虾油对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及Y-型迷宫刺激法观察,比较南极磷虾油和深海鱼油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南极磷虾油能够显著减少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并... 目的:观察南极磷虾油对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及Y-型迷宫刺激法观察,比较南极磷虾油和深海鱼油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南极磷虾油能够显著减少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时间并且增加垮台次数和目标区域游泳时间所占比例(P<0.05或P<0.01);Y-型迷宫刺激实验表明南极磷虾油能够显著减少大鼠达标所需次数,显著提高48h后的实验正确率(P<0.05或P<0.01)。结论:南极磷虾油可显著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且效果优于深海鱼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y-迷宫刺激器 WISTAR大鼠
下载PDF
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的原理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俊 张建辉 王守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3-430,共8页
针对目前微流体混合器多需要外接动力源,且多数微混合器只能进行液体混合而不能输送液体的问题,提出将无阀压电泵引入微混合器领域,并研制了一种集混合与输送于一体的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首先,提出了多级"Y"... 针对目前微流体混合器多需要外接动力源,且多数微混合器只能进行液体混合而不能输送液体的问题,提出将无阀压电泵引入微混合器领域,并研制了一种集混合与输送于一体的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首先,提出了多级"Y"型流管,进而设计了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分析其工作原理;然后,对该无阀压电泵的流管流阻特性及泵流量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进行了流场模拟,结果表明该压电泵具有单向传输作用。最后,制作了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样机,并进行了泵流量与背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驱动电压峰峰值为100V,频率为16Hz时,流量达到最大,为16.2ml/min;驱动电压峰峰值为100V,频率为14Hz时,输出背压最大,约为64mm水柱。得到的试验数据证明了多级"Y"型流管无阀压电泵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y流管 压电泵 无阀泵 微混合器
下载PDF
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幼虫趋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华才 沈群超 +1 位作者 娄永根 程家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3-475,共3页
利用Y 型嗅觉仪研究了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初孵幼虫和 3龄幼虫的趋性影响。处理包括健康苗与空白对照、二化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健康苗与二化螟为害苗、健康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二化螟为害苗与稻纵卷叶... 利用Y 型嗅觉仪研究了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初孵幼虫和 3龄幼虫的趋性影响。处理包括健康苗与空白对照、二化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与空白对照、健康苗与二化螟为害苗、健康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二化螟为害苗与稻纵卷叶螟为害苗。结果表明 ,水稻挥发物对二化螟初孵和 3龄幼虫都表现出显著的引诱作用。二化螟幼虫对不同处理水稻 (健康苗、二化螟为害苗和稻纵卷叶螟为害苗 )挥发物之间的趋向选择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挥发物 二化螟 幼虫 趋性行为 y-嗅觉仪
下载PDF
采场顶板关键层“横U-Y”型周期破断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卫兵 于斌 +2 位作者 鞠金峰 刘文兵 齐祥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 针对部分坚硬顶板矿井采动导水裂缝带处于8~15倍采高的高位关键层,"横O-X"破断运动引发工作面动载矿压甚至压架、临采空侧回风平巷超前100~200 m底鼓大变形等动力灾害的问题,采用自制的大尺度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平台,研究高位关键层的破断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关键层发生横向破断时,首先,关键层板正面两侧长边和反面中部长轴方向同时形成破断裂隙;其次,关键层板正面两侧短边形成弧形裂隙,而反面沿中轴线端点同步形成八字形破断裂隙;再次,在板正面形成"O"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X"形裂隙,正面形成"U"形裂隙的同时反面形成"Y"形裂隙;最后,正反面裂缝贯通形成"横O-X"型初次破断和"横U-Y"型周期破断,在工作面上方形成"弧形三角板"和巷道上方形成"梯形板"的破断块体结构。统计发现,"横O-X"型初次破断步距与"横U-Y"型周期破断步距长度基本一致;横向破断形成的"弧形三角板"块体角度为75°~78°,与腰线和弧形切线形成的夹角72°~82°基本相等,近似于一个等角的"弧形三角板"。砌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弧形三角板"块体大幅回转过程中,因其顶点易与"梯形板"结构发生回转变形失稳而出现脱离现象,导致"弧形三角板"滑落失稳从而会引发工作面强矿压。研究成果为大采高开采工作面强矿压灾害防治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U-y周期破断 弧形三角板 底鼓 动力灾害 矿压显现 大采高
下载PDF
高瓦斯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小龙 董志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7-101,共5页
针对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多是采用靠采空区一侧巷旁充填等方法进行护巷,存在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较慢等问题,以杜儿坪煤矿高瓦斯煤层627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从预裂切缝关键参数设计、留巷... 针对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多是采用靠采空区一侧巷旁充填等方法进行护巷,存在成本较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进度较慢等问题,以杜儿坪煤矿高瓦斯煤层627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从预裂切缝关键参数设计、留巷补强加固支护、采空区挡矸支护、瓦斯安全管理方法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工艺流程,并在工作面进行了矿压监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杜儿坪煤矿采用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技术实现了对采场的卸压作用,成功保留了62711工作面轨道运输巷作为下一邻近工作面的胶带运输巷使用,明显提高了煤炭回采率,缓解了煤矿采掘衔接紧张,避免了残留煤柱导致的相关矿山灾害;“Y”型通风方式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高瓦斯煤层 无煤柱开采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y通风 矿压监测
下载PDF
赵官矿采煤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单德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67,共3页
针对赵官矿的煤层瓦斯赋存条件,通过研究7~#煤层上覆岩层顶板运动与瓦斯运移规律之间关系,确定了该煤层瓦斯抽采参数,并通过实施风机抽排、低位顶板岩石钻孔瓦斯抽放、老空区埋管、采用"Y"型通风方式等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了工... 针对赵官矿的煤层瓦斯赋存条件,通过研究7~#煤层上覆岩层顶板运动与瓦斯运移规律之间关系,确定了该煤层瓦斯抽采参数,并通过实施风机抽排、低位顶板岩石钻孔瓦斯抽放、老空区埋管、采用"Y"型通风方式等综合治理措施,确保了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不超限,实现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初采期间 瓦斯治理 老空区埋管 y通风
下载PDF
薄壁圆管相贯加强环节点承载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秀丽 李强 殷战忠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常用的薄壁钢管的相贯节点的特性,提出了在较大直径的钢管内部设置加强环的节点构造形式,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在主支管相交区内不同方式设置不同数量和大小的加强环节点的各项指标,... 根据常用的薄壁钢管的相贯节点的特性,提出了在较大直径的钢管内部设置加强环的节点构造形式,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在主支管相交区内不同方式设置不同数量和大小的加强环节点的各项指标,分析了加强环节点的受力特征与破坏模式,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加强环节点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荷载组合下对节点进行局部加强环的构造形式对于提高节点承载力和减小局部变形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最后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取值,避免了部分单纯由构造确定加强环节点的盲目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圆管 y-节点 加强环 承载力与变形 ANSy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