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及其裁判规则的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汪铁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我国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破产别除权权利基础及其范围认识存在一定分歧。这一问题已在破产司法实践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全面考察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对其范围作合理界定,从而为司法解释的制定及法律适用提供清晰的理论支撑。通过国外立法... 我国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对破产别除权权利基础及其范围认识存在一定分歧。这一问题已在破产司法实践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全面考察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对其范围作合理界定,从而为司法解释的制定及法律适用提供清晰的理论支撑。通过国外立法案例考察,可以发现,各国均将典型担保物权确认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还有不少国家将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不同程度地扩展到非典型担保物权及优先权。在我国,除典型担保物权无可争议地构成别除权的权利基础外,以特定化的金钱交付的定金、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均应可成为破产别除权的权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除权 权利基础 担保权 物的担保权 裁判规则
下载PDF
《民法典》中合同解释规则的修正及其司法适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1,共7页
根据客观主义、民商合一、意思自治等理论,《民法典》对《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释规则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正。其不仅改变了合同解释的目标追求,还明确了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次序,增加了合同性质解释规则,并且对不同文本合同的解释采用综合解... 根据客观主义、民商合一、意思自治等理论,《民法典》对《合同法》中的合同解释规则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正。其不仅改变了合同解释的目标追求,还明确了合同解释规则的适用次序,增加了合同性质解释规则,并且对不同文本合同的解释采用综合解释方式。在适用文义解释规则时,通过细化合同文义矛盾时的具体解释规则,在合同文义不清时运用其他解释规则,严格区分合同解释与法律适用的关系等,可以达至合同解释的真正目的。《民法典》确立文义解释优先,兼顾体系解释、性质解释、目的解释、习惯解释和诚信解释的合同解释规则,对于保障和促进市场交易、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统一司法裁判规则、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合同解释规则 客观主义理论 司法裁判规则
下载PDF
刑事重要证据缺失裁判规则研究——以2021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新增之第73条为中心展开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育林 《证据科学》 2021年第6期684-696,共13页
2021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确立了证据缺失裁判规则,规定当人民法院发现人民检察院未能移送全案证据材料而通知移送后未能移送的,可根据在案证据进行事实认定。其理论逻辑是弱化侦查中心主义,推动具有证据价值的材料尽可能... 2021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确立了证据缺失裁判规则,规定当人民法院发现人民检察院未能移送全案证据材料而通知移送后未能移送的,可根据在案证据进行事实认定。其理论逻辑是弱化侦查中心主义,推动具有证据价值的材料尽可能进入法官决策过程,以便庭审实质化改革走向深化。证据缺失裁判规则在适用中存在较大窘境:一是证据生成时的供述自愿保障机制、证据过滤时的隔离制约机制的欠缺,以及证据认定时对外部验证性的过分强调致使选择性证据形成机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二是证据缺失识别手段有限,操作的精细化程度不够;三是与原有的程序倒流机制之间的衔接难题。合理的做法是拓展证据裁判范围,强化对相关证据和线索显示的其他材料的审查识别机制。完善以移送为主,兼顾合理解释和补充侦查的补正手段,权衡在案证据与缺失证据的证明价值,最终在事实认定上作出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裁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证据 证据缺失 裁判规则 补充侦查 以审判为中心
原文传递
责任主义视角下行政共同违法行为的处罚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学府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75,192,193,共16页
行政共同违法理论的争议导致了实践中的“同案异罚”现象。共同违法理论包括认定标准和处断规则两部分,其构建和适用以责任主义为基础。基于责任主义的共同违法理论之作用体现在处罚三段论推理的全过程:确定大前提中,其被用于解释补充... 行政共同违法理论的争议导致了实践中的“同案异罚”现象。共同违法理论包括认定标准和处断规则两部分,其构建和适用以责任主义为基础。基于责任主义的共同违法理论之作用体现在处罚三段论推理的全过程:确定大前提中,其被用于解释补充违法行为构成要件;涵摄中,其被用于确定大前提所及相对人;确定处罚结果中,其被用于判断从重、加重处罚的条件。共同违法认定标准应采“行为共同标准”,各行为人在客观违法行为上成立共同,且至少有一方知悉存在其他行为人正在一起促成违法结果的实现。共同违法处断规则以“一事各罚”为原则,分别确定行为人责任、出具具有独立文号处罚决定书。在立法规定相对人承担连带责任等少数特殊情形下,适用特殊处断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共同违法 认定标准 处断规则 责任主义 行政处罚
原文传递
论习惯法的国家立场与社会立场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晖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8-123,共16页
一直以来,法学家对习惯法的论述,主要坚持的是国家主义的习惯法论。该观点强调习惯法与其他法律的表现形式一样,都是主权者的命令。这种观点来自人们对在人民主权下国家的德性依赖和强力认同。但这种依赖与认同,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习... 一直以来,法学家对习惯法的论述,主要坚持的是国家主义的习惯法论。该观点强调习惯法与其他法律的表现形式一样,都是主权者的命令。这种观点来自人们对在人民主权下国家的德性依赖和强力认同。但这种依赖与认同,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习惯法的国家唯一依赖,在国家权力越来越一家独大的困顿中日渐被解构。随之而来的法律多元主义思潮,助长了法律的多元性观念。法律多元性主要体现在非国家的习惯法之多元性上,它表明习惯法固然可以依赖于国家,还可以依赖于(多元)社会。国家的习惯法,立旨于裁判规则;非国家的习惯法,立旨于行为规则。国家的习惯法,来自主权者的命令,而非国家的习惯法,来自人们对反复适用,并具有权利义务分配功能和纠纷解决功能的习惯之道德信赖、利益信赖和公正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国家习惯法 非国家习惯法 裁判规则 行为规则
下载PDF
司法案例的裁判要旨及其生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同志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1年第1期80-88,共9页
裁判要旨是指导性案例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从案例中归纳、提取裁判要旨,形成裁判规则,是案例编写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直接抽取判决理由、归纳事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整合同类案例总体的方法来生成裁判要旨,并需... 裁判要旨是指导性案例赖以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从案例中归纳、提取裁判要旨,形成裁判规则,是案例编写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在实践中可以采取直接抽取判决理由、归纳事实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整合同类案例总体的方法来生成裁判要旨,并需要注意从实质和形式两方面完善其文本表达,从学理上加强对裁判要旨的批判性验证,推动指导性案例成为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要旨 裁判规则 生成方法
下载PDF
《民法典》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腾退案件裁判规则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娅丽 刘婧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7,共10页
农村集体土地腾退是限于当时法律框架下介于征收和入市之间、满足城市急速扩张用地需求的一种折中选择。以北京地区法院的107件裁判文书为样本研究,法院基本的裁判逻辑是:总体上以村民自治为核心,认定腾退案件的性质,尊重村民自治决议... 农村集体土地腾退是限于当时法律框架下介于征收和入市之间、满足城市急速扩张用地需求的一种折中选择。以北京地区法院的107件裁判文书为样本研究,法院基本的裁判逻辑是:总体上以村民自治为核心,认定腾退案件的性质,尊重村民自治决议的效力;法院依职权探知真实,采取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综合其他证据认定行政自认的效力;土地腾退补偿尊重历史传承,兼顾现代社会发展因素,侧重生存权保障。《民法典》确立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面对类似的冲突,建议法院完善以下裁判规则:对村民自治区分“村民利益”与“村民共同利益”、个体的“事实判断”与团体的“事务决策”;对决议效力瑕疵采取“三分法”;异议村民通过四种诉讼进行权利救济;腾退补偿须兼顾土地发展权保障;通过司法建议发挥能动职能,加强诉源治理,规范行政指导村民自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土地腾退 入市 村民自治 行政诉讼 裁判规则
下载PDF
“名股实债”裁判规则探析
8
作者 常敏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名股实债”是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方式,对其性质的认定决定了投资者在公司清算过程中的受偿顺序,亦可能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司法实践中对其性质认定主要形成了三种裁判观点:股权、债权和未对性质进行认定。此三类观点皆是法院... “名股实债”是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方式,对其性质的认定决定了投资者在公司清算过程中的受偿顺序,亦可能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司法实践中对其性质认定主要形成了三种裁判观点:股权、债权和未对性质进行认定。此三类观点皆是法院在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利益与案外人利益衡量的基础上做出的,在仅有交易双方时,法院倾向于实质主义,保护双方的真实意志,而当存在第三人时,则倾向于外观主义,保护第三方的信赖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股实债 裁判规则 因素考量
下载PDF
我国法律渊源概念的理论难题及其破解
9
作者 陈文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8-85,共8页
在中国,部分学者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部分学者则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官从中寻找案件裁判依据的规范集合体。但他们都陷入了法律就是法律渊源的逻辑困境。自然法学自古以来一直秉持应然法与实然两分的理论进路,从应然视角审视与... 在中国,部分学者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律的表现形式,部分学者则认为法律渊源是法官从中寻找案件裁判依据的规范集合体。但他们都陷入了法律就是法律渊源的逻辑困境。自然法学自古以来一直秉持应然法与实然两分的理论进路,从应然视角审视与批判人定法。而社会学法学与分析法都坚守实证主义,所使用的是一元法律观的分析框架,因此,它们均不可能清晰界分法律与法律渊源。故此,面对法律与法律渊源混沌不清的理论困境,应当借鉴自然法学二元法律观的分析框架,界定法律、法律渊源与裁判规则,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破解我国法律渊源概念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法律渊源 裁判规则 破解
下载PDF
《民法典》施行背景下合同解释对象之廓清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峰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合同解释对象是合同解释指向的对象,在合同解释理论和实践中发挥基础作用。裁判对合同解释对象有限缩和扩张两种立场。以当事人为中心解释合同的立场让合同解释对象体现的内容超出合意范畴,其体现合同内容的能力也未得到充分考虑。关于... 合同解释对象是合同解释指向的对象,在合同解释理论和实践中发挥基础作用。裁判对合同解释对象有限缩和扩张两种立场。以当事人为中心解释合同的立场让合同解释对象体现的内容超出合意范畴,其体现合同内容的能力也未得到充分考虑。关于合同解释对象的制度沿革和学说演进均呈现从以当事人为中心到以解释者为中心的趋势。以解释者为中心确定合同解释对象具备充分的必要性,有利于合同解释对象的准确识别,符合审判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合同解释对象的基本性质。应当以解释者为中心构建合同解释裁判规则。合同解释对象作为体现合意内容的客观事实需要具备3个条件:应为客观事实,应能体现合意内容,应能解释合意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合同解释 解释对象 裁判规则
原文传递
证据核心视角下刑事指控体系构建
11
作者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杨辉春 +1 位作者 赵继军 刘家洁 《天津法学》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从侦查、起诉到审判,整个刑事诉讼活动都围绕着证据展开。法官依据证据来认定事实进而作出裁判,检察机关能否精准指控犯罪的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检察机关应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并从理论层面上和实践层面上进行分析和阐... 从侦查、起诉到审判,整个刑事诉讼活动都围绕着证据展开。法官依据证据来认定事实进而作出裁判,检察机关能否精准指控犯罪的关键在于证据是否充分。检察机关应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并从理论层面上和实践层面上进行分析和阐述。从理论层面上,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应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把握审查起诉标准,重点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瑕疵证据补正规则,口供证据补强规则进行了分析,对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进行了剖析。从实践层面上,从强化庭审前对证据的审查和加强庭审过程中对证据的掌控力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刑事指控 证据裁判规则
下载PDF
对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郑鹏程 于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7,共7页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日益增加。司法机关对此类纠纷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核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这种资格认定涉及农民的基本民事权利,法...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日益增加。司法机关对此类纠纷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核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这种资格认定涉及农民的基本民事权利,法律应当干预。鉴于认定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资格较为复杂,立法可对之进行类型化处理,对不同类型的人员涉及的分配纠纷做出不同的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应秉着司法为民的理念,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不断探寻解决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纠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补偿收益分配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 裁决或仲裁前置 司法能动主义
下载PDF
审判委员会制度重塑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作为我国独特创举的审判委员会制度,长期以来为学界所争议。总体上看,当下我国法律界对其的批评已逐渐成为主流,并且主要指向审判委员会"审判分离"、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行政化倾向严重、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在试图对审判... 作为我国独特创举的审判委员会制度,长期以来为学界所争议。总体上看,当下我国法律界对其的批评已逐渐成为主流,并且主要指向审判委员会"审判分离"、侵犯当事人诉讼权利、行政化倾向严重、责任分担不明等问题。在试图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历史沿革及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尝试提出初步的改革设想,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能够符合司法审判的规律,满足司法审判实践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委员会 直接审理原则 审判公开原则 民主集中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