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 被引量:56
1
作者 黄天能 张云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8-359,共12页
分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是区域"三生空间"划定和管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 分析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生态环境响应是区域"三生空间"划定和管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依据。以桂西资源富集区为例,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运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和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分析研究区20年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生态环境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生产空间和生活生产空间面积呈上升趋势,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空间面积呈下降趋势。(2)生态生产空间重心转移距离最大,其次是生活生产空间重心,生产生态空间和生态空间重心转移距离较小。(3)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5年的0.6337持续降至2015年的0.6323,整体质量有所下降。(4)以林草地为主要地类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较高,重点矿产资源型县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较低,城镇化重点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生态环境响应 桂西资源富集区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 被引量:44
2
作者 罗刚 廖和平 +3 位作者 李强 廖涟漪 李义龙 房傲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2013年、2016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功能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功能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对巴南... 基于重庆市巴南区2009年、2013年、2016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矢量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采用土地利用功能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功能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研究方法对巴南区2009-2016年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间巴南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以农业生产用地、林业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向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服务以及其他生产用地转化为主;(2)各功能用地重心在2009-2013年转移幅度相对较小,2013-2016年转移幅度相对较大;城镇生活用地重心一直沿西南方转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减小,其余各功能用地均先向东北再向西南转移,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先增大后减小;(3)农村生活用地复垦为农业生产用地、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湿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退耕还林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导因素,林业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转换为城市生活用地是巴南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功能转型 生态环境响应 巴南区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共现与融合 被引量:13
3
作者 安文雨 涂婧林 +1 位作者 侯东瑞 朱春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对我国乡村振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以及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知网2004—2021年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检索主题得到的830篇期刊文... 为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并对我国乡村振兴生态修复规划、实践以及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知网2004—2021年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为检索主题得到的830篇期刊文献绘制知识图谱,并基于文献计量结构总结了中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图谱共现关系。通过系统梳理乡村三生空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衔接融合关系,明确未来应着力强调人地系统耦合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阶段,提出基于乡村三生空间视角,从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类福祉-生态等方面探索乡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实施路径与技术集成模式。基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思维完善乡村三生空间动态的系统观,在提升人类生态福祉的基础上,推动生态修复向高级阶段发展,持续推进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 生态修复 土地整治 国土空间 三生空间 人地关系 共现与融合
下载PDF
古村落旅游“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重构与优化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开军 卜晓薇 《旅游导刊》 2021年第2期66-81,共16页
新型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让古村落等传统空间遭到巨大冲击,传统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正被侵蚀。古村落作为与农耕文明相伴而来的一种乡村聚落形态,正面临瓦解与空间重构的困境。本文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分析了其"生产-生活-生态"空... 新型城镇化的高速发展让古村落等传统空间遭到巨大冲击,传统空间的价值和意义正被侵蚀。古村落作为与农耕文明相伴而来的一种乡村聚落形态,正面临瓦解与空间重构的困境。本文以广州市小洲村为例,分析了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旅游重构的内外两种驱动力,提出了其"三生"空间旅游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重构与优化
下载PDF
高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6
5
作者 丁慧敏 杨朝现 +2 位作者 李鑫 吕兆群 左钰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9-407,共9页
为探究高原传统农区不同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的差异性,选取云南省昌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为探究高原传统农区不同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的差异性,选取云南省昌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农区垂直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格局多样,近20 a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变化表现为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别增加2784.18,2561.29 hm^(2),而生产用地减少5345.47 hm^(2),生态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高起伏地貌区,生产、生活用地主要集中在低起伏地貌区。(2)高原农区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平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维持在0.5982的良好水平,尤其在北部和中部的中、高起伏地貌区,坡耕地、低效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用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发展;而由于人口集聚、土地承载和利用过度,在中南部的低起伏地貌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现象多发,致使局部生态环境质量呈退化趋势。总体而言,伴随人口压力的转移和利用程度的减弱,高原农区土地利用整体格局趋于优化,土地利用功能可持续性增强,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效应 三生空间 高原传统农区 昌宁县
下载PDF
嘉兴市南湖区“三生空间”研究
6
作者 黄贞贞 王梓璇 蔡奇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4期9-11,共3页
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国内“三生空间”的分类体系和研究方法,以“三生空间”内涵、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为基础,以土地利用主导功能为根据,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特征确定“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采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时点更新成... 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国内“三生空间”的分类体系和研究方法,以“三生空间”内涵、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为基础,以土地利用主导功能为根据,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特征确定“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采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时点更新成果为基础数据,利用多样性指数、区位商、基尼系数等多个指标探讨了研究区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对策,为未来研究区国土空间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第三次国土调查 分类体系 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结构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的天长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敬杰 张富申 +2 位作者 周林波 周宇 赵欣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厘清“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明驱动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以天长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模型,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 厘清“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明驱动因素,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转型提供科学依据。以天长市为研究区域,采用2009—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迁移等模型,测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三生”空间总体呈现“一增一稳一减”的特点,生产空间面积增长11.68 km 2,生活空间面积相对稳定,生态空间面积缩减了12.44 km 2,其中,农业生产用地一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主要源于农村生活用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入;2)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的空间集聚最为明显,其重心逐步向东南方向迁移;3)以2014年为界,天长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前期为0.22%,后期为0.13%,其中,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的单一动态度增速最为明显,前期分别为2.95%与5.96%,后期分别为2.73%与1.73%,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增长1.13;4)人口、已建成水库总库容、建成区面积等因素对天长市“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转型 时空格局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片区统筹和三生融合的黄江镇村属工业建筑改造策略
8
作者 王敏 雷雪姣 陈浩强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4期22-25,共4页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用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业上楼是工业改造的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东莞市黄江镇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介绍了工业建筑改造策略,表明工业上楼应以片区统筹的理念进行整体更新优化,建立“街坊-地块”统筹的改造模式... 在存量时代背景下,工业用地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工业上楼是工业改造的创新发展模式。结合东莞市黄江镇工业建筑改造项目,介绍了工业建筑改造策略,表明工业上楼应以片区统筹的理念进行整体更新优化,建立“街坊-地块”统筹的改造模式,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区统筹 三生融合 旧厂房改造 工业上楼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豫新 接奕铭 赵奕萌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23-31,共9页
该文从“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0—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区... 该文从“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的视角入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2010—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驱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数字经济能通过驱动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发展从而影响新型城镇化,但通过驱动生态空间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为此,我国应持续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以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以数字经济赋能生产空间高效发展、促进生活空间有效发展、推动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三生”空间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2000-2020年莱州湾海岸带“三生”空间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刘一凡 王敏 刘淑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探究“三生”空间时空变化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选取2000-2020年莱州湾海岸带三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转移矩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进行探究“三生”空间动态变化过程,运用地... 探究“三生”空间时空变化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据。选取2000-2020年莱州湾海岸带三期土地利用数据,构建“三生”空间分类体系,采用转移矩阵、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进行探究“三生”空间动态变化过程,运用地理探测器工具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莱州湾海岸带生活空间面积扩张明显,生态空间面积缩减,沿岸滩涂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2)“三生”空间面积转移量递增,以生产空间向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向生产空间转移为主,其时空分布均衡度差异增大,生活和生产空间分布较均衡,生态空间分布相对不均衡;3)莱州湾海岸带“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受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影响生态空间的格局演变,人均GDP、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第一产业占比对“三生”空间整体变化影响力较强;“三生”空间各因子交互后的影响力大于单因子的单独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时空演变 莱州湾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典型乡村地域国土空间特征及分区调控研究
11
作者 封艳 朱传民 +3 位作者 付永虎 刘昕然 双文元 刘俊青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精准把握乡村地域国土空间特征并优化调控,是充分发挥土地功能与土地安全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基于“三生”功能视角,集成运用功能评价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东海县进行研究,探... 精准把握乡村地域国土空间特征并优化调控,是充分发挥土地功能与土地安全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基于“三生”功能视角,集成运用功能评价体系、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东海县进行研究,探讨乡村地域国土空间特征并测度其“三生”功能耦合协调状况。在此基础上,借助功能比较优势度与系统聚类法识别出东海县5类优势功能区,针对各区属性特征提出差异性调控措施。结果表明:东海县“三生”各子系统、整体功能指数阈值分别为[0.04~0.43]、[0.05~0.26]、[0.01~0.18]、[0.06~0.32],子系统与整体的功能高度一致,因区域自身特征及外在因素差异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性整体较好,中级协调区占47.06%,失调区占11.76%,空间格局整体呈“东高西低”状态;基于RCA指数、耦合协调性,乡村地域国土空间五类优化区的划分与研究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在明确各区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东海县应强调主体功能与协调功能的结合,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以形成聚合效应,推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综上,本文依据当地资源禀赋,针对不同区域提出差异化发展建议,为东海县乡村地域国土空间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功能 国土空间 乡村地域 比较优势度 东海县
下载PDF
哈尔滨市“三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莹 陈志玲 谭诚 《山西建筑》 2022年第24期29-33,37,共6页
近年来,“三生空间”规划对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健康愈加重要,根据哈尔滨市辖区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数据,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对研究区国土空间进行三生空间分类,利用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等... 近年来,“三生空间”规划对生产高效、生活适宜、生态健康愈加重要,根据哈尔滨市辖区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数据,基于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对研究区国土空间进行三生空间分类,利用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重心模型等方法探究哈尔滨市辖区“三生空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2020年间生产空间面积前期剧烈减少140.97 km^(2),后期稍有增加36.59 km^(2),生态空间总面积变化不显著,生活空间呈持续扩张之势;2000年—2020年间生产空间单一动态度先负后正,生活空间持续为正且前期变化强后期有缓和,生态空间先增后减;转移关系主要以农业生产空间持续向农村生活空间转移最为稳定;“三生空间”分布主要以生产空间为主,生活空间呈“一星多点”分布,生态空间集中在阿城区东部。重心迁移主要是2000年—2010年间的工矿生产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的迁移距离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动态度模型 转移矩阵 重心迁移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空间均衡状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久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77-81,105,共6页
将空间均衡界定为区域内部均衡和区际均衡两种状态,构造"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虽整体上处于低度失衡状态,但其空间均衡状态不断改善;其内部... 将空间均衡界定为区域内部均衡和区际均衡两种状态,构造"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虽整体上处于低度失衡状态,但其空间均衡状态不断改善;其内部各区域间表现为"大失衡小均衡"的状态.从各区域三生系统协调的视角出发,提出长江经济带未来空间开发的重点:上游地区加强生态保护、中游地区适当增强开发力度和下游地区促进生产生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系统 空间均衡 长江经济带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湘江流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变及格局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科 毛德华 +1 位作者 李健 蒋子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共11页
如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本文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公式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近15年来湘江流... 如何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三生”空间评价体系,本文以湘江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格网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公式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近15年来湘江流域“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并分析了其内在演化方向。结果表明:(1)近15年来湘江流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以扩张为主;生态空间明显缩减。(2)湘江流域“三生”空间演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从而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用地以及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3)3类空间在多个尺度上都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在研究期内生态空间自相关指数有所下降,表明15年间湘江流域“三生”空间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发展态势,对生态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破坏。(4)15年间生产空间重心向南偏东移动,生活空间重心向北偏东移动,生态空间重心向南偏西移动,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重心移动趋势较为缓和,生活空间重心移动趋势前期剧烈而中后期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湘江流域 时空格局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宜昌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及其耦合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斌 徐尚昭 +2 位作者 周阳阳 王宏志 叶永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4-351,共8页
为了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对宜昌市近1... 为了探究典型生态脆弱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以湖北省宜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三生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土地利用分类模型,对宜昌市近15年间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宜昌市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面积占比最大,且各时期占比均在71%以上;(2)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安全整体呈现西北—西南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安全区集中分布在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不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当阳市等低海拔地区;(3)2000—2015年宜昌市景观生态风险冷点、次冷点数量增加,次热点和热点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态势。(4)宜昌市“三生空间”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北、西南山区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明显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以及制约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及其耦合协调性,故需优化区域生态空间格局、提升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促进宜昌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宜昌市 三生空间 景观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耦合MOP-FLUS模型的滇中城市群“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寿露 李石华 +3 位作者 许新惠 李应鑫 杨文仙 邱利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2-328,共7页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之间联系紧密,决定国土空间的最高演化目标,为了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构建符合城市群发展实际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划定国土空间;基于目标条件与情景设定,通过MOP模型实现“三生”空间综合效益最... 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之间联系紧密,决定国土空间的最高演化目标,为了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构建符合城市群发展实际的“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划定国土空间;基于目标条件与情景设定,通过MOP模型实现“三生”空间综合效益最大化;利用FLUS模型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其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优先满足生产和生活空间发展情景的生态效益最低,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同时生态空间发展受到抑制,生态环境脆弱;优先满足生态空间发展情景的经济效益最低,生态环境虽然得到良好保护,但同时生产与生活空间面积占比较小,分布破碎,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三生”空间均衡协调发展情景的经济效益提高4.46%,生态效益提高1.87%,空间布局均衡统一。因此该情景能够合理平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在丰富生态过程和格局结构上具有优越性,可为滇中城市群国土空间资源配置、“三生”空间优化等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MOP-FLUS模型 空间布局优化 景观指数分析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钧 焦黎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3期100-105,共6页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与时空分异,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土地利用数据变更库为数据来源,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采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近40年来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进...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旱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规律与时空分异,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土地利用数据变更库为数据来源,选取景观格局指数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采用空间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近40年来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景观类型以牧草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为主导,两者共占总面积的89%左右。生产空间不断增加,生态空间不断减小,生活空间变化幅度不明显。研究区生态安全与较安全区主要分布在绿洲农业区,不安全区与较不安全区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沙漠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基本安全区、安全区与较安全区逐渐缩小,不安全区、较不安全区逐年扩大,研究区生态安全呈恶化趋势。研究期间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在空间上存在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布具有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水平呈显著上升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存在显著的高-高值区、低-低值区聚集现象。因此,为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未来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着重优化布局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控制城镇生活用地的有序扩张,提高生态用地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促进三生空间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景观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演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载PDF
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空间自相关分析
18
作者 张露 李勇 李成绕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216-220,226,共6页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 为有效识别城市“三生”空间,促进城市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利用。基于POI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了定量识别,并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其集聚规律。结果发现:成都市中心城区“三生”空间以生活空间为主,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主要为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呈聚合分布,生活空间随机分布;“三生”空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生活空间集聚程度最高。证明了POI数据在城市“三生”空间识别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和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三生”空间 空间自相关 成都市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死”与“生”——以泉州市蟳埔村为例
19
作者 李蕊蕊 苏桂霞 +2 位作者 赵伟 李子蓉 毛茹茹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7-92,共6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因素影响冲击着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研究以泉州市蟳埔村为个案,采用问卷法和实地访谈调查等方法,分析泉州市蟳埔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因素影响冲击着传统村落的生存与发展,城镇化进程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研究以泉州市蟳埔村为个案,采用问卷法和实地访谈调查等方法,分析泉州市蟳埔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蟳埔村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尝试分析蟳埔村如何"老死",又如何获得"重生"的进程,以寻求传统村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新型城镇化 三生空间 蟳埔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