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范子美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之会通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洋敏 《基督宗教研究》 2022年第2期502-522,共21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儒者基督徒”范子美探寻基督教本真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会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论证两者会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语境中认识“中国的耶稣”,发扬东方文明和基督教合作,建设“东方的基督教”,共造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儒者基督徒”范子美探寻基督教本真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会通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论证两者会通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在中国社会和文化语境中认识“中国的耶稣”,发扬东方文明和基督教合作,建设“东方的基督教”,共造世界的和平大同。在他的著述中,从构思、立意、题材、内容都力图贯彻这一认识,留下了熔基督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于一炉的典范。在建设本色基督教,基督教融合于中国社会的实现途径问题上,范子美对祭祖、基督教礼仪与中国古礼的探讨,认为遵循清洁高尚的纪念祖宗仪式,中国基督教徒可以作敬祖的子孙。范子美会通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事业,有待来者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子美 中国文化 基督教 儒家 耶儒会通
原文传递
回应“孔汉思难题”——以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的双重教籍及本土化实践作答
2
作者 冀倩茹 《基督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56-74,共19页
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的跋提出“文化双重身份”、“伦理双重身份”和“信仰双重身份”三个概念,认为在亚洲文化处境中,文化双重身份是可能的,伦理双重身份是必要的,但信仰双重身份不可能存在或被接受。对于多元宗教呈紧张... 孔汉思在《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一书的跋提出“文化双重身份”、“伦理双重身份”和“信仰双重身份”三个概念,认为在亚洲文化处境中,文化双重身份是可能的,伦理双重身份是必要的,但信仰双重身份不可能存在或被接受。对于多元宗教呈紧张关系的现代世界来说,此现象的确可称为“孔汉思难题”。本文以16至17世纪明末清初基督教入华后产生的儒家基督徒的双重教籍现象及其本土化实践为例,尝试对“孔汉思难题”进行解答。明末清初儒家基督徒的宗教对话以及建构多重身份等实践表明:通过宗教间的深度学习及对自身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有可能超越孔汉思难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基督 双重教籍 宗教对话 孔汉思 基督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明清之际奉教士人对耶稣形象的改造及其文化意义
3
作者 冯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51,共6页
耶稣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正确认识耶稣是理解基督教上帝的关键。面对明末清初入华传教士输入的充满异域文化特质的耶稣形象,中国奉教士人在中国历史典籍与文化传统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符号。因此,无法直接用儒家文化与汉语词汇... 耶稣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正确认识耶稣是理解基督教上帝的关键。面对明末清初入华传教士输入的充满异域文化特质的耶稣形象,中国奉教士人在中国历史典籍与文化传统中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符号。因此,无法直接用儒家文化与汉语词汇去积极诠释这一异质文化现象。然而,他们却用比较间接的方式,通过对道成肉身学说做出刻意的选择,强调天主降生与耶稣行实等内容,有意忽略基督受难与复活升天,努力为耶稣形象寻找能被中国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内在文化依据,并使其具有了浓郁的儒家气息,从而开启了耶稣形象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奉教士人 耶稣形象 改造 本土化
下载PDF
试论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与儒家基督徒之学术交往——以马若瑟与刘凝为中心
4
作者 李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刘凝是清初江西的儒学家,天主教徒,宋元之际著名学者刘壎之后裔,编撰了17世纪中文天主教书籍序跋集《天学集解》。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传教士,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重要代表,传教士中的汉学大家。马若瑟在江西传教时,与刘凝... 刘凝是清初江西的儒学家,天主教徒,宋元之际著名学者刘壎之后裔,编撰了17世纪中文天主教书籍序跋集《天学集解》。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传教士,耶稣会"中国索隐派"的重要代表,传教士中的汉学大家。马若瑟在江西传教时,与刘凝结下深厚友谊。刘凝在小学考据方面的治学风格影响了马若瑟对中国语言与经典的研究。通过考证刘凝与马若瑟的学术交往,重点分析两人在基督信仰、治学方法与经学研究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揭示出身处文化夹缝之中的儒家基督徒与来华传教士,如何诠释中国的文本和思想,弥合中西文化之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凝 马若瑟 儒家基督徒 来华传教士
下载PDF
中欧文明互鉴视野下儒学初传译介策略及其当代启示
5
作者 高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4,240,共14页
儒家经典最初如何走进欧洲社会视野,不仅是百年来中欧哲学交流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也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核心价值观海外译介与传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儒学初传的历史背景看,波塞维诺印本所收录的罗明坚拉... 儒家经典最初如何走进欧洲社会视野,不仅是百年来中欧哲学交流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也对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核心价值观海外译介与传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儒学初传的历史背景看,波塞维诺印本所收录的罗明坚拉丁文手稿乃是首次呈现于欧洲社会的译本形态。然而,通过拉丁原文语境的分析可以发现,波塞维诺印本与罗明坚原稿存在重要的译介策略的分歧。罗明坚译稿展示出“儒耶协同”的诠释倾向,而波塞维诺印本则有较明显的“援儒入耶”的译介立场。两种译介策略的差别不仅仅是术语文法层面的分别,更透露出儒学首次进入欧洲视野时西方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复杂应对心态与诠释方式。然而,无论罗明坚的“儒耶协同”还是波塞维诺的“援儒入耶”,这两种诠释方案均对当前中华经典外译事业具有重要镜鉴价值,即文化传播需要首先考虑异域读者信仰心态并进行处境化语境转型,在此基础上凸显儒家核心价值观并潜移默化地产生信仰共鸣,继而推进中国传统信仰价值在海外的深层次传播与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初传 中欧文明互鉴 罗明坚 波赛维诺 儒耶协同 援儒入耶
原文传递
从孔门弟子到耶稣门徒——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徒成员及其宗教观考述
6
作者 张乐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6,共11页
曾国藩家族成员作为曾子后裔,一直以捍卫儒学正道为己任,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基督教却逐渐嵌入以儒学为治家之本的曾国藩家族。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陷溺,曾国藩家族出现了第一批基督徒成员,此种现象也暗示了曾国藩家族的&q... 曾国藩家族成员作为曾子后裔,一直以捍卫儒学正道为己任,但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基督教却逐渐嵌入以儒学为治家之本的曾国藩家族。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陷溺,曾国藩家族出现了第一批基督徒成员,此种现象也暗示了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化"趋势。他们为了国家昌盛,谋求当时社会问题之解决,秉持基督教救国论,以基督教作为其救国之手段。此外,他们还利用自身扎实的儒学背景,践行儒耶互补,并有部分成员将佛教信仰亦带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使得曾国藩家族内部出现儒释耶三教合流与互补的现象。此举既是基督教本色化的表征,更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范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家族 基督教 基督徒 基督教救国论 儒耶对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