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模式在骨科预防患者跌倒与坠床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6
1
作者 褚夏芳 俞巧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4期1259-1260,共2页
"1+3"模式是针对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模式,即发现一个问题后,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一套整改方案,分享一群人,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其家庭的负担,也影响医院的声誉,且还存在... "1+3"模式是针对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模式,即发现一个问题后,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一套整改方案,分享一群人,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其家庭的负担,也影响医院的声誉,且还存在着医疗纠纷的风险。骨科疾病或因骨科疾病导致的如:肌无力、活动受限、严重关节炎和足畸形等患者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踝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动作缓慢,伸髋不充分,动腿抬高的动作降低,行走时拖拉,容易发生跌倒。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院骨科采用“1+3”模式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与坠床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模式 骨科 跌倒 坠床 管理
下载PDF
高校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共享“1+3”模式探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梦瑶 刘蕾 +2 位作者 韦莉 邱登梅 杨曙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2,268,共6页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 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科研机构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高水平前沿交叉研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力量,大型仪器设备是其建设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其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维护、共享和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尚不完善。新型科研机构如何统筹管理和高效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对机构自身及学校的科研产出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针对新型科研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1+3”(1个核心工作小组+三级平台)的管理模式,并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有效提升了开放共享水平,支撑了实验室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 新型科研机构 开放共享 1+3”模式
下载PDF
信息管理“1+3”模式实习基地群建设方案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郭名静 冯国利 +1 位作者 熊鑫 刘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6-220,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 针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实习基地角色定位不合理、校外实习项目与校内教学内容衔接不足、实习基地对学生就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构建以校内"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为中心,整合校外实习基地,形成"1个中心,3个平台"的信息管理专业"1+3"模式实习基地群的建设方案,并详细论述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个实施步骤。结合学校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通过数据对比,介绍了该方案4年的建设成果,以期对国内一般理工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习基地 1+3”模式 信息管理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导波能量差的管道缺陷周向定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窦林彬 陈志伟 严有琪 《电子科技》 2016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针对超声导波检测需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而得到管道健康信息,而无法反映缺陷的周向位置信息的问题。文中采用超声导波方法对管道缺陷周向定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遇缺陷后的能量分布,以及周向定位的原理。根据F(1,3)... 针对超声导波检测需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而得到管道健康信息,而无法反映缺陷的周向位置信息的问题。文中采用超声导波方法对管道缺陷周向定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超声导波在管道中遇缺陷后的能量分布,以及周向定位的原理。根据F(1,3)模态导波周向波数只有一个的特性,提出了象限能量差定位缺陷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方法可以准确地判定出缺陷所在周向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管道缺陷 周向定位 F(1 3)模态 能量分布
下载PDF
“1+3”模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故障报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清刚 范津菘 +1 位作者 李峰 刘进峰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2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1+3"模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报损率的影响。方法:运用"1+3"模式对我院129件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设备故障报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及操... 目的:探讨"1+3"模式对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报损率的影响。方法:运用"1+3"模式对我院129件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设备故障报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报损率为0.78%(1/129),低于实施前7.75%(10/129)(P<0.05)。结论:"1+3"模式可降低手术室仪器设备故障报损率,提升护理人员使用仪器设备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仪器设备 1+3”模式 故障报损率
下载PDF
我国医疗机构第三方评审“1+3”模式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庭芳 高天 +4 位作者 徐勍 张丹 蒋锋 刘克佼 赵洪涛 《中国医院》 2017年第12期46-48,共3页
将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在国内建立针对医院第三方评审机构的评审与监督平台,并根据国内医疗机构评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的限制,提出推动国内医疗机构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方"评审向以第三方评审为主导方向发... 将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实际相结合,提出在国内建立针对医院第三方评审机构的评审与监督平台,并根据国内医疗机构评审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的限制,提出推动国内医疗机构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方"评审向以第三方评审为主导方向发展的三步移行路径。提出通过"1+3"(1个平台+3个阶段)的思路,研发适应国内实际需求的医院第三方评审模式和机制,并设计出在国内推广医院第三方评审评价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第三方评审 1+3”模式 医院评审
下载PDF
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1+3”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玲玲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期165-166,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弊端,构建了"1+3"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解决了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内容缺乏独立的见解、形式化严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弊端,构建了"1+3"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解决了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缺乏应用性和实用性、内容缺乏独立的见解、形式化严重和时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 1+3”模式
下载PDF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1+3”教学模式
8
作者 窦红平 孙兴林 解云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57-159,共3页
针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采用的"1+3"教学模式,从"1+3"教学模式内涵着手,深入分析该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该模式下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1+3”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
下载PDF
“讲一练二考三”模式建设面向实际应用的计算化学课程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秀芳 《大学化学》 CAS 2017年第2期23-28,共6页
将"讲一练二考三"的新型教学理念应用于大学化学的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结合计算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建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练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采用"讲一练二考三&q... 将"讲一练二考三"的新型教学理念应用于大学化学的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本文结合计算化学课程的特点和本人的教学实践,从课程建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练习方式和考试方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采用"讲一练二考三"模式建设面向实际应用的计算化学课程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探讨了计算化学课程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一练二考三 计算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新建院校风景园林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书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46-20648,共3页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 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从办学实力、专业水平、学生潜质、学生就业、人才需求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应以培养多类型人才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提出"1+2+3"人才培养模式,并对"1+2+3"培养模式的内涵、实施、课程设置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风景园林专业 1+2+3”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析——以纺织品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图案艺术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伟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探索了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对接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以高职纺织品设计专业基础课"图案艺术设计"为突破口,探索了"1+2+3"教学模式,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方案。方案遵循"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的... 探索了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对接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以高职纺织品设计专业基础课"图案艺术设计"为突破口,探索了"1+2+3"教学模式,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方案。方案遵循"入门→入行→入职"递进式的培养思路,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技术,变更教学效果与评价等方面,由理论到实践,由校内到校外循序渐进地进行,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3”模式 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1+3+3”:打造学前教育“政行园校”协同育人模式
12
作者 王富盛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0-75,共6页
“1+3+3”模式通过发挥“政、行、校”作用,依托闽西南学前教育联盟、泉州市幼儿教育集团和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为载体,助推“园”师资素养提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内引外联助推交流研讨,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 “1+3+3”模式通过发挥“政、行、校”作用,依托闽西南学前教育联盟、泉州市幼儿教育集团和泉州市学前教育职业院校联盟为载体,助推“园”师资素养提升,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内引外联助推交流研讨,发挥高校的智库作用,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提升、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改革、行业企业和幼儿园建设发展等方面取得可观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行园校” 学前教育 1+3+3”模式 协同育人
下载PDF
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1+2+3”模式——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周江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28,共3页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以“1+2+3”模式(即“1个实战运营项目,2门专业核心课程,3个地方特色产业”)来高度概括并论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以期在专业建设中打造...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以“1+2+3”模式(即“1个实战运营项目,2门专业核心课程,3个地方特色产业”)来高度概括并论述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路,以期在专业建设中打造出西部地区院校的亮点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专业建设 1+2+3”模式
下载PDF
特殊职业技术教育对赫哲鱼皮文化传承的研究
14
作者 曾红玲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5 47-,47,共2页
在特教学校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探讨了赫哲鱼皮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特教学校设为校本课程,进行了赫哲鱼皮画技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研究了传承赫哲鱼皮文化的"1+2+3"模式,论述了在文化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技术、艺术品... 在特教学校结合职业技术教育,探讨了赫哲鱼皮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特教学校设为校本课程,进行了赫哲鱼皮画技艺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研究了传承赫哲鱼皮文化的"1+2+3"模式,论述了在文化知识、制作工艺、操作技术、艺术品质方面的传承内涵,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特教职教启示,展望了赫哲鱼皮文化发展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职教 课程建设 赫哲鱼皮文化特教传承 1+2+3”模式
下载PDF
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全 鲍传和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7-82,共6页
安徽农业大学是省部共建重点农业大学,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重任,水产专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社会需求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现状,提出&qu... 安徽农业大学是省部共建重点农业大学,承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重任,水产专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社会需求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现状,提出"3+1"教学改革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满足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水产 3+1”模式
下载PDF
探测一阶模态三重分裂的MSE技术和SHS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丁浩 申文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13-3323,共11页
完全剥离一阶模态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将有助于识别出其全部分裂谱线,进而更好地约束地球内部结构.理想情况下,球谐叠加法(SHS)与多台站实验技术(MSE)均可剥离一阶模态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但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本文基于对二者的理论分... 完全剥离一阶模态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将有助于识别出其全部分裂谱线,进而更好地约束地球内部结构.理想情况下,球谐叠加法(SHS)与多台站实验技术(MSE)均可剥离一阶模态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但部分学者持不同观点.本文基于对二者的理论分析进一步确认,在自耦合前提下,MSE方法可成功剥离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而SHS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成功剥离n S1的三重分裂信号,但可相对增强目标信号的振幅强度.此外,本文解释了MSE可剥离单线态信号的真实原因,并指出由于MSE未考虑全频段耦合影响,故仅适用于1mHz以下的低频模态.鉴于超导重力(SG)数据在1mHz以下比宽频地震数据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因此,为验证本文结论并弄清MSE和SHS的实质,基于模拟数据及SG台站实测数据,本文利用MSE和SHS分别对一阶模态的合成信号及模态3S1进行了探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SE可成功剥离一阶模态三重分裂信号,SHS则无法完全剥离,验证了我们的理论结论,表明前人部分结果需重新审视与评价.此外,本文基于三种不同方法并利用13个SG台站数据给出的3S1的分裂宽度比分别为1.008,1.000和1.001,远小于异常分裂判别临界值1.5,因此,3S1应是正常分裂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台站实验技术 球谐叠加法 模态剥离 3S1 异常分裂
下载PDF
开展3+1培养模式 科学地发展地实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晓晶 《大学数学》 2012年第4期155-158,共4页
结合农垦院校办学特色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地发展地调整课程体系的设置,集思广益,认真制定、修订和运行教学计划;优化实践教学设置和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并积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科瑞尔... 结合农垦院校办学特色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科学地发展地调整课程体系的设置,集思广益,认真制定、修订和运行教学计划;优化实践教学设置和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并积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北京科瑞尔思研究院—大庆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开展3+1培养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科学发展 3+1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实践
下载PDF
计算机专业“3+1”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8
18
作者 倪彤光 顾晓清 潘操 《现代计算机(中旬刊)》 2013年第4期36-38,共3页
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挑战。"3+1"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途径。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创新创业 3+1”模式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面向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3+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峰 刘黎 李红卫 《榆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榆林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向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企业需求典型人才群的规格特征,形成3+1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按年级分段"推进的课程体系统,实践表明,该培养方... 以榆林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面向企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企业需求典型人才群的规格特征,形成3+1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按年级分段"推进的课程体系统,实践表明,该培养方案可有效的提高学生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面向企业需求 3+1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下载PDF
教育场域视野下党史学习融入高校大思政教育“1+3+N”模式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华 张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0-55,共6页
党史学习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百年党史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调研当前高校党史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系统性、创新性、常态化不足问题,提出教育场域理论支撑下的党史学习融入大思政教育构建“1+3+N”模式... 党史学习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百年党史是高校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调研当前高校党史学习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系统性、创新性、常态化不足问题,提出教育场域理论支撑下的党史学习融入大思政教育构建“1+3+N”模式。结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3+N”模式实践,提出融入思政课程(融入教学内容、推进教法创新、挖掘校史资源)、嵌进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师培训、专业课程教学)、走近思政实践(融入组织生活、社区活动、校外实践)的创新路径,通过系列举措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场域 党史 大思政教育 1+3+N”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