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心雕龙辨骚》“折衷”解义——以刘勰的“辨《骚》”为例 |
罗剑波
|
《云梦学刊》
|
2007 |
3
|
|
2
|
《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 |
杨义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5
|
|
3
|
《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再诠 |
罗剑波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辨骚》新识——从博徒、四异谈到该篇的篇旨和归属 |
韩湖初
|
《中州学刊》
|
1987 |
10
|
|
5
|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
詹福瑞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11
|
|
6
|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理论新探 |
于维璋
祁海文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7
|
|
7
|
《文心雕龙·辨骚》质疑 |
马宏山
|
《文史哲》
|
1979 |
6
|
|
8
|
论《离骚》称“经”与刘勰《辨骚》 |
董运庭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6
|
|
9
|
求新须先求真——就《辨骚》“博徒”“四异”新解问题与李金坤先生商榷 |
李定广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
10
|
《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异”辨析 |
韩湖初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11
|
重评《文心雕龙·辨骚》 |
成顼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0 |
2
|
|
12
|
《文心雕龙·辨骚》“雅颂之博徒”析论 |
张海明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
张文勋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1 |
4
|
|
14
|
取熔经意 自铸伟辞——《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同”、“四异”论脞议 |
李金坤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3
|
|
15
|
从《文心雕龙·辨骚》看中国文论思维形态 |
冯宪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5
|
|
16
|
刘勰“辨骚”真谛及其他 |
张长青
张会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2
|
|
17
|
《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文之商榷 |
李金坤
|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09 |
4
|
|
18
|
屈原遇知音 《楚辞》有妙赏——刘勰《辨骚》篇新探 |
李金坤
|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9
|
关于《文心雕龙》中“博徒”一词的理解问题 |
朱文民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20
|
道贯“三才”与骋才创体——论以“才”为核心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 |
赵树功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