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雕龙辨骚》“折衷”解义——以刘勰的“辨《骚》”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剑波 《云梦学刊》 2007年第5期49-53,共5页
"折衷"作为《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其运用模式较典型地体现于《辨骚》篇。就"辨《骚》"而言,刘勰在对汉代诸家关于经、《骚》关系所持论点进行梳理,以及对于"骚经"(概指《楚辞》)本身进行"擘... "折衷"作为《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其运用模式较典型地体现于《辨骚》篇。就"辨《骚》"而言,刘勰在对汉代诸家关于经、《骚》关系所持论点进行梳理,以及对于"骚经"(概指《楚辞》)本身进行"擘肌分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了关于这一问题的"势"和"理",即《辨骚》中《楚辞》"四同"、"四异"于经书的结论。关于这一点,在《楚辞》文本中是有迹可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折衷” 》”
下载PDF
《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义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7-34,共18页
就一首诗的文化和审美的巨大含量,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言,《离骚》称得上是“中国第一诗”。古代建构文学创作理论体系者如刘勰,专辟一章以“辨骚”,置于“明诗”之前,居文体诸章之首。他为《离骚》的出现而惊叹“奇文郁起”,... 就一首诗的文化和审美的巨大含量,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而言,《离骚》称得上是“中国第一诗”。古代建构文学创作理论体系者如刘勰,专辟一章以“辨骚”,置于“明诗”之前,居文体诸章之首。他为《离骚》的出现而惊叹“奇文郁起”,“楚人之多才”,在推崇它是“词赋之英杰”之时,谈论着它”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①现代清理中国文学史之纲目者如鲁迅,也称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 心灵史诗 中国文学史 形态 文学创作理论 刘勰 明诗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辨骚》“博徒”再诠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剑波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128,共2页
《辨骚》在《文心雕龙》研究中是颇有争议的一篇。学术界围绕其归属、“四同”、“四异”以及刘勰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态度等问题,曾进行过深入的讨论。这对于还原《辨骚》篇本旨,乃至推进整个《文心雕龙》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 《辨骚》在《文心雕龙》研究中是颇有争议的一篇。学术界围绕其归属、“四同”、“四异”以及刘勰对屈原及《楚辞》的评价态度等问题,曾进行过深入的讨论。这对于还原《辨骚》篇本旨,乃至推进整个《文心雕龙》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其中关于“博徒”一词的释义问题仍存在着分歧(陆侃如、牟世金、詹镁、周振甫、张立斋等主“卑贱”、“逊色”说;易健贤、李金坤释“博徒”为“广闻博识者”、“博雅通达之传人”,主“褒美”说)。笔者不揣学识谫陋,亦欲就此问题略发微见,以就正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研究 “博徒” 评价态度 《楚辞》 学术界 陆侃如
原文传递
《辨骚》新识——从博徒、四异谈到该篇的篇旨和归属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湖初 《中州学刊》 1987年第6期81-85,共5页
《辨骚篇》在《文心雕龙》中属“文之枢纽”的五篇之一,在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它现在仍然是“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历来围绕《辨骚》篇争论的根本问题是:该篇之旨是崇骚还是抑骚?近年不少学者对把该篇看... 《辨骚篇》在《文心雕龙》中属“文之枢纽”的五篇之一,在刘勰的文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它现在仍然是“龙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历来围绕《辨骚》篇争论的根本问题是:该篇之旨是崇骚还是抑骚?近年不少学者对把该篇看成“崇经抑骚”之作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并指出其旨不在“崇经抑骚”,而是要通过“辨”《骚》(《楚辞》)与《经》(《诗经》)的异同总结文学发展的新变规律。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但不少论者在肯定这一点时,仍把“博徒”、“四异”看成是贬义的,结果又把刘勰看成是“前贬后褒”、自相矛盾的。这样,“崇经抑骚”的帽子还是没有彻底从刘勰的头上摘下来,刚前进了一步的认识又停滞了。在笔者看来,无论《辨骚》,还是《文心》全书,都不存在“崇经抑骚”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个看法,无疑与论者对“博徒”、四异的理解仍囿于旧说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异 “博徒” 《楚辞》 篇旨 新识 篇》 文心雕龙 贬义 《诗经》
下载PDF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詹福瑞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5-52,共8页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詹福瑞《文心雕龙》的前五篇是书的总论,《宗经》为总论之一。《文心雕龙·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所谓“体乎经”,指的就...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詹福瑞《文心雕龙》的前五篇是书的总论,《宗经》为总论之一。《文心雕龙·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所谓“体乎经”,指的就是《宗经》。大凡研读《文心雕龙》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体论 宗经 理论体系 《原道》 论文叙笔 “文之枢纽” 写作特点 批评标准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理论新探 被引量:7
6
作者 于维璋 祁海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5-88,98,共5页
《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五篇是个“义脉贯通”的理论整体,其宗旨在于阑述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宗旨通过三个理论层次及其内在联系体现出来。《原道》篇以“自然之道”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本乎道”以为文的思想;《征圣》篇通过... 《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五篇是个“义脉贯通”的理论整体,其宗旨在于阑述文章写作的根本原则。这一宗旨通过三个理论层次及其内在联系体现出来。《原道》篇以“自然之道”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本乎道”以为文的思想;《征圣》篇通过“征圣”对《原道》篇的思想加以印证和阐发,提出了“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和“衔华而佩实”的文章写作根本原则;《宗经》篇将前两个层次的思想归结为“宗经”为文,同时联系《正纬》《辨骚》两篇,确立了既师圣宗经,又主变求变的文章写作根本原则,从而构成《文心雕龙》全书的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之枢纽” 文章写作 “自然之道” 根本原则 《原道》 刘勰 《离 宗经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辨骚》质疑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宏山 《文史哲》 1979年第1期39-45,共7页
过去,曾有人认为刘勰评论《离骚》,跳出了以经义衡量文学的圈子;其“以奇论骚”对理解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有启发作用;等等。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此特写出自己对刘勰《辨骚》的理解,向专家和同志们请教!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屈原作品 儒家经典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特色 文之枢纽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论《离骚》称“经”与刘勰《辨骚》 被引量:6
8
作者 董运庭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9-36,共8页
汉代关于屈原评价的一场论争,其实是围绕《离骚》称“经”这个问题来展开的,本质上是在两汉经学视野中儒家功利主义诗学观的价值之争。对屈原《离骚》的公允评价以及六朝以后《楚辞》在集部以一书而独立成类,则与刘勰《辨骚》对此所作... 汉代关于屈原评价的一场论争,其实是围绕《离骚》称“经”这个问题来展开的,本质上是在两汉经学视野中儒家功利主义诗学观的价值之争。对屈原《离骚》的公允评价以及六朝以后《楚辞》在集部以一书而独立成类,则与刘勰《辨骚》对此所作的辨析和总结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 《离经》 刘勰
下载PDF
求新须先求真——就《辨骚》“博徒”“四异”新解问题与李金坤先生商榷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定广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3-15,共3页
李金坤先生在《文学遗产》发表《〈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认为《辨骚篇》中的“博徒”与“四异”,是刘勰由衷钦敬的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故不能成立。因“博徒”乃古代常用词语,古籍中均用为贬词,未见有用作褒词者;李先... 李金坤先生在《文学遗产》发表《〈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认为《辨骚篇》中的“博徒”与“四异”,是刘勰由衷钦敬的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故不能成立。因“博徒”乃古代常用词语,古籍中均用为贬词,未见有用作褒词者;李先生引《知音篇》中的“博徒”来证明《辨骚篇》之“博徒”为褒词,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刘勰在对《楚辞》的总体定位以及对《楚辞》作品的具体评价方面都存在深刻的矛盾,这是不可回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博徒 四异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异”辨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湖初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9-44,78,共7页
《文心雕龙.辨骚篇》历来是"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篇把楚辞与经书比较,认为有四同与四异。学术界一致认为四同应是褒义,而四异则有褒、贬二说,至今仍针锋相对。笔者认为,从四异本身、该篇篇旨和该书的理论体系去辨析,应为... 《文心雕龙.辨骚篇》历来是"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篇把楚辞与经书比较,认为有四同与四异。学术界一致认为四同应是褒义,而四异则有褒、贬二说,至今仍针锋相对。笔者认为,从四异本身、该篇篇旨和该书的理论体系去辨析,应为褒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四同 四异
下载PDF
重评《文心雕龙·辨骚》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顼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3期3-8,共6页
刘勰为什么把“变乎骚”列入《文心雕龙》中的“文之枢纽”?这是评价《辩骚》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汉人的审美视野中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伴随着楚人的亡秦斗争而得以复兴,以自己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刘勰为什么把“变乎骚”列入《文心雕龙》中的“文之枢纽”?这是评价《辩骚》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汉人的审美视野中占据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伴随着楚人的亡秦斗争而得以复兴,以自己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喜爱,成为汉初的主要诗歌形式,并孕育了汉赋这一代主要文学样式。在所有的楚辞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刘勰 《离 《文心雕龙· 儒家经典 屈原作品 屈原研究 “四异”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辨骚》“雅颂之博徒”析论
12
作者 张海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53,231,共25页
《文心雕龙·辨骚》篇“雅颂之博徒”一句,论者或将博徒解作“人之贱者”,或解作“博通之徒”,其实两说皆误。《辨骚》篇“博徒”词义并非赌徒,而当训为博弈之徒,引申为对局者。刘勰此语本以弈棋为喻,意在描述文学发展史上《诗经》... 《文心雕龙·辨骚》篇“雅颂之博徒”一句,论者或将博徒解作“人之贱者”,或解作“博通之徒”,其实两说皆误。《辨骚》篇“博徒”词义并非赌徒,而当训为博弈之徒,引申为对局者。刘勰此语本以弈棋为喻,意在描述文学发展史上《诗经》和楚辞特有的互补关系。文宗乎经而变乎骚,《诗经》为源,楚辞为流;《诗经》为正,楚辞为奇;《诗经》为雅,楚辞为艳;故楚辞之于《诗经》,恰如高手对局,各擅胜场。汉魏以后《诗》《骚》所以并称,刘勰所以批评汉人论骚“鉴而弗精,玩而未核”,主张“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原因即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博徒 对弈 《诗》《》关系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勋 《云南社会科学》 1981年第2期86-94,共9页
我国古代的文论,算不算是文学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有没有自己的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没有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出以上这些问题,是由于人们对这些还持有相反的、或者是不尽相同的看法。本文不打算... 我国古代的文论,算不算是文学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有没有自己的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没有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出以上这些问题,是由于人们对这些还持有相反的、或者是不尽相同的看法。本文不打算对每个问题都作全面的论述,但为了要说明《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体系,首先得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除诗论、词论和戏曲理论属于文学理论外,大量的文论并不是纯粹的文学理论,因为所谓的“文”,泛指一切书面的作品,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这种看法,显然是用外国文学史的现象硬套我国古代文学,而忽略了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民族特点及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看不到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和世界文学之间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文学理论体系 我国古代 文体论 文学现象 文学批评 宗经 《序志》
下载PDF
取熔经意 自铸伟辞——《文心雕龙·辨骚》篇“四同”、“四异”论脞议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坤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0-74,共5页
本文认为《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而精到的楚辞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刘勰抛弃汉人一味以经解骚的陈腐的观点,坚持从屈原作品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它们“同于《风》《雅》”与“异乎经典”的本... 本文认为《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而精到的楚辞论,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刘勰抛弃汉人一味以经解骚的陈腐的观点,坚持从屈原作品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它们“同于《风》《雅》”与“异乎经典”的本质特征。这“同于《风》《雅》”的“取熔经意”与“异乎经典”的“自铸伟辞”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同” “四异”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辨骚》看中国文论思维形态 被引量:5
15
作者 冯宪光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6期6-9,共4页
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逻辑严整明晰的著作,但是它的逻辑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逻辑。《辨骚》篇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中国传统文论不作形而上学的抽象论证的特色。其理论所阐释的,不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关系,而是... 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逻辑严整明晰的著作,但是它的逻辑不同于西方形而上学的逻辑。《辨骚》篇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显示出,中国传统文论不作形而上学的抽象论证的特色。其理论所阐释的,不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关系,而是中国传统实践理性思维由技艺和操作环节体验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实践理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辨骚》作为文学从广义文章向审美性的文学发展的典范树立起来,是中国文论对文学的文学性的一个重要认识。《辨骚》篇在《文心雕龙》中的突出地位,使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逐步树立起诗骚并重的文学观念,并且以《离骚》和楚辞的文学性、审美性来阐释《诗经》的文学意义,开拓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新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思维形态
下载PDF
刘勰“辨骚”真谛及其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长青 张会恩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27-30,46,共5页
刘勰撰写《辨骚》一篇的目的何在,《辨骚》与总论四篇的内在联系如何,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怎样,是历来的《文心雕龙》研究者特别瞩目的问题,已经发表了很多仁智之见,但也存在不少分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以求教于读者、专... 刘勰撰写《辨骚》一篇的目的何在,《辨骚》与总论四篇的内在联系如何,刘勰对浪漫主义的态度怎样,是历来的《文心雕龙》研究者特别瞩目的问题,已经发表了很多仁智之见,但也存在不少分歧。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点浅陋之见,以求教于读者、专家。 “将核其论,必征言焉。”(《辨骚》)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从刘勰《辨骚》篇的内容分析入手,才能作出切实的回答。 《辨骚》的前半篇列举了汉代刘安、班固、王逸、汉宣、扬雄等对屈原作品的评价,“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谓不合传”,分歧很大。这种分歧是怎样产生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屈原作品 正纬 浪漫主义 艺术特征 《离 雅颂 文学
下载PDF
《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文之商榷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金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2期56-63,共8页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辩骚篇》文本的精细解读,反省自己,参酌时贤,据理商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论定"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博徒 四异 褒词 典范
下载PDF
屈原遇知音 《楚辞》有妙赏——刘勰《辨骚》篇新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金坤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9-47,共9页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楚辞学史上第一篇从文学层面来全面而公允评价楚辞的专论。刘勰从批判汉儒以“经”解“骚”的错误观点出发 ,充分肯定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取熔经意”与“自铸伟辞”有机结合的艺术特征。由此总结...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是楚辞学史上第一篇从文学层面来全面而公允评价楚辞的专论。刘勰从批判汉儒以“经”解“骚”的错误观点出发 ,充分肯定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取熔经意”与“自铸伟辞”有机结合的艺术特征。由此总结出“酌奇而不失其真 ,玩华而不坠其实”的创作原则与文学规律。刘勰的楚辞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楚辞评价 艺术特征 创作原则 文学规律
下载PDF
关于《文心雕龙》中“博徒”一词的理解问题
19
作者 朱文民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博徒”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徒”,“博”字为修饰语。表示“局戏”的“簙”字,在古代典籍中大多写成“博”字,但只是音借,而非义借。如果“博”字是义借,就与表示“局戏”的“簙”为通假关系。如果把“博徒”的“博”字理解成“... “博徒”是一个偏正词组,中心词是“徒”,“博”字为修饰语。表示“局戏”的“簙”字,在古代典籍中大多写成“博”字,但只是音借,而非义借。如果“博”字是义借,就与表示“局戏”的“簙”为通假关系。如果把“博徒”的“博”字理解成“局戏”之意,就是借用了“簙”字的本义,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我们的“龙学”家把《文心雕龙》中的“博徒”理解成“局戏”之徒,由此将“博徒”引申理解为“赌徒”“贱者”“卑贱”“低下”等贬词,这是受了汉儒的影响,而忽略了“博”字的本义。“龙学”家既看到了刘勰在《辨骚》篇对楚骚的高度评价,又习惯于前人对“博徒”一词的误解,陷入了一个矛盾圈而不能自拔,笔者觉得只有通过训诂学才能跳得出这个矛盾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博徒 训诂 褒义
下载PDF
道贯“三才”与骋才创体——论以“才”为核心的《文心雕龙》理论体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树功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66,共9页
《文心雕龙》的体系研究事关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有无这一核心问题,为众多学者关注。笔者认为,该书体制采用的是古代诸子著述较为常见的"内外篇"模式,以道为体,以才为用,形成一个以"才"贯穿始终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个... 《文心雕龙》的体系研究事关中国文学理论体系有无这一核心问题,为众多学者关注。笔者认为,该书体制采用的是古代诸子著述较为常见的"内外篇"模式,以道为体,以才为用,形成一个以"才"贯穿始终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既显于全书各篇的外部"结构",又内化于具体的思想内容,其核心由四部分构成:文的发生与"三才之道";辞人的定位与驰骋才华;文体的创构与才气之大略;才华的运使与天时、地利、人和。以上内容分别对应着枢纽论、"论文叙笔"与"剖情析采"论、《时序》至《序志》之前的"外篇"诸论。全书以"三才"论肇始,以"三才"论收束,体现"才"在这一严密理论系统建构中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 文心雕龙 理论体系 创体 内外篇 叙笔 中国文学理论 辞人 博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