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型之“辨”,原型之“变”——以赣东闽北地域插梁架乡土建筑侧样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久君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4-77,共4页
以类型学方法比较和分析赣东闽北地域插梁架乡土建筑的侧样式样,提倡在调研和实践层面作深度"辨"析挖掘出原型,探求其转"变"方式,并探索该侧样原型在赣东闽北地域的空间"变"迁,从而带动插梁架乡土建筑乃... 以类型学方法比较和分析赣东闽北地域插梁架乡土建筑的侧样式样,提倡在调研和实践层面作深度"辨"析挖掘出原型,探求其转"变"方式,并探索该侧样原型在赣东闽北地域的空间"变"迁,从而带动插梁架乡土建筑乃至其他结构种类的类型学研究,探求该地域乡土建筑构成的本源,同时对其与《鲁般营造正式》一书的关系与起源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样原型 插梁架 乡土建筑 转“变” “变”迁 《鲁般营造正式》
原文传递
再探原型之“辨”与“变”——以赣东闽北地域穿斗式乡土建筑侧样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久君 《新建筑》 2017年第5期88-91,共4页
赣东闽北穿斗式乡土建筑侧样原型的"辨"识需要一个清晰、合理的系统性框架。目前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严重的不足。原型转"变"及传"变"研究的关键应以原型的"辨"析为突破口。首先,通过田野工作获... 赣东闽北穿斗式乡土建筑侧样原型的"辨"识需要一个清晰、合理的系统性框架。目前的研究成果仍存在严重的不足。原型转"变"及传"变"研究的关键应以原型的"辨"析为突破口。首先,通过田野工作获取该地域穿斗式乡土建筑侧样与技艺的大量一手资料;其次,以类型学方法对一手资料进行归类"辨"析,找出原型,探析其转"变";最后,对原型及其转"变"式样作地域空间传"变"分析,并考证《鲁般营造正式》一书的真正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样原型 转“变” 传“变”
下载PDF
逻辑分析方法的中国式解读(上)——以冯友兰为核心 被引量:5
3
作者 胡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由于逻辑分析方法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母体内孕育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在这一引进过程内,不少学者是通过自学得到这一方法的,这就使他们缺乏逻辑分析方法方面的深厚的学养基础。一般而言,在西方,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 由于逻辑分析方法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母体内孕育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在这一引进过程内,不少学者是通过自学得到这一方法的,这就使他们缺乏逻辑分析方法方面的深厚的学养基础。一般而言,在西方,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但在中国,哲学则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于是,在西方哲学中,思想必须跟着方法走;而在中国现代,哲学家普遍地认为,作为方法的逻辑分析显然要居于价值之下,逻辑分析方法必须要服务于重建受到西方哲学挤压而几乎崩溃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这一崇高的目标,即方法要跟着哲学思想体系走。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中国现代哲学家在关于逻辑分析方法的性质、适用范围等重大问题上与西方分析哲学家之间不免有着巨大的分歧——西方分析哲学家们是由逻辑分析方法入手而反对任何建立形而上学思想体系的企图的,而中国现代哲学家如冯友兰等人却偏要以逻辑分析方法来重建形而上学;维也纳学派认为逻辑分析方法严格地局限在表达经验事实的命题形式,而中国现代哲学家则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顽强地要走进实在的世界之内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分方法 中国传统哲学 经验事实
原文传递
核心价值观融入判词的三维场景及其功能 被引量:6
4
作者 曹磊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37,共9页
在裁判文书中援引核心价值观辨法析理,可以丰富司法论证资源,强化社会主义司法的价值取向,提升裁判结论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的场景与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作为“标杆”宣示主流价值,让判词更加有“礼”;... 在裁判文书中援引核心价值观辨法析理,可以丰富司法论证资源,强化社会主义司法的价值取向,提升裁判结论的正当性和可接受性。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的场景与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一是作为“标杆”宣示主流价值,让判词更加有“礼”;二是作为“边界”规范漏洞填补,让判词更加有“力”;三是作为“标准”衡量价值取舍,让判词更加有“理”。在个案场景中,核心价值观需与案件事实结合,通过法官恰当的事实铺陈、积极修辞等具体法律方法的运用而进入推理过程,完成抽象价值与具体裁判规范的协同,推进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理念的实质性融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律价值 判词
原文传递
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的辨与析
5
作者 周春沣 张发平 李晨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5,39,共6页
社会风险评估和评估报告是一个有机体,共同服务于社会风险治理。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是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法治化、规范化的集中体现。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是一个系统范畴,生发于社会风评估实践的科学性、体现于评... 社会风险评估和评估报告是一个有机体,共同服务于社会风险治理。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是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法治化、规范化的集中体现。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是一个系统范畴,生发于社会风评估实践的科学性、体现于评估报告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成于评估报告评审的公正性。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性是检验社会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的三项基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评估报告 标准化
下载PDF
自有玄心赏风流--论冯友兰对魏晋玄学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鹏翔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08,共7页
冯友兰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对魏晋玄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开创人和重要奠基者。冯友兰的魏晋玄学研究具有开展早、持续长、成果多、影响大等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在郭象玄学、玄学方法论、玄学的派别和发展阶段、魏晋玄学... 冯友兰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对魏晋玄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开创人和重要奠基者。冯友兰的魏晋玄学研究具有开展早、持续长、成果多、影响大等显著的特点,尤其是在郭象玄学、玄学方法论、玄学的派别和发展阶段、魏晋玄学的精神特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魏晋玄学 郭象研究 风流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视域的课堂活动设计——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为例
7
作者 区锦超 郑蔼娴 《新教育(海南)》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教学中,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设计情境激趣、实践操作、辨思析理、巧设练习、学习评价等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深度参与、深度感悟、深度理解、深度思考... 教学中,结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的教学实践,教师应设计情境激趣、实践操作、辨思析理、巧设练习、学习评价等课堂活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深度参与、深度感悟、深度理解、深度思考、深度反思,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激趣 实践操作 巧设练习 学习评价
原文传递
逻辑分析方法的中国式解读(下)——以冯友兰为核心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5,共8页
由于逻辑分析方法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母体内孕育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在这一引进过程内,不少学者是通过自学得到这一方法的,这就使他们缺乏逻辑分析方法方面的深厚的学养基础。一般而言,在西方,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 由于逻辑分析方法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母体内孕育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在这一引进过程内,不少学者是通过自学得到这一方法的,这就使他们缺乏逻辑分析方法方面的深厚的学养基础。一般而言,在西方,哲学是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但在中国,哲学则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于是,在西方哲学中,思想必须跟着方法走;而在中国现代,哲学家普遍地认为,作为方法的逻辑分析显然要居于价值之下,逻辑分析方法必须要服务于重建受到西方哲学挤压而几乎崩溃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这一崇高的目标,即方法要跟着哲学思想体系走。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中国现代哲学家在关于逻辑分析方法的性质、适用范围等重大问题上与西方分析哲学家之间不免有着巨大的分歧——西方分析哲学家们是由逻辑分析方法入手而反对任何建立形而上学思想体系的企图的,而中国现代哲学家如冯友兰等人却偏要以逻辑分析方法来重建形而上学;维也纳学派认为逻辑分析方法严格地局限在表达经验事实的命题形式,而中国现代哲学家则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顽强地要走进实在的世界之内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分方法 中国传统哲学 经验事实
原文传递
论魏晋名理学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毅 《文史哲》 1986年第6期60-65,共6页
一学术界一般认为,名理学是存在于玄学之前,并独立于玄学之外的一个哲学流派,有的学者认为,玄学是名理学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玄学是对名理学的否定。两派都认为,随着玄学的兴起,名理学衰落了。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难以成立,其根本... 一学术界一般认为,名理学是存在于玄学之前,并独立于玄学之外的一个哲学流派,有的学者认为,玄学是名理学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玄学是对名理学的否定。两派都认为,随着玄学的兴起,名理学衰落了。我们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难以成立,其根本点在于,在魏晋时期名理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流派,它仅仅是一种理论思维方法,将它独立于玄学之外是没有根据的。下面,我们把在《三国志》和《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被称为“善名理”的人物开列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玄学 理论思维方法 魏晋名理学 哲学流派 王弼 政治哲学 根本点 逻辑学 学术界
下载PDF
王弼对《老子》的理论■绎 被引量:1
10
作者 才清华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5,共7页
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提炼、聚焦与演绎之所以极富哲学意涵,与其论述的缜密性是分不开的。对王弼思维理路独特性的考察,亦可引申到思考经典与诠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诠释者的思考方式及其所采纳的演绎方式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意... 王弼对《老子》思想的提炼、聚焦与演绎之所以极富哲学意涵,与其论述的缜密性是分不开的。对王弼思维理路独特性的考察,亦可引申到思考经典与诠释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诠释者的思考方式及其所采纳的演绎方式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以及在什么意义上影响到对经典的诠释与建构。透过对王弼诠释理路的理解,亦可见及魏晋玄学的主要发展特征——重视说理及对明晰性的追求。这一思想风格的确立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把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重思魏晋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诠释 王弼 《老子注》
原文传递
重道轻文观念之变与文的自觉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海 杨青芝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0-53,67,共5页
孔子在探讨具体事实和道理时要求言意协调,对于本体道———"天道"则流露出"言不尽意"的倾向。老子以本体道———根本道理来反思各种具体道,要求超越具体的"言"。韩非、墨子重视具体道而轻视言和文,庄... 孔子在探讨具体事实和道理时要求言意协调,对于本体道———"天道"则流露出"言不尽意"的倾向。老子以本体道———根本道理来反思各种具体道,要求超越具体的"言"。韩非、墨子重视具体道而轻视言和文,庄子领悟老子的本体道而提倡忘言。汉代学者将孔老之道作了认识论和实践论方面的具体解释,重道轻文,重意轻言。何晏以"无"消解了政治伦理之道,强调"道"的不可言说;王弼以无为用,既用本体道来反思具体道,又由具体道去领悟本体道,形成道文同一、言意兼重的观念,消除了圣人和一般人、经典和一般著述之间的界限,不仅促进了文的自觉,也促进了人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得意忘言
下载PDF
《齐物论》英译之“名”与“实”——兼谈典籍英译中译者的任务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5-160,共6页
庄子在西方被冠以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等称号。我们在考察译本的过程中发现,英译者对《齐物论》一篇的曲解难辞其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重的:有译者被先人注释所误导;有译者对《齐物论》理解断章取义或割裂了《齐物论... 庄子在西方被冠以神秘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等称号。我们在考察译本的过程中发现,英译者对《齐物论》一篇的曲解难辞其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重的:有译者被先人注释所误导;有译者对《齐物论》理解断章取义或割裂了《齐物论》一篇与其他内篇的关系;还有译者受西方思维方式的影响,造成英译文之"名"与原文的哲学含义之"实"不符。典籍英译的译者应从中获得启示:要从整体上把握原文的义旨,在理解原文的过程中做到"辨名析理",在英译的过程中做到"正名达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英译 哲学含义 整体观 正名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若干问题
13
作者 杜石然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着显著的时代特点。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应该怎样定位,科技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将是本文涉及的问题,对当时的治学方法也将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博学多能 清谈论辩 各从其类
下载PDF
“辨名析理”与“得意忘言”——冯友兰、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方法论研究论析
14
作者 马鹏翔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方法论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在魏晋玄学研究领域,冯友兰先生通过对郭象玄学的研究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论进路,汤用彤先生通过对王弼玄学的研究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方法论进路... 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方法论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在魏晋玄学研究领域,冯友兰先生通过对郭象玄学的研究提出了"辨名析理"的方法论进路,汤用彤先生通过对王弼玄学的研究提出了"得意忘言"的方法论进路。从魏晋玄学的特质和两位学者的学术旨趣分析,这两种方法论进路正好相互补充,构成魏晋玄学乃至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汤用彤 得意忘言 方法论
下载PDF
玄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王弼评传》
15
作者 京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6-97,共2页
玄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王弼评传》京林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艺境.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北京大学出... 玄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王弼评传》京林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艺境.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以王弼为代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研究 《评传》 王弼哲学 形名学 本体论 魏晋玄学 何晏 中国传统哲学 以无为本
下载PDF
《文章流别论》与文体辨析
16
作者 徐昌盛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18-130,共13页
挚虞《文章流别论》通过“诗”“颂”等辨析文体的渊源,通过“诔”“七”等辨析文体的流变,通过“赋”“颂”等辨析文体的类别,通过“铭”体辨析文体的风格。辨名析理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方法。挚虞熟悉玄学,所撰《文章流别论》注重文体辨... 挚虞《文章流别论》通过“诗”“颂”等辨析文体的渊源,通过“诔”“七”等辨析文体的流变,通过“赋”“颂”等辨析文体的类别,通过“铭”体辨析文体的风格。辨名析理是魏晋玄学的重要方法。挚虞熟悉玄学,所撰《文章流别论》注重文体辨析,典型地体现了辨名析理的影响。挚虞通过辨名析理的方法构建了文体论的新范式,直接影响了《文心雕龙》的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流别论》 文体
下载PDF
从庄子的“混沌与知”出发——冯友兰先生对道家思想诠释的一个视角
17
作者 赵金刚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7-64,共8页
冯友兰在建构其“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时,发挥了《庄子》中“浑(混)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之与其自身哲学的阐释联系起来,并以此说明道家哲学的特点,并在随后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及《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强调了新理学体系的相关观点。... 冯友兰在建构其“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时,发挥了《庄子》中“浑(混)沌”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将之与其自身哲学的阐释联系起来,并以此说明道家哲学的特点,并在随后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及《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强调了新理学体系的相关观点。冯先生认为,要想达到“混沌”的境界,是不能通过“去知”实现的,“知”是通向“大全”的必由之路。冯先生晚年讲的“后得的混沌”正是从“哲学史”的视角对其早期观点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混沌 境界 道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