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垄断执行中的间接购买人诉讼研究——论欧盟竞争法私人损害赔偿之诉的新指令 被引量:7
1
作者 剌森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133,共15页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中的间接购买人诉讼资格与转嫁抗辩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反应了反垄断私人执行的赔偿目标与威慑目标之间的矛盾。从赔偿市场中垄断协议或行为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间接购买人理所应当被赋予诉讼资格。欧盟为便利间...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中的间接购买人诉讼资格与转嫁抗辩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反应了反垄断私人执行的赔偿目标与威慑目标之间的矛盾。从赔偿市场中垄断协议或行为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间接购买人理所应当被赋予诉讼资格。欧盟为便利间接购买人诉讼,在竞争法损害赔偿诉讼的指令中设计了一个可反驳推定,但是关于这个可反驳推定部分学者认为其可能会给被告带来多重责任的风险,其依据是如果被告无法在直接购买人诉讼中成功援引转嫁抗辩的同时,又无法反驳间接购买人关于溢价转嫁的推定。此外,反对间接购买人诉讼资格的观点即Illinois Brick规则,主要基于反垄断诉讼的威慑目标。而赋予间接购买人诉讼资格的主要论断在于执行成本,或者说诉讼成本过高。为此,欧盟尝试采用集体诉讼的方式解决小额诉讼中当事人不愿诉的困境。虽然我国反垄断法和司法解释没有否认间接购买人的诉讼资格,但是事实上间接购买人诉讼在司法实践中依然罕见。欧盟指令中的推定,对于我国间接购买人诉讼的空白,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研究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购买人 反垄断私人诉讼 损害赔偿 转嫁抗辩 Illinois Brick规则
原文传递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原告资格界定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艺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6-69,共4页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对原告的资格并没有作"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从理论上说,间接购买者具有原告资格。美国联邦法院在实践中一直采取"直接购买者"规则,欧盟2014年的新指令中对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做出了比较详细的...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对原告的资格并没有作"直接"利害关系的限制,从理论上说,间接购买者具有原告资格。美国联邦法院在实践中一直采取"直接购买者"规则,欧盟2014年的新指令中对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我国的间接购买者原告资格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应当允许转嫁抗辩,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和代表人诉讼制度,适当减轻间接购买人的举证责任以及诉讼负担,谨慎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从提高间接购买者的诉讼积极性入手,提高其诉讼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执行 间接购买者 转嫁抗辩 集体诉讼
下载PDF
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制度构建重心——基于美国与欧盟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冯锦如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反垄断私人执行的实施效果在竞争执法机构主导的公共执行面前相形见绌。美国早已建立了成熟的反托拉斯私人诉讼体系;欧盟在这一方面虽起步较晚,但也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给反竞争行为的受害者提供了诸多诉讼中的有利条件。对美国与欧盟的... 反垄断私人执行的实施效果在竞争执法机构主导的公共执行面前相形见绌。美国早已建立了成熟的反托拉斯私人诉讼体系;欧盟在这一方面虽起步较晚,但也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给反竞争行为的受害者提供了诸多诉讼中的有利条件。对美国与欧盟的先进经验进行批判式的学习,有助于找出适合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发展出路。提高法院的反垄断专业水平,以及适当减轻原告的证明责任,是现阶段应重点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私人诉讼 三倍赔偿 转嫁抗辩 证明责任
下载PDF
欧盟竞争法中的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规则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綦书纬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8期213-217,共5页
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问题,是欧盟反托拉斯损害赔偿诉讼统一协调立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该文对欧盟主要成员国处理该问题的现行立法及实践进行了比较。欧洲法院在判例中确认了遭受反托拉斯损害的"任何人"提起损害... 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问题,是欧盟反托拉斯损害赔偿诉讼统一协调立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该文对欧盟主要成员国处理该问题的现行立法及实践进行了比较。欧洲法院在判例中确认了遭受反托拉斯损害的"任何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但将转嫁抗辩问题留给了各成员国自行解决。在白皮书中,欧盟委员会针对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以及转嫁抗辩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这些措施立足于欧盟法律文化及传统,从政治层面尊重了各成员国的传统民事法律秩序,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技术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成员国 转嫁抗辩 间接购买者
下载PDF
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规则构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綦书纬 《经济法论丛》 2014年第1期35-50,共16页
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在该领域公共政策目标的选择为我国相关规则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经验。我国应当平衡反垄断法实施的威慑性和实现矫正正义的关系,... 转嫁抗辩与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损害赔偿诉讼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美国、加拿大以及欧盟在该领域公共政策目标的选择为我国相关规则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经验。我国应当平衡反垄断法实施的威慑性和实现矫正正义的关系,在承认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并且允许转嫁抗辩的同时,完善相关实体和程序规则,祛除所产生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嫁抗辩 间接购买者 转嫁推定 侵害利益
原文传递
“转嫁抗辩”:美国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磊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1-77,共7页
“转嫁抗辩”虽因剥夺间接购买者的起诉资格而饱受非议,但却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直采行。分析“转嫁抗辩”的理论基础、制度设计和美国司法实践,解读“转嫁抗辩”规则为中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的经验与警示,指出中国在构... “转嫁抗辩”虽因剥夺间接购买者的起诉资格而饱受非议,但却被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直采行。分析“转嫁抗辩”的理论基础、制度设计和美国司法实践,解读“转嫁抗辩”规则为中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供的经验与警示,指出中国在构建反垄断私人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时,需注重诉讼效率,合理平衡“威慑”与“补偿”的双重目标,可尝试从原告、法院这两个重要角度出发,并以证据与证明、团体诉讼、拓宽专业知识输入法院的渠道等为制度完善的突破口与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嫁抗辩 反垄断私人诉讼 威慑 补偿 效率
下载PDF
澳大利亚对非法征税返还之诉的解决途径——“分割主义”取代“转嫁抗辩”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林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在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因错交或多交税款而起诉政府税务机关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时,政府税务机关为逃避责任,往往会提出“损失转嫁”作为抗辩理由。这一抗辩一直得到英美法传统理论的支持,但却受到澳大利亚“分割主义”理论的挑战。
关键词 非法征税 不当得利 转嫁抗辩 “分割主义”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引入转嫁抗辩的潜在困境与对策——以欧美立法经验为起点
8
作者 胡宇航 《法大研究生》 2023年第2期79-98,共20页
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针对垄断行为受害者与垄断行为人之间的损害赔偿数额问题引入了欧美已有多年立法实践与讨论的转嫁抗辩规则。这不失为该征求意见稿的... 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针对垄断行为受害者与垄断行为人之间的损害赔偿数额问题引入了欧美已有多年立法实践与讨论的转嫁抗辩规则。这不失为该征求意见稿的一大亮点。然而,结合美国与欧盟的立法实践经验可以发现,转嫁抗辩作用的发挥或许有赖于一系列其他规范形成的规范群的共同作用。然而,此次征求意见稿似乎仅对转嫁抗辩这一规则进行了单一的移植,对欧美经验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可能未作充分回应。此外,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也存在规范与执行上的问题,可能无法满足转嫁抗辩所带来的间接购买人诉讼需求。面对转嫁抗辩引入可能产生的效果,我国或可通过建立统一经济分析规则、完善相关领域专家与法院协同制度、明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建立证据提供制度以及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方式促使转嫁抗辩真正发挥其效果,促进对垄断行为的威慑、助力对受害者的公平赔偿并最终推动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民事诉讼 转嫁抗辩 间接购买人
原文传递
反垄断法间接购买者原告资格问题研究
9
作者 刘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5-41,共7页
反垄断私人实施机制应当允许直接购买者和间接购买者就自己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提起赔偿请求,即承认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为权衡违法行为实施者与间接购买者之间的利益,应当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即为避免违法行为实施者遭受多重索赔,可允... 反垄断私人实施机制应当允许直接购买者和间接购买者就自己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提起赔偿请求,即承认间接购买者的诉讼地位。为权衡违法行为实施者与间接购买者之间的利益,应当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即为避免违法行为实施者遭受多重索赔,可允许其转嫁抗辩;基于间接购买者处于或者接近销售末端而举证难的事实,为鼓励其主张权利,可采取举证责任倒置措施;鉴于间接购买者过于分散,起诉动力不足,可赋予相关社会团体有限的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间接购买者 原告资格 转嫁抗辩 举证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