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文论中的“象喻”传统 被引量:18
1
作者 夏静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6,共8页
在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独具中华民族思维特质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文学观念史上出现最早且伴随始终的基源范畴。"象"源自先民"尚象"意识①,在夏商巫卜文化和周代宗法文化的熏染下,成为构建古代思想... 在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独具中华民族思维特质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文学观念史上出现最早且伴随始终的基源范畴。"象"源自先民"尚象"意识①,在夏商巫卜文化和周代宗法文化的熏染下,成为构建古代思想系统的基本文化符号,经过先秦思想家的重新阐释与精神超越,遂演变为蕴涵思维特征、文化观念与审美特质的"象喻"思维模式,辐射到思想史、哲学史、美学史及文学史诸多领域。所谓"象喻",是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立象见意"为目的,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借助主体的感受,以整合的、情感的方式把握和表述文学世界,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契合而成的一种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传统 古代思想 文学世界 先秦思想家 文化体系 思维特质
原文传递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嘉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4,共10页
本文用具体的诗例对杜甫诗歌在写实中的象喻性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这里的“象喻”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意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对外物的认识分为感知、感动和感发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诗歌内容... 本文用具体的诗例对杜甫诗歌在写实中的象喻性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这里的“象喻”指的是诗歌中的情意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诗人的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作者将对外物的认识分为感知、感动和感发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的诗歌内容也可以分为感觉、感情和志意三个层次。杜甫诗歌的象喻性主要体现为他在物象之中表达了一种理念,即诗歌内容的第三个层次——志意,而这种表达是杜甫的人格与志意的自然流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写实 感发 志意
下载PDF
象喻: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殊闲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象喻”是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之一。受中国诗歌“象喻”特质的濡染,中国传统诗歌评论也习惯于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而代之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有时甚至演变为一种“创作”,成为语言“冲浪”和心理“按摩”的载体。象喻诗歌与象喻诗评同中有... “象喻”是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之一。受中国诗歌“象喻”特质的濡染,中国传统诗歌评论也习惯于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而代之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有时甚至演变为一种“创作”,成为语言“冲浪”和心理“按摩”的载体。象喻诗歌与象喻诗评同中有异。总之,“象喻”是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它为中国人写诗、读诗、论诗、识诗提供了独特的手段和视角,展现了中国人品评艺术与品评人生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凸现出中国人审美诉求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评论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离骚》的象喻范式与文化内蕴 被引量:12
4
作者 尚永亮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助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和求女之喻,转相生发,互为依托,整体思考,层进层深,营构出一条借弃妇喻逐臣、借男女喻君臣的庞大整一的象喻系统,最终达成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的深层契... 《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助香草之喻、美人之喻、男女君臣之喻和求女之喻,转相生发,互为依托,整体思考,层进层深,营构出一条借弃妇喻逐臣、借男女喻君臣的庞大整一的象喻系统,最终达成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的深层契合。这是一种极具典范性的创作方法,也是一种以象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而在其内里,则潜隐着中国文化阴阳、男女、夫妇、君臣相对应、相关合的基本元素。可以认为,《离骚》所展示的这种象喻特点及由此构成的创作范式一经出现,便与其深厚广博的思想内容相结合,形成极大的吸附力和典范性,不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昭示作用,而且也在承接前人的基础上,将弃逐文学及其艺术表现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创作范式 文化内蕴 观念世界 创作方法 思维方式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最后的守林人——乌热尔图新论 被引量:9
5
作者 张直心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重读乌热尔图,主旨并非迎合环保一类的时令话题;诱使笔者蓦然回望的不止是一个自然生态的保护者,更是那个古老文化的守灵人、民族生存的守望者。如果说乌热尔图的早期创作中曾出现弗莱所谓的“天真类比”,那么,其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重读乌热尔图,主旨并非迎合环保一类的时令话题;诱使笔者蓦然回望的不止是一个自然生态的保护者,更是那个古老文化的守灵人、民族生存的守望者。如果说乌热尔图的早期创作中曾出现弗莱所谓的“天真类比”,那么,其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建构的象喻世界则日趋浑涵幽深,直至逸出了中原文化期待视野,蒙受误读与冷遇。本文力图真正走进乌热尔图笔下那片象喻“丛林”,倾听“守林人”的本真言说;穿透隐蔽于既有意符后的民族图腾的独特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热尔图 民族文学 图腾文化 小说创作 叙事形式 鄂温克族 生命异质 本真言说
原文传递
激情与思辨的融合——玄学派诗人多恩述评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汉玉 何昌邑 《山东外语教学》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通过对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约翰·多恩的人生观和诗歌的分析,试图揭示多恩如何运用那奇特的'象喻'来解读生命和存在的意义并论及了他与其他诗人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关键词 玄学派诗歌 约翰·多恩 思辨 激情
下载PDF
“象喻”思维论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9-185,239,共7页
"象喻"是古人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立象见意"为目的,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以整合的、情感的方式表述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不仅为... "象喻"是古人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立象见意"为目的,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以整合的、情感的方式表述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不仅为仿效事物的形体提供范式,而且用以揭示背后的意义、思想和情感。考察"尚象"到"象喻"一脉的发展衍变,可以发现,无论是附在六十四卦《象传》中的推衍,还是《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乃至诸子之学的理论升华,均明确地传达出在古人思想中业已存在着一种观念形态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着复杂而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人格象喻与命运变奏的咏叹——论李清照写花词 被引量:9
8
作者 苏涵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4-48,共5页
李清照词对花的大量描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花的意象系统,在她词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她词中的花,一方面因与卓异人格的交融而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一部与历史巨变紧密相联的盛衰变化的生命之史。她竟是一个独特的“... 李清照词对花的大量描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花的意象系统,在她词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她词中的花,一方面因与卓异人格的交融而具有外柔内刚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却形成了一部与历史巨变紧密相联的盛衰变化的生命之史。她竟是一个独特的“花间”词人。由此,本文试图提供一个认识易安词的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人格美 人格精神 历史巨变 系统 易安词 人生境界 花间 人格追求
下载PDF
劳伦斯《鸟·兽·花》:人的复归与宇宙和谐秩序的祈唤 被引量:6
9
作者 潘灵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6-102,共7页
《鸟·兽·花》是一部集中展示大量动植物形象的独特诗集。在这部诗集里,劳伦斯通过整体性的象喻世界的建立,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人与自我”这三个维度探索人的生存,从而发出人的复归与建立宇宙和谐秩序的双... 《鸟·兽·花》是一部集中展示大量动植物形象的独特诗集。在这部诗集里,劳伦斯通过整体性的象喻世界的建立,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文明”、“人与自我”这三个维度探索人的生存,从而发出人的复归与建立宇宙和谐秩序的双重祈唤。赋予自然以本质上的人格化和体系性思想的宏大幽远,使这部作品成为20世纪诗坛不朽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兽·花》 劳伦斯 自然 诗集 人格化 宇宙和谐秩序 诗歌
下载PDF
“以技为喻”与《文心雕龙》批评话语的生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忠富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年第2期115-135,共21页
"以技为喻"是中国文学批评中一种独特的譬喻方式,它基于百工技艺与作家创作之间的相通性与相似性,是象喻思维向文学批评领域辐射的产物。刘勰的《文心雕龙》所以能够截断众流、拔萃出类,其关键正在于"以技为喻"批... "以技为喻"是中国文学批评中一种独特的譬喻方式,它基于百工技艺与作家创作之间的相通性与相似性,是象喻思维向文学批评领域辐射的产物。刘勰的《文心雕龙》所以能够截断众流、拔萃出类,其关键正在于"以技为喻"批评范式的大量运用。在《文心雕龙》中,举凡文学创作之"雕缛"、"符采相济"的体制特征,讲求法度、重视模范的理论主张,以及中和、余味的审美理想,刘勰皆援百工技艺以出之。刘勰借助"以技为喻",在实现百工经验向文学创作领域迁移的同时,也完成了技艺术语向批评话语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以技为
原文传递
汉语风格的存在状态和表述方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金国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对汉语风格形态的的认知与解读,一直困扰着语体风格学界。本文认为任何语言的风格形态都深深地镌刻着民族精神的印记,潜隐着民族语言的文化基因。对汉语风格的解读与表述,只能从汉语自身的本质特征出发,去窥探汉语风格论的精髓与奥妙。... 对汉语风格形态的的认知与解读,一直困扰着语体风格学界。本文认为任何语言的风格形态都深深地镌刻着民族精神的印记,潜隐着民族语言的文化基因。对汉语风格的解读与表述,只能从汉语自身的本质特征出发,去窥探汉语风格论的精髓与奥妙。因此,文章从对汉语特质的讨论入手,观察分析了汉语风格的存在状态、解读路径和表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形态 汉语特质 显性 隐性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与“象喻”思维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2,共7页
基于“天人合一”观念的“象喻”发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象”将情志和物象进行类比与置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诗性特质。百年来,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将“象喻”思维融于创作的传统。“象喻”是超级电影语言,它可以是... 基于“天人合一”观念的“象喻”发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象”将情志和物象进行类比与置换,构成了中国文化的诗性特质。百年来,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将“象喻”思维融于创作的传统。“象喻”是超级电影语言,它可以是一个镜头、一个蒙太奇段落,甚至是全片;也可以是一个人物形象、一件道具、一个人物的名字、一句台词、一个空间等。“象喻”思维参与构建中国电影美学,突破了西方所定义的电影语言体系,以一种整体思维融合具体与抽象、表象与本质,是本土电影美学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儒家文化 礼乐
原文传递
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洪林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19-26,共8页
陶渊明在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立意超拔、取象新鲜,造诣极高,因而使其诗歌平淡中显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在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在繁富众多的意象中,“鸟—菊—酒”最能恰当地象喻其“... 陶渊明在诗歌意象艺术创造上立意超拔、取象新鲜,造诣极高,因而使其诗歌平淡中显出浓烈,自然中露出雄奇,意境深邃,含意隽永,使其光明峻洁的人格在隽永的意境中得到最完美的凸现。在繁富众多的意象中,“鸟—菊—酒”最能恰当地象喻其“理想—现实—奋斗”的人生历程,凸现出其高尚的人格,展示出其全部的生活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建构 经营 诗歌意 “真” 人格 同流 意境 任真
下载PDF
神思浩渺 色彩斑斓──韦尔蒂小说艺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群立 邹颖萍 《外国语文》 1994年第3期15-22,37,共9页
神思浩渺色彩斑斓──韦尔蒂小说艺术何群立,邹颖萍尤多拉·韦尔蒂(1909—)是美国后现代派文学的代表,“声誉遍及世界各国的知名作家”(1)。她创作的小说有5部长篇和40多个短篇,还有《小说探讨》等文艺理论。其风格... 神思浩渺色彩斑斓──韦尔蒂小说艺术何群立,邹颖萍尤多拉·韦尔蒂(1909—)是美国后现代派文学的代表,“声誉遍及世界各国的知名作家”(1)。她创作的小说有5部长篇和40多个短篇,还有《小说探讨》等文艺理论。其风格多样,象“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艺术 欧洲小说 《金苹果》 哥特式小说 卡夫卡 文艺理论 现实主义 推销员之死 黑格尔
下载PDF
《广艺舟双楫》“以兵为喻”论书探析
15
作者 赵忠富 李恒 《书法》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象喻是我国古代书论独特的批评范式,“以兵为喻”是其中最为习见的取譬类型。华夏民族悠久的尚象传统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积淀,为书论“以兵为喻”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根基与丰富的话语武库。书论家“以兵为喻”论书,将书法与刀、... 象喻是我国古代书论独特的批评范式,“以兵为喻”是其中最为习见的取譬类型。华夏民族悠久的尚象传统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积淀,为书论“以兵为喻”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根基与丰富的话语武库。书论家“以兵为喻”论书,将书法与刀、枪、剑、戟、兵法、战阵作类比,以达到见象知义的目的。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作为古代书论集大成之作,也运用了大量“以兵为喻”批评话语。康有为以诸般兵械来比拟书体、笔画的形态之美,以兵法战阵的奇正相生、变幻无穷来譬喻书法的通变之理,以军事要素的协调与配合来比类书法的统筹之道。古代书论“以兵为喻”言说,突破了逻辑分类所形成的知识畛域,极大地提升了书法批评的形象性与理论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以兵为 兵械之 兵法之
原文传递
体貌与文相 被引量:6
16
作者 党圣元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49,共9页
在传统诗文评论的话语体系中,"体"有一种义项是指文章或者文学的整体性存在或整体风貌。"体"本指人之"身体","体"概念进入文论,与魏晋以降的人物品藻相关,而以人体由外而内的肉、骨、气、神等... 在传统诗文评论的话语体系中,"体"有一种义项是指文章或者文学的整体性存在或整体风貌。"体"本指人之"身体","体"概念进入文论,与魏晋以降的人物品藻相关,而以人体由外而内的肉、骨、气、神等构成之整体结构,来比附文章及书画诸艺术的由表及里的"体貌"、"体性"等结构层次,则体现了"近取诸身"的致思范式与"远取诸物"的"象喻"批评特质。文章等人文制作与天地万物、人之身体等皆一气化成,故而一气贯通,异质同构,而品文之法与相人之术及对天地万物的仰观俯察之法,也道通为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文观、生命观、价值观等,对于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理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貌 文相 人物品藻
原文传递
生命的失意与幻灭中的追求——论李商隐诗中的梦意象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光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9-52,共4页
李商隐在他的诗中大量创造和使用梦意象,这一意象具有多重内涵,它常常用以寄托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也用来象喻生命的失意与幻灭,是现实人生在其心灵世界的投影和折射。
关键词 梦意 失意 追求
下载PDF
《荷马史诗》的象喻世界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颜敏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5-139,共5页
《荷马史诗》的象喻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凸现了“远古人类”和“大自然”的种种关系。从中正反映出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 ,具有本土的特性。
关键词 对立 和谐 疏离 《荷马史诗》 自然 古希措 文化心理
原文传递
“象喻”批评论纲
19
作者 夏静 赵忠富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58,189,190,共12页
在中华文艺批评传统中,“象喻”和“知人论世”“依经立义”等,均为出现早且伴随始终、适用性广且习而不察的原初性批评范式。在古人谈文论艺的批评实践中,但凡与人生精神境界或人之精神状态相关者,皆不能仅仅依靠概念、范畴来阐发,还... 在中华文艺批评传统中,“象喻”和“知人论世”“依经立义”等,均为出现早且伴随始终、适用性广且习而不察的原初性批评范式。在古人谈文论艺的批评实践中,但凡与人生精神境界或人之精神状态相关者,皆不能仅仅依靠概念、范畴来阐发,还须借助“象喻”化的运思与言说,这对中华文艺批评传统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形塑作用,同时也是中华思想文化传统具有浓郁的诗性智慧特质与鲜明的社会教化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种原初性批评范式,“象喻”存在着复杂的阐释维度与多维的意义空间,对其研究不仅需要从一种文化的整体视野来观照,而且还必须借助古代修辞学与经典阐释学的相关知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 “以释名” 诗性智慧 教化
原文传递
如乐之和:《文心雕龙》的“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
20
作者 赵忠富 王聪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注重节奏、崇尚和谐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它往往通过“以乐舞为喻”的象喻批评范式来呈现。华夏民族诗乐舞合一的艺术传统,是“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的学理依据。春秋以讫魏晋礼乐崩坏所带来的诗乐...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注重节奏、崇尚和谐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审美追求,它往往通过“以乐舞为喻”的象喻批评范式来呈现。华夏民族诗乐舞合一的艺术传统,是“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的学理依据。春秋以讫魏晋礼乐崩坏所带来的诗乐舞分殊,则为“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前提。《文心雕龙》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象喻批评的典范之作,对于“以乐舞为喻”批评范式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刘勰取譬乐舞以论文,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固有的藩篱,实现了不同知识域的经验互通与话语共享,大大拓展了文学批评的言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批评范式 以乐舞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