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 |
王若江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9 |
60
|
|
2
|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
梁实秋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7 |
22
|
|
3
|
日本学校唱歌与中国学堂乐歌的比较研究 |
张前
|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5
|
|
4
|
百年书面汉语与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历史、现实与反思——为纪念现代汉语一百周年而作 |
刁晏斌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13
|
|
5
|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中的“言文一致”论 |
倪伟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6
|
言文一致":日本近代文学的形式起源——从历史主义到"历史化 |
魏育邻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7
|
20世纪汉语的言文一致问题商兑 |
李春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8
|
口头表达与现代政治:清季民初社会变革中的“言语文化” |
王东杰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9
|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
文贵良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0
|
近代中国人的日语观——以黄遵宪为中心 |
李运博
|
《日语学习与研究》
|
2005 |
7
|
|
11
|
论20世纪40年代华南方言文学运动的有限合理性 |
王丹
王确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2
|
东亚殖民主义背景下“言文一致”的预演——伊泽修二与日据初期台湾的“国语科” |
欧阳月姣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21 |
5
|
|
13
|
试论中国近代文学语言的变革 |
袁进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
1997 |
5
|
|
14
|
散曲语言对正宗文学语言的偏离 |
王星琦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2
|
|
15
|
清末民国“言文一致”运动的民族主义特质 |
高建青
黄丹莉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从“言文一致”视角看瞿秋白的语言文字观 |
薛凡佳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日本语言民族主义剖析--从所谓“纯粹日语”到“言文一致” |
魏育邻
|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8
|
回归混杂性:重审柄谷行人风景论中言文一致问题 |
汤拥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普通国文”的发生——清末《蒙学报》的文体试验 |
陆胤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0
|
从本世纪初西欧文学的译介看当时的中日文学交流——关于当时鲁迅和周作人的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
工藤贵正
励储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