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 |
刘福森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14
|
|
2
|
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
陈思和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4 |
112
|
|
3
|
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 |
韩立新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4
|
|
4
|
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肖锋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8
|
|
5
|
环境伦理学的类型 |
H.罗尔斯顿
刘耳
|
《世界哲学》
|
1999 |
29
|
|
6
|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
江天骥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5
|
|
7
|
“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随想录 |
刘放桐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0
|
|
8
|
论先秦道家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
杨启亮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9
|
试论文学的系统本质 |
陆贵山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2
|
|
10
|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
林德宏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3
|
|
11
|
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
刘云杉
|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2
|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
邓晓芒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9
|
|
13
|
论电影色彩的表现功能 |
周登富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0
|
|
14
|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现状及其分析 |
江怡
|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
15
|
自然主义视角下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研究 |
张晓
刘明
白长虹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1
|
|
16
|
胡塞尔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
邓晓芒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28
|
|
17
|
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历史贡献 |
刘黎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24
|
|
18
|
两种市场观念与两种民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立法政策内涵之分析 |
薛军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4
|
|
19
|
《小城畸人》艺术论 |
王青松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9
|
|
20
|
在自然界实现人道主义——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 |
陈芬
|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