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志”——“诗言志”诠之一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文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3,68,共9页
关键词 “诗言志” “志” 神人 诗论
下载PDF
诗心毅明 才志弘道——刘明才的绘画艺术
2
作者 王胜选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尚书·舜典》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诗经·小雅·鹤鸣》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 《尚书·舜典》载:“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诗经·小雅·鹤鸣》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心雕龙·神思》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刘明才生于四川蓬溪,却自小在西北长大。据其回忆,他幼时曾于庆阳县文化馆见到齐白石的作品《小鱼都来》并对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此他的心中便被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刘明才三十余年的书法实践以及其对诗词写作的涉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永言 诗言志 小雅 神人 典乐 庆阳县
原文传递
论商代“神人以和”的审美风尚 被引量:3
3
作者 杜道明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91-95,共5页
商民族是一个“率民以事神”的民族,它具有早期民族泛神的共性.青铜礼器 的兽面纹和其他纹饰怪兽食人母题,大量存在的牲祭人祭现象以及嗜酒风习等等,无一不凝聚 着商代人尊神事鬼的民族特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神人以和”审美境界的... 商民族是一个“率民以事神”的民族,它具有早期民族泛神的共性.青铜礼器 的兽面纹和其他纹饰怪兽食人母题,大量存在的牲祭人祭现象以及嗜酒风习等等,无一不凝聚 着商代人尊神事鬼的民族特性,也体现了他们对“神人以和”审美境界的刻意追求.“神人以 和”的境界体现了媚神与自娱的统一,即主体在媚神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与情感上的 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商族 审美文化 商代 "神人" 审美风尚
下载PDF
《诗经》:古代硬核生活指南
4
作者 方麟 《家族企业》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学了《诗经》,才能得体地言说;不学《诗经》,相当于面墙而立。上古时代的教育,有诗教、礼教和乐教之说。《尚书·舜典》说:“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 学了《诗经》,才能得体地言说;不学《诗经》,相当于面墙而立。上古时代的教育,有诗教、礼教和乐教之说。《尚书·舜典》说:“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日:‘於,予击石挝石,百兽率舞。’”可见,在《诗经》正式形成之前,已经孕育了对贵族子弟的诗教、礼教和乐教。随着西周以来《诗经》的逐步形成,诗教传统愈益发扬。《诗经》不但成为诗教的经典,也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古代硬核生活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永言 诗教 诗言志 声依永 典乐 神人 上古时代 八音克谐
原文传递
故宫建筑与传统中和思想 被引量:2
5
作者 富丹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42-45,共4页
故宫建筑在布局、色彩等方面体现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神人以和的传统思想。人们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意蕴中去认识故宫 ,才能体会其韵味美感。
关键词 故宫 建筑 思想 天人合一 君权神授 神人
下载PDF
“诗言志”与“诗缘情”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安然 杨隽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49,共4页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命题,始于先秦。《尚书》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诗以言志。”②到了战国,“诗言志”的说法已经很普...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诗学批评的重要命题,始于先秦。《尚书》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偕,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①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诗以言志。”②到了战国,“诗言志”的说法已经很普遍,比如《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③,《苟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④一代宗周,《诗》服务于礼乐活动,“志”是经礼乐精神净化后的情感,是礼乐政治精神的体现。魏晋时,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自此“诗缘情”成为我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缘”,根据《辞海》的解释,有“循”的意思。⑤隋本蕴藏于心,“诗缘情”从诗歌发生的角度人手,着重于情感的抒发,主张循着人的心灵性情,让情感流淌出来。“情”与“志”都是从心而发,可谓一脉相承,因此在历代文论中也常通用,然而“诗缘情”显然反映出脱离礼乐文化制约而回归情感天地的文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缘情” “诗言志” 礼乐精神 诗学批评 《尚书》 神人 言志 政治精神
原文传递
周代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陶波 彭超 《艺术探索》 1998年第3期36-37,共2页
《尚书·舜典》云:“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关于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基调也由此确定下来,既重视“八... 《尚书·舜典》云:“帝日: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关于音乐教育最早的记载。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基调也由此确定下来,既重视“八音克谐”的音乐艺术规律,又标榜“神人以和”的音乐艺术境界,同时也提出了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教化标准,所谓“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所谓:“人文”者,乃“文人”之功,就音乐而言,即要以“人为之节”一类音乐之“文”去规制“操牛尾投足以歌”的原始冲动和自然感兴,进而以乐治心,以乐养性,再进而以乐化民,移风易俗。《周易·贲》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所谓人文,正是礼乐权化之意。周代的礼乐之制不离于“人文”之旨,周代的音乐教育遂尤有其“人文”价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是孔子缅怀周代其:“文”的肺腑之言。周礼系乎“文”,其“文”系乎“人”,不明乎此则不可以知周代礼乐教化之本,亦不可以知周代音乐教育之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人文价值 礼乐教化 “人文” “文” 音乐教育思想 中国文化 神人 礼乐之制 中国古代音乐
下载PDF
释“铸鼎象物”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怀义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铸鼎象物"是史前时期中华民族政治宗教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总结:"在德不在鼎"的观点,反映了史前至战国时期神人关系的变动轨迹;"远方图物"、"铸鼎象物"和"百物而为之备"等,是"物... "铸鼎象物"是史前时期中华民族政治宗教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总结:"在德不在鼎"的观点,反映了史前至战国时期神人关系的变动轨迹;"远方图物"、"铸鼎象物"和"百物而为之备"等,是"物谓鬼神"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铸鼎象物说以原始神话和巫术为基础的思想背景;"禹铸九鼎"是铸鼎象物说提出的神话学背景,这一事件有着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既是史前人类艺术审美观念的集中体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神话的传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鼎象物 德自神力 物谓鬼神 神人
原文传递
神人以和:上古图腾服饰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俞艳庭 李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9-173,共5页
上古服饰充当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通过神人关系关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跟图腾有关的服饰,既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又在对"神人以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人获得群体认同感,增... 上古服饰充当的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通过神人关系关照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跟图腾有关的服饰,既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又在对"神人以和"审美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个体的人获得群体认同感,增强同一部落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神人以和"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到服饰艺术中,是服饰各元素的协调有序、相互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 图腾 沟通神人 神人
下载PDF
简论“和而不同”
10
作者 王淑霞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而不同” 《尚书.尧典》 简论 哲学命题 传统文化 神人 《说文》 中孚
原文传递
人类学美学视域下的上古羽舞祭仪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磊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从朝贺唐尧的庆典仪式中的“百兽率舞”到假面纹身的刑天“操干戚以舞”再到甲骨卜辞“执羽而舞”,皆包含着“接触巫术”和“互渗律”的宗教学原理;祖先神祇的“鸟形灵”降临祭仪现场,从而形成巫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敬鬼神”... 从朝贺唐尧的庆典仪式中的“百兽率舞”到假面纹身的刑天“操干戚以舞”再到甲骨卜辞“执羽而舞”,皆包含着“接触巫术”和“互渗律”的宗教学原理;祖先神祇的“鸟形灵”降临祭仪现场,从而形成巫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敬鬼神”的仪式心理,最终转化为“信仰情态”的审美心理;巫师在体验舞蹈魔力和神性的同时,包含着一个如何向仪式参与者传输这种感受的过程,从而起到威慑、净化受众的作用,它提升了巫师的自主意识,在体验神性时发展了人性,将纯粹的宗教形式过渡为宗教和审美、艺术结合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人 羽舞 接触巫术 互渗 审美心理
原文传递
构建和谐社会三要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有才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68,27,共3页
关键词 构建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 谐” 神人 保合太 哲学命题 百家争鸣
下载PDF
湖南醴陵出土商代象尊纹饰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卫 乔松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111,共2页
现今国内仅藏的一件商代青铜象尊,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市狮形岭。醴陵象尊用多种动物纹饰进行了适形纹样设计,器身雕刻有20余个动物纹样,并以云雷纹饰底,其中饕餮、夔龙、老虎、玄鸟为主要纹饰。象尊上的动物群纹样是商人"神人以和&qu... 现今国内仅藏的一件商代青铜象尊,出土于湖南省醴陵市狮形岭。醴陵象尊用多种动物纹饰进行了适形纹样设计,器身雕刻有20余个动物纹样,并以云雷纹饰底,其中饕餮、夔龙、老虎、玄鸟为主要纹饰。象尊上的动物群纹样是商人"神人以和"这种人神和谐共处思想的结晶,其象鼻纹样虎上鸟下则是"巴人崇虎"的力证。通过对醴陵象尊艺术纹饰和文化寓意的分析研究,特别是从其老虎和玄鸟的构成样式推断,醴陵象尊很有可能是湖南本土的青铜器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尊 虎纹 玄鸟纹 神人 巴人崇虎
原文传递
基于“诗乐舞一体”的《诗经·周南·芣苢》考论
14
作者 邱轶 彭飞 《华夏文化》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一、《诗经·周南》与“诗乐舞一体”关系考(一)“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 一、《诗经·周南》与“诗乐舞一体”关系考(一)“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诗歌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诗乐舞一体”是中国诗歌发生时期的总体风貌,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已成为学界共识。如《尚书·舜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风貌 歌永言 诗言志 声依永 《诗经 芣苢 神人 周南
下载PDF
“诗言志”与“百兽率舞”——民族音乐传说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萧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神人以和"与"诗言志"是上古时期重要的文艺思想,该文用西方"快乐"学说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论述了"诗言志"、"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和谐风化关系,言简意赅地提示出"... "神人以和"与"诗言志"是上古时期重要的文艺思想,该文用西方"快乐"学说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论述了"诗言志"、"神人以和"、"百兽率舞"和谐风化关系,言简意赅地提示出"神人以和"这一"天人合一"的德艺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神人 百兽率舞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政治伦理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墨白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4期15-20,共6页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不仅在有关文学的“经邦纬世”、“道德风教”等价值学说中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且也贯穿于文学的审美价值、宗教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文章不朽”说等价值观系统之中,并形成...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价值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不仅在有关文学的“经邦纬世”、“道德风教”等价值学说中直接地表现出来,而且也贯穿于文学的审美价值、宗教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以及“文章不朽”说等价值观系统之中,并形成了主导性的价值指向,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取向 “比德”说 政治伦理 神人 观风稽政
下载PDF
企业和谐管理初探
17
作者 陈双岭 《河北企业》 2005年第12期16-17,共2页
一、对企业和谐管理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舜帝年代。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 一、对企业和谐管理的理解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舜帝年代。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里的和谐不仅是乐律的本质,而且应当是自觉追求的境界。后来,随着百家争鸣的出现,古人对“和”的认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和谐逐渐成为社会的法则。比如孔子称“礼之用,和为贵”等等,其中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管理 企业 辩证法思想 中国传统 神人 百家争鸣 舜帝 诗言志 为贵
下载PDF
《红楼梦》中的器乐文化
18
作者 詹皖 《人民周刊》 2020年第14期88-89,共2页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诚非虚誉。清代点评家诸联曰:"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象、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得。"古人于音乐非仅作悦耳之娱,... 《红楼梦》被称为"百科全书",诚非虚誉。清代点评家诸联曰:"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卜星象、弹棋唱曲、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得。"古人于音乐非仅作悦耳之娱,实重感化教育之功,故"礼乐"并称。《尚书·尧典》有所谓"八音克谐,神人以和"之教;《周礼·大司乐》有"以乐语教国子"之训;《白虎通》有"乐所以荡涤,反其邪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论。孔子有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语 《白虎通》 唱曲 诸联 诗词文赋 神人 感化教育 三月不知肉味
下载PDF
诗可以观:论《诗经》灾害书写中“神人以和”的审美意识展现
19
作者 柯利强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4期30-33,共4页
在《诗经》的祈愿诗中,灾害书写主要是以透露着灾害记忆的书写方式存在,这些灾害记忆或包蕴于周人的卜筮之言和祈愿之语中,或展露在周人祭祀、禳灾之志内。与之同时,周人的灾害记忆无不展露着“神人以和”的审美意识,这主要在祈愿诗中... 在《诗经》的祈愿诗中,灾害书写主要是以透露着灾害记忆的书写方式存在,这些灾害记忆或包蕴于周人的卜筮之言和祈愿之语中,或展露在周人祭祀、禳灾之志内。与之同时,周人的灾害记忆无不展露着“神人以和”的审美意识,这主要在祈愿诗中的颂“考”诗和祭祀、禳灾诗的灾害书写中得以体现:在颂“考”诗中,“神人以和”的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周人的卜筮之言和祈愿之语中;而在祭祀、禳灾诗中,“神人以和”的审美意识则主要体现在周人的祭祀、禳灾之志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灾害书写 卜筮 祈愿 神人 审美意识
下载PDF
先秦音声之美的发展历程
20
作者 束有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82-85,共4页
先秦音声之美的发展历程束有春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的始初阶段,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圣人"对中国美学思想的重大贡献,已得到了古今学人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可谓连篇累犊,蔚为大观。但是,正象人们在观赏艳丽的鲜花时而不应... 先秦音声之美的发展历程束有春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史的始初阶段,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圣人"对中国美学思想的重大贡献,已得到了古今学人高度重视,其研究成果可谓连篇累犊,蔚为大观。但是,正象人们在观赏艳丽的鲜花时而不应该忽视那一片片绿叶一样,与“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范畴 神人 理性思维 “中庸” 音乐声 音声 审美认识 发展历程 “乐” 吕氏春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