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北方话的“番式”变读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伯君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5,共8页
母语为非汉语的民族说汉语时,受本族语的影响,口中的汉语往往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音、减音等变读,这种汉语可以称作"番式"汉语,属于汉语方音的民族变体。本文根据番汉对音文献,例举中古北方话在民族语中的几种变读形式,目的... 母语为非汉语的民族说汉语时,受本族语的影响,口中的汉语往往会发生音素的替代、增音、减音等变读,这种汉语可以称作"番式"汉语,属于汉语方音的民族变体。本文根据番汉对音文献,例举中古北方话在民族语中的几种变读形式,目的是提请学界注意民族语对汉语的共时变读与汉语的历时演化之间的区别。同时,鉴于"番式"汉语已经在北方话中"沉积"下来,成为方言的语音特征,在进行语音分析时,也应该注意把这种"番式"变读与历时演化层次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对音 北方汉语 河西方音 ""汉语
原文传递
契丹字拟音的再检讨
2
作者 孙伯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128,共12页
鉴于此前学界基于汉字拟定契丹文的读音时,对古代汉语与阿尔泰语语音系统的总体差异,汉语在契丹人口语中的“番式”变读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本文特结合女真文文献、汉语在蒙古语中的“番式”变读规律,以及契丹小字对汉字的注音等,梳理了... 鉴于此前学界基于汉字拟定契丹文的读音时,对古代汉语与阿尔泰语语音系统的总体差异,汉语在契丹人口语中的“番式”变读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本文特结合女真文文献、汉语在蒙古语中的“番式”变读规律,以及契丹小字对汉字的注音等,梳理了契丹人口语中汉语的声韵规律,进一步探讨了契丹文的拟音问题。契丹“番式”汉语的语音特征包括:汉语疑母字-和来母字1-在契丹人口语中发生了增音变读,分别读作*■-、*■-;汉语匣、喻、影母字在契丹人口语中发生了变读,匣母字变读作h-/g-/k-,部分影、喻母字发生了增音变读,作*-■(i);汉语非、敷两母f-在契丹人口语中读作p-;契丹人把汉语齿头音ts-ts^(h)-、s-变读为一个s-音位;汉语日母字在契丹人口语中往往读作■-或s-;汉语人声字韵尾-t、-k、p在契丹人口语中变成阴声韵;汉语部分鼻音-m、-■韵尾字在契丹人口语中有变读人-n的情况;契丹语中只有一套塞音声母,不区分汉语的送气塞音和不送气塞音。这种带有“番式”变读的辽代汉语,在金代又进一步得到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小字 语音构拟 汉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