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沈德潜“温柔敦厚”说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65-68,共4页
沈德潜"温柔敦厚"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并加以具体化。"温柔敦厚"说涉及人格、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表现方式三个层次:主张人格为先,这是"温柔敦厚"说的前提与基础;在诗歌内容方面要求言之有物,有补于世道人心... 沈德潜"温柔敦厚"说继承儒家诗教传统,并加以具体化。"温柔敦厚"说涉及人格、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表现方式三个层次:主张人格为先,这是"温柔敦厚"说的前提与基础;在诗歌内容方面要求言之有物,有补于世道人心;在诗歌表现方式上,主张含蓄蕴籍、渊涵婉曲。沈德潜提倡"温柔敦厚"说,是清初以来诗坛重倡诗教、重整儒家诗学传统的必然结果。此种学说之所以招致批判,主要原因在于其存在严重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温柔敦厚 层次 局限
下载PDF
从“温柔敦厚”说的影响解读《柳毅传》
2
作者 陈明利 余静 《邢台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9-160,164,共3页
《柳毅传》作为唐传奇中的名篇,深受儒家"温柔敦厚"说的影响。从伦理教化的主题、尚和谐的美学精神、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及"谲谏"艺术方式等方面对《柳毅传》予以解读。
关键词 温柔敦厚 《柳毅传》
下载PDF
沈德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顺贵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发展史和文艺理论演变史的角度,在纵向概述沈德潜生前及后人研究沈德潜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界普遍关注的沈德潜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与“温柔敦厚”说、沈德潜诗歌创作及其在唐诗学上的贡献等...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发展史和文艺理论演变史的角度,在纵向概述沈德潜生前及后人研究沈德潜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界普遍关注的沈德潜的诗学体系、“格调”说与“温柔敦厚”说、沈德潜诗歌创作及其在唐诗学上的贡献等情况作了细致的学术梳理和评述。作者同时指出,目前人们对沈德潜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所在,并且对研究的方法作出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清代 文学家 诗学体系 诗歌创作 “格调 温柔敦厚 杜诗学 《唐诗别裁集》
下载PDF
沈德潜的诗学主张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
4
作者 桂天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07年第1期79-83,共5页
学界一般将沈德潜诗学主张划分为"格调"说和"温柔敦厚"说,凡所立论,均不出其右。事实上,在沈德潜的诗学体系中,诗教和审美具有不可分割的同一性。这种内在属性表现为他在对诗歌宗旨、体裁、音韵、神韵的考量中使用... 学界一般将沈德潜诗学主张划分为"格调"说和"温柔敦厚"说,凡所立论,均不出其右。事实上,在沈德潜的诗学体系中,诗教和审美具有不可分割的同一性。这种内在属性表现为他在对诗歌宗旨、体裁、音韵、神韵的考量中使用了同一标准,这一标准就是"中正和平"、"微宛和庄"。这是沈德潜诗学主张的鲜明特色。他的贡献在于,在古典诗歌发展的最后阶段,对中国诗歌美学作出了历史性的总结和熔炼,这是中国古典诗学发展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德潜 诗学 格调 温柔敦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