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剧思维”及其在《原野》中的实践 被引量:32
1
作者 居其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1,共6页
金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歌剧思维",本质上是个实践命题。它倡导从事歌剧创作的各专业艺术家自觉按照歌剧艺术高度综合性特点,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所有参与舞台综合的诸元素进行有机综合和整体化合,从而使歌剧艺术综合... 金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歌剧思维",本质上是个实践命题。它倡导从事歌剧创作的各专业艺术家自觉按照歌剧艺术高度综合性特点,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所有参与舞台综合的诸元素进行有机综合和整体化合,从而使歌剧艺术综合美在舞台演绎中得到尽可能完善的体现。就实践"歌剧思维"方面所达到的成就而言,《原野》剧本创作、音乐创作和表导演艺术及其舞台综合美体现不仅是金湘歌剧创作中最好的一部,也是在新时期以来中国歌剧创作和中国歌剧史以来在严肃歌剧领域里最好的一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思维 歌剧《原野》 剧本创作 音乐创作 表导演艺术 歌剧综合美
原文传递
我写歌剧《原野》——歌剧《原野》诞生20周年有感 被引量:16
2
作者 金湘 《歌剧》 2009年第2期53-56,共4页
歌剧《原野》诞生至今已20年了。一部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之手交给了社会,就如婴儿脱离母体一般,完全以其本体的特征参与社会实践,不受作者个人意志所左右地受到社会的检验;同样,一部作品,一旦融入艺术的历史长河,起伏沉浮,大浪淘沙,也只... 歌剧《原野》诞生至今已20年了。一部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之手交给了社会,就如婴儿脱离母体一般,完全以其本体的特征参与社会实践,不受作者个人意志所左右地受到社会的检验;同样,一部作品,一旦融入艺术的历史长河,起伏沉浮,大浪淘沙,也只能任由历史筛选!基于这一认识,我就《原野》音乐创作中的若干情况,以一个作曲者的身份,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原野》 艺术 创作实践 原野 音乐创作 艺术创作 歌剧思维
下载PDF
大型革命历史题材歌剧创作的新路径——评印青歌剧《长征》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3
3
作者 娄文利 《中国文艺评论》 2016年第12期76-90,共15页
歌剧《长征》的首演是2016年国家大剧院的重头戏,也是国内外乐坛格外关注的大事件。这部歌剧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委约剧作家邹静之和作曲家印青耗时四年创作而成,于7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首演[1],由吕... 歌剧《长征》的首演是2016年国家大剧院的重头戏,也是国内外乐坛格外关注的大事件。这部歌剧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委约剧作家邹静之和作曲家印青耗时四年创作而成,于7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首演[1],由吕嘉指挥,田沁鑫、杨笑阳导演,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演出。全剧时长近三个小时,共六幕九场,有名有姓的人物近30个,合唱队规模逾百人,是迄今为止国家大剧院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咏叹调 声乐曲 歌剧创作 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 印青 《长征》 红军时期 歌剧思维 艺术
下载PDF
中国歌剧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一民 《艺术评论》 CSSCI 2019年第10期16-26,共11页
中国歌剧从正式诞生到迅猛发展,可以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同步。本文以"剥茧抽丝"的方式回顾这一"同步"历程,从论证《白毛女》何以成为"中国第一部歌剧"开始,将70年中国歌剧史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歌剧从正式诞生到迅猛发展,可以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同步。本文以"剥茧抽丝"的方式回顾这一"同步"历程,从论证《白毛女》何以成为"中国第一部歌剧"开始,将70年中国歌剧史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梳理:从"新歌剧"到"民族歌剧",再从"民族歌剧"到"中国歌剧",以及在国际舞台面临严峻挑战的中国当代歌剧的创作现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举例回顾了中国歌剧创作的各种重要理念、趋势、成就;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参考意见,重点分析了问题症结之所在;并展望中国歌剧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前景和条件,提出民族化、国际化和当代化三者的平衡和统一是中国歌剧创作当前需要高度关注并努力达成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中国歌剧 中国歌剧学派 歌剧思维 歌剧戏曲化 中国歌剧的世界形态 民族音乐语言的提升与转化 当代歌剧
原文传递
金湘“歌剧思维”论观产生的背景、实质及其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满新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金湘先生的歌剧创作在我国当代歌剧领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当代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史学和音乐创作等多个视角,对金湘本人提出的"歌剧思维"论作以具体分析和论证,指出了该创作观念在当代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 金湘先生的歌剧创作在我国当代歌剧领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当代音乐学研究的美学、史学和音乐创作等多个视角,对金湘本人提出的"歌剧思维"论作以具体分析和论证,指出了该创作观念在当代中国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分析了其歌剧创作美学的实质,对其历史价值做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者在上述几个问题上的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歌剧思维 美学实质 历史价值
下载PDF
从歌剧《沂蒙山》看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乾 《艺术评论》 2021年第5期73-83,共11页
使用民族歌剧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革命题材,讴歌英雄人物,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优良传统。本文以近年来"现象级"民族歌剧《沂蒙山》为对象,从"继承民族歌剧的优良传统"和"探索内... 使用民族歌剧这一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革命题材,讴歌英雄人物,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优良传统。本文以近年来"现象级"民族歌剧《沂蒙山》为对象,从"继承民族歌剧的优良传统"和"探索内容和形式上的与时俱进"两方面阐述其在革命题材民族歌剧创作中所做出的有益探索,并借此管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的发展,以期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革命历史题材 歌剧思维 民族风格
原文传递
“歌剧思维”在《原野》剧本改编中的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温辉明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9-123,共5页
一、歌剧剧本在话剧剧本内容基础上所实施的"删减"、提炼、浓缩、变更、替换、扩充等改编措施,使歌剧《原野》剧本的改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改编的成功正是"歌剧思维"实践的成果。二、话剧比较擅长用独白、对... 一、歌剧剧本在话剧剧本内容基础上所实施的"删减"、提炼、浓缩、变更、替换、扩充等改编措施,使歌剧《原野》剧本的改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这种改编的成功正是"歌剧思维"实践的成果。二、话剧比较擅长用独白、对白来表现心理描写与抒情描写,而改编成歌剧后,只有重要的心理描写与抒情描写才得以保留与提炼,并一般用咏叹调或咏叙调来表现。三、歌剧中,人物动作与活动大多只是辅助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它们较少独立使用。四、《原野》歌剧剧本中,能用音乐表达的情感,一般不用长篇累牍的文字来描写,一定要用文字来表达的含义,就尽可能用"歌词般的语言"来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湘 《原野》 剧本 歌剧思维
原文传递
浅析莫扎特歌剧中宣叙调的歌剧思维及演唱风格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山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163,共2页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无论在体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惊人的。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维也纳时期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是他的颠峰之作...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无论在体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惊人的。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维也纳时期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是他的颠峰之作。对宣叙调的歌剧思维及演唱风格分析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宣叙调 歌剧思维 演唱风格
下载PDF
当代中国歌剧发展掠影——兼谈“歌剧思维与歌剧创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旭华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5期39-40,共2页
当代中国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由于人们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歌剧发展的机遇。... 当代中国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由于人们艺术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对当代中国歌剧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挑战,同时也是中国歌剧发展的机遇。本文对当代中国歌剧发展进行了论述,以加深人们对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歌剧 歌剧思维 歌剧创作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从“歌剧思维”再谈歌剧《苍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发荣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38,共4页
《苍原》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这部西洋歌剧民族化的成功之作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尚待挖掘。鉴于此,本文从西洋歌剧创作模式与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入手,对中国歌剧创作思维进行了... 《苍原》活跃在中国歌剧舞台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这部西洋歌剧民族化的成功之作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尚待挖掘。鉴于此,本文从西洋歌剧创作模式与民族化的音乐语言入手,对中国歌剧创作思维进行了简单回顾,以揭示中国歌剧创作思维模式在歌剧《苍原》中的具体显现,审视《苍原》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评论 中国歌剧 《苍原》 歌剧思维
原文传递
金湘的“歌剧思维”在歌剧文本创作中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宏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歌剧文本创作是歌剧一度创作的基础,剧作家以所具备的歌剧艺术规律的认知程度和驾驭能力对剧本在题材选择、题材确立、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场面及其组接的方式等诸多方面,留下音乐所需要的空间,提供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条件,最终实现体... 歌剧文本创作是歌剧一度创作的基础,剧作家以所具备的歌剧艺术规律的认知程度和驾驭能力对剧本在题材选择、题材确立、人物及人物关系的设置、场面及其组接的方式等诸多方面,留下音乐所需要的空间,提供音乐表现所需要的条件,最终实现体现歌剧文本创作的根本的戏剧性和音乐性的有机综合。我国的歌剧理论界对歌剧文学的基本规律,历来都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其中经验教训一直都没有得到系统性的总结与反思。基于此,本文旨在从金湘提出来"歌剧思维"的审美理念出发,目的是在理论高度总结出歌剧文本创作思维的历史经验和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思维 整体性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歌剧思维映射下的复合曲式结构特征——以歌剧《茶花女》与《楚霸王》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华茂 魏扬 《音乐探索》 2015年第3期132-137,共6页
歌剧音乐的曲式结构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设计,它区别于其他音乐体裁的结构特征,乐句、乐段、乐部等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严谨,甚至很模糊,因此无法以传统曲式学中某种曲式类型来界定,往往是多种曲式类型的交混。以《茶花女》《楚霸王... 歌剧音乐的曲式结构根据剧情的发展来设计,它区别于其他音乐体裁的结构特征,乐句、乐段、乐部等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严谨,甚至很模糊,因此无法以传统曲式学中某种曲式类型来界定,往往是多种曲式类型的交混。以《茶花女》《楚霸王》两部歌剧为例,探讨其在独唱、重唱、合唱以及管弦乐队的纵向叠置中所产生的多重复合手法,包括和声复合、调性复合、句法复合、曲式结构复合等等,并进一步阐释歌剧思维映射下形成的复合曲式结构特征的唱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 歌剧思维 复合曲式 《茶花女》 《楚霸王》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歌剧创作的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红歌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9-43,共5页
中国歌剧的发展较之欧洲几百年的历史积累,虽在时间和文化积淀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几代音乐人励精图治的奋发拼搏中,诞生了一批批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时至新世纪的今天,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歌剧的进步虽在表象上愈发火... 中国歌剧的发展较之欧洲几百年的历史积累,虽在时间和文化积淀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几代音乐人励精图治的奋发拼搏中,诞生了一批批脍炙人口的艺术经典。时至新世纪的今天,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歌剧的进步虽在表象上愈发火爆,但明显存在着创作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内忧外患。本文以音乐社会学和美学的视角进行观察,着重论述中国当代歌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思考对策和解决途径,力求能够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形成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创作 时代感 民族化 歌剧思维 情感表达
原文传递
“歌剧思维”的困囿与“歌剧技术”的突破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万斋 《歌剧》 2019年第1期96-99,共4页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礼记·乐记》中就已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的描述,表面上音乐是感情变化的表露;而'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则可谓...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礼记·乐记》中就已有'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的描述,表面上音乐是感情变化的表露;而'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则可谓对表演艺术发生、展衍的精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思维 中国歌剧 民族歌剧 舞台表演艺术
下载PDF
莫扎特晚期三部歌剧宣叙调的歌剧思维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山雪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49-250,共2页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无论在体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惊人的。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晚期(维也纳时期)的三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更... 莫扎特是世界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无论在体裁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惊人的。其中歌剧在他的创作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晚期(维也纳时期)的三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更是他的颠峰之作。对这三部歌剧宣叙调的歌剧思维和演唱风格,演唱技术进行探索是本文的写作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宣叙调 歌剧思维
下载PDF
金湘“歌剧思维”在《原野》中的体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静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X期191-192,共2页
金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他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在歌剧领域的贡献与影响尤为突出,歌剧《原野》是金湘歌剧创作中最好的一部,在他的全部歌剧创作中实践其"歌剧思维"成就最高,因此,本文从"... 金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他的作品体裁广泛、风格多样,在歌剧领域的贡献与影响尤为突出,歌剧《原野》是金湘歌剧创作中最好的一部,在他的全部歌剧创作中实践其"歌剧思维"成就最高,因此,本文从"歌剧思维"的角度分析金湘的作品《原野》,以期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思维 金湘 《原野》
原文传递
给世界一个震撼的传奇——金湘歌剧《杨贵妃》首演十周年回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贤美 《歌剧》 2015年第5期86-90,共5页
金湘歌剧《杨贵妃》中极具歌唱性的旋律主题、典型的纯五度复合和声、气势磅礴的大歌剧合唱以及贯穿全剧的歌剧思维创作观,使这部歌剧在国内外的演出获得成功。笔者拟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点,对歌剧《杨贵妃》的首演十周年进行回望。
关键词 歌剧 杨贵妃 剧本 纯五度复合 歌剧思维
下载PDF
为“歌剧思维”而呼——读《中国近现代歌剧史》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琳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28,F0003,共4页
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满新颖著的《中国近现代歌剧史》是中国歌剧研究的重要成就,它以歌剧思维作为研究的主线,并保持研究的学术中立,从国内外搜索大量珍贵史料,由此"重新发现"了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别样历史。著作对"... 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满新颖著的《中国近现代歌剧史》是中国歌剧研究的重要成就,它以歌剧思维作为研究的主线,并保持研究的学术中立,从国内外搜索大量珍贵史料,由此"重新发现"了中国近现代歌剧的别样历史。著作对"歌剧思维"的呼吁,必将有利于中国歌剧艺术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歌剧史》 歌剧思维 戏剧性 多声性
原文传递
再添华彩:从《杜十娘》到《卓文君》——评林戈尔歌剧新作的音乐创作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晓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民族歌剧《杜十娘》与《卓文君》是著名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教授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的音乐创作立足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以中西融合的创作美学通过系列结构完整、情绪形象统一的声乐、器乐段落串排与连接来层层展开音乐戏剧... 民族歌剧《杜十娘》与《卓文君》是著名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院长林戈尔教授的作品。这两部作品的音乐创作立足于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以中西融合的创作美学通过系列结构完整、情绪形象统一的声乐、器乐段落串排与连接来层层展开音乐戏剧性。作品力图充分发挥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作用,将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情感、情境的有效统一等,付诸于歌剧唱段与音乐的多样化表达之间,并通过调动歌剧特有的独唱、对唱、合唱、重唱等形式来实现音乐效果的综合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歌剧 音乐戏剧性 咏叹调 歌剧思维
原文传递
重述与转写——歌剧《原野》叙事片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靖波 《艺苑》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原野》是曹禺作品中最具歌剧品格者。歌剧改编忠实于原作,但又根据浪漫主义歌剧的美学特征和体裁的特殊要求,对剧情加以全息化重述,可称为"零度改编"。此外,体裁的转移,使得叙述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故事的讲述方式也歌... 《原野》是曹禺作品中最具歌剧品格者。歌剧改编忠实于原作,但又根据浪漫主义歌剧的美学特征和体裁的特殊要求,对剧情加以全息化重述,可称为"零度改编"。此外,体裁的转移,使得叙述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故事的讲述方式也歌剧化了。该剧的音乐创作也以歌剧的艺术规律为核心,突出音乐构思的戏剧性和整体性,使体现20世纪八十年代时代精神的剧作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剧《原野》 零度改编 歌剧思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