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革命”与“有情”——丁玲再解读 |
李杨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2
|
要有情,要有爱,要温暖 |
袁卫星
|
《教育家》
|
2024 |
1
|
|
3
|
“抒情考古学”:汪曾祺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解读 |
邱悦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趣·思·情:涵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 |
杨文凯
|
《中学教学参考》
|
2024 |
0 |
|
5
|
人性化下有情管理班主任 |
张文婷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3
|
|
6
|
无情有性与无情无性——以牛头禅与慧能南宗禅为中心 |
戴继诚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7
|
中国古代爱情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西厢记》、《牡丹亭》和《桃花扇》为例 |
常民强
常怡明
|
《文化与传播》
|
2014 |
3
|
|
8
|
“有情”才是真“风水” |
赵复才
邵玉华
|
《中华建设》
|
2011 |
2
|
|
9
|
看似无“亿”却有情——《怨郎诗》文本解读 |
郭晓芹
|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刘辰翁评批李贺诗探析 |
焦印亭
|
《南昌高专学报》
|
2008 |
1
|
|
11
|
历史·文化·有情——孙见喜《乡贤》读札 |
杨辉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12
|
“一生重要一回改变”--重探沈从文川南土改之行及转业问题 |
莫雨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郭象美学:“任性”而“自得” |
祁志祥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4
|
汤显祖《牡丹亭》的“宗唐”旨趣 |
张含
|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初三道德与法治“四有”复习课——以“双减”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为例 |
黄晓枫
|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3 |
0 |
|
16
|
从唐传奇看唐代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观 |
杨菲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1
|
|
17
|
风景、抒情及其他:1949年前后的沈从文 |
杜英
|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论魏源的人才思想 |
马旭辉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9
|
论西门庆的有情形象及其对贾宝玉的影响 |
李云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20
|
从“无情”到“有情”——简析吸血鬼形象的发展历程 |
王威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