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40年:历程、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中原 郭苏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5-85,共11页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发展的40年。经过40年的重建、探索和推进,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学科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2年)、学科全面发展阶...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政治学学科恢复发展的40年。经过40年的重建、探索和推进,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学科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2年)、学科全面发展阶段(1992—2012年)和学科精细化发展阶段(2012至今)。在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中,西方化与本土化、科学化与方法论多元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可以调和、共存、融通甚至相互滋养的学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本土化 科学化 方法论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教育叙事研究:科学反思与方法论革命 被引量:9
2
作者 牛利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46-48,53,共4页
教育活动内在意义具有的无限开放性和相对的不易把握性,决定了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视阈融合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意义的探寻与理解。本文倡导“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多元主义... 教育活动内在意义具有的无限开放性和相对的不易把握性,决定了运用教育叙事研究的必要性。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视阈融合和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够有效地进行教育意义的探寻与理解。本文倡导“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多元主义,主张打破在方法论问题上的保守主义倾向,旨在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存在提供合法性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教育叙事研究 科学主义 方法论多元主义 方法论 科学反思 教育意义 教育活动 多元主义 保守主义
下载PDF
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与中国政治学的未来 被引量:13
3
作者 谈火生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73,共11页
现代政治学自诞生之初内部就存在不同学科传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竞争。从19世纪末到二战之前,政治学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从欧洲传统中受益良多,并逐步发展出自身的研究传统;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科学传统开始反过来影响欧洲,并... 现代政治学自诞生之初内部就存在不同学科传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竞争。从19世纪末到二战之前,政治学在美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从欧洲传统中受益良多,并逐步发展出自身的研究传统;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科学传统开始反过来影响欧洲,并引发了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人文研究传统的抵抗;进入21世纪,美国政治学界内部出现了欧洲传统的回归和两个传统走向平衡的诉求。欧洲传统和美国传统之间的分合与竞争对未来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防止政治学学科的"美国化",保持学科内部不同分支学科、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平衡,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传统 美国传统 量化研究 质性研究 方法论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经济学中的“严谨性”与“相关性”之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4
作者 李黎力 任维伟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4年第3期84-96,159,共14页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针对经济学的典型批判和论争基本上基于一种“权衡预设”展开过度追求经济学的逻辑“严谨一性”以至于牺牲了现实“相关性”,应当在二者之间寻求正确的权衡。对20世纪初经济学学科正式创... 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针对经济学的典型批判和论争基本上基于一种“权衡预设”展开过度追求经济学的逻辑“严谨一性”以至于牺牲了现实“相关性”,应当在二者之间寻求正确的权衡。对20世纪初经济学学科正式创建以来的经济思想史考察发现,经济学中的“严谨性”与“相关性”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内在统一-潜在分化-公开对立-持续割裂的演化,在此过程中,对“严谨性”的理解出现了“经验严谨性”向“数学严谨性”的转向,由此产生了流行的“权衡预设”。鉴于这种转变并非一个自然而然的先天注定的演进过程,经济学函需破除当今单一狭隘的“数学严谨性”标准,摆脱传统的“权衡预设”陷阱,秉承方法论多元主义,真正实现“严谨性”与“相关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谨性 相关性 数学严谨性 经验严谨性 方法论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社会科学的多元方法论与自然主义
5
作者 王一雪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2-69,105,共9页
个体解释往往预设或结合社会因素,对社会现象的整体解释也离不开个体。不同于通过建立普遍原则来综合个体和整体的进路,金凯德、鲍厄尔等提出自然主义立场,说明在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时需要联合经验案例,分析运用于地方性、语境性的社会... 个体解释往往预设或结合社会因素,对社会现象的整体解释也离不开个体。不同于通过建立普遍原则来综合个体和整体的进路,金凯德、鲍厄尔等提出自然主义立场,说明在探讨社会科学方法论时需要联合经验案例,分析运用于地方性、语境性的社会解释中的个体和整体类型的可行性。自然主义立场导致方法论多元主义的发展,综合多元主义、孤立多元主义和互动多元主义均存在问题,实用主义或许可以为自然主义立场在哲学语境上提供一种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个体主义-整体主义之争 方法论多元主义 自然主义 实用主义
下载PDF
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功能缺陷与法学方法论上的救治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智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一个成熟的行政法学学科应该具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成熟而稳定的方法论等。中国行政法学无疑是存在着功能性的缺陷,这些功能缺陷与行政法学方法论所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革新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就成为中国行政法学未来发展的路... 一个成熟的行政法学学科应该具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成熟而稳定的方法论等。中国行政法学无疑是存在着功能性的缺陷,这些功能缺陷与行政法学方法论所存在的缺陷有关。因此,革新行政法学的方法论就成为中国行政法学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突破口,方法论的多元主义是行政法学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法学方法论 方法论多元主义 方法整合
下载PDF
战争制胜的秘密——评《军事力量: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卓 《国际政治科学》 2010年第3期110-124,134,共16页
近年来,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军事力量: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一书,对书中提出的"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的研究问题、分析框架、经验论... 近年来,美国国际安全研究中关于军事行动制胜因素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评述了此类研究的代表人物比德尔的《军事力量:解释现代战争中的胜利与失败》一书,对书中提出的"军事力量部署差异制胜论"的研究问题、分析框架、经验论证等主要研究环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本文从理论、方法论等角度总结了此书的成就,认为该书通过构建以"军事力量部署"这一非物质变量为核心的安全理论,丰富了我们对现代军事行动的理解。同时,本文也对该书在理论建构和检验以及政策建议提出了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力量部署 现代攻防战术 方法论多元主义
下载PDF
心理学的时代精神:在学科交叉中开辟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巍 郭本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1-65,共5页
历经130余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七大学科之一,并作为枢纽科学不断地为其它学科输送知识养分。然而,心理学内部也依然遗留下学派之争、分裂与整合、方法论冲突等诸多问题。当下与未来心理学的"时代精神"可以凝... 历经130余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七大学科之一,并作为枢纽科学不断地为其它学科输送知识养分。然而,心理学内部也依然遗留下学派之争、分裂与整合、方法论冲突等诸多问题。当下与未来心理学的"时代精神"可以凝练为"在学科交叉中开辟进路"。其主要立场包括:第三种文化引领学术生长点;问题中心的研究取向深化认识;方法论的多元主义突破研究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时代精神 第三种文化 问题中心 方法论多元主义
下载PDF
边界的建构:米德格雷系统干预方法论探析
9
作者 刘益宇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29,共5页
系统边界问题是系统实在论者与系统建构论者争论的难题之一,尤其关于人类活动系统的边界,系统实在论者的独立观察假设不断受到挑战。当代系统建构论者米德格雷基于过程哲学,提出系统干预方法论,尝试超越传统主客体二元论的困境,其核心... 系统边界问题是系统实在论者与系统建构论者争论的难题之一,尤其关于人类活动系统的边界,系统实在论者的独立观察假设不断受到挑战。当代系统建构论者米德格雷基于过程哲学,提出系统干预方法论,尝试超越传统主客体二元论的困境,其核心概念是边界判定,倡导以批判方式建构人类活动系统边界,以达到对问题情景理解的可持续改善。米德格雷采用过程哲学路径的特殊价值在于将非人类现象与主体的互动也纳入边界判定之中。然而,米德格雷只强调边界判定以“过程”为对象,或者过程哲学可以帮助保持批判性,而缺乏从事件解释-因果效验-客观建构的内在逻辑去深入分析系统干预方法论的哲学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干预方法论 边界判定 方法论多元主义 客观建构 社会世界复杂性
原文传递
分析方法的视角缘起、限制与超越之路
10
作者 郭台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5,112,共12页
分析是一种与综合相对的思维方式,是西方社会科学的正统方法。但该方法长期引发认识论层面的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对象之争,需要进行方法论的历史反思。分析方法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后期库萨的尼古拉开创新宇宙观,阿尔贝蒂提出... 分析是一种与综合相对的思维方式,是西方社会科学的正统方法。但该方法长期引发认识论层面的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对象之争,需要进行方法论的历史反思。分析方法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后期库萨的尼古拉开创新宇宙观,阿尔贝蒂提出“透视法”,为分析方法引入作为操作规范的视角论。分析视角的初始要求是观察者以自我感知为中心,选定进入视域的对象范畴;其次是要在主体与对象之间通过点与线的投射而建立关联;此外,科学探索既是认识客观世界,更是回应观察者的困惑。笛卡尔进一步把分析与怀疑、综合、检验结合为一个闭合的研究逻辑,克服单一视角的局限。较之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政治学更难进入现场并固守特定视角,应以发现事实与解释问题为导向,采用“方法论多元主义”,把所有分析视角视为自带天生缺陷的研究策略,转换观察位置,以增加对政治复杂现象的客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方法 分析视角 政治学分析 方法论多元主义
下载PDF
建设项目理论框架: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沙凯逊 《建筑经济》 2010年第10期95-97,共3页
讨论建设项目的概念、性质以及与建筑企业的关系,分析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一个三层次的理论框架。为了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项目理论体系,必须在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从企业本位转变为项目本位... 讨论建设项目的概念、性质以及与建筑企业的关系,分析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一个三层次的理论框架。为了建立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项目理论体系,必须在立场、观点和方法论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从企业本位转变为项目本位,从治理外生转变为治理内生,从一元主义转变为多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框架 项目本位 治理内生 方法论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与因果多元主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初维峰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4,共7页
干预主义者所持有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单一标准的,他们认为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优于因果多元主义。但是,通过对因果多元主义的分类表明,伍德沃德通过批判形而上学的因果多元主义进而驳斥因果多元主义是有失偏颇的,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不仅和... 干预主义者所持有的因果关系理论是单一标准的,他们认为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优于因果多元主义。但是,通过对因果多元主义的分类表明,伍德沃德通过批判形而上学的因果多元主义进而驳斥因果多元主义是有失偏颇的,因果关系的操控理论不仅和概念的因果多元主义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因果多元主义相互融合,而且支持概念的因果多元主义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因果多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的操控理 因果多元主义 形而上学的因果多元主义 概念的因果多元主义 认识-方法论的因果多元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