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寻过去的不确定的答案——《天下为学说裂》补言 被引量:2
1
作者 瞿骏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1-144,共4页
重构提出历史学形形色色问题的不确定的答案,正是目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可深入的方向之一。这要求新的史料观和方法论。新的史料观一方面要求对漫无边际的"史料扩充"抱有警惕,但另一方面相当鼓励在一个全息性的、不分珍域的... 重构提出历史学形形色色问题的不确定的答案,正是目前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可深入的方向之一。这要求新的史料观和方法论。新的史料观一方面要求对漫无边际的"史料扩充"抱有警惕,但另一方面相当鼓励在一个全息性的、不分珍域的视界里阅读和讨论各种史料。从方法论来说,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目前最可提倡的方法乃是"捕风",即捕捉时代的"真趋势"、"真相信"、"真压抑"和"真情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文化史 不确定 史料观 捕风
原文传递
雅歌(组诗)
2
作者 东君 《文学港》 2018年第3期94-96,共3页
在阳台种豆的人 喜欢坐在南风 可以吹到的地方 他在《论语》中 嚼着孔子的弟子
关键词 雅歌 白鹭 捕风 手指 床单 后风 敬亭山 朵花 一个女人 电熨斗
原文传递
捕风(四首)
3
作者 橘子 《江南(诗)》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孔雀在百鸟乐园,笼子里的鸟都在沉默它开屏了,在游人的怂恿下,它开屏了,弯下脖颈,打开骨节,撑起彩色的羽翎,遮住了身后的栅栏,它开屏了,转动身子向四周展示风,挟着惊叹声从翎羽的间隙徐徐滑过.
关键词 诗歌 中国 捕风
原文传递
“捕风”的故事
4
作者 徐炜旋 李亚蝉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7期74-75,共2页
如果钟衍的计划顺利进行,最快两年后,当列车驶过地铁隧道时,将能带动隧道两侧的风机转动,然后通过输送、蓄能、并网等环节传送到地铁站台,解决地铁站的照明及广告牌用电。
关键词 地铁站台 回收利用 风能 风轮 桶形 列车 气候资源 地铁隧道 总发电量 捕风
下载PDF
翼型捕风器在地下空间通风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向昕 彭小勇 +1 位作者 刘佳勇 叶美宏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以S1210型翼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科恩达效应的捕风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自然风速为3 m/s的情况下,对一尺寸为30 m×20 m×3.5 m的地下仓库实际通风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捕风器高度下,室内通风换气次数均... 以S1210型翼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科恩达效应的捕风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在自然风速为3 m/s的情况下,对一尺寸为30 m×20 m×3.5 m的地下仓库实际通风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捕风器高度下,室内通风换气次数均在1次以上,且随着捕风器高度提升,风管进出口的速度值不断增大、负压值不断减小,进出口压力差最大为1.3 Pa;翼型壁面上形成的负压区最下负压值为-14 Pa,随着捕风器高度的提升,通风量也随之增大,但由于同时增大了圆管内的摩擦阻力,通风量的增长速率不断减小;增加捕风器高度对增大通风量有作用且随高度增加作用不断减小;自然风速为1 m/s~5 m/s的工况下,当自然风速大于等于3 m/s时,采用两个翼型捕风器的地下空间通风换气次数可达到1.5次/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捕风 科恩达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鄂东北传统聚落的捕风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剑飞 刘晗 刘拾尘 《华中建筑》 2015年第11期167-170,共4页
要]鄂东北传统聚落有着其独特的捕风系统,通过密集建造的建筑布局与传统村落朝向、水塘以及周边环境的结合,为整个聚落提供了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在局部,鄂东北传统民居中的巷道、槽门、弯水等捕风口的设置增强了建筑的捕风效果,与建... 要]鄂东北传统聚落有着其独特的捕风系统,通过密集建造的建筑布局与传统村落朝向、水塘以及周边环境的结合,为整个聚落提供了良好的通风环境。同时在局部,鄂东北传统民居中的巷道、槽门、弯水等捕风口的设置增强了建筑的捕风效果,与建筑内部的天井相结合,使热压通风与风压通风相互促进。通过整体策略与局部策略的结合,鄂东北传统聚落形成了独特的捕风系统,这些传统的通风策略对于现代所提倡的生态、低能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气候策略 自然通风 捕风系统 鄂东北地区
下载PDF
哈桑·法赛建筑气候设计思想与实践范型
7
作者 潘勇杰 张彤 朱元祥 《建筑师》 CSSCI 2024年第5期97-107,共11页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建筑师”的代表,致力于以低成本方案营造符合地区经济并提升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环境。他通过对乡土建筑气候调适路径的科学评估和要素分离,以建筑构形而不只是依赖动力设备来调... 埃及建筑师哈桑·法赛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建筑师”的代表,致力于以低成本方案营造符合地区经济并提升生活质量的本土化环境。他通过对乡土建筑气候调适路径的科学评估和要素分离,以建筑构形而不只是依赖动力设备来调适气候与身体之间的平衡,探索出一条兼顾舒适和现代的埃及建筑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哈桑·法赛建筑气候设计思想和实践的考证,以其设计中三个常见的乡土范型为线索,揭示其形式操作背后的在地智慧和技术逻辑;以此对当代绿色建筑发展地域化转向下建筑形式生成的范式、技术与方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建筑 哈桑·法赛 建筑气候设计 捕风 遮阳窗 拱顶与圆顶
下载PDF
略论罗贯中对史实与虚构的艺术处理
8
作者 石麟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单元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还有哪些是半真半假的?这是一个饶有意味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中,最难办的是作品中那些对照历史事实或通俗文学作品而言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人物和故事,这方面的情... 《三国演义》中,哪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单元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还有哪些是半真半假的?这是一个饶有意味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中,最难办的是作品中那些对照历史事实或通俗文学作品而言真真假假、半真半假的人物和故事,这方面的情况异常复杂。然而,《三国演义》的作者在取材、剪裁甚至叙事描写、塑造人物方面的出类拔萃的艺术水平恰恰就体现在这些地方。而且,其艺术水平又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和方法得以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排比、分析、总结这些艺术手段和方法。大体而言,这些艺术手法最常见的至少有八种,此处重点讨论其中的张冠李戴、夸张渲染、捕风捉影三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史实与虚构 张冠李戴 夸张渲染 捕风捉影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NSSGR海面风速反演方法研究
9
作者 陈趁新 杨志 +1 位作者 王晓宇 白照广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传统基于地球物理模型函数(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GMF)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海面风速反演存在特征提取准确度低、模型复杂度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 传统基于地球物理模型函数(geophysical model function,GMF)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ometry,GNSS-R)海面风速反演存在特征提取准确度低、模型复杂度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NSS-R海面风速反演方法。通过构建卷积模块自动提取时延-多普勒映射图像(delay-Doppler map,DDM)中的观测特征,特征融合模块将提取的特征与辅助特征关联,全连接模块将上述特征向量逐级映射到海面风速。以“捕风一号”卫星观测数据为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较传统GMF方法,风速反演精度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偏差(mean bias error,MBE)上分别降低了0.51 m/s和0.19 m/s,反演效果分别提升了21%和16%。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针对性地自动提取DDM特征,有效提高特征提取的精度,同时显著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本研究为同类卫星各种地表参数反演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GNSS-R 捕风一号”卫星 海面风速反演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善于“捕风捉影”“添油加醋”——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0
作者 陈仁贵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24年第21期40-42,共3页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搜集身边的素材,而后运用多种手段将素材进行整合,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关键词 捕风捉影” “添油加醋” 初中语文作文
原文传递
浅析捕风器的节能技术与应用
11
作者 吉喆 《建筑与环境》 2012年第4期67-69,共3页
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建筑中的机械通风系统主要是二氧化碳释放的过程,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因此,自然通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捕风器作为一个绿色建筑构件,在被动制冷与... 通风系统可分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两种。建筑中的机械通风系统主要是二氧化碳释放的过程,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在热带地区,因此,自然通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捕风器作为一个绿色建筑构件,在被动制冷与自然通风的过程中被当做一个可持续性的绿色通风措施在国外被广泛使用。捕风器的节能技术及它的应用情况将在本篇文章中做具体介绍,包括它的形态、特质、工作原理以及在各种建筑中的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风器特点捕风器工作原理捕风器应用
下载PDF
捕风一号卫星构型与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单悌磊 白照广 +3 位作者 陈寅昕 邸国栋 葛逸民 冯振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0-145,共6页
根据捕风一号卫星的任务特点,对运载火箭、飞行姿态、设备布局、能源要求、总装测试等约束条件进行了需求分析,对卫星的总体构型进行了设计,优化了太阳翼安装形式,并最终确定了卫星的构型尺寸。之后依据构型设计结果,对主承力结构进行... 根据捕风一号卫星的任务特点,对运载火箭、飞行姿态、设备布局、能源要求、总装测试等约束条件进行了需求分析,对卫星的总体构型进行了设计,优化了太阳翼安装形式,并最终确定了卫星的构型尺寸。之后依据构型设计结果,对主承力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对主承力接头连接、结构减重进行了优化,并开展了力学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捕风一号卫星具备高刚度和高强度的结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质量特性,并最终通过了运输环境、海上起竖及发射环境的考核验证,可为同类卫星的构型与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风一号卫星 构型 结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捕风一号卫星总体设计与技术特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照广 王崇羽 +1 位作者 范东栋 孙纪文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捕风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实现基于星载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技术的气象卫星,采用新型L波段海面风场信息探测技术,在风场测量、海面飓风风速反演等方面为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等行... 捕风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实现基于星载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技术的气象卫星,采用新型L波段海面风场信息探测技术,在风场测量、海面飓风风速反演等方面为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服务。从系统设计角度介绍了捕风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指标,结合需求分析阐述了卫星系统配置、载荷关键指标和轨道特性等方面的确认过程和结果。给出了载荷高精度风场监测、卫星海上发射、星地一体化数据反演、创新性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在具备2~70 m/s范围大风场测量的同时,风速测量精度可以达2 m/s。同时介绍了在轨测试情况、载荷性能比较与后续发展建议。卫星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可作为后续业务星和其他卫星系统论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风一号卫星 气象卫星 总体设计 技术特点 GNSS-R 验证方法
下载PDF
沉管隧道自动捕风节能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明年 汤召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10,共6页
对自动捕风装置在隧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ε=3的圆锥形渐扩口为最佳设计尺寸;隧道采用自动捕风装置可以节约运营通风成本。当外界的自然风为6.6m/s时,采用百台自动捕风装置后节能百分比为26.8%。当外界自然风速达到10.8m/s时,... 对自动捕风装置在隧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ε=3的圆锥形渐扩口为最佳设计尺寸;隧道采用自动捕风装置可以节约运营通风成本。当外界的自然风为6.6m/s时,采用百台自动捕风装置后节能百分比为26.8%。当外界自然风速达到10.8m/s时,采用百台自动捕风装置后节能百分比为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自动捕风装置 数值模拟 节能分析
下载PDF
新型自动捕风排风装置排风口性能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超 霍廖然 +1 位作者 李志永 李真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5,共6页
基于自然通风原理,对所研制的自动捕风排风装置的通风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排风口几何形状与其表面自然通风风压系数的关系,以及提高其排风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圆锥形渐扩口的综合排风性能为... 基于自然通风原理,对所研制的自动捕风排风装置的通风性能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排风口几何形状与其表面自然通风风压系数的关系,以及提高其排风性能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圆锥形渐扩口的综合排风性能为最佳,较无渐扩口的排风口可提高排风量14.3%;所研制的自动捕风排风装置在北京地区冬季典型天利用自然通风即可使房间获得8次/h的换气次数,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捕风排风装置 自然通风 排风口性能优化 模拟 实验
下载PDF
基于捕风器的建筑被动通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维勋 吴妍 臧建彬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142,149,共7页
随着建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合理使用被动通风技术意义重大,捕风器作为一种传统的被动式通风结构,近年来在多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预测了捕风器与窗户耦合的被动式通风房间的气流特征和换气效果... 随着建筑暖通空调的能源消耗问题日益严重,合理使用被动通风技术意义重大,捕风器作为一种传统的被动式通风结构,近年来在多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预测了捕风器与窗户耦合的被动式通风房间的气流特征和换气效果,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测试结果和模拟结果吻合度较高,主要参数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结果表明:在研究工况下,对于带四面开口捕风器的房间而言,在不同风向下包括窗户在内均只有一个风口进风,其余风口排风;窗户位于迎风侧时房间的换气次数最大,为其余工况的3倍以上;窗户位于迎风侧和背风侧时,新鲜空气在房间内的流通区域较大,送风效果较好;而当窗户位于侧风侧或捕风器单独工作时,新鲜空气呈现"短路"现象,送风效果不理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捕风器在建筑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被动式通风结构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通风 捕风 通风性能 实验测试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捕风系统通风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由世俊 汪磊磊 +1 位作者 张欢 刘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36-942,共7页
捕风装置作为一种新兴的自然通风技术,在气候温和地区,比如英国的建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基于广泛使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商用软件Fluent,对一种常见的方形截面捕风系统的通风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0.5 m/s、1 m/s、2 m/s、3 m/s、4 ... 捕风装置作为一种新兴的自然通风技术,在气候温和地区,比如英国的建筑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基于广泛使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商用软件Fluent,对一种常见的方形截面捕风系统的通风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0.5 m/s、1 m/s、2 m/s、3 m/s、4 m/s、5 m/s、6 m/s风速和0°至45°范围内4个风向角条件下500 mm边长的方形捕风系统模型.CFD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低风速下吻合良好,认为在高风速下有相对较大的误差是由于空气进口的均匀性变差引起的.通过模拟图像能够观察到捕风装置风道内部详细的气流运动,这样就很容易确定使用实验手段难以辨别的4个风道的送排风作用,从而可以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给出改进的计算结果.对捕风装置的性能与外界风速和风向的关系也做了讨论.与风道测试相比,CFD软件容易方便地得到结果,为设备的改进发展提供全面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风装置 自然通风 通风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捕风一号卫星研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纪文 白照广 +7 位作者 王崇羽 程城 范东栋 宁金枝 孙李 马磊 郝佳宁 窦毅芳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5,共6页
捕风一号(BF-1)卫星是我国海上发射的卫星项目,为确保项目的圆满成功,针对项目的目标和特殊要求,分析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在以往航天器研制项目管理规范、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研制过程中在集成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及... 捕风一号(BF-1)卫星是我国海上发射的卫星项目,为确保项目的圆满成功,针对项目的目标和特殊要求,分析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难点,在以往航天器研制项目管理规范、经验的基础上,项目研制过程中在集成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及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文章总结了项目研制管理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可为后续航天器研制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发射 捕风一号卫星 项目管理
下载PDF
莎士比亚《捕风捉影》中的饮食叙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鹏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1,共9页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 《捕风捉影》以班尼迪与贝特丽丝之间的"快乐战争"闻名,两人之间由争论到最终互相投降的过程让观众捧腹不已,另一方面学界则更注意此喜剧的阴暗因素,因此更重视喜萝和克劳第的情节。但是,剧中出现了大量有关食物(如橘子、肉等)的指涉,它们定义了角色的身份,触及诸如性、阶层、国族、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关系到特殊的角色性格特点。本文将剧中的食物指涉与同时代医学与政治背景相结合,并指出食物隐喻在剧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 隐喻 食物 捕风捉影》
下载PDF
一种自动捕风通风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超 李志远 +1 位作者 李志永 霍廖然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89,共5页
利用搭建的简易开放式通风实验台,实验研究了所研制的一种具有自动捕风功能的通风装置的最小启动风速、反应时间等机械性能及通风性能。结合北京地区2008年1,2月室外风速、风向实测数据,得到了北京地区冬季65%以上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这种... 利用搭建的简易开放式通风实验台,实验研究了所研制的一种具有自动捕风功能的通风装置的最小启动风速、反应时间等机械性能及通风性能。结合北京地区2008年1,2月室外风速、风向实测数据,得到了北京地区冬季65%以上的时间都可以利用这种自动捕风通风装置实现建筑房间的无动力或微动力通风换气,从而达到节能目的的综合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捕风通风装置 无动力通风 机械性能 通风性能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