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深处是歉疚和忏悔——论《秦腔》中的引生和白雪 |
刘继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2
|
笔墨探奇 山川写照--刘晓阳山水画写生解析 |
宋黎
刘玥煊
|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理性与浪漫: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心迹考察 |
李凤鸣
|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4
|
韩琦的名臣心迹与诗歌创作 |
马自力
范伟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5
|
刘永济《新甲词》系年考及东北大学时期心迹考 |
许菊芳
|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6
|
心迹·突围·和谐——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动力机制 |
李清霞
|
《唐都学刊》
|
2004 |
0 |
|
7
|
魏晋南北朝《孝经》学中的爱敬之论及其影响——以皇侃、刘炫为中心 |
郜喆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8
|
“假问”与“托迹”:《论语》的一种经典诠释法 |
蒋范
|
《船山学刊》
|
2023 |
0 |
|
9
|
崔与之赴秘书少监期间行迹及心迹考析 |
柯贞金
谭新红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1 |
0 |
|
10
|
心迹 |
阿祥思
|
《时代风采》
|
2009 |
0 |
|
11
|
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袁编曲解《湘君》主旨大谈“痴情心态” |
孔莎莎
李士金
|
《好家长》
|
2019 |
0 |
|
12
|
中年心迹 |
阿门
|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3
|
董其昌书法美学与艺术风格论析 |
董菱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4
|
论司马相如的创作心迹 |
鲁红平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5
|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七)——仿佛昨天还在台上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
倪海霞
李士金
阎辞
张玉兰
|
《艺术家》
|
2017 |
0 |
|
16
|
心象 心迹 心声——王东声山水画品读 |
万新华
|
《荣宝斋》
|
2007 |
0 |
|
17
|
从“设论”系列看汉代文人隐逸心迹 |
杨清之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8
|
心迹 |
李南
|
《诗刊》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心迹无痕 意象万千——雷务武版画艺术读解 |
谢麟
|
《艺术探索》
|
2005 |
0 |
|
20
|
苏轼的行迹与心迹——以苏轼的几件代表书作为例 |
杨吉平
艾杰
|
《中国书法》
CSSCI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