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文建 张春龙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1-206,281-284,共40页
一、工作概况胡家屋场遗址发现于1984年冬,主要堆积是一种早广大溪文化的新石器遗存,年代约距今7300—7900年,调查材料已经在《考古》1986年5期上发表。为进一步了解遗存的文化面貌,1986年10月至11月,我所会同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和临澧... 一、工作概况胡家屋场遗址发现于1984年冬,主要堆积是一种早广大溪文化的新石器遗存,年代约距今7300—7900年,调查材料已经在《考古》1986年5期上发表。为进一步了解遗存的文化面貌,1986年10月至11月,我所会同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和临澧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160平方米。发掘工作的内容与收获是:1.比较准确地了解到遗址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绳纹 文物考古 口径 刻划 家屋 腹径 考古学 湖南省 印纹
原文传递
从家屋到宗族?——广东西南地区上岸水上人的社会 被引量:15
2
作者 贺喜 《民俗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224-246,共23页
本文通过对广东西南地区的高雷半岛以及北部湾沿岸上岸水上人祭祖方式的考察,试图回应弗里德曼所提出的问题,即环境的改变会不会引致亲属结构的变化。本文调查的不同地点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本文引用"家屋"社会的概念来理解... 本文通过对广东西南地区的高雷半岛以及北部湾沿岸上岸水上人祭祖方式的考察,试图回应弗里德曼所提出的问题,即环境的改变会不会引致亲属结构的变化。本文调查的不同地点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本文引用"家屋"社会的概念来理解水上人以轮流祭祀神明为基础建立的原有社会结构。上岸以后,水上人尝试用宗族的语言来表达对自身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同姓、同祖、族谱和祭祖的仪式。但是,向上追溯明确的祖先谱系仍不是影响实际生活的重点,人们更关心的是同辈之间以及后代之间以房子(在水上的时代是"船")为基础的亲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人 家屋 宗族
原文传递
封建、等级与家屋:论林耀华的藏区研究与边政思想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亚辉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98-108,共11页
林耀华先生1940年完成的一系列康藏地区的民族志不但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以藏区为对象的人类学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学家参与边政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林耀华见证和描述了中国边疆封建社会基本结构和正在发生的转型过程,他对... 林耀华先生1940年完成的一系列康藏地区的民族志不但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以藏区为对象的人类学成果,同时也是人类学家参与边政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林耀华见证和描述了中国边疆封建社会基本结构和正在发生的转型过程,他对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和家屋制度的研究迄今为止仍旧是我们理解藏人社会的重要理论工具和思想资源。其中林先生在田野调查中所发现的家屋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的关键观念。本文力求呈现林先生的经验材料脉络和理论思考,以及其中蕴含的边政学主张,以贡献于未来人类学的边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 等级 家屋 边疆研究 边政学
原文传递
湖北荆州观音垱汪家屋场遗址的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贾汉清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20,55,共5页
观音垱镇原属湖北省江陵县,现属荆州市沙市区。该镇地处荆州市的东北角,北隔长湖与荆门市相望,东与潜江市比邻。这里是长湖南岸的滨湖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约30米。境内原有1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经过多年改造,现在多已荡然无... 观音垱镇原属湖北省江陵县,现属荆州市沙市区。该镇地处荆州市的东北角,北隔长湖与荆门市相望,东与潜江市比邻。这里是长湖南岸的滨湖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约30米。境内原有1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经过多年改造,现在多已荡然无存。汪家屋场遗址在观音垱镇以东约4公里,属枪杆村四组。其东、南、西三面200米以外有一些低矮的小型岗地,北面150米左右是新建成的宜黄高速公路,再往北不远是308国道(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家屋 石家河文化 观音 荆州市 宜黄高速公路 黑皮 湖北省 江汉地区 沙市区
原文传递
湖北宜都县刘家屋场东汉墓 被引量:9
5
作者 卢德佩 赵德祥 《考古》 1987年第10期882-888,962-963,共9页
刘家屋场为一高约10米呈南北向的岗地,东距陆(城)枝(城)公路约50米,隶属湖北省宜都县陆城镇解放村四组。1986年6月中旬,宜都县政府在此修建城南路时,发现一批砖室墓。经有关部门履行申批手续后,于6月29日至7月15日由宜昌地区博物馆和宜... 刘家屋场为一高约10米呈南北向的岗地,东距陆(城)枝(城)公路约50米,隶属湖北省宜都县陆城镇解放村四组。1986年6月中旬,宜都县政府在此修建城南路时,发现一批砖室墓。经有关部门履行申批手续后,于6月29日至7月15日由宜昌地区博物馆和宜都县文化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共发掘5座墓葬。1985年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墓 宜都 墓葬 家屋 随葬器物 博物馆 宜昌地区 图版 文化馆 发掘
原文传递
家屋的建构与人观的叠合——宜州“百姓人”家屋文化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农辉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7,共7页
宜州“百姓人”建造家屋的过程是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过程。透过家屋文化以及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 ,可以折射出人们建房的最大动力 ,在于既能获得又能延续家屋的孕育力。
关键词 家屋 人观 叠合
下载PDF
摩梭人的“家屋”观念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50,共5页
研究者一般把摩梭社会归类为母系社会,并用母系继嗣理论解释摩梭人独特的社会文化。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摩梭人独特的"家屋"观念。"家屋"是摩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保持"家屋"的传承和兴旺是摩梭人社会... 研究者一般把摩梭社会归类为母系社会,并用母系继嗣理论解释摩梭人独特的社会文化。但是这些研究忽视了摩梭人独特的"家屋"观念。"家屋"是摩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保持"家屋"的传承和兴旺是摩梭人社会生活的核心;在摩梭人那里,"家屋"观念优先于母系血缘观念。"家屋"的视角可以更合理地解释摩梭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梭人 家屋 家户 母系继嗣
下载PDF
并系继嗣与婚姻联盟: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研究及其政治学思想 被引量:7
8
作者 兰婕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69-79,共11页
列维-斯特劳斯提出"家屋社会"之后,人类学的亲属制度领域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实际上,列维-斯特劳斯研究家屋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在于他对近亲通婚的论述,关涉其中的乱伦与道德困境成为了探究家屋社会并系制度产生的出... 列维-斯特劳斯提出"家屋社会"之后,人类学的亲属制度领域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理论空间。实际上,列维-斯特劳斯研究家屋问题的逻辑出发点在于他对近亲通婚的论述,关涉其中的乱伦与道德困境成为了探究家屋社会并系制度产生的出发点。本文将重新回顾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与亲属制度研究文献,试图在众多婚姻联盟与并系继嗣的民族志材料中呈现他的政治学理论构想。此外,本文还将关注列维-斯特劳斯在亲属制度研究中的转变,从他基于语言学或音位学形成的联姻理论、亲属关系基本结构与非基本结构来理解家屋社会的政治内涵。人类学关于政治起源的问题已经在莫斯礼物交换构建的联盟关系中找到了部分答案,而列维-斯特劳斯家屋研究中的政治学思想则是解答这一问题的另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屋 并系制 婚姻联盟 政治
原文传递
建筑、空间与神圣领域的营建——大理白族住屋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海超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8,94,共6页
在大理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白族民居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在"三房一照壁"等所谓白族风格背后,实际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在人类学看来,居住格局往往会暗示尊卑等级、家庭结构和性别关系等,对空间分割和利用方式显示了当地的文... 在大理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白族民居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在"三房一照壁"等所谓白族风格背后,实际有多样的存在形式。在人类学看来,居住格局往往会暗示尊卑等级、家庭结构和性别关系等,对空间分割和利用方式显示了当地的文化特征。在白族民居中,堂屋往往充当起居室,同时也是安放神龛和祖先牌位的地方。传统民居在象征上构成一个微型世界,其中灶和门被特别崇拜,而"安龙奠土"仪式的举行显示了白族人对土地神秘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家屋 白族 象征 仪式
下载PDF
房屋的谱系——对扎坝社会组织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波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218,246,共27页
长期的实地研究已证明扎坝不存在氏族组织,因此无法用原始社会理论进行解释。本研究转向列维-斯特劳斯的家产亲属制理论,把扎坝的基本社会单位界定为内含政治-经济功能的家屋,进而在对谱系的梳理和对家屋继嗣案例的分析中,辨认出他们深... 长期的实地研究已证明扎坝不存在氏族组织,因此无法用原始社会理论进行解释。本研究转向列维-斯特劳斯的家产亲属制理论,把扎坝的基本社会单位界定为内含政治-经济功能的家屋,进而在对谱系的梳理和对家屋继嗣案例的分析中,辨认出他们深层的社会文化理想乃是女系继嗣。家屋为实现这一理想而推崇一女生育制度,但女系继嗣理想内在的实践困境导致它与家屋继嗣深度互卷而不可分,这体现为双系的血缘亲属体和房系的家屋亲属体交互作用。借助理论化工作,本研究确定出房系社会的基本原子,从中挖掘出两种社会同源性类型,并认为它们是扎坝社会的高度开放性、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屋 血缘亲属体 家屋亲属体 一女生育制度 房屋谱系
原文传递
家屋与主客:康定锅庄“女性当家”与“权威中介”的再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穆静然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65,共35页
在历史上,康定锅庄是沟通汉藏贸易特别是边茶运销的关键环节,当地藏语称之为"阿加卡巴"(a-skya-kha-pa)。在既有研究中,学者普遍将康定锅庄视为一种专门的经济组织和中介机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完整,因为锅庄在"市场之... 在历史上,康定锅庄是沟通汉藏贸易特别是边茶运销的关键环节,当地藏语称之为"阿加卡巴"(a-skya-kha-pa)。在既有研究中,学者普遍将康定锅庄视为一种专门的经济组织和中介机构。但是,这种看法并不完整,因为锅庄在"市场之下"还有嵌入社会结构的另一个面向。一方面,锅庄的名号是当地家族的房名,在命名、释义、析分和继承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规则;另一方面,锅庄与客商最初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商业伙伴,更有主客的面向。认识到锅庄的这些地方属性有助于澄清学界对锅庄"女性当家"和"权威中介"的误解。实际上,锅庄"女性当家"的现象并非母系社会或性别意识的产物,而是家屋制度下继嗣与婚姻并重的结果;"权威中介"地位的获得也不是出于锅庄在商业上的成就和重要性,而在于锅庄主人的声望,是阿加以主人而非中介身份参与贸易的结果与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定锅庄 房名 家屋 主客关系
下载PDF
生计、家屋及节庆文化象征:江永勾蓝瑶洗泥节变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智明 秦炜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作为文化象征系统的传统节日是社会文化的集聚场域,理解其变迁过程,必须从探究地方生计方式、经济结构与社会关系入手。勾蓝瑶生计、家屋与节庆文化象征形成紧密的互构共生关系。洗泥节起源于稻作农耕及基于此的村寨--牛庄屋二分家屋居... 作为文化象征系统的传统节日是社会文化的集聚场域,理解其变迁过程,必须从探究地方生计方式、经济结构与社会关系入手。勾蓝瑶生计、家屋与节庆文化象征形成紧密的互构共生关系。洗泥节起源于稻作农耕及基于此的村寨--牛庄屋二分家屋居住模式;同时,生计转型导致节日文化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稻作式微、牛庄屋弃用影响了洗泥节集体活动的中止;而21世纪以来的传统文化复兴风潮和旅游新业态促进了洗泥节的复兴与文化象征重构。经过有选择性地对"可参观性"项目的主题化整合与符号化展示,节日遗产由内部资源转化为公共商品,被赋予多重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 家屋 象征 勾蓝瑶 洗泥节
原文传递
过山瑶的“花”观念与家屋延续——以粤北方洞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海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
过山瑶的"花"信仰体现在其生育观念及其"祭花"仪式中。"花"信仰与过山瑶的家先及家屋观念紧密相连。"花"信仰从纵向的"生-死"转换隐喻以及横向的夫妻结合隐喻两个层面展演了过山瑶... 过山瑶的"花"信仰体现在其生育观念及其"祭花"仪式中。"花"信仰与过山瑶的家先及家屋观念紧密相连。"花"信仰从纵向的"生-死"转换隐喻以及横向的夫妻结合隐喻两个层面展演了过山瑶社会中家屋延续的理念。"花"信仰是过山瑶家屋建构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信仰 祭花 过山瑶 家屋 延续
下载PDF
江口县寨沙侗寨“农家乐”旅游中的“家屋”与“侗族大歌”传承方式探索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雪帆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5,共4页
在现代旅游语境下,贵州省江口县的寨沙侗寨在开发"农家乐"旅游中创造出了主人与游客共享家屋的旅游休闲模式,主、客之间形成如"家"一般亲密的关系。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为寨沙侗寨最主要旅游吸引物的侗族家屋和大... 在现代旅游语境下,贵州省江口县的寨沙侗寨在开发"农家乐"旅游中创造出了主人与游客共享家屋的旅游休闲模式,主、客之间形成如"家"一般亲密的关系。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作为寨沙侗寨最主要旅游吸引物的侗族家屋和大歌,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世代居住的家屋成为根据旅客需要制造的传统与现代观念融合的旅社;从其他地区习得的"大歌"成为迎合游客的需要制造出的文化特色。在当下的民族旅游发展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民族文化产品进行旅游开发值得思考,江口县寨沙侗寨开发的"农家乐"旅游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适应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文化创造的方式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旅游 家屋 “侗族大歌”
原文传递
家屋的意义:嘉绒藏族的房名继承与亲属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27,共6页
嘉绒藏族社会是以家屋为单元组成的。家屋的名号——房名的继承关系到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嘉绒藏族房名的继承有两个特点:第一,继嗣与居处两个因素同时发挥作用。第二,在由房名继承建立的亲属关系中,以房名为中心的家庭观念比血统... 嘉绒藏族社会是以家屋为单元组成的。家屋的名号——房名的继承关系到一个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嘉绒藏族房名的继承有两个特点:第一,继嗣与居处两个因素同时发挥作用。第二,在由房名继承建立的亲属关系中,以房名为中心的家庭观念比血统观念更为重要。这两个特点说明了嘉绒藏族社会的家屋社会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嘉绒 家屋 亲属 家屋社会
原文传递
神山、家屋与寺院:藏族仪式象征空间的原型同构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朦 《民族论坛》 2016年第5期39-43,共5页
从仪式的角度考察神山、家屋与寺院,发现三者在空间象征上具有同构性。结合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教义,能看到宇宙三界、须弥山、曼荼罗是仪式象征空间的原型模式。反映在建筑景观上,呈现为:立面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层;中心柱是宇... 从仪式的角度考察神山、家屋与寺院,发现三者在空间象征上具有同构性。结合藏族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的教义,能看到宇宙三界、须弥山、曼荼罗是仪式象征空间的原型模式。反映在建筑景观上,呈现为:立面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层;中心柱是宇宙之轴的象征;平面空间从神圣中心向四极展开。此外,转山、叩拜等仪式行为也从身体体验性方面界定了空间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山 家屋 寺院 仪式象征空间
原文传递
合宗共济:贺州“过山瑶”的家屋社会及其结群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容娟 贾仲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34,156,共15页
贺州“过山瑶”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并重,传统上流行两性婚姻流动自由的婚姻形式和两性继嗣平等的双系继嗣,形成了以家屋延续作为社会自我保全基础的家屋社会。这种社会有效统合了女嫁婚和男赘婚、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父系亲属和母系亲... 贺州“过山瑶”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并重,传统上流行两性婚姻流动自由的婚姻形式和两性继嗣平等的双系继嗣,形成了以家屋延续作为社会自我保全基础的家屋社会。这种社会有效统合了女嫁婚和男赘婚、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等在许多其他社会中往往难以并行因而厚此薄彼的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以及复杂社会关系。“合宗共济”“互利共生”便是“过山瑶”式家屋社会的结群和运行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屋 双系继嗣 社会结群 瑶族
下载PDF
体与魂的双重居所——孟定“傣德”家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卫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共5页
家屋作为私人空间与村寨作为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居住和活动的空间。然而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傣德人家,家屋、村寨在作为建筑学意义上的物理空间之外,则更多展示出该社会关于建筑与人的生命关系的认识。在这... 家屋作为私人空间与村寨作为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们的身体提供居住和活动的空间。然而在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傣德人家,家屋、村寨在作为建筑学意义上的物理空间之外,则更多展示出该社会关于建筑与人的生命关系的认识。在这一认识体系下,家屋、村寨与人一样都是有魂的,前者不仅是后者容留身体的物理空间,更是后者安顿魂魄的魂体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家屋、村寨与人的身体一样,都是有生命、需喂养、要维护的。可以说在耿马傣德的观念系统中,这些建筑物与人的生命体之间是一种同形同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德 家屋 村寨
下载PDF
神山与家屋——嘉绒藏人的神圣历史和社会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原 《宗教人类学》 2013年第1期27-59,共33页
藏彝走廊的嘉绒地区是汉藏等文明体系间的一个"接触过渡地带",其观念体系和社会制度的表现与生成值得关注。本文从"神山信仰"与"房名制度"出发,通过分析相关神话和仪式,来探讨神山与家屋在嘉绒人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并试图解读嘉绒... 藏彝走廊的嘉绒地区是汉藏等文明体系间的一个"接触过渡地带",其观念体系和社会制度的表现与生成值得关注。本文从"神山信仰"与"房名制度"出发,通过分析相关神话和仪式,来探讨神山与家屋在嘉绒人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并试图解读嘉绒藏人的文化价值与社会结构之动态生成的过程,以及藏彝走廊地带的历史人文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绒藏人 神山信仰 山神崇拜 家屋
下载PDF
家庭分合与地方互动:老挝佬族的家屋生命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世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82,共9页
对老挝佬族家庭的研究离不开对家屋的讨论,家屋是理解东南亚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一方面,佬族家庭的分离与联合伴随着家屋的建立、维系与继替的过程,家屋的变化是家庭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家屋的变化也超出了家庭范围... 对老挝佬族家庭的研究离不开对家屋的讨论,家屋是理解东南亚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一方面,佬族家庭的分离与联合伴随着家屋的建立、维系与继替的过程,家屋的变化是家庭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家屋的变化也超出了家庭范围而与地方普遍社会关系发生了互动。这一过程表现为家屋自身的生命轮回过程,并通过人、家庭与地方的实践过程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佬族 家屋 生命周期 社会继替 分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