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仁者安仁”:儒家仁学源起与道德形上学建构——儒家仁学从孔子到董仲舒的哲学演进 |
曾振宇
|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2
|
论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 |
邵显侠
|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3
|
耿宁对王阳明良知说的诠释 |
李明辉
|
《哲学分析》
|
2014 |
12
|
|
4
|
从论才三章看孟子的性善论 |
李景林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5
|
程朱对孔孟仁学的改造与发展 |
李霞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6
|
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真实逻辑 |
涂可国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7
|
孟子性善论所涵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问题 |
郭齐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8
|
孟子“四端”思想的伦理价值 |
周海春
|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9
|
王船山的情论新探 |
陈屹
石惠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广元市昭化区创建“四端四联”矛盾纠纷全链条预防化解体制机制 |
朱鸿翔
|
《中国机构编制》
|
2024 |
0 |
|
11
|
理学对“仁”的情感性问题讨论及其意义 |
肖永奎
|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辩性善——理解孟子性善论含义的三个维度 |
赵金刚
|
《国际儒学(中英文)》
|
2024 |
0 |
|
13
|
孟子与道家 |
孙以楷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4
|
|
14
|
朱熹与“四端亦有不中节”问题——兼论恻隐之心、情境与两种伦理学的分野 |
谢晓东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5
|
浩然之气即性 |
任鹏程
沈顺福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6
|
体验、体证与见证、论证——孟子“四端”阐释的连续与间断 |
樊志辉
|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7
|
先天结构性缘境呈现——孟子性情论的思想特色 |
李景林
|
《船山学刊》
|
2023 |
0 |
|
18
|
孟子与《五行》 |
末永高康
佐藤将之(译)
|
《科学.经济.社会》
|
2021 |
4
|
|
19
|
“四端”“七情”:东亚儒家情感哲学的内在演进 |
卢兴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0
|
孟子“大人”思想探析 |
吴建军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