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0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崇兴 石毓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共8页
“叫”在明清时期逐步语法化为被动标记,而且一直沿用到当今北京话和很多其他北方方言点的口语里。本文探讨了从唐代以来“叫”的发展轨迹,并通过与“使”等一组近义词的比较,确立直接导致其向被动标记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关键词 被动标记 兼语式 语法化 语义基础 句法环境
下载PDF
《歧路灯》“叫”字句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傅书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歧路灯》中"叫"有叫请义、使役义、被动义和处置义,文章把使役义分为使令和容许两类。使令义来自叫请义,容许义来自使令义;被动义来自容许义,而处置义来自使令义。今河南方言中大多还保留着"叫"的这几种用法,只... 《歧路灯》中"叫"有叫请义、使役义、被动义和处置义,文章把使役义分为使令和容许两类。使令义来自叫请义,容许义来自使令义;被动义来自容许义,而处置义来自使令义。今河南方言中大多还保留着"叫"的这几种用法,只不过容许义、被动义"叫"与使役义、处置义"叫"在声调上往往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路灯》 被动 处置
下载PDF
襄樊方言特殊的处置式——“给”字句和“叫”字句 被引量:6
3
作者 魏兆惠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10,共2页
汉语普通话通常用“把”表示处置式,在襄樊方言中则有另外两种句式:“给”字句和“叫”字句。本文对襄樊方 言中的这两个处置式来源进行简要分析,并与普通话的处置式作了比较。
关键词 襄樊方言 处置式 句式 “给”
下载PDF
“教/叫”介词化及其层次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家翔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87,共6页
"教、叫"介词化的语义路径是:言说义→使役义→被动义;句法语境是:N1+教/叫+N2+V±N3。"教、叫"既与"被"构成被动介词的新老层次,又在历史、语义和用法方面彼此构成不同的层次。被动介词"教、叫... "教、叫"介词化的语义路径是:言说义→使役义→被动义;句法语境是:N1+教/叫+N2+V±N3。"教、叫"既与"被"构成被动介词的新老层次,又在历史、语义和用法方面彼此构成不同的层次。被动介词"教、叫"的新生动因是其语义特征因素、句法结构因素及其语用推理机制。"教"与"叫"又形成兴替,其动因源于各自源义及其虚化路径的繁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化 层次性 介词更新
原文传递
蒙城方言“叫”的多功能用法及其演变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莹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
"叫"是安徽蒙城方言中非常重要的高频多功能词,负载多种语法意义和功能。本文考察"叫"的多功能用法,分析其语义来源、演变路径及机制,探讨其兼作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的动因。"叫"在蒙城方言中有行为动词... "叫"是安徽蒙城方言中非常重要的高频多功能词,负载多种语法意义和功能。本文考察"叫"的多功能用法,分析其语义来源、演变路径及机制,探讨其兼作处置标记和被动标记的动因。"叫"在蒙城方言中有行为动词、使役动词、处置介词、被动介词、置换假设标记等用法,其语义演变路径包括:叫喊>使令;使令>置换假设;使令>容让>非自愿容让>被动;使令>致使>处置。从使令到被动经历了"非自愿容让"这一中间阶段,由使令至处置经历了"致使"这一中介环节。在一些方言中,被动标记和处置标记具有同一性,本文基于被动式和处置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被动和处置标记同形现象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城方言 被动标记 处置标记 历时演变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的使役标记“叫”及相关问题
6
作者 倪峰山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使役标记“叫”的用法包括:使令、容许、致使,其中以“使令”用法出现的频率最高。形成两种格局,使令类属于“施事—施事”类,致使类包括“施事—受事”、受事—施事、受事—受事这三个分类。天津官话的使役标记“叫”...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使役标记“叫”的用法包括:使令、容许、致使,其中以“使令”用法出现的频率最高。形成两种格局,使令类属于“施事—施事”类,致使类包括“施事—受事”、受事—施事、受事—受事这三个分类。天津官话的使役标记“叫”和北京官话中的使用情况比较接近,江淮官话和北京官话的区别在于,江淮官话中,“叫”字没有“容许”用法。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中,“叫”字没有被动用法,北京官话和天津官话则都有这种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官话 清末民初 使役
下载PDF
“叫”与引述性否定“什么叫X”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国彦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3,共12页
本文探讨与动词“叫”有关的引述性否定“什么叫X”格式。首先从理解的角度分析“叫”的性质和作用,然后从表达的角度讨论了“什么叫X”形成的条件和动因,最后围绕承接话轮的构成分析否定强度的调节,考察句内引语复合和话轮中格式组合... 本文探讨与动词“叫”有关的引述性否定“什么叫X”格式。首先从理解的角度分析“叫”的性质和作用,然后从表达的角度讨论了“什么叫X”形成的条件和动因,最后围绕承接话轮的构成分析否定强度的调节,考察句内引语复合和话轮中格式组合的联系。研究显示,“什么叫X”是针对始发话轮的立场反诘,“叫”是标识立场错位焦点的语用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X” 引述性否定 立场 标记 互动
原文传递
“教”的读音演变及其与“叫”的历时更替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78-84,共7页
在表"使令"义上,唐代以前,主要以"使"、"令"为主;宋金时期,"教(交)"取代"使"和"令"成为当时口语中表"使令"义的主导词;而大约在明末清初,"教"在与&qu... 在表"使令"义上,唐代以前,主要以"使"、"令"为主;宋金时期,"教(交)"取代"使"和"令"成为当时口语中表"使令"义的主导词;而大约在明末清初,"教"在与"叫"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被淘汰出局,"叫"成为至今表"使令"义的主导词。"教"本读去声,表"使令"义的"教"读作平声是为与原义区别而产生的一种破读,之所以后来又重新读为去声,是受"叫"读音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令”
下载PDF
“叫”上位化的过程、动因、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贾燕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31-141,共11页
先秦西汉时期,"叫"的出现频次极低。东汉至隋,喊叫义"叫"的用例总数已略高于"唤";鸣叫义"叫"的用例开始出现。唐五代时期,"叫"在{喊叫}子域中的用例总数已跃居首位,但在{鸣叫}总域中... 先秦西汉时期,"叫"的出现频次极低。东汉至隋,喊叫义"叫"的用例总数已略高于"唤";鸣叫义"叫"的用例开始出现。唐五代时期,"叫"在{喊叫}子域中的用例总数已跃居首位,但在{鸣叫}总域中,其文献分布率仍远不及"鸣"。宋元时期,随着鸣叫义"唤""鸣""吟""啼"等的语素化,"叫"取得了{叫}概念域强势上位词的地位。明清至今,{叫}概念域基本上形成了"叫"一家独占的局面。"叫"的上位化是子概念域两次融合的结果,子概念域融合的动因源自古今范畴化方式的改变,汉语双音化的趋势也起了推动作用,子概念域融合的机制是转喻。"叫"取得强势上位词地位之后,{叫}概念域的词汇系统大大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域 上位化 历史演变 词汇语义
下载PDF
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過程研究
10
作者 劉春卉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115-130,共16页
河南確山方言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路徑存在兩種可能:一種跟泌陽方言的"使"一樣是在"使用"義的基礎上通過對連動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另一種则跟棗莊方言中的"叫"一樣在"役使"... 河南確山方言工具格介詞"使喚"的語法化路徑存在兩種可能:一種跟泌陽方言的"使"一樣是在"使用"義的基礎上通過對連動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另一種则跟棗莊方言中的"叫"一樣在"役使"義基礎上通過對兼語結構重新分析發展而來."使喚"用作介詞時通常會切合爲單音詞"suan^(33)",它在確山方言中與源自"握持"義動詞的工具格介詞"掌"通常可以互換,但也有些細微差别,差别的產生跟二者語法化爲工具格介詞的語義基礎及其語法化程度密切相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喚" 工具格介詞 語法化 "使" ""
原文传递
《金瓶梅》中带“叫”字的兼语结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剑平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3,19,共4页
本文考察《金瓶梅》中带"叫"字的兼语结构,分析几种结构类型。
关键词 《金瓶梅》 兼语结构
下载PDF
河南确山方言两个处置标记“掌”与“叫”的语法化机制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劉春卉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8年第1期578-592,共15页
河南确山方言中有两个处置标记:'掌'和'叫',前者兼作工具格介词,后者兼作被动标记。'掌'在名词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发展出的处置标记'拿、持'义是它语法代为工具格介词与处置标记的必要前提。'叫&#... 河南确山方言中有两个处置标记:'掌'和'叫',前者兼作工具格介词,后者兼作被动标记。'掌'在名词义的基础上通过转喻发展出的处置标记'拿、持'义是它语法代为工具格介词与处置标记的必要前提。'叫'的使今动词义及其所构成的兼语句式为它发展为处置标记提供了必要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掌'和'叫'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互换,二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当施事为指人名词时一般用'叫',较少用'掌',这是由于它们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及发展过程不同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山方言 处置标记 语法化
原文传递
“叫”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句法语义条件
13
作者 谢佳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0-14,26,共6页
运用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研究"叫"的语法化过程和导致其语法化的条件。本文认为,"叫"的语义"复合性"和"N1+叫+N2+VP"格式分别为其语法化提供了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当前,"叫&... 运用语法化"连续环境"理论,研究"叫"的语法化过程和导致其语法化的条件。本文认为,"叫"的语义"复合性"和"N1+叫+N2+VP"格式分别为其语法化提供了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当前,"叫"仍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其语法化顺序的研究将为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连续环境 兼语式 被动标记
下载PDF
准系词结构“A叫B”的构件特征和语义解读
14
作者 张金圈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4,共11页
“A叫B”结构中的准系词“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语法成分,从形式来看,其后的表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虚词,也可以是各类短语甚至是小句、复句和句群,但这些成分都可以视为一种“名字”,是语言单位在元语言层面的提及用法,而非... “A叫B”结构中的准系词“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语法成分,从形式来看,其后的表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虚词,也可以是各类短语甚至是小句、复句和句群,但这些成分都可以视为一种“名字”,是语言单位在元语言层面的提及用法,而非语言层面的正常使用。“叫”字引出元语言成分的用法在“那叫一个X”和“有一种A叫B”这样的专门构式中仍然有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系词 名字 提及 元语言
下载PDF
被动意义说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万禾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58,共3页
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被动句”这一概念。但什么是“被动句”?有些现代汉语教材用“被”字句来代表被动句,当然。所有的“被”字句都是被动句,但是被动句还包括“给”字句、“叫”字句、“让”字句,它们可以有被动用法也可以有主动... 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被动句”这一概念。但什么是“被动句”?有些现代汉语教材用“被”字句来代表被动句,当然。所有的“被”字句都是被动句,但是被动句还包括“给”字句、“叫”字句、“让”字句,它们可以有被动用法也可以有主动用法。那么什么时候是被动用法,什么时候是主动用法?不能像对待“被”字句,看到有个“被”就认为是被动句那样。而要根据“被动意义”的标准去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意义 “被”字句 被动句 “给”字句 语文教学 汉语教材 用法
下载PDF
“叫、让”表被动的语义条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万禾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马庆株认为"给"由意义条件决定其表被动还是表主动。"叫、让"也是如此。论题认为主动意义由[+意愿]和[+可控]构成,被动意义由可控性关系反向和意愿反向构成。意愿和可控是决定"叫、让"是表被动还是表主... 马庆株认为"给"由意义条件决定其表被动还是表主动。"叫、让"也是如此。论题认为主动意义由[+意愿]和[+可控]构成,被动意义由可控性关系反向和意愿反向构成。意愿和可控是决定"叫、让"是表被动还是表主动的意义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 主动 被动 意愿 可控
下载PDF
沂水方言介词“叫”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林 《大舞台》 2011年第9期194-195,共2页
在山东沂水方言中,介词"叫"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字,又相当于"被"字;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让"字,又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照"字,具有研究讨论的价值。笔者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介词&qu... 在山东沂水方言中,介词"叫"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字,又相当于"被"字;既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让"字,又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照"字,具有研究讨论的价值。笔者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介词"叫"做了研究,并从共时角度把普通话与方言做了比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更好的学习普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水方言 介词
下载PDF
用于介绍的“叫”字句和“是”字句
18
作者 程妍超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7,共13页
“叫”字句和“是”字句可以用于介绍,但它们的语用功能不完全相同。“叫”字句用于初始性介绍,将陌生客体引入受话人知识中,“是”字句用于补充性介绍,为受话人知识中已有的客体增添信息,所以两种句子的适用环境、表达效果都不同。这... “叫”字句和“是”字句可以用于介绍,但它们的语用功能不完全相同。“叫”字句用于初始性介绍,将陌生客体引入受话人知识中,“是”字句用于补充性介绍,为受话人知识中已有的客体增添信息,所以两种句子的适用环境、表达效果都不同。这两种句子语用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叫”的宾语名词是元语言成分,而“是”的宾语名词一般指称外部世界中的事物。但在一些非常规环境下,受到礼貌原则、认知显著度和一些语言内部因素的影响,“叫”字句能用于介绍受话人已经认识的事物,“是”字句也能用于介绍受话人完全不认识的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是” 介绍 指称属性 元语言成分
原文传递
常熟方言后缀“叫”的使用情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娲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7期58-59,共2页
“叫”作后缀在常熟方言中较为普遍,大多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后面,构成“AA叫”式词。也有把“叫”后附于拟声词的,使这些拟声词有了状态词的句法功能,“叫”则语法化为一个状态标记。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描述常熟方言里的... “叫”作后缀在常熟方言中较为普遍,大多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后面,构成“AA叫”式词。也有把“叫”后附于拟声词的,使这些拟声词有了状态词的句法功能,“叫”则语法化为一个状态标记。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描述常熟方言里的后缀“叫”的使用情况及相关的一些特殊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熟方言 形容词 拟声词
下载PDF
强调句式“那叫一个A”探析
20
作者 何文彬 《语言历史论丛》 2012年第1期139-157,共19页
那叫一个A”指的是“天气那叫一个冷”这样口语性较强的句式。A主要是单音节形容词,“叫”有时可以替换为“是”,意为“可称作”,“一个”具有抽象归类作用,整个句式表达“那可称得上A”的意思。这类句子是强调性判断句,是由普通的描写... 那叫一个A”指的是“天气那叫一个冷”这样口语性较强的句式。A主要是单音节形容词,“叫”有时可以替换为“是”,意为“可称作”,“一个”具有抽象归类作用,整个句式表达“那可称得上A”的意思。这类句子是强调性判断句,是由普通的描写句经过强化断定、从而对话题予以属性归类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 判断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