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 |
陈晓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6
|
|
2
|
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 |
贾振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9
|
|
3
|
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孟繁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4
|
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 |
张晓峰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1
|
|
5
|
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 |
陈少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6
|
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脚步 |
高培勇
|
《中国财政》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7
|
阎连科的“神实主义” |
孙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8
|
无力的出走:历史上陕北民歌的精神主题 |
惠雁冰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3 |
11
|
|
9
|
地域抒写的困境——从《人生》看路遥创作的精神资源 |
惠雁冰
|
《宁夏社会科学》
|
2003 |
10
|
|
10
|
鱼骨图法分析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 |
徐国彬
|
《解放军护理杂志》
|
2011 |
12
|
|
11
|
佛系:反消费症候或内置式出走 |
王金林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12
|
苦难的承担与救赎的温暖——读次仁罗布的短篇新作 |
龙其林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13
|
精神分裂症患者开放管理出走原因分析及对策 |
冒才英
刘迎霞
杨明丽
|
《现代护理》
|
2006 |
10
|
|
14
|
出走·异化·疏离——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孙谦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5
|
从“出走”到“回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家族叙事及其文化含义 |
旷新年
马芳芳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6
|
从娜拉出走到中国改造——兼及鲁迅与“启蒙”话语之关系 |
张春田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17
|
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谱系学蠡探 |
蓝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18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情结 |
张玲霞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6
|
|
19
|
重读《简·爱》论女权——析简·爱的出走和复回 |
彭莹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6
|
|
20
|
“出走母题”内涵及女性出走原型追溯 |
葛冉冉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