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2篇文章
< 1 2 2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晓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关键词 出走 林白 文学 飞翔 他者 现时代 当代文化 天生 目的论 愿望
下载PDF
娜拉出走:现代性的女性神话——鲁迅小说《伤逝》再诠释 被引量:29
2
作者 贾振勇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娜拉 女性神话 出走 《伤逝》 鲁迅小说 接受者 表现性语言 审美价值 独特
下载PDF
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26
3
作者 孟繁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2,共8页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们不再是优越的启蒙者或明道救世的智者。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情感背叛、愤然出走、灵肉之死等,成为最常见的结局。这当然不是一个历史过程...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他们不再是优越的启蒙者或明道救世的智者。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中,情感背叛、愤然出走、灵肉之死等,成为最常见的结局。这当然不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知识分子的必然道路,但为什么在新世纪的开端,这些知识分子形象大都成了新的悲剧主角。为什么这些形象与社会和时代格格不入而被放逐、抛弃或死亡?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不同的知识分子形象以及他们结局的文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长篇小说 出走 放逐 背叛 悲剧 文学 必然 智者 明道
下载PDF
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晓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自 90年代以来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 ,在审美理想和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意味着他们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模仿、学习阶段的结束 ,也意味着逐步成熟起来的作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 ,从而使... 自 90年代以来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 ,在审美理想和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意味着他们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模仿、学习阶段的结束 ,也意味着逐步成熟起来的作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 ,从而使当代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家 出走 余华 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理论 作家 创作方法 十年 意味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论中国现代文学父子关系中的“篡弑”主题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少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7-115,共9页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表现出一种全新的主题,即儿子的“篡弑”。新文学作家基本上站在儿子的立场对父权进行了颠覆,“篡弑”的丰富性、复杂性从儿子的出走、对父亲的驱逐、乱伦等得到揭示,“篡弑”欲望化作为摆脱卑... 与传统文学相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父子关系表现出一种全新的主题,即儿子的“篡弑”。新文学作家基本上站在儿子的立场对父权进行了颠覆,“篡弑”的丰富性、复杂性从儿子的出走、对父亲的驱逐、乱伦等得到揭示,“篡弑”欲望化作为摆脱卑贱的一种动力模式,是儿子成长诉求在特定历史境况中的表现。中国现代文学破天荒揭示了“篡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父子关系 主题 传统文学 文学作家 动力模式 儿子 丰富性 复杂性 欲望化 父权 出走
原文传递
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脚步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培勇 《中国财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0-41,共2页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目标定位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起码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的税制改革完成不久、第九个五年计划制定并启动之时。迄今,已经跨越了四个五年规(计)划。
关键词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 个人所得税制度 第九个五年计划 出走 税制改革 90年代
原文传递
阎连科的“神实主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1,共9页
《日光流年》问世的时候,阎连科笔下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苦涩。他的审美意象越来越偏离流行的话语,绝境里的生命已经无法用写实的理论言之。这是一个新的审美意识的萌动,作者已经从旧的窠臼里出走,独辟出小说的新途。
关键词 阎连科 主义 《日光流年》 审美意象 审美意识 苦涩 写实 出走
下载PDF
无力的出走:历史上陕北民歌的精神主题 被引量:11
8
作者 惠雁冰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出走”与“逃离”是历史上陕北民歌的精神主题,也是陕北人万难更移的刻骨情结。其中,“出走”的卓绝同“逃离”的无望使陕北民歌形成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
关键词 陕北民歌 精神主题 边地文化 出走
下载PDF
地域抒写的困境——从《人生》看路遥创作的精神资源 被引量:10
9
作者 惠雁冰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14-116,共3页
路遥是一位深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所创作的《人生》完全就是对地域文化的钟情歌唱。陕北文化的“出走”主题、社会底层人性的“苦难搏斗”塑造范型,连同民间维度“多情女子负心郎”的情节生成模式是其精神资源的主要表现。这些精神... 路遥是一位深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作家,他所创作的《人生》完全就是对地域文化的钟情歌唱。陕北文化的“出走”主题、社会底层人性的“苦难搏斗”塑造范型,连同民间维度“多情女子负心郎”的情节生成模式是其精神资源的主要表现。这些精神资源一方面成就了路遥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声名,另一方面也彰显了路遥创作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路遥 陕北文化 出走 精神资源 创作困境
下载PDF
鱼骨图法分析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国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52-54,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为防范精神病患者出走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通过查看各病区上报的不良事件报告及原因、查阅病历等分析26例发生出走不良事件的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综合、分类后绘制鱼骨图。结果精神病患者出走发生的原因...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走的原因,为防范精神病患者出走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通过查看各病区上报的不良事件报告及原因、查阅病历等分析26例发生出走不良事件的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综合、分类后绘制鱼骨图。结果精神病患者出走发生的原因可概括为管理因素、患者因素、工作人员因素和环境因素,防范对策包括加强出走高危患者的看护和病情观察、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应用"五常法"做好病区安全管理及保证持续安全质量控制。结论鱼骨图用于精神病患者出走原因的分析简便实用,为防范精神病患者出走提供了对策依据,为进一步实现持续安全质量改进提供了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图 精神病患者 出走 原因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佛系:反消费症候或内置式出走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金林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2,共4页
消费主义盛行久矣。天下苦于消费主义亦久矣。“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出走 症候 物质财富 自然环境
原文传递
苦难的承担与救赎的温暖——读次仁罗布的短篇新作 被引量:10
12
作者 龙其林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124,共4页
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超越,它为人类提供着无穷的想象力与可能性。“小说家的使命,就是要在现有的世界结论里出走,进而寻找到另一个隐秘的、沉默的、被遗忘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提供新的生活认知,舒展精神的触觉,追问人性... 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超越,它为人类提供着无穷的想象力与可能性。“小说家的使命,就是要在现有的世界结论里出走,进而寻找到另一个隐秘的、沉默的、被遗忘的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提供新的生活认知,舒展精神的触觉,追问人性深处的答案,这永远是写作的基本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赎 短篇 温暖 苦难 小说家 想象力 生活 出走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开放管理出走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冒才英 刘迎霞 杨明丽 《现代护理》 2006年第4期354-355,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全开放管理模式中发生出走行为相关原因和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时策,以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方法 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住全开放病区的574倒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32例惠者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全开放管理模式中发生出走行为相关原因和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时策,以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方法 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住全开放病区的574倒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32例惠者进行分析。结果 出走原因有:患者病情、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担心家庭。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走行为可以归纳出几个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出走 护理管理 开放式病房
下载PDF
出走·异化·疏离——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当先锋作家们纷纷从形式主义高地撤退并转向现实时,格非十年磨一剑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却将目光投向了百年中国的乌托邦历程。在广袤的历史空间中,三部曲建构了一个历史的阐释者与“话语讲述的... 当先锋作家们纷纷从形式主义高地撤退并转向现实时,格非十年磨一剑的“江南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却将目光投向了百年中国的乌托邦历程。在广袤的历史空间中,三部曲建构了一个历史的阐释者与“话语讲述的年代”和“讲述话语的年代”之间无限对话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形象 三部曲 江南 格非 疏离 异化 出走 《人面桃花》
原文传递
从“出走”到“回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家族叙事及其文化含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旷新年 马芳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3,共9页
关键词 家族叙事 文化含义 中国文学 出走 《财主的儿女们》 《南方有嘉木》 现代文学史 回家
下载PDF
从娜拉出走到中国改造——兼及鲁迅与“启蒙”话语之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春田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共6页
关键词 《娜拉》 “启蒙” 鲁迅 出走 话语 改造 中国 《终身大事》
原文传递
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谱系学蠡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蓝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7,168,169,共11页
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生命政治思考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发展出一条不同于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解的道路,即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将生命政治生产视为一般智力或人们之间的协作性关系的生产。可以看到,奈格里的生命政治... 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奈格里是当代生命政治思考的一个代表人物,他发展出一条不同于福柯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解的道路,即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将生命政治生产视为一般智力或人们之间的协作性关系的生产。可以看到,奈格里的生命政治思想架构,最初滥觞于他早期的工人主义实践,在潘齐耶里、特隆蒂等人的影响下,将通过机器实现的工人协作视为走出资本主义的关键。不过奈格里和哈特在吸收了福柯和德勒兹等人的思想之后,在一般智力概念之下,他们试图将机器协作推广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从属造成了新的生命权力,而抵抗生命权力,就需要一般智力的生命政治生产,最终需要劳动者联合起来,通过出走的策略,实现对资本主义的颠覆,生成新的“公众”,从而实现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格里 生命政治生产 一般智力 出走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出走”情结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玲霞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68,共5页
“出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娜拉情结”,它从“五四”时期绵延到今天,成为一代代思想家、文学家探讨的问题。路在何方?何处是归程?更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本文从作家自我的出走、作品中出走主题的揭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出走... “出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娜拉情结”,它从“五四”时期绵延到今天,成为一代代思想家、文学家探讨的问题。路在何方?何处是归程?更是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本文从作家自我的出走、作品中出走主题的揭示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出走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这一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其结论是:我们仍然不知道“我到哪里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娜拉情结 出走
下载PDF
重读《简·爱》论女权——析简·爱的出走和复回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53-57,共5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了简.爱的出走和复回。简.爱出走的根本原因是她不愿意做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的他者,出走是她为争取女性自由和独立身份做出的抗争;简.爱的复回也并不是出走的失败,出走前的简.爱和复回后的简.爱有着质的不同,简...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了简.爱的出走和复回。简.爱出走的根本原因是她不愿意做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的他者,出走是她为争取女性自由和独立身份做出的抗争;简.爱的复回也并不是出走的失败,出走前的简.爱和复回后的简.爱有着质的不同,简.爱的复回是女性自由和独立身份的进一步巩固,是简.爱女权意识的升华,对女权主义的发展更是一种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爱 出走 复回 女性主义
下载PDF
“出走母题”内涵及女性出走原型追溯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冉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160-162,共3页
母题作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文学术语,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与理论之中,具有广而深厚的内涵。"出走"行为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和精神欲求,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存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往往将"出走"... 母题作为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文学术语,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与理论之中,具有广而深厚的内涵。"出走"行为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状态和精神欲求,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存于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往往将"出走"作为争取权利反抗压迫的一种手段,追寻自由争取人格独立。随着女性反抗父权斗争的展开,"女性出走"母题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母题产生于中外文学作品中,并随着时代的更迭得到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走 母题 女性 反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