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颜渊问仁”章试诠——从“仁—礼”与“人—己”关系看孔子“仁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詹向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礼"、"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礼"、"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从该章所包含的"仁—礼"、"人—己"这两层关系入手探究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及他所追求的"仁"与"礼"、"人"与"己"相统一的理论目标,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周礼已经空洞化、形式化的情势下,孔子要"复"的"礼",是由他赋予了"仁"的内涵并以"仁"加以整合的"礼",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周礼";在"人—己"关系中,孔子强调"为仁由己",特别重视"己",凸显了对儒者"为仁"的自觉与自信的要求,表现了儒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
学
“克己复
礼
为
仁
”
“为
仁
由己”
“
仁
—
礼
”
关系
“人—己”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仁礼关系与仁的形而上学结构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晓伟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7,共9页
在孔子关于仁的构想中,仁礼关系乃是仁之所以为仁的一个规定性要素。基于这一基本规定,作为纯粹个人性的东西,仁在其自身中包含着这样一种事关仁之本质的内在要求,那就是,让完全是非个人的、并且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外部存在的礼在个人行...
在孔子关于仁的构想中,仁礼关系乃是仁之所以为仁的一个规定性要素。基于这一基本规定,作为纯粹个人性的东西,仁在其自身中包含着这样一种事关仁之本质的内在要求,那就是,让完全是非个人的、并且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外部存在的礼在个人行为中的全面贯彻成为可能。于是,仁就完全超出了个人道德生活的那种纯粹的内在性,并因而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具有一种复杂的存在结构;而且也正是由于仁的这一内在结构,孔子的道德思想较之后世儒家要平实得多,人们很难在孔子那里看到常常出现在喜欢诉诸所谓"内在"的后世儒家学者身上的那种浮夸和偏执。遗憾的是,孔子意义上的这种为仁礼关系所规定的仁在其身后的儒家传统中几乎从来没有引起必要的思想关注,因而也就从来也没有在其内在结构方面得到有效的澄清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仁
仁
礼
关系
道德
伦理
原文传递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园兰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50,共9页
朱熹对仁与礼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
朱熹对仁与礼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不表示相等,仁礼有别,仁为大、为先、为统领,仁包含礼。朱熹借用"理一分殊"理论化解仁礼相通与仁包含礼之间的冲突,"分殊"之仁与"分殊"之礼处于同一层级之中,是相通的,因而仁礼相通;作为"理一"之仁,包了四德,仁包含礼。朱熹仁礼关系辨,透显出其学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彰显出其经典诠释与理学建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仁
礼
关系
克己复
礼
为
仁
原文传递
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洪霖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年第3期3-8,共6页
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
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异军突起而造成分化。分化一方面适应时代理论发展和个体理论主张的需要而具有认知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关系异化导致道德实践的风险。仁礼分化带来的学校德育问题表现为忽视道德现实而盲目追求道德境界和只守道德底线而缺乏超越和个体道德享用的道德庸俗主义。基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追求,一种适应于时代道德发展要求的仁与礼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构是当代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基本范畴的仁与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必须走向互补与整合,并形成一种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先秦儒家思想
仁
礼
关系
仁
礼
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中的“文”
5
作者
吕欣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0,共10页
《论语》中的“文”含义丰富,既反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更折射出诸子时代前后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由德礼体系向仁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西周春秋时期的思想史围绕且聚焦于“德”,并塑造了德礼体系;孔子则进一步突出“仁”的意义...
《论语》中的“文”含义丰富,既反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更折射出诸子时代前后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由德礼体系向仁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西周春秋时期的思想史围绕且聚焦于“德”,并塑造了德礼体系;孔子则进一步突出“仁”的意义,在仁礼互动关系下重新阐发了“文”。孔子和儒家学派将六经作为经典之“文”的重要代表,亦通过天人之道来论说“斯文”,进一步深化“文”的哲学价值,由此建构出基于秩序性与神圣性的思想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世界和儒家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文
德
礼
体系
仁
礼
关系
天人之际
原文传递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6
作者
郭园兰
《新华文摘》
2022年第4期43-45,共3页
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系统中两个基本范畴,孔子对二者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克己复礼为仁”。对于前者,朱熹的诠释较为简略,而对于后者,朱熹予以详细阐释,尤其将其中的仁礼关系纳入理学体系建构...
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系统中两个基本范畴,孔子对二者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克己复礼为仁”。对于前者,朱熹的诠释较为简略,而对于后者,朱熹予以详细阐释,尤其将其中的仁礼关系纳入理学体系建构中进行了深度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己复
礼
为
仁
儒家思想
仁
礼
关系
不
仁
仁
与
礼
朱熹
体系建构
诠释
原文传递
二程仁礼关系辨
7
作者
郭园兰
王诗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仁礼关系问题是儒学的重要问题,二程对此颇为措意,全面把握他们关于仁礼关系的观点,有助于理解二程思想的开创性。二程思想虽有差异,但对于仁礼关系,二者观点总体上是统一的,即都认为仁与礼具有同根性、异质性、相成性。同根性是指仁与...
仁礼关系问题是儒学的重要问题,二程对此颇为措意,全面把握他们关于仁礼关系的观点,有助于理解二程思想的开创性。二程思想虽有差异,但对于仁礼关系,二者观点总体上是统一的,即都认为仁与礼具有同根性、异质性、相成性。同根性是指仁与礼同是天理的体现,同根于人的至善之性;异质性是说仁与礼在内涵、地位和作用上有实质差异;相成性意味着仁与礼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仁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仁的必然要求。但因二程在气质个性、精神气象上的不同,他们在具体论证仁礼关系上也有所区别。二程对仁礼关系的辨析相互补充,促进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仁
礼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由“父子相隐”揭示的仁礼关系再论中西伦理之别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凝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5-23,共9页
把“容隐制”视为中西法律发展史中的共同现象,并与现代法治建设中对“私权”的保护相关联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在当前也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恰恰遮蔽了孔子的智慧,并忽视了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在核心理念上的差异。对孔子而言,道德...
把“容隐制”视为中西法律发展史中的共同现象,并与现代法治建设中对“私权”的保护相关联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在当前也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恰恰遮蔽了孔子的智慧,并忽视了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在核心理念上的差异。对孔子而言,道德实践的情境化和具体性是一个必然。在父亲偷羊这件事情中,儿子到底选择哪一种处理方式,要看具体的情况,最终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仁”。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对仁的体认决定此刻的行为,根据仁来决定如何执行“礼”、如何调整“礼”、如何把互相冲突的“礼”在现实中落实。而西方基于理性和信仰的法律具有神圣性和稳定性。中西方是两种不同的文明模式,西方文明实现的是空间维度价值,中国文明实现的是时间维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父子相隐
直躬攘羊
仁
礼
关系
中西比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儒学视域下的古学派之仁礼观探析
9
作者
唐青州
《理论界》
2019年第7期14-22,共9页
朱子学于13世纪东传日本,掀起日本学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批判解读热潮,并在江户时代达到极盛。古学派的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作为反朱子学的先锋,是儒学日本化的重要推手。本文立足东亚儒学视角,从日本朱子学入手,进入江户时期古学派的仁...
朱子学于13世纪东传日本,掀起日本学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批判解读热潮,并在江户时代达到极盛。古学派的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作为反朱子学的先锋,是儒学日本化的重要推手。本文立足东亚儒学视角,从日本朱子学入手,进入江户时期古学派的仁礼观学术系统,并分析其对孔孟思想的背离和反转。古学派以回溯古典为研究手段,主张回到孔子时代乃至六经时代的语言脉络,然因过于强调礼仪对于社会的教化作用,乃至于以此为德、以此为道,礼的精神性超越义涵完全丧失。在工夫论亦指向遵从礼制,实与孔子"为仁由己"、孟子"仁内义内"的道德内求路线于本质上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学派
仁
礼
关系
礼
的精神性
儒学日本化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仁礼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0
作者
许帆扬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从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相通性中,进一步解读和把握"仁"与"礼"的辩证关系。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中,对"仁"与"礼"的运用进行现代性选择。本文在分析孔子和老子的"仁礼"观思想...
从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相通性中,进一步解读和把握"仁"与"礼"的辩证关系。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中,对"仁"与"礼"的运用进行现代性选择。本文在分析孔子和老子的"仁礼"观思想基础上,阐述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仁礼"关系如何把握,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为构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提供重要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
礼
关系
现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11
作者
时婧
《原道》
2020年第2期26-37,共12页
《论语》中的"善人"应当以"位"为基础还是以"德"为基础展开解释,历代分歧很大。此种"德位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历代注家在由凡入圣的思想路径上的不同看法。以郑玄、刘宝楠为代表的重位派注重...
《论语》中的"善人"应当以"位"为基础还是以"德"为基础展开解释,历代分歧很大。此种"德位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历代注家在由凡入圣的思想路径上的不同看法。以郑玄、刘宝楠为代表的重位派注重以圣王法度建立良好的政治秩序,推行政教,化民成俗,因此将"善人"定位为为政教化的在位者形象。以皇侃、朱熹为代表的重德派则认为相较于外在礼法,内圣建构更加紧要,因此在"善人"的解释上侧重于个体内在人格境界的探索。将这两种解释的思想内核置于儒家思想的体系当中,分别对应的是重礼和重仁取向。礼和仁是"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和多向发展"的关系,这两种解释路径亦是如此。探讨经典解释的具体问题时,须明晰其解释的内在理路,同时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脉络中进行哲学分析,唯此方能对注疏背后的思想观念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人
德位
《论语》
解释
仁
礼
关系
原文传递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叶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和谐思想
仁
礼
和的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颜渊问仁”章试诠——从“仁—礼”与“人—己”关系看孔子“仁学”
被引量:
1
1
作者
詹向红
机构
合肥学院中文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文摘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礼"、"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从该章所包含的"仁—礼"、"人—己"这两层关系入手探究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及他所追求的"仁"与"礼"、"人"与"己"相统一的理论目标,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周礼已经空洞化、形式化的情势下,孔子要"复"的"礼",是由他赋予了"仁"的内涵并以"仁"加以整合的"礼",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周礼";在"人—己"关系中,孔子强调"为仁由己",特别重视"己",凸显了对儒者"为仁"的自觉与自信的要求,表现了儒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的特点。
关键词
孔子
仁
学
“克己复
礼
为
仁
”
“为
仁
由己”
“
仁
—
礼
”
关系
“人—己”
关系
Keywords
Confucius
Doctrine of Benevolence
self-restraint and restoration of rites are benevolence
benevolence depending on oneself
benevolence-rites relationship
oneself-others relationship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仁礼关系与仁的形而上学结构及其思想史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杨晓伟
机构
山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杂志社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47,共9页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儒法关系中的政治学--哲学问题研究"(批准号:16BZXJ01)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孔子关于仁的构想中,仁礼关系乃是仁之所以为仁的一个规定性要素。基于这一基本规定,作为纯粹个人性的东西,仁在其自身中包含着这样一种事关仁之本质的内在要求,那就是,让完全是非个人的、并且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外部存在的礼在个人行为中的全面贯彻成为可能。于是,仁就完全超出了个人道德生活的那种纯粹的内在性,并因而在形而上学层面上具有一种复杂的存在结构;而且也正是由于仁的这一内在结构,孔子的道德思想较之后世儒家要平实得多,人们很难在孔子那里看到常常出现在喜欢诉诸所谓"内在"的后世儒家学者身上的那种浮夸和偏执。遗憾的是,孔子意义上的这种为仁礼关系所规定的仁在其身后的儒家传统中几乎从来没有引起必要的思想关注,因而也就从来也没有在其内在结构方面得到有效的澄清和把握。
关键词
孔子
仁
仁
礼
关系
道德
伦理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园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5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理学仁礼关系诠释及其理论价值研究”(21BZX07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朱熹对仁与礼的关系进行了创造性诠释。从工夫、效用上看,礼先仁后,克己复礼工夫在先,仁作为效用在后,做足了克己复礼工夫,仁之效用就会自然呈现;而在先的礼之所以能达到在后的仁之效果,在于仁礼相通,仁礼同为性、为理、兼体用;相通并不表示相等,仁礼有别,仁为大、为先、为统领,仁包含礼。朱熹借用"理一分殊"理论化解仁礼相通与仁包含礼之间的冲突,"分殊"之仁与"分殊"之礼处于同一层级之中,是相通的,因而仁礼相通;作为"理一"之仁,包了四德,仁包含礼。朱熹仁礼关系辨,透显出其学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体系性,彰显出其经典诠释与理学建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关键词
朱熹
仁
礼
关系
克己复
礼
为
仁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
被引量:
1
4
作者
黄洪霖
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年第3期3-8,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培养自律为宗旨的中小学管理体系建构研究”(BEA150068)
文摘
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异军突起而造成分化。分化一方面适应时代理论发展和个体理论主张的需要而具有认知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关系异化导致道德实践的风险。仁礼分化带来的学校德育问题表现为忽视道德现实而盲目追求道德境界和只守道德底线而缺乏超越和个体道德享用的道德庸俗主义。基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追求,一种适应于时代道德发展要求的仁与礼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构是当代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基本范畴的仁与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必须走向互补与整合,并形成一种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先秦儒家思想
仁
礼
关系
仁
礼
分化
Keywords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fucianism in pre-Qin dynasty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Rite
differentiat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te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B22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中的“文”
5
作者
吕欣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70,共10页
基金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论中国意识的思想史建构”(编号19GZGX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论语》中的“文”含义丰富,既反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更折射出诸子时代前后思想史上的重要转折——由德礼体系向仁礼体系的创造性转化。西周春秋时期的思想史围绕且聚焦于“德”,并塑造了德礼体系;孔子则进一步突出“仁”的意义,在仁礼互动关系下重新阐发了“文”。孔子和儒家学派将六经作为经典之“文”的重要代表,亦通过天人之道来论说“斯文”,进一步深化“文”的哲学价值,由此建构出基于秩序性与神圣性的思想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世界和儒家哲学史的发展脉络,至今仍有重要的启发与意义。
关键词
《论语》文
德
礼
体系
仁
礼
关系
天人之际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6
作者
郭园兰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新华文摘》
2022年第4期43-45,共3页
文摘
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系统中两个基本范畴,孔子对二者关系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两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克己复礼为仁”。对于前者,朱熹的诠释较为简略,而对于后者,朱熹予以详细阐释,尤其将其中的仁礼关系纳入理学体系建构中进行了深度诠释。
关键词
克己复
礼
为
仁
儒家思想
仁
礼
关系
不
仁
仁
与
礼
朱熹
体系建构
诠释
分类号
B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二程仁礼关系辨
7
作者
郭园兰
王诗晴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哲学系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0-5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明理学仁礼关系诠释及其理论价值研究”(21BZX079)。
文摘
仁礼关系问题是儒学的重要问题,二程对此颇为措意,全面把握他们关于仁礼关系的观点,有助于理解二程思想的开创性。二程思想虽有差异,但对于仁礼关系,二者观点总体上是统一的,即都认为仁与礼具有同根性、异质性、相成性。同根性是指仁与礼同是天理的体现,同根于人的至善之性;异质性是说仁与礼在内涵、地位和作用上有实质差异;相成性意味着仁与礼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仁是礼的内在基础,礼是仁的必然要求。但因二程在气质个性、精神气象上的不同,他们在具体论证仁礼关系上也有所区别。二程对仁礼关系的辨析相互补充,促进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
程颢
程颐
仁
礼
关系
Keywords
Cheng Hao
Cheng Yi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ritual propriety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由“父子相隐”揭示的仁礼关系再论中西伦理之别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凝
机构
至圣孔子基金会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5-23,共9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对牟宗三关于儒家传统诠释的批判研究(项目编号:J18RB037)
文摘
把“容隐制”视为中西法律发展史中的共同现象,并与现代法治建设中对“私权”的保护相关联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在当前也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恰恰遮蔽了孔子的智慧,并忽视了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在核心理念上的差异。对孔子而言,道德实践的情境化和具体性是一个必然。在父亲偷羊这件事情中,儿子到底选择哪一种处理方式,要看具体的情况,最终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仁”。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对仁的体认决定此刻的行为,根据仁来决定如何执行“礼”、如何调整“礼”、如何把互相冲突的“礼”在现实中落实。而西方基于理性和信仰的法律具有神圣性和稳定性。中西方是两种不同的文明模式,西方文明实现的是空间维度价值,中国文明实现的是时间维度价值。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父子相隐
直躬攘羊
仁
礼
关系
中西比较
Keywords
ethics and morality
Father and Son Conceal Misconduct Mutually
conceal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volence and rites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分类号
B82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儒学视域下的古学派之仁礼观探析
9
作者
唐青州
机构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九州大学人文科学部
出处
《理论界》
2019年第7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金发[2018] 3101)的研究成果
文摘
朱子学于13世纪东传日本,掀起日本学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批判解读热潮,并在江户时代达到极盛。古学派的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作为反朱子学的先锋,是儒学日本化的重要推手。本文立足东亚儒学视角,从日本朱子学入手,进入江户时期古学派的仁礼观学术系统,并分析其对孔孟思想的背离和反转。古学派以回溯古典为研究手段,主张回到孔子时代乃至六经时代的语言脉络,然因过于强调礼仪对于社会的教化作用,乃至于以此为德、以此为道,礼的精神性超越义涵完全丧失。在工夫论亦指向遵从礼制,实与孔子"为仁由己"、孟子"仁内义内"的道德内求路线于本质上相异。
关键词
古学派
仁
礼
关系
礼
的精神性
儒学日本化
Keywords
the Ancient Learning School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Li
the internal spirit of rite
Confucianism Japanization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传统仁礼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0
作者
许帆扬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4-76,共3页
文摘
从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相通性中,进一步解读和把握"仁"与"礼"的辩证关系。从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中,对"仁"与"礼"的运用进行现代性选择。本文在分析孔子和老子的"仁礼"观思想基础上,阐述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仁礼"关系如何把握,指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为构建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规范提供重要导向作用。
关键词
仁
礼
关系
现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11
作者
时婧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比利时根特大学
出处
《原道》
2020年第2期26-37,共12页
基金
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20180636008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论语》中的"善人"应当以"位"为基础还是以"德"为基础展开解释,历代分歧很大。此种"德位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历代注家在由凡入圣的思想路径上的不同看法。以郑玄、刘宝楠为代表的重位派注重以圣王法度建立良好的政治秩序,推行政教,化民成俗,因此将"善人"定位为为政教化的在位者形象。以皇侃、朱熹为代表的重德派则认为相较于外在礼法,内圣建构更加紧要,因此在"善人"的解释上侧重于个体内在人格境界的探索。将这两种解释的思想内核置于儒家思想的体系当中,分别对应的是重礼和重仁取向。礼和仁是"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和多向发展"的关系,这两种解释路径亦是如此。探讨经典解释的具体问题时,须明晰其解释的内在理路,同时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脉络中进行哲学分析,唯此方能对注疏背后的思想观念有相对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善人
德位
《论语》
解释
仁
礼
关系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
16
12
作者
叶碧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中文系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文摘
“和”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影响也不如“仁”“礼”那样广泛,但它却是孔子强调“仁”、推行“礼”的目的之所在。在孔子思想中,“仁”、“礼”、“和”是一个整体,“仁”从个体道德修养角度促进“和”,“礼”从社会制度和规范方面保证“和”。“和”既是“仁”“礼”之目的,也是“仁”“礼”结合之结果。本文分析了孔子和谐思想的表现、本质,并对“仁”、“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孔子
和谐思想
仁
礼
和的
关系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颜渊问仁”章试诠——从“仁—礼”与“人—己”关系看孔子“仁学”
詹向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仁礼关系与仁的形而上学结构及其思想史意义
杨晓伟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8
原文传递
3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郭园兰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4
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
黄洪霖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语》中的“文”
吕欣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6
朱熹仁礼关系辨:以“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为中心
郭园兰
《新华文摘》
2022
0
原文传递
7
二程仁礼关系辨
郭园兰
王诗晴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由“父子相隐”揭示的仁礼关系再论中西伦理之别
张凝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东亚儒学视域下的古学派之仁礼观探析
唐青州
《理论界》
2019
0
原文传递
10
中国传统仁礼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许帆扬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语》“善人”解释的“德位之争”
时婧
《原道》
2020
0
原文传递
12
从“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叶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