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关键词”英译为例 被引量:47
1
作者 窦卫霖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提高我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的效果,不仅具有传播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以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接受理论为补充,以对10个"中国关键词"的实证调查研究为支撑,提出了提高政治话语对外... 提高我国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的效果,不仅具有传播意义,而且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础,以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接受理论为补充,以对10个"中国关键词"的实证调查研究为支撑,提出了提高政治话语对外翻译传播效果"以我为主、重视差异、不断强化、渐被接受"的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对外翻译传播效果 传播策略
原文传递
城镇化2.0时代的中国新城规划建设转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京祥 黄龙颜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58,共5页
新城理论与实践起源于西方国家,在中国特定的发展环境下成为一种特有的增长模式,支撑了中国高速城镇化时期的“增长奇迹”。从城镇化1.0时代进入城镇化2.0时代,新形势与新挑战使1.0时代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2.0时代的新城规划建设需要重... 新城理论与实践起源于西方国家,在中国特定的发展环境下成为一种特有的增长模式,支撑了中国高速城镇化时期的“增长奇迹”。从城镇化1.0时代进入城镇化2.0时代,新形势与新挑战使1.0时代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2.0时代的新城规划建设需要重大转型。发展动力、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巨大变化,注定了研究2.0时代新城的必要性。采用城镇化两阶段模型的分析框架,梳理中国新城规划建设的演进历程,并解读了1.0时代新城与2.0时代新城的内涵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新城转型发展的几个核心导向;最后,尝试从建设条件、选址依据、体制机制、发展理念、时空顺序、财务平衡等方面提出新城规划建设的策略,以期为2.0时代的新城规划建设转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2.0 发展转型 新城 规划建设 中国关键词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关键词隐喻英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卫中 陈慧 《英语研究》 2020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刻意隐喻理论为指导,对汉英对照版《中国关键词》隐喻英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关键词隐喻翻译主要存在两大类型的跨语言隐喻转换,即原文隐喻喻体的翻译和译文隐喻喻体的添加;(2)就...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刻意隐喻理论为指导,对汉英对照版《中国关键词》隐喻英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关键词隐喻翻译主要存在两大类型的跨语言隐喻转换,即原文隐喻喻体的翻译和译文隐喻喻体的添加;(2)就具体翻译方法而言,原文隐喻喻体翻译的主要方法是喻体保留、更换或舍弃——前者属于直译法,后两者属于意译法,而译文隐喻喻体添加也属于意译法;(3)无论直译抑或意译,翻译方法的取舍都应以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为主要依据。此外,文章从喻体更换、舍弃和添加的理据性、读者关照的必要性以及刻意隐喻的翻译与翻译过程中新增隐喻的刻意性三个方面指出了本研究对中国政治话语翻译实践和对外传播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隐喻 英译
下载PDF
模因范畴视角下的中国关键词外译研究
4
作者 何燕 张继东 《上海翻译(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中国关键词外译作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是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文化外宣的重点工作。在对“中国关键词”项目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基于语料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因的复制与中国关键词外译中范畴的稳定、模因的缓变与范畴的... 中国关键词外译作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是新时代、新征程背景下文化外宣的重点工作。在对“中国关键词”项目的原文和译文进行基于语料库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从模因的复制与中国关键词外译中范畴的稳定、模因的缓变与范畴的调整、模因的突变与去范畴化三个层面对选取的数个中国关键词案例进行翻译路径的研究。研究搭建了多重解码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发现:中国关键词外译过程中模因的传递存在信息载量的改变;范畴的动态变化需要配合认知框架的重构;且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本身是一个多方配合、动态调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 动态范畴化 中国关键词 外译
原文传递
“三维”转换视角下《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英译研究
5
作者 张进莎 陈渝 马怡萱 《海外英语》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现多用于字幕、文化负载词、公示语、旅游文本及诗词英译,但少有涉及“政治文本”。政治文本能够向世界展示意蕴深厚的中国理念与文化,故其翻译挑战巨大。由此,文章以《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为研究对象,...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理论现多用于字幕、文化负载词、公示语、旅游文本及诗词英译,但少有涉及“政治文本”。政治文本能够向世界展示意蕴深厚的中国理念与文化,故其翻译挑战巨大。由此,文章以《中国关键词:生态文明篇》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化、交际三维入手,采用个案研究、对比分析及定性分析的方法,考察其中翻译的“生态环境”及“生存”策略,以期丰富生态翻译学理论应用,为同类翻译实践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政治文本英译侧重信息的接收度,十分关注译本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中国关键词 “三维”转换 政治文本英译 翻译生态环境
下载PDF
国际传播效能视域下的汉日互译——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汉日互译评析(2023)
6
作者 毋育新 葛睿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3,共5页
本文以第35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参赛作品为例,以如何才能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为焦点,从中国关键词的翻译、语用修辞技巧的翻译、对目标语言特征的把握、如何有效、精准地再现原文等四方面入手,对大赛参赛作品进... 本文以第35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参赛作品为例,以如何才能提高国际传播效能,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效果为焦点,从中国关键词的翻译、语用修辞技巧的翻译、对目标语言特征的把握、如何有效、精准地再现原文等四方面入手,对大赛参赛作品进行评析。通览译文,参赛选手们均在如何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上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但是也存在对原文理解不透彻,望文生义硬译;对语用修辞翻译不到位,忽略喻体简译;对目标语言特征把握不到位,不分语体乱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关键词 修辞技巧 语体转换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关键词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关熔珍 原淼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0,共7页
"中国关键词"旨在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显然,中国关键词的英译处理是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拟以细致的文本研读方式,分析和梳理《中国关键词》中... "中国关键词"旨在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显然,中国关键词的英译处理是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有效方式之一。本文拟以细致的文本研读方式,分析和梳理《中国关键词》中关键词英译处理方式,以具体的例证和分析,总结其中四大关键词英译处理方式,如仿写西方、中国特写、中西杂糅以及灵活变译等,旨在探讨中国关键词英译的合理方式,构建有效的对外话语体系,展现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对外话语体系 英译 传播中国
原文传递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基于《中国关键词(第一辑)》 被引量:3
8
作者 肖灿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44-147,共4页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不断“适应”和“选择”,达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不断“适应”和“选择”,达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呈现的特点、现象和思想,其英译会直接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思想和中国立场的解读,因而译者英译时要考虑翻译生态环境,选用合适的翻译技巧。《中国关键词(第一辑)》英译本囊括了不同类型的中国特色词汇,译者进行“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可灵活使用诸如直译、意译和释译等技巧,以此确定符合英语表达的最终译文,用国际声音准确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中国特色 中国关键词 英译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阈下中国官方外宣文献的西班牙语翻译研究——以“中国关键词”西译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洁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13,共5页
近年来,中国官方外宣文献的西班牙语翻译在助力我国提高国际传播效果、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卓有成效。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国际传播视阈下外宣西班牙语翻译研究的意义,援引"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西班牙语翻译实例,分析官方... 近年来,中国官方外宣文献的西班牙语翻译在助力我国提高国际传播效果、改善国家形象方面卓有成效。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提出国际传播视阈下外宣西班牙语翻译研究的意义,援引"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西班牙语翻译实例,分析官方外宣文献西班牙语翻译过程中需关注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及读者意识等因素,以期更好地向西班牙语世界展现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官方外宣文献 西班牙语翻译 中国关键词
原文传递
功能语篇分析视角下的语篇系统翻译显化——《中国关键词》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永洁 《海外英语》 2021年第2期128-129,共2页
该文以功能语篇分析为指导,就翻译中语篇系统显化的内容、如何显化,以及显化达到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语篇系统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信息地凸显以及句际间的衔接大多以添加、说明、重构的方式进行了显化... 该文以功能语篇分析为指导,就翻译中语篇系统显化的内容、如何显化,以及显化达到的效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表明,在翻译过程中,语篇系统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信息地凸显以及句际间的衔接大多以添加、说明、重构的方式进行了显化,让译文表达的信息以及语篇结构更为明晰,减轻译文读者的阅读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化 功能语篇分析 语篇系统 中国关键词
下载PDF
“政治等效”视角下外交新词的英译研究——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嘉慧 关熔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0-53,共4页
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日益频繁,外交新词的英译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外交新词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英译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以"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为指导,结合该翻译原则的政治性、动态性、平衡性三个特点,以《中... 随着中国外交活动的日益频繁,外交新词的英译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外交新词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英译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章以"政治等效"翻译原则为指导,结合该翻译原则的政治性、动态性、平衡性三个特点,以《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为研究文本,从字面含义、时代背景、政策内涵以及政治立场四个方面分析外交新词的英译策略,探讨英译选词、用词的规律以及对翻译工作者的启发,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等效”翻译原则 外交新 中国关键词 “一带一路”篇》
下载PDF
目的论视阈下的翻译分析——以《中国关键词(第一辑)》为例
12
作者 方瑞晴 《中国朝鲜语文》 2023年第5期73-80,共8页
以多种语言出版的《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是中国重要的外宣文本,该系列图书中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的准确性与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形象直接相关。本文结合目的论比较分析了《中国关键词(第一辑)》的两个韩译本中中国特色用语的译文。从文... 以多种语言出版的《中国关键词》系列图书是中国重要的外宣文本,该系列图书中中国特色用语翻译的准确性与中国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形象直接相关。本文结合目的论比较分析了《中国关键词(第一辑)》的两个韩译本中中国特色用语的译文。从文化角度来看,金胜一译者偏向使用归化策略进行翻译,而金荣美译者则多使用异化策略。从语言方面来看,金胜一译者多采用意译策略进行翻译,而金荣美译者更倾向于采用直译策略进行翻译。本文在目的论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例子分析了两种译本呈现的主要翻译策略,并探讨了两个译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以期为中国外宣文本韩译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中国关键词 中国特色用语 中韩翻译
原文传递
外宣时政文本中四字格词的西译方法研究——以《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凡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6-49,共4页
《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是阐述中国外交理论和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外宣文本,文本中有着大量的四字格词。通过分析时政文本中四字词的主要类型,从外宣翻译语言严肃、准确、灵活的要求出发,结合西班牙语的语言特点,总结了语... 《中国关键词新时代外交篇》(汉西对照)是阐述中国外交理论和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外宣文本,文本中有着大量的四字格词。通过分析时政文本中四字词的主要类型,从外宣翻译语言严肃、准确、灵活的要求出发,结合西班牙语的语言特点,总结了语法关系法、删繁就简法、意象省略法、译意增补法、凸显核心法等针对时政文本中四字格词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格 时政文本 外宣翻译 翻译方法 中国关键词
下载PDF
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命题启示——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源祯 《课外语文(下)》 2017年第11期13-14,30,共3页
本文就2017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中国关键词”,结合笔者的高三教学实践,谈三点启示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有机关联 多样阅读 分层写作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英译策略、原则与方法
15
作者 柳惠敏 《时代人物》 2023年第13期260-264,共5页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在我国外宣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媒体中的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拟以细致的文本研读的方式,从英译策略、英译原则和英译方法三个层面对《... 中央文献对外翻译工作在我国外宣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与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媒体中的话语权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拟以细致的文本研读的方式,从英译策略、英译原则和英译方法三个层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中所有关键词英译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是一个连续统,二者不是二元对立,只能以主次来界定,译者在这个连续统只能选择靠近某一端。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概括性地得出二十大报告145个关键词的英文翻译策略,即“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并且归纳关键词英译“三个再现”的翻译原则和“三用”的翻译方法,旨在探讨二十大报告关键词英译的处理方式,希冀能够为政治文献的外译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英译策略 英译原则 英译方法
下载PDF
官方话语中中国特色词汇的韩译问题及翻译方法探析——以《中国关键词:第一辑(汉韩对照)》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杰 徐一婵 《民族翻译》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所谓官方话语,是指国家领导人、官方文献或官方发言人发表的正式观点,具有表达国家政治观点、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等重要作用。官方话语的对外翻译不仅能有效推进国家话语体系构建,而且有利于准确表达国家立场和意志、塑造良好... 所谓官方话语,是指国家领导人、官方文献或官方发言人发表的正式观点,具有表达国家政治观点、宣传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等重要作用。官方话语的对外翻译不仅能有效推进国家话语体系构建,而且有利于准确表达国家立场和意志、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为理论指导,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对《中国关键词:第一辑(汉韩对照)》中有关中国特色词汇翻译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认为,译者在把握中国特色词汇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实现对译文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中国关键词 翻译
下载PDF
浅析中国关键词译介(英文)
17
作者 周树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中国关键词的译介将有助于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当下的发展,包括党政建设、经济、政治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基于《中国关键词》,本文认为译者需要准确地译出关键词的内涵,确保中国... 中国关键词的译介将有助于目标语读者了解中国当下的发展,包括党政建设、经济、政治和外交事业的发展,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基于《中国关键词》,本文认为译者需要准确地译出关键词的内涵,确保中国特色词汇的原汁原味;与此同时,译者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促进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 译介 中国关键词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话语的中韩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以《中国关键词》为例
18
作者 姜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35期292-294,共3页
:“中国特色话语”它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外交流的关键构成要素。中国特色话语在表达中国政治观点、传播中国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构建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所以,中国特色词汇的翻... :“中国特色话语”它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外交流的关键构成要素。中国特色话语在表达中国政治观点、传播中国政治理念、形成舆论导向、构建民众心理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所以,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在外宣翻译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以《中国关键词》为中心对中国特色话语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关键词》的两种韩文译本进行统计与比较,探析中国外宣翻译中的各种策略与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话语 中国关键词 外宣翻译
下载PDF
“中国关键词”项目宣传片《命运共同体》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19
作者 谢鑫雨 王璐 杨叙 《海外英语》 2021年第7期256-259,共4页
文章根据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对“中国关键词”项目制作的宣传片《命运共同体》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从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出发,探究中国对外宣传片如何运用多种符号阐释关键词... 文章根据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对“中国关键词”项目制作的宣传片《命运共同体》进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从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出发,探究中国对外宣传片如何运用多种符号阐释关键词内涵。研究表明,该宣传片在视觉图像上对符号资源综合应用情况较好,能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较为有效地传达信息、实现传播效果,让观众深入了解“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关键词,同时该宣传片在制作上仍然存在部分不足,如部分画面重复,与受众交流少,文化共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中国关键词 宣传片 《命运共同体》 多模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模因论视阈下的“中国关键词”英译策略分析
20
作者 刘秋华 《现代语言学》 2022年第4期598-604,共7页
“中国关键词”项目是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的窗口和平台,是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项目成果。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中国关键词”... “中国关键词”项目是以多语种、多媒体方式向国际社会解读、阐释当代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思想文化核心话语的窗口和平台,是中国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项目成果。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界限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中国关键词”的外译目的在于使“中国关键词”中的中国文化模因更好地在国外复制和传播。做好“中国关键词”的外译,有助于推广中国的优秀文化,让外国读者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从Chesterman的翻译模因论出发,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中国关键词”项目英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文化传播的外译工作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中国关键词 英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