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桂醛特异性抑制酵母细胞壁合成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琨 徐峥 +2 位作者 汪倩雯 朱廷恒 崔志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筛选模型对肉桂醛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肉桂醛对细胞壁合成酶基因缺陷突变株及其野生型的抑制具有显著差异,对葡聚糖合酶缺陷突变株Δfks1的最低...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筛选模型对肉桂醛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肉桂醛对细胞壁合成酶基因缺陷突变株及其野生型的抑制具有显著差异,对葡聚糖合酶缺陷突变株Δfks1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为8μg/mL,比野生型低8倍,肉桂醛对几丁质合酶基因缺陷突变株CHS020和CHS003的MIC值也比野生型低4倍。肉桂醛对Δfks1生长的抑制能被山梨醇等渗溶液部分挽救,经肉桂醛处理后,Δfks1的β-葡聚糖和几丁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3.48%和31.94%。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特异性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和几丁质的合成是其抑制真菌细胞生长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抗真菌作用 葡聚糖合酶 几丁质合酶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下载PDF
灵芝细胞中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柯 李焕军 +3 位作者 张德怀 岳同辉 李娜 徐军伟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在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中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采用一氧化碳差异波谱分析的方法检测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活性,并对野生型菌株和工程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灵芝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上的葡... 在灵芝(Ganoderma lingzhi)中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VHb)基因,采用一氧化碳差异波谱分析的方法检测转基因菌株的生物活性,并对野生型菌株和工程菌株进行发酵,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灵芝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上的葡萄糖磷酸变位酶(α-phosphoglucomutase,PGM)、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ridinediphosphate 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UGP)和β-1,3-葡聚糖合酶(β-1,3-glucan synthase,GLS)3个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vgb)在灵芝中能够成功表达,并且具有生物活性;工程菌株中胞外多糖的最高产量达0.83g/L,比野生型菌株提高了88.6%;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工程菌株中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上PGM、UGP和GL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52、1.55和3.85。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是提高灵芝胞外多糖产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葡萄糖磷酸变位酶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下载PDF
禾谷镰孢菌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亚基GLS2异源表达体系的建立
3
作者 延扬帆 张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1-62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利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昆虫细胞Sf9-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筛选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亚基GLS2在昆虫细胞中的异源表达载体和分离纯化所用的去污剂,为后续研究该蛋白与药剂的结合... 本研究旨在利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昆虫细胞Sf9-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筛选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亚基GLS2在昆虫细胞中的异源表达载体和分离纯化所用的去污剂,为后续研究该蛋白与药剂的结合模型提供基础。通过对杆状病毒表达质粒pFastBac进行设计和改造、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质粒、使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对重组蛋白进行异源表达、筛选适合提取目的蛋白的去污剂等方法,得到适合禾谷镰孢菌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亚基GLS2异源表达的载体和分离目的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载体pFastBac-GP67-8×His-GFP-TEV-FgGLS2、pFastBac-HA-8×His-GFP-TEV-FgGLS2、pFastBacGP67-6×His-2×Strep-TEV-FgGLS2和pFastBac-FgRHO-TEV-8×His均可在草地贪夜蛾昆虫细胞Sf9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其中:GP67-8×His-GFP-TEV-FgGLS2融合蛋白可以用去污剂十二烷基二甲胺氧化胺(dodecyldimethylamine oxide,DDAO)从细胞膜上分离,HA-8×His-GFPTEV-FgGLS2融合蛋白可以用去污剂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n-dodecyl-β-maltoside, DDM)、十烷基-β-D-麦芽糖苷(n-decyl-β-maltoside, DM)或DDAO从细胞膜上分离,GP67-6×His-2×Strep-TEV-FgGLS2融合蛋白可以用去污剂DM或DDAO从细胞膜上分离。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在草地贪夜蛾昆虫细胞Sf9表达系统中表达了β-1,3-葡聚糖合成酶催化亚基GLS2,FgRHO蛋白可促进FgGLS2的稳定表达,并筛选到适合FgGLS2提取的去污剂DD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孢菌 β-1 3-葡聚糖合成酶 催化亚基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去污剂
下载PDF
维康芬净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杰鹏 段丽丽 +4 位作者 陈鸿锐 洪琳 李卫潘 罗建光 孔令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7,60,共4页
维康芬净(alterfungin)是一种新型β-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由一株高产紫杉醇菌种发酵产生,结构上是枝孢菌素(cladosporol)的手性异构体。本研究在于阐明维康芬净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及其药用价值。采用琼脂块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 维康芬净(alterfungin)是一种新型β-1,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由一株高产紫杉醇菌种发酵产生,结构上是枝孢菌素(cladosporol)的手性异构体。本研究在于阐明维康芬净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活性及其药用价值。采用琼脂块稀释法和液体稀释法,以氟康唑为对照,经多次重复实验,测得维康芬净及其衍生物的MIC在0.2~128μg/ml之间,其中以维康芬净的抗菌活性较强,且抗菌谱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康芬净 β-1 3-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抗真菌活性
下载PDF
玫瑰β-1,3-葡聚糖合成酶基因(RrCalS)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康希泉 亓帅 +4 位作者 臧德奎 郑林 徐宗大 邢树堂 于晓艳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8-11,22,共5页
为了探明胼胝质对玫瑰授粉亲和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唐红’玫瑰花柱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玫瑰β-1,3-葡聚糖合成酶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RrCalS。该基因全长5742 bp,开放阅读框5295 bp,编码1764个氨基酸。推导编码蛋白的分... 为了探明胼胝质对玫瑰授粉亲和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唐红’玫瑰花柱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玫瑰β-1,3-葡聚糖合成酶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RrCalS。该基因全长5742 bp,开放阅读框5295 bp,编码1764个氨基酸。推导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204.7kD, PI值为9.00,在164-265位具有pfam14288结构域,在869-1642位具有pfam02364保守结构域,属于葡聚糖合成酶超家族;该蛋白属于疏水性、非分泌型蛋白,具有16个跨膜结构域,含有32个Ser磷酸化位点、21个Thr磷酸化位点、12个Tyr磷酸化位点;该蛋白的α-螺旋占49.49%,无规则卷曲占22.68%,β-转角占7.94%;该蛋白与Fragaria vesca等8种植物的Cal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73%以上,且它们的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结果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玫瑰授粉不亲和机理,提高玫瑰育种理论和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 β-1 3-葡聚糖合成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提取及在抗真菌抗生素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德友 张玖春 +1 位作者 宋幼新 宋大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3-75,共3页
真菌病,尤其是有致命危险的深部感染真菌病随着易感染患者的增加而越来越多。一些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也成为重要的病原,但是,治疗真菌病至今没有理想的药物。真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特点,为筛选抗真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靶... 真菌病,尤其是有致命危险的深部感染真菌病随着易感染患者的增加而越来越多。一些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时,也成为重要的病原,但是,治疗真菌病至今没有理想的药物。真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特点,为筛选抗真菌药物提供了理想的靶位。真菌细胞壁主要由多糖构成,约占干重的80%,蛋白约占3%~20%,还有少量的脂、色素和无机盐。多糖是骨架,主要包括几丁质、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其含量和比例因菌不同而异。临床上的重要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C.albicans)的细胞壁主要由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构成,兼有少量几丁质,葡聚糖又以β—1,3—葡聚糖为主,这为以葡聚糖合成酶作为筛选真菌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的靶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抗生素 抗菌素 葡聚糖合成酶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波 蒋琰 +1 位作者 张万年 盛春泉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21-325,379,共6页
目的综述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分析近5年文献,总结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抑制剂的最新进展。结果β-1,3-葡聚糖合成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 目的综述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分析近5年文献,总结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抑制剂的最新进展。结果β-1,3-葡聚糖合成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目前研究最为集中的抗真菌药靶,其抑制剂显示了良好的新药开发前景。结论优化现有药物化学结构和发现全新作用机制的先导化合物,对研发新一代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靶标 β-1 3-葡聚糖合成酶 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 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下载PDF
去氢木香内酯特异性抑制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细胞壁中β-葡聚糖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琨 徐峥 +2 位作者 朱廷恒 汪倩雯 崔志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34,共6页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靶标定向全细胞筛选模型,对去氢木香内酯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去氢木香内酯特异性抑制β-葡聚糖合酶基因缺陷突变株Δfks1,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值为16μ... 基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及其细胞壁合成酶缺陷突变株组成的靶标定向全细胞筛选模型,对去氢木香内酯抗真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去氢木香内酯特异性抑制β-葡聚糖合酶基因缺陷突变株Δfks1,其最低抑制浓度MIC值为16μg/mL,比野生型WHU2a和几丁质合酶基因缺陷突变株均低2倍;其对WHU2a生长的抑制能被山梨醇等渗溶液部分挽救;IC20浓度的去氢木香内酯处理后WHU2a的β-葡聚糖含量降低了16.83%,512μg/mL去氢木香内酯抑制了26.66%的β-葡聚糖合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去氢木香内酯能特异性抑制真菌细胞壁中葡聚糖的合成,从而抑制真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木香内酯 抗真菌作用 葡聚糖合酶 SACCHAROMYCESCEREVISIAE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代富英 王闵霞 +2 位作者 王天山 钟娟 谭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55-361,共7页
本文概述了抗真菌药物的现状和近年来剂型、结构改造和筛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β1,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和抗真菌靶位的新进展,并对抗真菌药物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β-1 3-D-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抗真菌靶位
下载PDF
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安惠霞 李治建 +1 位作者 古力娜.达吾提 斯拉甫.艾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7-788,共2页
目的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药物干预红色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 目的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影响,探讨其抗真菌作用机制。方法药物干预红色毛癣菌后分离菌体,按试剂盒要求处理样品,利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地锦草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活性的作用。结果地锦草提取物256μg.m l-1时,可显著降低红色毛癣菌中角鲨烯环氧化酶的活性(P<0.01);不同浓度的地锦草提取物,均可降低红色毛癣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P<0.01)。结论地锦草提取物抗真菌机制可能与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和β-(1,3)-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提取物 角鲨烯环氧化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β-(1 3)-D-葡聚糖合成酶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顾觉奋 倪孟祥 李治川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8-331,共4页
新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抗生素不断涌现。本文就近 2年来研究及开发或进行临床试验的化合物 ,依据它们作用的靶向部位不同 ,按真菌细胞膜、细胞壁以及蛋白质合成
关键词 抗真菌抗生素 麦角甾醇 β-1 3葡聚糖合成酶 延长因子 临床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觉奋 李治川 《药学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29-134,共6页
近几年来 ,新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一些抗真菌抗生素经过制剂加工后 ,毒性显著降低 ,而一些新化合物则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依据其作用靶向部位的不同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三类 :真菌细胞膜抑制剂、细胞壁抑制... 近几年来 ,新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一些抗真菌抗生素经过制剂加工后 ,毒性显著降低 ,而一些新化合物则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依据其作用靶向部位的不同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三类 :真菌细胞膜抑制剂、细胞壁抑制剂以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抗生素 脂质体 麦角甾醇 β-1 3-葡聚糖合成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