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电刺激对痛信息处理过程的调制作用之脑电图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蔚婷 罗非 +5 位作者 亓颖伟 王颖 张景渝 Donald J.WOODWORD 陈昭燃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 :利用 6 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 :共 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 ,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 (非穴位刺激 )。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 目的 :利用 6 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 :共 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 ,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 (非穴位刺激 )。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 ,并对每次疼痛刺激的强度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中、后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 :穴位电刺激时刺激对侧的中央及顶叶皮层θ波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 ,即疼痛评分越低或镇痛效果越好 ,则该脑区的θ波成分越多 ;类似的 ,穴位刺激时对侧前额叶、同侧额叶下部、颞叶和顶枕叶的 β波也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相反 ,在对照刺激时的脑电图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 结论 :脑电图频谱分析揭示穴位电刺激对某些特定脑区的疼痛信号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 ,这可能是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脑电图 针刺 镇痛机制 θ节律 β节律
下载PDF
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脑电信号研究
2
作者 王爱莉 贾美雪 随力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4-241,共8页
目的对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行为学指标以及脑电信号在不同提取次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月招募的上海理工大学健康被试30名, 采用时间估计任务的再现法, 记录被试1 500 ms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 ... 目的对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行为学指标以及脑电信号在不同提取次数下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11月招募的上海理工大学健康被试30名, 采用时间估计任务的再现法, 记录被试1 500 ms时距记忆提取阶段的反应时间和脑电信号, 计算记忆错误率、精度和准确度以及脑电信号低频段功率, 进行时频分析和溯源分析, 并对记忆错误率、精度与θ、β节律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时间差和记忆精度在提取次数间存在主效应[F(3, 1 196)=2.932, P=0.033;F(3, 1 196)=3.191, P=0.026], 且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而变大。记忆准确度不存在主效应, 但随着提取次数增加, 准确度均值变大。随着记忆提取次数增加, 左侧额叶的θ节律功率逐渐变大[F(3, 116)=2.668, P=0.035], 额中叶β节律平均功率逐渐减小[F(3, 116)=2.810, P=0.029]。上顶叶体感联合皮层(BA7)、背外侧前额叶(BA9)和前运动皮层(BA6)脑区在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第3次与第4次记忆提取中的电流密度分布差异均出现了增加(P<0.01)。θ节律与记忆精度呈正相关(r=0.258, P<0.05), β节律与记忆精度呈负相关(r=?0.404, P<0.01)。结论时距记忆提取阶段, 增加时距记忆的提取次数会提高记忆错误率和精度, 记忆精度与左侧额叶θ节律功率增加以及额中央区域β节律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记忆提取效应 记忆精度 时频分析 θ节律 β节律
原文传递
氯胺酮的抗惊厥作用及对兔定量脑电图β、θ频段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孟晶 段世明 +2 位作者 戴体俊 郭忠民 马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63-667,共5页
目的用定量脑电图学方法探讨氯胺酮对士的宁惊厥的治疗作用。方法清醒家兔40只随机分成4组,氯胺酮1.25、2.5和5.0mg·kg-1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耳缘静脉注射士的宁0.25mg·kg-1制作惊厥模型,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或相应剂量的生... 目的用定量脑电图学方法探讨氯胺酮对士的宁惊厥的治疗作用。方法清醒家兔40只随机分成4组,氯胺酮1.25、2.5和5.0mg·kg-1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耳缘静脉注射士的宁0.25mg·kg-1制作惊厥模型,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或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氯胺酮对家兔的死亡率和强直持续期的影响。连续监测脑电图,分析定量脑电图β、θ频段功率谱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1.25、2.5和5.0mg·kg-1组家兔惊厥强直持续期明显缩短(r=-0.8696,P<0.05),死亡率降低。在给药后1~5min,对照组的脑电图β频段明显增多(占80%以上),θ频段波形减少。与对照组相比,氯胺酮各剂量组在给药后1~5min所有观察脑区的β频段功率百分比均降低到50%以下,而大部分脑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2~5min均提高1倍以上。结论氯胺酮能增加慢波频率,抑制痫性波发放,从而控制士的宁诱发的惊厥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抗惊厥药 β节律 θ节律 脑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癫痫临床发作时假阴性脑电图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孔峰 赵皎 史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提高对癫痫临床发作时非棘、尖波样波群以外的有别于背景波的痫样波演变过程的认识,减少癫痫临床发作时假阴性脑电图的报告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治疗中及治疗后脑电图复查有临床发作事件而未发现痫样波发放的27例... 目的提高对癫痫临床发作时非棘、尖波样波群以外的有别于背景波的痫样波演变过程的认识,减少癫痫临床发作时假阴性脑电图的报告率。方法对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治疗中及治疗后脑电图复查有临床发作事件而未发现痫样波发放的27例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2例,发作间歇期有痫样波或发作与脑电图异常不同步者3例。发作性痫样波22例,其中θ波6例,δ波5例,快波4例,低电压2例,多棘-慢波5例。结论熟练掌握非棘、尖波样波群以外的有别于背景波的痫样波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减慢回放实时速度可减少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电描记术 Α节律 θ节律 β节律 δ节律
下载PDF
术前睡眠剥夺加重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海马CA1区theta振荡的关系
5
作者 龙思雯 李飞翔 +4 位作者 李依泽 杨月 龚冰青 李运 于泳浩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74,共4页
目的:评价术前睡眠剥夺加重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海马CA1区theta振荡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24只,18月龄,体质量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 n=8):正常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和术前睡眠剥夺+手... 目的:评价术前睡眠剥夺加重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与海马CA1区theta振荡的关系。方法: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24只,18月龄,体质量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 n=8):正常对照组(C组)、手术组(S组)和术前睡眠剥夺+手术组(SD+S组)。采用睡眠剥夺杆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术前睡眠剥夺时间为24 h。C组无任何处理;S组异氟烷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SD+S组睡眠剥夺24 h后行异氟烷麻醉下剖腹探查术。采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采用在体脑电图电极记录Y迷宫测试期间小鼠海马CA1区theta振荡。之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 结果:与C组相比,S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新臂探索时间和进入新臂次数减少,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减少,Y迷宫测试期间theta振荡功率百分比降低( P<0.05);与S组相比,SD+S组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新臂探索时间和新臂穿梭次数减少,海马CA1区树突棘密度减少,Y迷宫测试期间theta振荡功率百分比降低( P<0.05)。 结论:术前睡眠剥夺加重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海马CA1区theta振荡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术后认知并发症 老年人 CA1区 海马 θ节律
原文传递
间歇性Theta节律刺激后行镜像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连丽萍 赵可晓 +1 位作者 朱其秀 高呈飞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Theta节律刺激(iTBS)后行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威海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iTBS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Theta节律刺激(iTBS)后行镜像疗法(MT)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威海市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iTBS组和联合组(每组1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作业治疗,iTBS组作业治疗前行iTBS刺激,联合组作业治疗前行iTBS刺激及MT。使用FUGL-MEYER简易上肢运动功能量表(UL-FMA)和手臂动作调查量表(ARAT)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上述各指标结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UL-FMA、ARAT、MB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UL-FMA、ARAT、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4.320~28.441,P<0.05)。iTBS组、联合组UL-FMA、ARAT、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3.307~6.592,P<0.05),iTBS组与联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248~2.824,P<0.05)。结论iTBS联合MT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生活能力,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θ节律 镜像运动疗法 卒中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θ节律监测对癫诊断价值之初步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艳微 叶华 +2 位作者 王耀光 冯少媚 张凤英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AEEG监测仪对10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的患者及100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78例(78%),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8例(18%),阵发性活动44例(...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θ节律在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8000型8导AEEG监测仪对100例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癫的患者及100例正常人进行24hAEEG监测。结果:癫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78例(78%),其中一般活动形式18例(18%),阵发性活动44例(44%),暴发性活动16例(16%)。在θ节律活动基础上伴有样放电的48例(61.5%)。对照组100例,出现θ节律活动16例(16%),一般活动形式13例(13%),阵发性活动3例(3%),未见暴发性活动与样放电。结论:AEEG监测出现一般活动形式的θ节律,一般是非特异性的,对癫的诊断无临床意义;而出现阵发性或暴发性θ节律活动对癫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态脑电图 θ节律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运动疲劳导致大鼠焦虑并伴有海马CA1区θ节律活动增强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丽娜 于泓波 +3 位作者 包敬一 叶瑞琪 郭雯昕 祁金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运动疲劳对大鼠焦虑情绪的影响,观测海马CA1区场电位θ节律震荡的变化,揭示运动疲劳引发不良情绪效应的可能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运动疲劳组(exercise training,ET),采用反复7 d力竭... 目的:研究运动疲劳对大鼠焦虑情绪的影响,观测海马CA1区场电位θ节律震荡的变化,揭示运动疲劳引发不良情绪效应的可能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运动疲劳组(exercise training,ET),采用反复7 d力竭跑台训练方式建立疲劳模型。行为学实验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观察大鼠焦虑行为的改变。随后,利用在体电生理记录方法,比较两组大鼠海马局部场电位θ节律活动的差异。结果: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发现,ET组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次数较对照组大鼠明显减少(P<0.05),并且在其中停留的时间也显著性缩短(P<0.01);同时,在闭合臂的活动时间大幅延长(P<0.01)。在体海马CA1区θ节律电信号记录显示,ET组大鼠功率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而功率峰值对应的θ节律频率值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运动疲劳后大鼠探索行为减少,焦虑样行为增多,并伴有海马CA1区θ节律活动增强。这种焦虑情绪与θ节律震荡活动的改变相关,提示θ节律场电位信号活动的增强,可能是运动疲劳导致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的电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疲劳 高架十字迷宫 局部场电位 海马CA1区 θ节律 大鼠
下载PDF
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测验应用于听力残障儿童的筛查 大规模使用的可行性(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国刚 韩蓁 +2 位作者 李公正 赵天寿 刘灵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34-237,共4页
背景: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设计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引入国内,因不受语言、文化背景限制而广泛常规性用于评估、识别正常儿童的智能发育和学习行为等问题。目的:分析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测验在听力残疾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大规... 背景: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设计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引入国内,因不受语言、文化背景限制而广泛常规性用于评估、识别正常儿童的智能发育和学习行为等问题。目的:分析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发育测验在听力残疾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大规模用于聋童智能筛查的可行性。其信度效度值与陕西省和美国正常儿童常模比较。设计: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相关对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1998-01/2000-12西安市、咸阳市、长安县、户县、临潼县6所聋哑学校中18岁以下身体健康、发育正常、除听力残疾外无任何其他疾病的学生638人。另随机选取聋童43人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测。男23人,女20人。年龄(11.62±1.98)岁,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发育商为86.60±15.68,以平均值86.6为界线分为<86.6组20人及≥86.6组23人。方法:①视觉-运动整合发育测验按照Beery K.E 最新修订第4版要求进行不限时测验,1图记1分,连续3图不通过时停止记分,原始分最高27分,最低0分。②信度检验包括分半(把测验项目按奇偶数分半)重测(2个月后再测)及两测验者间信度(同一测试,两人单独评分)。③效度检验以希内学习能力测验、韦氏儿童智能操作量表、瑞文联合型测验为结构效标;以学习成绩、教师、家长评价为准则关联效标。均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指导语进行。对有阅读能力者直接测试,年龄小无阅读能力的,由班主任用手语翻译测验内容,至完全理解后正式施测记分。④使用7314/F /W 型DYD-300A 脑电地形图机,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电极。常规描记两组盲童脑电图30m in 作视觉分析。取单极导联下安静闭眼时,无任何干扰或伪差的代表性脑电图波120s存入计算机,分析时由经验丰富的脑电图医师通过人机对话方式选取20s最具代表意义的脑电波计算脑电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学测验 认知不协调 听力障碍/聋 脑电描记术 β节律 Α节律 δ节律 θ节律 视觉-运动整合发育 整合发育测验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改变神经元发放与场电位节律之间的锁相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维健 封洲燕 +2 位作者 周文杰 王兆祥 蔡紫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临床上,已将深部脑刺激(DBS)技术成功应用于治疗多种脑部疾病。近年的研究推测,DBS技术使用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FS)可以改变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病理性节律发放,这可能是DBS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这种推测尚需实验数据的证实。本... 临床上,已将深部脑刺激(DBS)技术成功应用于治疗多种脑部疾病。近年的研究推测,DBS技术使用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FS)可以改变神经元动作电位的病理性节律发放,这可能是DBS治疗脑部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这种推测尚需实验数据的证实。本文在已麻醉的大鼠海马CA1区的输入轴突束薛氏侧支(Schaffer collaterals)施加时长为1 min、频率为100 Hz的HFS,并分析刺激下游CA1区的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锋电位,考察两种神经元的节律性动作电位发放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麻醉大鼠CA1区的场电位存在明显的θ节律,且在顶树突层尤其明显,而神经元锋电位与θ节律存在锁相关系。与此基线记录相比较,在HFS期间,锥体神经元的锋电位与顶树突层θ节律的锁相值从0.36±0.12显著减小至0.06±0.04(P<0.001,配对t检验,N=8);中间神经元锋电位的锁相值也从0.27±0.08减小至0.09±0.05(P<0.01,配对t检验,N=8)。两类神经元与胞体层θ节律的锁相关系也有类似改变。此结果表明,对轴突束施加HFS可以消除下游神经元动作电位发放与场电位θ节律之间的锁相关系,改变神经元的节律性发放模式。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可能是HFS诱导的轴突传导障碍,此发现对于深入研究DBS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刺激 锋电位 节律性发放 θ节律 锁相
原文传递
θ节律刺激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牟宏 马跃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θ节律刺激(thetaburststimulation,TBS)是模式化的重复经颅磁刺激(patternedrepetitiveTMS)的一种。按照间隔时间不同,TBS可分为间歇性TBS(intermittentTBS,iTBS)和连续性TBS(continuousTBS,cTBS)。TBS的作用原理既包括改... θ节律刺激(thetaburststimulation,TBS)是模式化的重复经颅磁刺激(patternedrepetitiveTMS)的一种。按照间隔时间不同,TBS可分为间歇性TBS(intermittentTBS,iTBS)和连续性TBS(continuousTBS,cTBS)。TBS的作用原理既包括改变大脑皮质兴奋性,促进神经重塑等宏观效应,也包括影响基因表达、蛋白水平、受体调控等微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康复 θ节律 脑梗死患者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应用 间隔时间 大脑皮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CA1神经元θ节律及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小未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以分析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的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HupA)对大鼠海马脑片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以分析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应用大鼠海马脑片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石杉碱甲对大鼠海马脑片的CA1锥体神经元θ节律、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1)未用药组出现膜电位振荡前后4~10Hz(θ节律)功率分量之和无显著性差异,但在HupA(1μmol·L-1)灌流15min后出现膜电位振荡,与用药前没有膜电位振荡的4~10Hz功率分量之和配对t检验比较有显著差异(n=3,P<0.005)。(2)在LTP期间,对照组EPSP幅度在强直刺激后30min显著性的升高(P<0.05),而HupA组在强直刺激后15min即出现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HupA可增加大海马锥体神经元在θ频率范围内的功率分量,并易化LTP的诱发,这可能是其增强学习记忆功能的细胞电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脑片 锥体神经元 θ节律 长时程增强 石杉碱甲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共患病疗效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娜 刘丽君 +5 位作者 刘智慧 刘延芹 荆彦芬 崔海静 王欣 李杏色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10期865-866,共2页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深部脑刺激法 θ节律 β节律
下载PDF
异氟烷和七氟烷对癫癎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14
作者 吉勇 王明然 +2 位作者 王保国 白勤 张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呼气末不同异氟烷和七氟烷浓度对癫患者脑电图及棘波的影响。方法:40例癫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各20例。以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的异氟烷或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置入硬膜外电极后,调整... 目的:对比观察呼气末不同异氟烷和七氟烷浓度对癫患者脑电图及棘波的影响。方法:40例癫需行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各20例。以1.0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的异氟烷或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置入硬膜外电极后,调整蒸发器刻度,分别控制呼气末异氟烷或七氟烷浓度于0.7、1.0、1.3、1.5MAC,并各稳定15min后,描记脑电图。结果:癫患者1.0MAC异氟烷时棘波的频数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而1.3MAC和1.5MAC时棘波的频数少于0.7MAC时(P<0.01)。1.0MAC和1.3MAC七氟烷时棘波的频数与0.7MAC时相比无明显变化,1.5MAC时棘波的频数高于0.7MAC时(P<0.05)。随着呼气末异氟烷或七氟烷浓度的升高,患者的α和β波的频数逐渐减少,而δ波的频数增多。结论:癫手术术中需行皮层脑电图监测时,将异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0MAC或七氟烷麻醉深度维持于0.7~1.3MAC较为适宜,以保证癫源灶准确的定位及手术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癫癎 氟烷 异氟醚 脑电描记术 Α节律 β节律 δ节律 θ节律
下载PDF
敷面膜对消费者情绪放松的脑电波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正 吴梦洁 +3 位作者 王谊 林文强 郭苗 杨帆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2-669,共8页
脑电波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一种由脑神经细胞团在大脑皮层集体充放电而表现出来的宏观电生理现象,是人脑活动状态的最直观表现。人类的认知和感知可以通过EEG来传达。将EEG应用于观察敷面膜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从而研究... 脑电波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一种由脑神经细胞团在大脑皮层集体充放电而表现出来的宏观电生理现象,是人脑活动状态的最直观表现。人类的认知和感知可以通过EEG来传达。将EEG应用于观察敷面膜过程中的脑电波变化,从而研究敷面膜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采集受试者敷面膜前1分钟的基线数据、敷上面膜后0~7 min的脑电数据以及摘下面膜后0~6 min的脑电数据。研究表明,敷面膜过程会激发低频的θ(4~8 Hz)节律,同时减少高频β(14~30 Hz)节律。受试者在相同条件下敷上不同款面膜后,被试者的放松指数较基线均有明显提升,这一结果与受试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敷面膜可以使受试者心理放松。通过EEG来阐述消费者在敷面膜过程中心理放松状态,从神经科学的角度阐释了化妆品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对揭示化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θ节律 β节律 放松指数 面膜
下载PDF
短期禅修效果的脑电图多尺度排列熵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建强 周昌乐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5,共6页
立足于短期禅修的实践,运用脑电图(EEG)检测手段,采用多尺度排列熵的方法,同期对照实验组和控制组脑电活动的差异,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短期禅修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θ节律和α节律在禅修前后的变化,发现θ节律的排列熵在禅修后呈... 立足于短期禅修的实践,运用脑电图(EEG)检测手段,采用多尺度排列熵的方法,同期对照实验组和控制组脑电活动的差异,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对短期禅修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θ节律和α节律在禅修前后的变化,发现θ节律的排列熵在禅修后呈减小趋势,而α节律的排列熵则呈增大趋势,表明短期禅修提升了脑神经元电活动的同步化现象,从而有助于禅修人员的精神放松、注意力的提升以及焦虑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EEG) 多尺度排列熵 短期禅修 θ节律 Α节律
下载PDF
左侧颞叶癫痫工作记忆期间神经振荡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立平 宋毅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64-569,共6页
目的总结左侧颞叶癫痫患者工作记忆维持期神经振荡模式特征,探讨左侧颞叶癫痫伴工作记忆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共纳入21例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与治疗的左侧颞叶癫痫患者(LTLE组),另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 目的总结左侧颞叶癫痫患者工作记忆维持期神经振荡模式特征,探讨左侧颞叶癫痫伴工作记忆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共纳入21例2017年9月至2021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与治疗的左侧颞叶癫痫患者(LTLE组),另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功能相匹配的3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完成视觉工作记忆测试,记录反应时间和应答正确率;同时采集34通道脑电信号,计算工作记忆维持期各频段功率谱密度(PSD),选取PSD最高频段作为工作记忆维持期优势频段并分析优势频段神经振荡空间分布模式。结果工作记忆行为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LTLE组完成工作记忆反应时间延长(t=3.597,P=0.001),应答正确率降低(t=3.770,P=0.001)。神经振荡模式分析,θ频段为工作记忆维持期优势频段,且θ频段PSD主要集中于额区,尤以额中线Fz通道分布密集;与对照组相比,LTLE组工作记忆维持期全脑(t=2.600,P=0.012)、额区(t=2.252,P=0.029)、Fz通道(t=2.496,P=0.016)θ频段工作记忆效应PSD(PWM)均降低。结论左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工作记忆障碍,且视觉工作记忆维持期θ振荡减弱。θ振荡减弱有可能成为评估颞叶癫痫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记忆 短时 θ节律 脑电描记术
下载PDF
间断性θ节律在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表现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德生 胡容 +2 位作者 王子玉 邵晨婧 王湘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96-800,共5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间断性θ节律在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改变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偏头痛和癫痫患者444例,其中偏头痛患者222例,癫痫患者121例,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101例... 目的探究并分析间断性θ节律在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改变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偏头痛和癫痫患者444例,其中偏头痛患者222例,癫痫患者121例,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101例。所有患者按年龄分段,<25岁组107例,25~45岁组131例,46~59岁组81例,≥60岁组125例。按第三版头痛分类的国际标准分为无先兆偏头痛组243例和先兆偏头痛组80例。所有患者完善脑电图检查,根据做脑电图过程中是否伴头痛发作分为头痛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统计脑电图出现间断性θ节律情况。结果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发作间期(P=0.008)。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偏头痛发作期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发作间期(81.3%vs 54.7%,P=0.009)。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患者(67.3%vs 51.8%,P=0.013)和癫痫患者(67.3%vs 43.8%,P=0.001)。偏头痛发作期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偏头痛患者(P=0.033)。先兆偏头痛组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组(P<0.01)。各年龄组偏头痛、癫痫、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以及总体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头痛发作期(OR=2.712,95%CI:1.670~4.402,P<0.01)、先兆偏头痛(OR=4.528,95%CI:2.437~8.415,P<0.01)及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OR=1.481,95%CI:1.139~1.926,P<0.01)是出现脑电间断性θ节律的影响因素。结论偏头痛发作期、先兆偏头痛及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患者脑电间断性θ节律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癫痫和偏头痛共患病病理生理机制皮质扩步性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偏头痛 离子泵 脑电描记术 θ节律
下载PDF
动物在学习时海马与皮层的电活动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邬勤娥 匡培梓 《心理学报》 1979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从实验动物材料和人的临床研究早已提出颞叶,特别是它的深部核团和结构——杏仁核和海马,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廿多年来已广泛地研究了海马的θ节律和其他电活动,提出了一些与行为相关的海马电活动理论。有人认为。
关键词 海马与皮层 电活动 临床研究 实验动物 活动理论 杏仁核 θ节律 条件反应 起重要作用 广泛地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流选择性CA1区损害对海马θ节律的影响
20
作者 戴光明 郑健 +1 位作者 张基谟 王东武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本实验观察了乌拉坦浅麻醉下的大鼠海马不同部位在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选择性CA1区损害前后θ节律的变化,以及海马部位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在缺血前和对照组,单侧海马慢性植入电极记录到的同侧海马浅θ波和深1-θ波位相一... 本实验观察了乌拉坦浅麻醉下的大鼠海马不同部位在脑缺血/再灌流所致的选择性CA1区损害前后θ节律的变化,以及海马部位的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发现在缺血前和对照组,单侧海马慢性植入电极记录到的同侧海马浅θ波和深1-θ波位相一致,且与深2-θ波位相相反。深2-θ暂时消失时,浅θ和深1-θ仍可正常存在;浅θ和深1-θ消失时,深2-θ亦可存在。双侧海马电活动记录组,观察到的浅θ和对侧的深2-θ波无恒定位相关系。前脑缺血20min,再灌流12h内,海马各部θ节律可逐渐恢复至缺血前水平。24h后,波幅再次明显降低,而位相关系无变化。48h后,光镜下可见CA1区神经元发生损害;海马其余部位及隔区神经元无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结果提示:海马浅θ和深1-θ具同一发生器,深2-θ为另一发生器产生。CA1区神经元功能结构的完整,对于海马各部θ节律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θ节律的变化反映CA1区神经元受到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θ节律 海马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