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7Cs示踪的渤海湾黄骅港两侧海区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福 裴艳东 +2 位作者 刘志广 田立柱 王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4-1059,共6页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 取自黄骅港防波堤两侧海区的7个无扰动柱状沉积物岩心的137Cs示踪研究显示,该区137Cs曲线可以分为3种类型:①不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未检测到137Cs),②连续的137Cs曲线(表层检测到137Cs),③未检测到137Cs的曲线。137Cs示踪的沉积速率结果显示:①NE向伸展的防砂堤截断原SE向的沿岸流后,造成了黄骅港防波堤两侧近岸差异性现代沉积过程,即堤北侧距岸约4km以内海区现代沉积速为0.69~1.12cm/a,堤南侧距岸约4km处的站位8以内无沉积物沉积;②防砂堤南侧的岸外10km、水深约-4m处,存在一个速率高达1.36cm/a的现代沉积中心。上述结果与前人的工作成果对比表明,黄骅港建港前后,现代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变化主导了现在的地质环境变化,应当引起人们的更多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沉积速率 黄骅港
下载PDF
基于^137Cs技术的侵蚀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以三峡库区斑竹林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巨莉 文安邦 +2 位作者 龙翼 严东春 史忠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16,24,共5页
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入库泥沙的策源地,研究其侵蚀产沙状况对正确预测三峡水库来沙变化趋势非常重要。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斑竹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 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入库泥沙的策源地,研究其侵蚀产沙状况对正确预测三峡水库来沙变化趋势非常重要。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斑竹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退耕的其他林地和水田改的旱地的侵蚀堆积情况与土地利用变化前相差不大;在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短期内,该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较小,旱地是流域主要的侵蚀产沙源地,水田是淤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侵蚀产沙 土地利用变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137)Cs示踪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1 位作者 周彬 胥勤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66,共6页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 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研究对于该区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水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运用137C s示踪法对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速率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 s的背景值为2 029.2 Bq/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土壤侵蚀强度的大小顺序为:耕地>园地>草地>荒地>林地,按照水利部1997年颁布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标准,则耕地为中度侵蚀,园地、草地和荒地为轻度侵蚀,林地为微度侵蚀。不同坡度段土壤侵蚀强度差别不大,由强到弱依次为5~°15,°0~°5,°25~°35,°15~°25°和>35°坡度段,皆属轻度侵蚀;重庆-万州段和云阳-宜昌段土壤侵蚀等级虽皆为轻度,但前者已接近中度侵蚀,其土壤年均侵蚀模数为后者的2.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技术 侵蚀模型 土壤侵蚀速率 三峡库区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wind erosion rates by using ^(137)Cs tracing technique:A case study in Tariat-Xilin Gol transect, Mongolian Plateau 被引量:16
4
作者 LIU JiYuan SHI HuaDing +2 位作者 QI YongQing ZHUANG DaFang HU YunF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5期751-758,共8页
Wind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emi-arid and arid regions. Here we es- tablished the Tariat-Xilin Gol transect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across the Mongolian Plateau, and selected seven s... Wind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semi-arid and arid regions. Here we es- tablished the Tariat-Xilin Gol transect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across the Mongolian Plateau, and selected seven sampling sites along the transect. We then estimated the soil wind erosion rates by using the ^(137)Cs tracing technique and examined their spatial dynamic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137)Cs inventories of sampling sites ranged from 265.63±44.91 to 1279.54±166.53 Bq·m^(-2), and the wind erosion rates varied from 64.58 to 419.63 t·km^(-2)·a^(-1) accordingly. In the Mongolia section of the transect (from Tariat to Sainshand), the wind erosion rat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vegetation type and climatic regimes; the wind erosion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annual precipitation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etc., and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was negligible. While in the China section of the transect (Inner Mongolia), the wind erosion rates of Xilin Hot and Zhengxiangbai Banner were thrice as much as those of Bayannur of Mongolia, although these three sites were all dominated by typical steppe. Besides the physical factors,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ivestock carrying level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er wind erosion rates in these two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 风蚀 铯同位素追踪技术 环境恶化
原文传递
西北风积沙区采煤扰动下土壤侵蚀与养分演变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聂小军 高爽 +1 位作者 陈永亮 张合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为更好地理解西北风积沙矿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以神东哈拉沟与上湾矿区为例,利用^(137)Cs示踪法分析了未采区、自恢复沉陷区(1、2、4、8 a沉陷区)与植被修复区(13 a沉陷区)的土壤侵蚀与养分特征,研究了矿区土壤侵蚀与养分的演变规律。... 为更好地理解西北风积沙矿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以神东哈拉沟与上湾矿区为例,利用^(137)Cs示踪法分析了未采区、自恢复沉陷区(1、2、4、8 a沉陷区)与植被修复区(13 a沉陷区)的土壤侵蚀与养分特征,研究了矿区土壤侵蚀与养分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采煤扰动可以导致未采区土壤侵蚀强度增大与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养分明显损失。开采沉陷后,沉陷区土壤侵蚀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地表沉陷后的最初2 a是土壤侵蚀急剧增大的时段。采煤扰动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养分的演变规律与土壤侵蚀演变密切相关。植被修复可以有效降低沉陷区土壤侵蚀强度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西北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表的生态恢复应该及时开展地表沉陷后的早起侵蚀防治,兼顾考虑植被修复与土壤微生物联合修复,以此促进土壤、植被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养分 采煤塌陷 生态环境演变 137cs示踪 风积沙区
下载PDF
^137Cs技术研究岩溶高原湿地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家伟 戴全厚 +2 位作者 张曦 高华端 刘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运用137Cs技术研究了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为879Bq·m2;农耕地土壤剖面中137Cs中呈均匀分布,非农耕地土壤剖面中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的... 运用137Cs技术研究了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背景值为879Bq·m2;农耕地土壤剖面中137Cs中呈均匀分布,非农耕地土壤剖面中呈指数递减分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137Cs的面积活度值从大到小为灌丛地>人工草地>农耕地,土壤侵蚀模数值为农耕地>草地>灌丛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中,137Cs面积活度值从大到小为下坡>中坡>上坡,侵蚀模数值变化为上坡>中坡>下坡。小流域年均侵蚀模数为:1254.9t·(km2·a)-1,灌丛地侵蚀模数为462.6t·(km2·a)-1,人工草地为630.4t·(km2·a)-1,农耕地为3311.8t·(km2·a)-1。因此,在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农耕地是治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技术 草海 小流域 地貌部位 侵蚀特征
下载PDF
Using ^(137)Cs tracing technique to estimate wind erosion rates in the typical steppe region, northern Mongolian Plateau 被引量:8
7
作者 QI YongQing LIU JiYuan +2 位作者 SHI HuaDing HU YunFeng ZHUANG DaF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9期1423-1430,共8页
Wind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typical steppe region, northern Mongolian Plateau. Using 137Cs tracing technique, we estimated the wind erosion rates of different pastures and aband... Wind ero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of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typical steppe region, northern Mongolian Plateau. Using 137Cs tracing technique, we estimated the wind erosion rates of different pastures and abandoned farmland at Bayannur and Karakorum in Mongolia. The pastures and cutting grassland at Bayannur were slightly eroded by wind, with the rates of 64.58-169.07 t·km?2·a?1. The abandoned farmland in Karakorum, however, was strongly eroded by wind, with annual surface soil loss of 4.05 mm·a?1, and wind erosion rates up to 6723.06 t·km?2·a?1. The total loss of surface soil due to wind erosion has been 17.4 cm sinc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eppe land in the 1960s. The wind ero- sion rate at the abandoned farmlan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typical steppe sites, showing that the cultivation led to serious wind erosion in the typical steppe region, northern Mongolian Plateau. By contrast, traditional livestock grazing resulted in less disturbance to the surface soil, and did not in- duce to devastating wind erosion,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teppe ecosystem in the northern Mongolian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高原北部 草原 风蚀 铯元素跟踪技术
原文传递
白云岩喀斯特侵蚀坡地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永彬 李豪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在黔南峰丛洼地区林间白云岩坡地应用137Cs法研究土壤侵蚀。4个坡面采样样方的137Cs面积浓度都低于137Cs本底值浓度;表土样137Cs浓度随着坡长增加而增大,全样137Cs面积浓度的顺坡变化呈逐步下降趋势;应用137Cs农耕地侵蚀模型计算获得样... 在黔南峰丛洼地区林间白云岩坡地应用137Cs法研究土壤侵蚀。4个坡面采样样方的137Cs面积浓度都低于137Cs本底值浓度;表土样137Cs浓度随着坡长增加而增大,全样137Cs面积浓度的顺坡变化呈逐步下降趋势;应用137Cs农耕地侵蚀模型计算获得样点土壤侵蚀量后,加以坡长加权平均计算获得的坡长权重土壤位移量为2.045 t/(km2·a)。同时在坡脚的土壤分层剖面中的137Cs浓度峰值在土壤次表层出现,随着深度增加呈指数递减变化,属于未受耕作扰动的无侵蚀非农耕地,但表层含有相对低浓度137Cs是坡面侵蚀泥沙的搬运堆积结果,估算距1963年以来侵蚀泥沙年平均堆积厚度为0.0682~0.1364 cm/a。坡地土壤侵蚀速率远小于以往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和坡地的观测结果,但坡脚泥沙堆积速率远大于坡地土壤侵蚀速率。表明季节性暴雨、坡面降雨汇流和耕作侵蚀等侵蚀作用使喀斯特坡地土壤颗粒出现微距离位移,长期则在坡脚出现显著的侵蚀泥沙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速率 喀斯特林间坡地 ^^137cs示踪 白云岩
下载PDF
三峡地区侵蚀泥沙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文安邦 齐永青 +3 位作者 汪阳春 贺秀斌 伏介雄 张信宝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198 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 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 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12 6 94 5 2t/(km2 ·a) ;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 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 ... 198 9年以来三峡地区开展的侵蚀泥沙13 7Cs示踪的初步研究表明:三峡地区紫色土陡坡耕地侵蚀强烈,坡度>2 5°的坡耕地,侵蚀速率高达712 6 94 5 2t/(km2 ·a) ;黄壤质地粘重,抗蚀性好,坡度2 9°的陡坡耕地的侵蚀速率仅2 5 0 9t/(km2 ·a)。林草地侵蚀轻微,坡度2 5°林草地的侵蚀速率为30 6 6 88t/(km2 ·a) ,较坡耕地大致低一个数量级。上世纪6 0年代以来,开县小江河床上涨强烈,两岸滩地也有淤积发生,淤积厚度10 70cm不等,低滩地泥沙淤积厚度大于高滩地。开县春秋水库小流域输沙模数为15 6 0t/(km2 ·a) ,由于谷地泥沙淤积极为有限,此值基本可代表该流域的侵蚀模数。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公布的川东平行岭谷区侵蚀模数为30 0 0 5 0 0 0t/(km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侵蚀泥沙 ^^137cs 侵蚀速率 陡坡耕地 泥沙淤积 侵蚀模数 1989年 60年代 输沙模数 遥感普查 土壤侵蚀 紫色土 坡度 抗蚀性 数量级 滩地 小流域 草地 开县 厚度 黄壤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28
10
作者 林慧龙 郑舒婷 王雪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2,共12页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特征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降雨侵蚀力因子年际浮动变化较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土壤可蚀性因子呈斑块化分布特征,较高可蚀性类占到总面积的95.66%;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受海拔显著影响;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在研究区自西北向东南呈现空间异质性特点,过度放牧是引起下垫面侵蚀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2)对RUSLE模型的验证显示相关系数和平均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9和75.29%,RUSLE模型估算存在一定的高估,在没有形成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机理模型前,应用RUSLE模型仍然是较好的现实选择之一。3)利用RUSLE模型估算的三江源2001-2012年平均侵蚀量为3.1×109 t/年,侵蚀强度分级重心转移分析表明中度侵蚀、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重心相对集中,侵蚀程度最高的3个地区为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治多县和兴海县。4)由土壤流失量结合市场价值法,估算出研究区2001-2012年平均有机质经济损失价值为114354元/km2,总年均经济损失达399亿元,整个研究区受土壤侵蚀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创新发展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分类、分级、分段、分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草地 ^^(137)cs示踪法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评价
下载PDF
^(137)Cs示踪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侵蚀的研究——以江西丰城市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濮励杰 赵姚阳 +2 位作者 金平华 王金磊 黄贤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 通过137Cs示踪技术,并采用相关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对红壤丘陵区江西丰城市坡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方式以及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37Cs的本底值为1992.45±145.63Bq/m2;试验区典型坡地不同地貌部位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土壤侵蚀,且侵蚀强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坡底部>坡中部>坡顶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下的坡面侵蚀强度亦呈现一定的分异现象,从大到小依次为耕作土坡面>退耕30年+退耕1年混合坡面>退耕30年坡面>荒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地 红壤丘陵区 ^^137cs示踪技术 荒坡 坡面侵蚀 侵蚀强度 丰城市 江西 退耕
下载PDF
桂西北喀斯特丘陵区峰丛洼地小流域泥沙堆积的^(137)Cs示踪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豪 张信宝 +2 位作者 白晓永 何永彬 王克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4,共8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桂西北喀斯特丘陵区环江成义屯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对洼地泥沙堆积与小流域...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桂西北喀斯特丘陵区环江成义屯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对洼地泥沙堆积与小流域土壤流失速率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63-2007年的44年间,洼地泥沙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0.38 cm.a-1和51.4 t.km-2.a-1。讨论了流域土壤地面流失与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的关系,认为前者应比较接近于后者,研究小流域的土壤地面流失模数为57.1 t.km-2.a-1。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近几十年以来的地面水土流失轻微,土壤流失速率仅为数十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北 喀斯特丘陵区 峰丛洼地 泥沙堆积 137cs示踪
下载PDF
基于^(137)Cs示踪法的滇东喀斯特“红裸土”景观形成的侵蚀证据研究
13
作者 余洁芳 王嘉学 +3 位作者 许路艳 代云川 肖梦景 赵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4期195-198,共4页
为定量探究"红裸土"景观形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联系,笔者采用137Cs示踪法,分析了同一坡度3种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137Cs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的137Cs背景值为878.41 Bq/m2;137Cs在山原红壤剖面中的分布深度较浅,通常在15 c... 为定量探究"红裸土"景观形成与土壤侵蚀之间的联系,笔者采用137Cs示踪法,分析了同一坡度3种不同覆被条件下土壤137Cs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的137Cs背景值为878.41 Bq/m2;137Cs在山原红壤剖面中的分布深度较浅,通常在15 cm以内;经测算,云南松林覆被下的土壤侵蚀速率为1252.34 t/(km2·a),草丛覆被下的土壤侵蚀速率为3069.718 t/(km2·a),"红裸土"中未能测到137Cs,土壤侵蚀速率呈现出"红裸土">草丛>松林的侵蚀趋势。山原红壤覆被条件劣化是导致土壤侵蚀速率增大的重要原因,土壤侵蚀是"红裸土"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植被保育是控制"红裸土"景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原红壤 137cs示踪法 地表覆被 土壤侵蚀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测算江淮丘陵土壤侵蚀研究
14
作者 史志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核素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进行流域尺度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选择位于江淮丘陵东部的明光市鸡心岗水库两侧山坡... 核素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进行流域尺度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选择位于江淮丘陵东部的明光市鸡心岗水库两侧山坡和位于江淮分水岭西部的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淠河西侧的山坡为典型剖面,取土样进行137 Cs分析,测算出当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是4 521.5t/(km2.a)和4 830.1t/(km2.a),与全国遥感普查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蚀研究,在安徽省和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法 土壤侵蚀 江淮丘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