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原膜及同种异体骨引导兔桡骨再生的特点及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洪刚 顾云伍 张志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利用免桡骨引导性骨再生模型,观察与分析骨再生特点,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用24只大耳白兔,制成双侧10mm挠骨缺损,实验组放置胶原膜,移植同种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同种异体骨。结果实验组结缔组织被阻挡于缺损区外,成熟... 目的利用免桡骨引导性骨再生模型,观察与分析骨再生特点,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用24只大耳白兔,制成双侧10mm挠骨缺损,实验组放置胶原膜,移植同种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同种异体骨。结果实验组结缔组织被阻挡于缺损区外,成熟骨膜及髓腔形成,小动脉及神经纤维明显增生,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缺损被结缔组织占据,缺损修复较实验组延缓。结论胶原膜具有引导骨组织再生、防止骨不连作用。膜内成骨及软骨内成骨均参与引导性骨再生过程,并以前者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胶原 移植 骨再生 同种异体骨 MGTR
原文传递
复合缓释微球的胶原膜促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沙 金岩 +3 位作者 邓天政 吴红 刘涛 刘建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观察复合缓释微球的胶原膜对猪皮肤创面损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将20μ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溶液滴加在2mg的冻干微球上,复合于胶原膜内。取2.5~3月龄健康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在每只猪... 目的观察复合缓释微球的胶原膜对猪皮肤创面损伤的促愈合作用。方法将20μ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溶液滴加在2mg的冻干微球上,复合于胶原膜内。取2.5~3月龄健康约克猪6只,随机分为3组,在每只猪背部制作6个4cm×4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包裹bFGF的明胶缓释微球与胶原基多孔膜复合制备,作为实验组移植创面,对照组及空白组分别给予复合bFGF的胶原膜和空白胶原膜,术后每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14、21、28和35d图像分析计算创面愈合率,3、7、14、21、28和35d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各组材料对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影响。结果制备的复合微球的胶原膜内明胶微球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12.36±3.56μm,孔径为80~150μm。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30±1.14、29.18±1.69、31.12±1.36d,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在术后14、21、28和35d均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愈合创面的上皮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结论复合bFGF缓释微球的胶原膜能有效促进猪皮肤全层缺损创面的愈合,可作为具有应用前景的覆盖材料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缓释微球 胶原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冻干交联胶原膜的制备和特性分析——Ⅰ.物理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检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成章 樊明文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用戊二醛交联人胚骨胶原制成胶原膜,通过检查形态结构、弹性模量和膨胀率,对其物理性状进行分析,通过胶原酶试验和豚鼠过敏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该胶原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和较强的抗酶解能力,其网孔结构有利于引导牙... 用戊二醛交联人胚骨胶原制成胶原膜,通过检查形态结构、弹性模量和膨胀率,对其物理性状进行分析,通过胶原酶试验和豚鼠过敏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该胶原膜具有较高的交联度和较强的抗酶解能力,其网孔结构有利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的使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交联 牙周 引导组织再生 生物材料 特性
下载PDF
胶原膜、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栋 汪钢 +2 位作者 赵东锷 高百顺 俞世强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751-1752,共2页
目的将活细胞种植于可生物降解的瓣膜支架上,制造出一种组织相容性好,不需抗凝,具有修复能力,且支持患者终生的理想心脏瓣膜。方法胶原膜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在皮下包埋和种植细胞生长做对照实验。结果胶原膜皮下包埋8周仍保... 目的将活细胞种植于可生物降解的瓣膜支架上,制造出一种组织相容性好,不需抗凝,具有修复能力,且支持患者终生的理想心脏瓣膜。方法胶原膜和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在皮下包埋和种植细胞生长做对照实验。结果胶原膜皮下包埋8周仍保持膜状结构,8~12周完全降解,且生物相容性优于聚乙醇酸/聚乳酸共聚物(PGLA)。结论胶原膜适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乙醇酸 聚乳酸 组织工程 心脏瓣支架材料
下载PDF
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宁 唐增斌 +2 位作者 李军 蒋榕林 陈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上颌前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植入Ankyl os种植体22颗(其中即刻种植5颗),在骨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粉,应用可吸收胶原膜18块、钛膜4块,进行引导骨再...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例上颌前牙缺失伴骨缺损患者,植入Ankyl os种植体22颗(其中即刻种植5颗),在骨缺损区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粉,应用可吸收胶原膜18块、钛膜4块,进行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的形态,术后4~6个月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二期手术时根据成骨情况评估成骨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除2颗失败外,其余20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修复效果,种植修复完成后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结论: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可以保存和重建上前牙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的外形,获得良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胶原 牙种植
下载PDF
生物支架材料胶原膜交联前后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琳 吕洋 +6 位作者 管利东 王韫芳 何丽娟 李艳华 白慈贤 刘大庆 裴雪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比较胶原膜交联前后的生物特性,为胶原膜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市售新鲜牛尾,分离肌腱,制备胶原蛋白,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胶原蛋白含量;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波长扫描,... 目的比较胶原膜交联前后的生物特性,为胶原膜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市售新鲜牛尾,分离肌腱,制备胶原蛋白,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胶原蛋白含量;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波长扫描,氨基酸含量检测分析胶原蛋白特性。将制备的胶原蛋白,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胶原膜,采用戊二醛交联。大体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交联前后胶原膜形态,并测定胶原酶溶解时间、pH值、吸水性能及抗撕强度。取自愿捐赠的骨髓制备BMSCs,按2×103/100μL浓度接种于交联前后胶原膜上培养7d,测量细胞吸光度(A)值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制备的胶原蛋白含量约为2mg/mL,最大吸收波长约为230nm。胶原蛋白氨基酸分析显示,甘氨酸含量约为21.47%,脯氨酸12.04%,羟脯氨酸10.18%,未检出色氨酸。交联前胶原膜为白色海绵状,孔径较大且不均匀,pH值为4.5~5.0;扫描电镜观察为孔网状结构,孔径大;吸水力为其重量的61倍,抗撕强度为210g/cm3,胶原酶溶解时间为30min。交联后胶原膜变薄,无色,半透明,致密,柔韧性好;镜下可见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成网状;pH值为6.5~7.0,吸水力降低,抗撕强度约为3400g/cm3,胶原酶溶解时间为90min。细胞增殖实验表明,细胞在交联前后的胶原膜上均能良好生长,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见BMSCs在交联后的胶原膜上生长良好。结论从牛肌腱中成功提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蛋白膜。经化学交联剂交联后,胶原膜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理化性质优于交联前,可作为生物支架材料,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胶原 交联 支架材料 BMSCS
下载PDF
降解材料隔膜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永刚 卢世璧 +2 位作者 王继芳 张伯勋 解英俊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长管骨降解材料隔膜引导性骨再生现象,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隔膜,制做长管骨引导性骨再生动物模型。术后进行X线观察;不同时期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移生长因子-β(... 目的观察长管骨降解材料隔膜引导性骨再生现象,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隔膜,制做长管骨引导性骨再生动物模型。术后进行X线观察;不同时期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免疫组化染色,并对3种骨诱导因子的含量进行测量。结果(1)胶原隔膜能够成功引导骨再生,12周时修复骨缺损。(2)术后1周时,胶原隔膜即在骨缺损处形成密闭的管状腔室,术后6-8周降解,降解后仍有骨痴形成。(3)术后调内实验侧bFGF、TGF-β、BMP总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P<0.001)。结论术后6周内胶原隔膜在骨缺损处形成密闭腔室,将周围组织隔离于骨缺损之外,提供骨再生的空间,并将骨缺损处骨诱导因子浓缩,成功诱导骨组织再生;6-8周后胶原隔膜降解不影响骨再生过程。结果表明,引导性骨再生早期的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引导性骨再生启动后,即使8周隔膜降解,仍不影响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隔 胶原 骨缺损 骨再生 骨折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诱导口腔缺损软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拓 杨琴秋 +4 位作者 董露 肖琼 陈红亮 孙勇 钟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57-965,共9页
背景:口腔种植术区软组织量不足可能对创面愈合和后期美学修复带来不利影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能促进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愈合进程,但目前尚缺乏深入探讨其促进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目的:对比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胶原生物膜... 背景:口腔种植术区软组织量不足可能对创面愈合和后期美学修复带来不利影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能促进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愈合进程,但目前尚缺乏深入探讨其促进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动物实验。目的:对比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胶原生物膜修复新西兰兔硬腭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5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8只。每只实验兔均于硬腭前部中份,分别距上颌后排门齿、左右硬腭黏膜边缘2 mm处以直径为5 mm的组织环切钻制备圆形软组织全层缺损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组、胶原膜组分别于缺损处植入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和胶原生物膜,空白对照组创面不予任何处理。在术后3,7,14,21,28,56 d对创面进行大体观察并作创面愈合率分析;术区取材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术区炎性反应、血管生成和胶原形成情况。结果与结论:(1)创面愈合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创面愈合速度最快,且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后3 d各组的创面愈合率无显著差异。术后7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创面愈合率大于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2)炎性反应:术后3,7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炎性反应均小于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4,21,28,56 d,3组炎症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新生血管评价以CD31平均吸光度值分析:术后7,14,21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CD31平均吸光度值高于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4)胶原纤维形成以平均吸光度值分析:术后7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胶原纤维平均吸光度值高于胶原膜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4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胶原纤维平均吸光度值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21,28,56 d,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胶原纤维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其他2组(P<0.05)。结果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模型 动物 炎症 组织构建 软组织损伤 创伤愈合 动物模型 硬腭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胶原 修复 再生
下载PDF
海绵状胶原膜真皮替代物的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珺 肖仕初 夏照帆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海绵状胶原膜作为真皮替代物的可行性。 方法 提取猪皮胶原 ,与 6 硫酸软骨素混合沉淀后冻干成膜。将胶原膜包埋于SD大鼠皮下 ,定期取材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降解速度。 结果 制备的胶原膜具有密集的相互贯通... 目的 探讨海绵状胶原膜作为真皮替代物的可行性。 方法 提取猪皮胶原 ,与 6 硫酸软骨素混合沉淀后冻干成膜。将胶原膜包埋于SD大鼠皮下 ,定期取材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降解速度。 结果 制备的胶原膜具有密集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 ,且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 ,适于手术操作。SD大鼠皮下埋藏试验表明组织相容性较好 ,无明显急性炎症反应 ,血管化能力较强 ,降解速度慢 ,真皮构架稳定性好。 结论 海绵状胶原膜可作为真皮替代物移植于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替代物 胶原 皮肤组织工程 胶原
原文传递
^(60)Co辐照灭菌对胶原膜体外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晓艳 鲁建 +2 位作者 刘科伟 陈一权 张兴栋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61,共4页
为了探讨60Co辐照灭菌方法对胶原膜稳定性的影响,牛跟腱胶原膜、牛皮胶原膜经60Co辐照灭菌,对灭菌前后胶原膜的溶胀度、收缩温度和抗胶原酶酶解能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胶原膜交联度及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对其机... 为了探讨60Co辐照灭菌方法对胶原膜稳定性的影响,牛跟腱胶原膜、牛皮胶原膜经60Co辐照灭菌,对灭菌前后胶原膜的溶胀度、收缩温度和抗胶原酶酶解能力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胶原膜交联度及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60Co辐照后,胶原蛋白分子间发生了共价交联,两种胶原膜的溶胀度减小,胶原酶酶解时间增加,胶原膜的交联度及稳定性增加,无菌检查合格。但收缩温度降低,辐照时如不采用任何保护胶原的措施,胶原的分子结构将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60Co辐照灭菌 交联度 稳定性 红外光谱 生物材料 生物可降解性
下载PDF
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洪刚 张伯勋 +1 位作者 卢世璧 王继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形式,了解膜的理化特性、降解情况,并探讨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造成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处移植胶原膜及表面脱钙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表面脱钙异体骨,并行X线、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目的观察胶原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形式,了解膜的理化特性、降解情况,并探讨引导性骨再生的机制。方法成年新西兰兔造成10mm桡骨缺损,实验组缺损处移植胶原膜及表面脱钙异体骨,对照组仅移植表面脱钙异体骨,并行X线、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移植区域存在明显骨膜反应,新骨增生明显,骨重建顺利,骨缺损完全修复。对照组移植区域由于纤维结缔组织的占据,新骨生长及成熟骨替代均较实验组延缓。结论胶原膜能有效地发挥阻隔与引导的作用,同时,膜管能使内、外源性BMP不断聚集,有效分布,BMP分布特征影响着组织细胞及骨愈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胶原 表面脱钙异体骨 引导性骨再生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胶原膜在角膜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悦玲 甄兆忠 +1 位作者 何志远 马胜生 《实用眼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313-314,共2页
胶原膜在角膜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报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陈悦玲,甄兆忠,何志远,马胜生眼用胶原膜由前苏联Eyoddvd于1984年首先研制成功,随后美国博士伦公司研制成干燥眼用胶原膜,并在眼科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我院... 胶原膜在角膜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报告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陈悦玲,甄兆忠,何志远,马胜生眼用胶原膜由前苏联Eyoddvd于1984年首先研制成功,随后美国博士伦公司研制成干燥眼用胶原膜,并在眼科临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我院创伤研究所于1992年参考国内外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手术
原文传递
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曹钰彬 刘畅 +3 位作者 潘韦霖 涂缘 李春洁 华成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29,共5页
引导骨再生术是解决骨组织缺损问题的重要技术,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骨再生膜是防止成纤维细胞进入骨缺损部位的屏障,同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骨组织再生。由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引导骨再生的胶原膜... 引导骨再生术是解决骨组织缺损问题的重要技术,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骨再生膜是防止成纤维细胞进入骨缺损部位的屏障,同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骨组织再生。由于目前广泛应用于引导骨再生的胶原膜尚存在一些缺陷,探索具有更优良性质的引导骨再生屏障膜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出现了从抗菌性的改良、成骨性的改良和新材料的研发等多方面的努力以改良引导骨再生膜。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引导骨再生膜改进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展开骨再生及修复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骨组织工程 生物 胶原
下载PDF
胶原膜联合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及富血小板血浆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江 杨进 +2 位作者 黄文秀 赵欣 闫福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膜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后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应用潜能。方法将犬BMSCs与BME-10X胶原膜复合培养。取3只雄性杂种犬,拔除双侧上下颌第1、2前磨... 目的初步探讨胶原膜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复合后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应用潜能。方法将犬BMSCs与BME-10X胶原膜复合培养。取3只雄性杂种犬,拔除双侧上下颌第1、2前磨牙,保留唇舌侧牙槽嵴,制备一近远中向15mm×5mm,冠根向8mm的骨内缺损,随机分为四组。A组(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牙龈;B组:缺损区上覆盖Bio-Gide胶原膜;C组:缺损区植入BMSCs胶原膜复合物后覆盖Bio-Gide胶原膜;D组:缺损区注入PRP,覆盖Bio-Gide胶原膜。分别于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结果BMSCs与胶原膜复合培养1d,细胞近似圆形或短梭形,3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有突起,呈多边形及长梭形。大体观察:术后4周A组见骨缺损中央有明显凹陷,骨缺损区内见明显血肿机化物;B、C及D组骨缺损区主要为新生骨样组织充填,间杂少量血肿机化物。8周A组见骨缺损区凹陷基本长平,骨缺损顶部为纤维组织,血肿机化物被新生骨组织所取代;B、C及D组膜边缘破裂,与深面组织稍粘连,针头均不能刺入骨缺损表面。12周各组骨缺损区凹陷完全长平,A组牙槽嵴顶部纤维组织较其他组厚。X线片观察:各组骨质均长满骨缺损区;A、B、C及D组灰度值,4周分别为68、50、56及49,8周时为46、30、24及30,12周时为24、17、15及20。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A组缺损区可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及及新生血管形成的肉芽组织,未见明显新骨生成;B、C及D组膜的胶原结构均存在,其内侧面有新骨生成。8周A组缺损区新生骨小梁呈团灶状、网状;B、C及D组膜的胶原结构不完整,多个骨岛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连接整个骨缺损区。12周各组骨缺损区均被新生骨充填。结论使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可促进牙槽骨缺损区成骨,将骨修复时间缩短为8周,但单独应用GBR的成骨作用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术 胶原 骨髓基质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治洁 张磊 +1 位作者 刘堃 唐庭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目的比较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牙槽骨骨缺损的种植患者共植入82枚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同期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ME-10X胶原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其中39例采用钛膜,43例采用BME... 目的比较生物胶原膜与钛膜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75例牙槽骨骨缺损的种植患者共植入82枚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同期采用植Bio-Oss小牛骨粉,盖BME-10X胶原膜或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其中39例采用钛膜,43例采用BME-10X胶原膜;二期手术时观察膜下骨再生情况,评价成功率。结果钛膜组37枚种植体、胶原膜组42枚种植体成功地完成骨整合,并成功完成义齿修复;胶原膜组和钛膜组的暴露率分别是2.3%和17.9%;2枚种植体因钛膜暴露及感染失败,1枚种植体因生物胶原膜固定不充分、移位感染失败。结论生物胶原膜及钛膜皆能有效地屏蔽软组织,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与钛膜相比,生物胶原膜更为简便易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胶原 牙种植
下载PDF
天然植物单宁酸交联改性胶原膜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依 王维生 +1 位作者 刘文涛 李国英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5-10,共6页
采用单宁酸对胶原膜进行改性,考察不同浓度的改性剂(0.4~1.8 g/L)对胶原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量其热变性温度、吸水率、酶解后的质量保持率及机械强度,来表征改性前后胶原膜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单宁酸浓度为1.2 g/L时,改性后膜的... 采用单宁酸对胶原膜进行改性,考察不同浓度的改性剂(0.4~1.8 g/L)对胶原膜性能的影响,通过测量其热变性温度、吸水率、酶解后的质量保持率及机械强度,来表征改性前后胶原膜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单宁酸浓度为1.2 g/L时,改性后膜的性能最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单宁酸分子的酚羟基与胶原分子发生了多点氢键结合,并且胶原的三股螺旋结构未被破坏;最佳浓度改性后胶原膜的热稳定性提高,耐酶解性能增强,机械强度增加,但吸水率却降低,说明单宁酸作为改性剂可以有效改善胶原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胶原 性能
下载PDF
即刻种植牙龈软组织伤口的特点及其愈合方式 被引量:12
17
作者 许竞 崔宝仪 +3 位作者 高文峰 容明灯 王晶 陈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牙龈组织的特点及其伤口生长愈合方式。方法 354例拔牙病例实施即刻种植,有骨质缺损的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颗粒并覆盖胶原膜进行骨引导再生,其中10例采取牙槽嵴唇颊侧梯形牙龈粘骨膜瓣滑行转移缝合伤口的闭合式愈合... 目的探讨即刻种植牙龈组织的特点及其伤口生长愈合方式。方法 354例拔牙病例实施即刻种植,有骨质缺损的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颗粒并覆盖胶原膜进行骨引导再生,其中10例采取牙槽嵴唇颊侧梯形牙龈粘骨膜瓣滑行转移缝合伤口的闭合式愈合,其余344例采取维持自然牙槽窝口的开放式愈合。结果闭合式病例中,8例伤口裂开,骨粉有所流失,但牙龈最终仍然生长封闭牙槽窝口,愈合良;另2例术后过程顺利,愈合优。开放式病例中,253例牙龈生长顺利,约1个月关闭牙槽窝口,骨粉流失不明显,愈合优;85例骨粉部分流失,但牙龈最终仍然生长封闭牙槽窝口,愈合良;6例种植体松动无法固定,必须取出,愈合差。总体伤口优良率98.31%,优良愈合病例可以发挥良好咀嚼功能。结论虽然牙龈通常存在炎症、缺损以及质地脆弱,但并不妨碍即刻种植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炎症非即刻种植的禁忌证。即刻种植采用唇颊侧梯形牙龈粘骨膜瓣转移缝合关闭伤口,伤口容易裂开;采取维持自然牙槽窝口开放的愈合方式,牙龈最终可以生长关闭伤口,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牙龈 胶原 羟基磷灰石 生物陶瓷 骨引导再生术 适应证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胶原膜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林建华 王日雄 +2 位作者 陈雷 修忠标 吴朝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29-1234,共6页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胶原膜(medical collagen membrane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 目的 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复合胶原膜(medical collagen membrane of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MCMG)对兔膝关节局部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4月龄,体重2.1~3.4kg,每只抽取自体骨髓3~4ml,体外分离培养后以5.5×10^4/ml密度种植于MCMG支架上体外培养48h,制成MSCs/MCMG复合物,将以上27只实验动物手术制成双膝关节、股骨内髁负重区及滑车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各9只。A组双侧股骨内髁负重区、滑车软骨缺损处植入MCMG/MSCs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MCMG;C组不作任何植入,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各处死3只,取材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根据关节软骨组织学半定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A组术后4周即可重建关节骨软骨缺损;修复软骨在观察期内逐渐变厚,在12周内始终保持关节面及软骨下骨结构完整,为透明软骨样修复,表面光整,与周围软骨色泽相近;而B组和C组12周时仍为纤维软骨样修复,色泽浅黄,呈虫蚀样改变,仍有空洞。A组糖胺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呈阳性,B、C组则明显减少。术后4、8和12周各组组织学半定量评分及术后12周大体结果显示:股骨内髁负重区与滑车修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优于C组(P〈O.05)。结论 自体MSCs复合MCMG在体内环境下可形成透明软骨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MCMG符合组织工程软骨基质材料的基本要求,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用于关节全层软骨缺损修复的软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 软骨缺损
下载PDF
胶原膜与聚-β-羟基丁酯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汪钢 张其清 +6 位作者 赵东锷 刘维永 俞世强 艾玉峰 董兆麟 胡军 胡巧侠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 :对胶原膜与聚 β 羟基丁酯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 :对照研究胶原膜和聚 β 羟基丁酯膜在材料结构、皮下包埋和细胞生长对照实验情况。结果 :胶原膜呈网孔状结构 ,皮下包埋8周仍保持膜状结构 ,皮下包埋 8~... 目的 :对胶原膜与聚 β 羟基丁酯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 :对照研究胶原膜和聚 β 羟基丁酯膜在材料结构、皮下包埋和细胞生长对照实验情况。结果 :胶原膜呈网孔状结构 ,皮下包埋8周仍保持膜状结构 ,皮下包埋 8~ 12周完全降解 ,生物相容性优于聚β羟基丁酯膜。结论 :胶原膜在材料结构特征、降解率和生物组织相容性方面均优于聚β羟基丁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聚-β-羟基丁酯 组织工程心脏瓣
下载PDF
复合皮覆盖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旭 吴军 +3 位作者 王甲汉 赵阳兵 路淑珍 赵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寻找理想的烧伤创面覆盖物,是当前临床的迫切需要,我们从真皮组织中提取胶原,制备成多孔膜,并在膜的两面分别种植表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复合皮,移植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及各类烧伤创面,能起到良好的骨... 寻找理想的烧伤创面覆盖物,是当前临床的迫切需要,我们从真皮组织中提取胶原,制备成多孔膜,并在膜的两面分别种植表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复合皮,移植在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及各类烧伤创面,能起到良好的骨架作用,促进愈合,未使创面再暴露,无论大体观察还是组织形态学检测都显示出其特有的优越性。经临床初步应用10例,除3例因感染液化外其余7例全部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皮肤移植 烧伤 复合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