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明媚 焦富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研究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痰浊中阻型)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定眩汤口服;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1个疗程15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28天给予TCD观察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变化,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5%,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14 d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增快,以治疗组增快较为明显,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后28 d治疗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进一步增快,对照组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前无明显变化,两者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可以通过增加脑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有效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痰浊中阻
下载PDF
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娜 孙峰山 《陕西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和对照组(58例,给予地芬尼... 目的:探讨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对颈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6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给予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治疗)和对照组(58例,给予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RVA)及左侧椎动脉(LVA)]、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内皮素(E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颈部活动受限或疼痛,涉及肩背部,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颈部活动障碍或疼痛,累及肩膀胸疼痛,向外上肢放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手指麻木,肌肉萎缩评分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BA、RVA、LV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A、RVA、LVA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T水平更低,CGRP水平及眩晕程度评分更高(均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定眩汤及地芬尼多片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葛根 地芬尼多片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定眩汤对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颅多普勒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秦磊 王念 全亚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9-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服用定眩汤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 目的:观察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服用定眩汤前后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对照组予西比灵。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TCD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及全血还原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基底动脉(BA)及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的收缩期血流速(Vs)、舒张期血流速(V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A、RVA"的Vs、Vd及"LVA"的V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比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夹痰 后循环缺血 经颅多普勒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定眩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险峰 《陕西中医》 2018年第8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包括38例。对照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西医治疗,定眩汤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定眩汤... 目的:研究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7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包括38例。对照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常规西医治疗,定眩汤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定眩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时定眩汤组的总有效率为81.58%(31/38)及97.37%(37/38),对照组分别为总有效率为57.89%(22/38)及78.95%(30/38),定眩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定眩汤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眩汤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参数的影响较好,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管内皮功能 @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50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本田 张志霞 张玉静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脑动脉硬化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秦磊 王念 全亚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1剂/d,水煎2次过滤取汁300m L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西比灵5mg/次,口服1次每晚。两组均...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夹痰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定眩汤口服,1剂/d,水煎2次过滤取汁300m L早晚分服。对照组予西比灵5mg/次,口服1次每晚。两组均连续服药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脂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肝阳夹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指标,疗效优于使用西比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夹痰 后循环缺血 经颅多普勒 血脂
下载PDF
定眩汤对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友高 冉晓刚 +5 位作者 郑维军 陈洪宝 傅代彪 瞿远喜 王秀珍 谢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定眩汤对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定眩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 目的探讨定眩汤对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血流变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定眩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变、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7%(P<0.01);治疗后2组高切与低切全血黏度、血液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VA、BA的Vm显著加快,VA、BA的PI均显著下降(P<0.01),且2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FIB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APTT、PT、TT均显著延长,且治疗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2组PLT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血瘀气滞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有效调节患者紊乱的血流变学,改善其血流动力学与凝血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 血瘀气滞型 疗效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纪传荣 程丽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脾虚湿盛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定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脾虚湿盛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定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定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脾虚湿盛型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颈晕定眩汤及熏蒸推拿并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毛刚 刘磊 范广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9-9,20,共2页
目的观察颈晕定眩汤及熏蒸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1999-01/2004-12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 目的观察颈晕定眩汤及熏蒸推拿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1999-01/2004-12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口服、中药熏蒸和中医推拿后缓慢放松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和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液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并以经颅彩色多普勒观察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纳入17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治疗后全血还原黏度: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犤(1.20±0.27,1.32±0.34)mPa·s,(t=2.611,P<0.05)犦。②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犤(3.97±0.96,4.41±0.99)g/L,(t=3.010,P<0.01)犦。③治疗组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犤(40.2±4.8,38.1±5.3)cm/s,(t=2.772,P<0.001)犦。结论中药汤剂及熏蒸推拿方法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椎动脉血流速度,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 颈椎病患者 经颅彩色多普勒 椎动脉型颈椎病 纤维蛋白原 第四人民医院 全血还原黏度 对照组 治疗组 推拿治疗 中药口服 牵引治疗 中医推拿 中药熏蒸 西药治疗 血液黏度 平均流速 基底动脉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评价
10
作者 尹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10-0013,共4页
探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从宣化区人民医院选取110例中医属于气阴两虚、虚风内动型的老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选的110例患者中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两组... 探讨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从宣化区人民医院选取110例中医属于气阴两虚、虚风内动型的老年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入选的110例患者中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进行随机分组,分成两组,一组55例,为对照组,治疗时选用常规西药;另一组为研究组,也有55例,在治疗时,不仅给予常规西药,还给予中药定眩汤。关于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在组间作比较;另对于两组病例的眩晕、平衡功能等评分进行测评,组间对比分数;在治疗前后,对睡眠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 用药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总有效率算得在研究组中为98.18%,高于对照组85.45%,P<0.05。治疗后,对眩晕症状进行测评,研究组分数更低,而对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开展测评,研究组分数则更高,P<0.05。治疗后,在夜晚监测睡眠,监测结果显示研究组夜晚的睡眠比对照组好,具体为入睡潜伏期研究组更短、实际睡眠时长研究组更长、睡眠质量分数研究组更低,P<0.05。在治疗前后,从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测评,四项分数对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则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性眩晕患者治疗时,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定眩汤可提高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眩晕症状,使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利于提升睡眠和生活质量水平,且中西药联合应用后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 中医学 中药
下载PDF
自拟定眩汤联合针刺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后残余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腾 马利利 +3 位作者 杨耀峰 梁青 张元元 刘卫林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58-560,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患复位后残余症状采用针刺以及自拟定眩汤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病患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全部病患均开展复位治疗,常规组予病患针刺,试验组予病...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患复位后残余症状采用针刺以及自拟定眩汤治疗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病患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0例。全部病患均开展复位治疗,常规组予病患针刺,试验组予病患针刺以及自拟定眩汤。针对每组病患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眩晕障碍量表(DHI)得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得分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病患DHI得分相较于常规组低(P<0.05)。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病患HADS得分相较于常规组低(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患复位后残余症状采用针刺以及自拟定眩汤治疗,能够改善残余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治疗效果,达到一定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症状 复位 良性阵法性位置性 针刺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武越 银河 +5 位作者 陈琳 张威 周猷 魏戌 李晋玉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药物相关靶点,通过国际公认疾病基因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直接靶点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扩充,后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得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进一步分析其治疗颈性眩晕的分子机制。结果:在TSMSP数据库与BATMAN-TCM数据库中共提取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350个。在疾病基因数据库中得到与颈性眩晕相关的已知靶点253个。2组靶点映射后得到定眩汤作用于颈性眩晕的直接靶点21个,经STRING数据库扩充后得到199个直接和间接靶点。在Cytoscape中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出99个关键节点,GO分析结果表明,关键节点的生物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细胞成分主要包括核染色质、细胞外空间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酶结合、DNA结合等。涉及的信号通路有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结论:定眩汤治疗颈性眩晕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研究初步探讨了定眩汤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主要作用可能是影响骨平衡、调节骨代谢、促进血管的修复、调控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生物学过程 骨代谢 血管修复
下载PDF
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雨芳 宋艳芳 +3 位作者 陈英哲 吴向东 海静静 孙文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46-652,共7页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前庭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定眩汤治疗,疗程为4周并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耳鸣残疾量表(THI)评分、听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椎动脉血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听力改善疗效及随访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00%(43/50),对照组为62.00%(31/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听力改善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6.00%(38/50),对照组为46.00%(23/50),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听力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HI、THI和听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椎动脉血流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随访情况方面,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发作人数和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定眩汤联合前庭功能康复训练治疗梅尼埃病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患者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椎动脉血流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肝肾阴虚、风水上扰型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 椎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柔颈定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尉 汪妙芬 叶斌斌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2期335-336,共2页
颈性眩晕主要是因颈部软组织劳损,或是继发性骨质增生等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病变,表现眩晕、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甚至猝倒、昏厥;应进行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电... 颈性眩晕主要是因颈部软组织劳损,或是继发性骨质增生等导致椎动脉供血障碍而引发的一种病变,表现眩晕、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甚至猝倒、昏厥;应进行及时有效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前长期操作、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导致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易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自拟柔颈定眩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48例,并对照观察其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 不良姿势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血流动力学 猝倒 对照观察 昏厥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欣 《河南中医》 2013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眩汤口服,治疗14 d,... 目的:观察定眩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眩汤口服,治疗14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TCD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配合西药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长春西汀注射液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嘉 唐峰 陈丽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2期333-334,共2页
在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的状况下,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血压异常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会受到较大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的高血压伴随症状之一... 在我国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的状况下,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高,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血压异常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会受到较大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的高血压伴随症状之一,常表现为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旋转不能站立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极大。西医降压药虽对于血压控制作用明显,但是在治疗眩晕等症状方面却不甚理想[1]。中医药在眩晕治疗上历史悠久,具有明显优势。笔者采用自拟定眩汤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上蒙型眩晕),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异常 硝苯地平缓释片 人口老年化 伴随症状 血压控制 中医药 降压药
下载PDF
定眩汤治疗眩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晓南 邴俊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清窍失养或清窍被扰,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西医根据常见的各种眩晕特点,将眩晕分为前庭系统眩晕和脑源性眩晕两大类。耳源性眩晕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脑源性眩晕多...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清窍失养或清窍被扰,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西医根据常见的各种眩晕特点,将眩晕分为前庭系统眩晕和脑源性眩晕两大类。耳源性眩晕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脑源性眩晕多由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1-6],患者存在脑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或有高血压和低血压。我们近年用自拟定眩汤治疗眩晕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 高血压 颈椎病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配合定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志兴 梁云武 +3 位作者 胡钧 钱茜 金敬 罗雯雯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0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自拟中药定眩汤对老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132例老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贴压配合口服中药定眩汤)和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痊愈38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7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药定眩汤口服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明显,方法简便,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老年性
下载PDF
自拟定眩汤治疗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玉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8期165-166,共2页
目的观察并研究自拟定眩汤对于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在进行此次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慢性脑... 目的观察并研究自拟定眩汤对于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在进行此次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研究选择期间所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5例。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配合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中药定眩汤进行治疗,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调查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并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之后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在对于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为患者选择采用自拟定眩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治疗有效率,同时这种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阻络型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自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智强 崔春丽 缪冬梅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汤,治疗7、14 d后进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vHIT的增...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加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定眩汤,治疗7、14 d后进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vHIT的增益、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DHI评分、冷热试验CP值、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医症状单项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HIT的增益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定眩汤联合激素+倍他司汀对前庭神经炎(痰浊中阻证)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激素加倍他司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痰浊中阻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