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张艳 康传媛 +4 位作者 元静 曾雷 卫芋君 徐莉 杨建中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05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汉族健康对照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12周后以PANS... 目的 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105例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汉族健康对照1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12周后以PANSS量表、数字划消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顺背及倒背数字评估疗效,检测COMT基因rs165599、rs4680、rs6267、rs737865位点多态性.结果 (1)rs737865在本研究样本中不是多态性位点;(2) rs4680位点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间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6,P=0.02);单倍型仅rs165599-rs4680的GA型在精神分裂症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5,P=0.04);(3)治疗后PANSS总分[(47.64±5.75)分]、分量表得分[分别为阳性症状(11.66±2.90)分,阴性症状(13.79±3.18)分,一般精神病性症状(22.09±3.59)分]以及五因子模型得分较治疗前[分别为总分(89.92±10.53)分,阳性症状(23.50±4.68)分,阴性症状(24.69±5.03)分,一般精神病性症状(41.67±6.98)分]降低(P<0.05);治疗后数字划消分值较治疗前有上升(t值分别为-12.34、-10.17、-4.34,均P<0.05),顺背与倒背数字测试分值较治疗前上升(t=-5.57,P=0.00);瑞文标准推理测试结果分值上升(t=-19.05,P=0.00);(4)rs 165599位点不同基因型在治疗后瞬时记忆变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6,P=0.02);(5)rs4680不同基因型在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因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1,P=0.049);(6)rs 6267不同基因型在治疗后阴性症状(F=4.64,P=0.01)、认知损害(F=3.21,P=0.045)、瞬时记忆(F=4.86,P=0.03)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rs165599-rs4680单倍型GA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可能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疗效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多巴胺系统基因和帕金森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5
2
作者 孔岳南 谢惠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9期2730-2731,共2页
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患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及多巴胺... 多巴胺代谢系统的一系列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对于阐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病因与该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G/A多态已作为一种生物学标记广泛应用于PD的易患性研究。单胺氧化酶A基因及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PD的相关性各国结果也不一致,可能与存在地域或种族差异有关。单胺氧化酶B基因活性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D的潜在因素之一。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A2/A2多态与PD显著相关。多巴胺受体2基因的内含子2中(TG)n二核苷酸重复多态的等位基因3已经被国外证实与PD的发病风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 帕金森病 多巴转运体 A B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模型大鼠多巴胺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汉媛 王维红 +4 位作者 尚菁 李小芹 杨新强 王继芳 史正刚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单胺氧化酶B(monamine oxidase B,MAO-B)]的影响,探讨TS发病与COMT和MAO-B... 目的:观察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TS)模型大鼠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单胺氧化酶B(monamine oxidase B,MAO-B)]的影响,探讨TS发病与COMT和MAO-B的关系以及菖蒲郁金汤对COMT和MAO-B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Iminodipropiononitrile,IDPN)制备TS动物模型,空白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7天,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行为及刻板行为,评分均≥2分,表明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及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各12只。从造模完第2天开始灌胃,泰必利组给予泰必利(3.194 mg/mL)混悬液,菖蒲郁金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菖蒲郁金汤(5.152、2.576、1.288 g生药/mL)药液,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最后1次给药后24 h采集标本,用WB法、RT-PCR法检测大鼠纹状体COMT、MAO-B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纹状体COMT、MAO-B蛋白及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菖蒲郁金汤各剂量组显示出与其剂量相关的COMT表达增强的趋势。结论:1)TS发病可能与COMT和MAO-B无明显关系;2)菖蒲郁金汤的抗抽动作用可能与MAO-B无明显关系,而与COMT表达的增强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B 菖蒲郁金汤
下载PDF
偏头痛的多巴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玉 陈强 +2 位作者 孔敏露 侯群 章正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多巴胺受体高敏感性可能是机体在偏头痛发作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因素。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巴D2受体 多巴Β羟化 多巴转运体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清玲 邵明 +1 位作者 李勇杰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了 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 1 94 7位点的多态性 ;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 为分析中国汉族人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COMT)基因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了 53名正常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 1 94 7位点的多态性 ;并对NIaⅢ内切酶酶切后有异常带出现的标本PCR产物直接进行序列分析。发现中国汉族人COMT基因的A 1 94 7位点的频率为 0 .2 8;基因型G/G、G/A与A/A的频率分别为 0 .51 ,0 .4 2和 0 .0 7;并发现了C1 883/G和G1 966/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因多态性 聚合链反应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的关联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雄 姜南 +11 位作者 林振强 邓河晃 陈瑞珍 曹莉萍 王旭荣 孙祺章 王俊杰 李佑辉 王致华 梁莉 范碧霞 张敏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2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7例无暴力攻击行为精神分裂...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102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77例无暴力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型,并比较两组间的COMT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伴与不伴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之间在COMT基因频率分布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不同COMT基因型与暴力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暴力攻击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因多态性
下载PDF
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异动症与COMT活性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孔德南 王蓄 张丽梅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异动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受多种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和酶的调控,近年来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研究发现,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变化与异动症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就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 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异动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受多种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和酶的调控,近年来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和研究发现,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变化与异动症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就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异动症与COMT活性变化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的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 活性变化 帕金森病 COMT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发病机制 神经递质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魏双琴 施建平 钟良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88-190,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伴有排便后腹部症状缓解。IBS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其相关,近来也是该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文就IBS发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以腹部不适、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为主,伴有排便后腹部症状缓解。IBS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其相关,近来也是该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文就IBS发病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尤其是心理因素类基因多态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因多态性 5-羟色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基于多巴胺系统调节的治疗抽动障碍中药作用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慧敏 史文丽 +1 位作者 贺晴 马丙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近年来,抽动障碍(T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虽不危及生命,但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严重慢性疾病之一,对家庭和社会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TD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但中医药在治疗TD中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抽动障碍(T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虽不危及生命,但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严重慢性疾病之一,对家庭和社会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TD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晰,但中医药在治疗TD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从多巴胺系统对TD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文章从中药调控多巴胺系统对TD的影响出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抽动障碍 多巴受体 多巴转运体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下载PDF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 因多态性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22q11 神经组织 COMT 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与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3 位作者 汪栋祥 钱伊萍 陈红芳 丁会蓉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2例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2例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选用连线测验(TMT)、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1)COMT基因与TMT成绩显著相关,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PartA成绩显著低于中等活性G/A基因型,PartB成绩也显著低于低活性A/A基因型及中等活性G/A基因型。(2)COMT基因与记忆商数、背数成绩显著相关,其中G/G基因型记忆商数分显著低于A/A及G/A基因型,背数分也显著低于A/A基因型。(3)COMT基因与WCST成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MT基因与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患者认知损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遗传) 迟发性运动障碍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愤怒情志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永 詹向红 +5 位作者 闫秀娟 李伟 侯俊林 闫国立 王友杰 杨丽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2-685,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愤怒情志特质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特质怒得分,选择225例高特质怒受试者和221例低特质怒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 目的:探讨正常大学生愤怒情志特质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2(STAXI-2)特质怒得分,选择225例高特质怒受试者和221例低特质怒受试者进行对照研究,应用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LDR)测定研究对象COMT(V158M)G/A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COMT基因V158M位点的3种基因型(A/A,A/G和G/G)在高、低特质怒组正常大学生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种基因型受试者的愤怒表达及愤怒控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MT基因V158M位点的多态性与愤怒情志特质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愤怒特质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
原文传递
农药自杀未遂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文伟 贾存显 +3 位作者 潘永峰 赵书英 贾桂英 胡茂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了解农药自杀未遂者流行特征以及环境因素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该人群自杀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2003年1至12月在综合医院收集到的农药自杀未遂者107例,分别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和收集1ml... 目的了解农药自杀未遂者流行特征以及环境因素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为该人群自杀行为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2003年1至12月在综合医院收集到的农药自杀未遂者107例,分别调查其相关影响因素和收集1ml全血进行COMT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107例中,男女之比为1∶1.55;年龄13~81岁,主要集中在20~44岁(67.3%);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59.8%);有精神障碍史者13例(12.1%)。一年内有情感冲突者84例(78.5%)。有自杀冲动性者30例(28.0%)。一级亲属中有过自杀行为者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精神障碍、自杀未遂冲动性与COMT基因间存在相互作用,其关联强度值分别为0.052(95%CI:0.006~0.437)、2.917(95%CI:1.097~7.760)。结论在该人群中,尤其应重视年轻女性,有精神障碍、一年内有情感冲突者。COMT基因存在遗传异质性,且与精神障碍、自杀冲动具有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农村人口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榆林地区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雄 高芳芳 贺峰 《陕西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992-994,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榆林地区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汉族妇科手术患者121例,术后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集患者静脉血后,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 目的:探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榆林地区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全麻下汉族妇科手术患者121例,术后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采集患者静脉血后,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测量患者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记录并分析术后48 h内PCIA芬太尼用量、血氧饱和度(SpO 2)、镇痛评分标准(Ramasay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AA、GA、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47.9%、33.1%;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8%、70.2%。术后6、24、48 h,不同基因型患者SpO 2、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G基因型患者相比,AA基因型和GA基因型患者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榆林地区汉族妇科患者术后芬太尼镇痛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当地COMT Val158met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芬太尼 因多态性 麻醉 镇痛 妇科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卫红 江开达 +4 位作者 禹顺英 汪栋祥 钱伊萍 陈红芳 丁会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口中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08/158Met多态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5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选用连线测验(TMT)、韦氏记忆测验(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COMT基因与TMT成绩显著相关,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患者B部分成绩显著低于低活性A/A基因型患者。COMT基因与WMS成绩显著相关,其中G/G基因型患者记忆商数分、背数分显著低于A/A基因型患者。COMT基因与WCST成绩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OMT基因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高活性G/G基因型患者认知损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患者记忆功能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树贵 谢曙光 +3 位作者 董建义 黄敏芳 徐永明 龚朝辉 《海峡药学》 2010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变化及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选用中国版韦氏记忆测验...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变化及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COM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选用中国版韦氏记忆测验(WMS),对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用利培酮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测评。结果 COMT各基因组之间WM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利培酮治疗8周后,除了联想测验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记忆商(MQ)、经历、定向等测验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MT基因Val158/108Met多态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可能不起重要作用,但利培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记忆功能
下载PDF
云南汉族酒精依赖综合征与COMT遗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丽波 钟树荣 +5 位作者 王学静 窦少静 鲍建军 阮冶 胡利平 景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5期2822-2827,2835,共7页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汉族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COMT基因的rs2075507、rs737865、rs4680、rs16559...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云南汉族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COMT基因的rs2075507、rs737865、rs4680、rs165599四个基因位点进行特异性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型。结果:上述4个候选基因中,COMT基因rs737865位点C/C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较酒依赖组高,其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3个位点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上述四个候选基因构建出12种主要单倍型(每种单倍型在对照组和酒依赖组中的频率至少有一个大于1%),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OR:2.865,P=0.003347)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D>0.8)结论:在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rs2075507、rs4680和rs165599位点与酒依赖无关联性,rs737865C/C基因型可能是酒精依赖的保护因子,可能降低嗜酒的发生率。单倍型A-C-A-A有可能是云南汉族酒精依赖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云南汉族人群中,COMT基因的rs2075507和rs737865之间存在着强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综合征 遗传多态性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酒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与COMT基因多态性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邹韶红 赵宗峰 +2 位作者 马瑞 董红斌 佟钙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家庭暴力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医学、公共卫生和精神卫生问题。开展家庭暴力的预防研究是当前精神应激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寻找家庭暴力的危险因素,又是开展预防研究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暴力行为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COMT基因多态性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卉 涂娇 +2 位作者 倪平 张伟 许林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3-631,共9页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Val108/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Val108/158 Met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之间的关系,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在评价原始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Stata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包含8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型合并后的RR值、95%CI及P值,以患者的总体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药物疗效时,Met与Val比较,RR=1.18,95%CI:1.04~1.35,P=0.013;Met/Met与Val/Val比较,RR=1.40,95%CI:1.08~1.82,P=0.010。以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药物疗效时,Met与Val比较,RR=1.24,95%CI:1.05~1.46,P=0.013;Met/Met与Val/Val比较,RR=1.60,95%CI:1.04~2.46,P=0.031。结论:COMT Val108/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显著相关,其中Met基因为优势基因,对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精神分裂症 因多态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rs4680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跃兵 杜召云 +2 位作者 苏中华 王广新 成义仁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测验(WCST)对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住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患者与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分类测验(WCST)对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住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98名健康对照组进行电脑不同颜色、形状、数量的模块卡片推理归类,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记录,评估其认知功能。并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进行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位点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169例)和健康对照者(98例)之间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40,P=0.110;χ2=0.726,P=0.394)。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组之间WCST持续性错误数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96,P<0.01),G/G基因型患者持续性错误数成绩高于G/A基因型(分别为56.20±15.11,43.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496,P<0.05)。不同基因型组间WSCT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25,F=0.535,F=0.178,F=1.861,F=0.102,F=1.305,P>0.05)。结论未发现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COMT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相关性,G/G基因型患者认知损害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儿茶酚胺甲基转移酶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