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研究的困境——以老子之道的诠释为例 被引量:100
1
作者 刘笑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90,共15页
传统的格义借用本土的概念来解释外来佛学的术语,近代的反向格义是以西方的哲学概念解释中国本土的术语。传统的格义是普及性、启蒙性、工具性的,是权宜之计;而近代反向格义却是研究性、专业性的,是主流的或正统的方法。对反向格义的利... 传统的格义借用本土的概念来解释外来佛学的术语,近代的反向格义是以西方的哲学概念解释中国本土的术语。传统的格义是普及性、启蒙性、工具性的,是权宜之计;而近代反向格义却是研究性、专业性的,是主流的或正统的方法。对反向格义的利弊得失应该进行严肃的反思和讨论。西方哲学概念的体系是对立二分的,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成对的概念体系有重要不同。将物质和精神、实然和应然的概念引入对老子之道的定义或解释,难免陷入困境。在用反向格义的方法来解释中国的哲学术语时,对其困难和局限应该有自觉的意识和说明。此外也不妨尝试用描述的方法来解释古代的哲学术语,从而避免以西方现成概念来对应中国哲学术语时方枘圆凿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格义 中国哲学 方法论 老子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传统中的教育精神与智慧 被引量:67
2
作者 叶澜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23,共5页
以儒家为主体、儒道释并存的思想格局呈现的价值取向、基本的思维方式及其存在方式构成的中国哲学传统具有存在的独特和意义,它内含着教育精神与智慧,形成了基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哲学。从天地人相通相生、人应依天道之法而行、人在天... 以儒家为主体、儒道释并存的思想格局呈现的价值取向、基本的思维方式及其存在方式构成的中国哲学传统具有存在的独特和意义,它内含着教育精神与智慧,形成了基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教育哲学。从天地人相通相生、人应依天道之法而行、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特殊地位与关系的天人关系的三层意义,可见天人合一内含的教育精神。以人生为对象的修习践行,是解决人何以成人、立身、成事这一由天人合一引申出的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由此,"教育"一词的中国式表达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中国哲学传统中重智慧胜于重知识与经验,导致了中国哲学传统中认识事物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独特:重综合思维,着力于整体与关系的认识;形成互通互化的关系思维,并进行关系范型推演;运用时势运转的思维方式,关注转化过程中条件变化和关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教育精神 智慧
原文传递
论太极拳理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45
3
作者 高谊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6,共6页
通过对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以及健身养生的特点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论述 ,探讨了太极拳整体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观、阴阳观、道观、气观以及太极图与太极哲理的内在联系 ;太极拳功法中的阴阳与虚实、无为与无不为、修形与悟道、反者道之动以... 通过对太极拳的运动形式以及健身养生的特点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论述 ,探讨了太极拳整体理论中的天人合一观、阴阳观、道观、气观以及太极图与太极哲理的内在联系 ;太极拳功法中的阴阳与虚实、无为与无不为、修形与悟道、反者道之动以及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辩证内涵。辨析了太极拳技击中所蕴涵的以柔克刚、引进落空、舍己从人等哲学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及提高太极拳的价值作用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传统文化 哲学基础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范式跃迁视角下第四代管理学的兴起、特征与使命 被引量:48
4
作者 陈劲 尹西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范式跃迁的视角,批判性地回顾了管理学的代际演变。研究发现,在时代转型和科学范式变革的交互推动下,管理学经历了从古典管理到现代管理再到后现代管理的两次跃迁。而新科技革命和中国特色管理实践,正推动着管理学向中国哲学引领的... 基于范式跃迁的视角,批判性地回顾了管理学的代际演变。研究发现,在时代转型和科学范式变革的交互推动下,管理学经历了从古典管理到现代管理再到后现代管理的两次跃迁。而新科技革命和中国特色管理实践,正推动着管理学向中国哲学引领的第四代范式——整合管理——转型。此外,进一步分析了第四代管理学的特征、现状和使命,以期更好地发展管理理论、完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同时,也对新兴科技治理、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跨文化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理论 范式跃迁 中国哲学 中国管理理论 整合管理
下载PDF
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 被引量:41
5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6,236,共10页
现代新儒家所提出的广为流行的"内在超越"说,认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内在超越",它优越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外在超越"。这已经被奉为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两个教条。但事实上,"内在超越"... 现代新儒家所提出的广为流行的"内在超越"说,认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内在超越",它优越于西方哲学与文化的"外在超越"。这已经被奉为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两个教条。但事实上,"内在超越"并非中国哲学的独有特征,而是中西哲学共有的普遍特征;不论中西,"内在超越"并不是比"外在超越"更优越的思想进路,恰恰相反,它的人本主义背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应当加以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超越 中国哲学 教条 人本主义 反思
下载PDF
C理论、C原则与中国管理哲学 被引量:29
6
作者 成中英 晁罡 +1 位作者 姜胜林 岳磊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36,共15页
理性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哲学的2个极端。从这2个极端的区别来看,必须要认识这样一个创造性原则(即"C原则"):把着眼整体、把握全局的理念应用到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正如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价值储备——这些知... 理性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哲学的2个极端。从这2个极端的区别来看,必须要认识这样一个创造性原则(即"C原则"):把着眼整体、把握全局的理念应用到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正如我们必须利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价值储备——这些知识和价值观在复杂文化背景下是相互作用的——来作出每一个抉择一样。"C原则"强调管理是人类改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它集合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使用以及人类在这样一个产生、平衡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中的各种功能和目的,其外部聚焦于世界性的变化,内部聚焦于人类的需要和它们的统一。字母C代表着创造性、权变、文化、中国传统和儒家精髓以及其对管理实务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最佳吸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理论 中国哲学 决策 领导 管理 系统观点
下载PDF
论中医文化内涵对中医英译的影响——中医药古籍善本书目译余谈 被引量:20
7
作者 兰凤利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本文以中医药古籍善本书目的英译为例,论述了中医学知识、成语典故、训诂、修辞、儒释道家等中医文化内涵对中医英译的影响。文章采用了直译、增益、减省、释义、添加副标题等手段灵活地处理各种文化现象,以简洁、明白、通畅的当代英语... 本文以中医药古籍善本书目的英译为例,论述了中医学知识、成语典故、训诂、修辞、儒释道家等中医文化内涵对中医英译的影响。文章采用了直译、增益、减省、释义、添加副标题等手段灵活地处理各种文化现象,以简洁、明白、通畅的当代英语再现原中文书目所提示的有关古籍内容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知识 成语典故 训诂 修辞 道家 中医英译
原文传递
意象思维:中医哲学的原创思维意蕴——兼论其对中国哲学的贡献 被引量:21
8
作者 郭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1,127,共5页
在长期的生命感悟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中医学衍生出由象及理的致思路向,运思着蕴物神意的意象思维,形成了直观认识、类比方法、整观联系、辩证析理等思维形式,从而滋养和承载着中医哲学的发展。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积淀出认识论的综合性经... 在长期的生命感悟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中医学衍生出由象及理的致思路向,运思着蕴物神意的意象思维,形成了直观认识、类比方法、整观联系、辩证析理等思维形式,从而滋养和承载着中医哲学的发展。中医哲学的意象思维积淀出认识论的综合性经验直观和悟性判断、知识论的功能性"真实关系"和价值论的境界性"意义实现"等智慧,成为中国哲学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思维 原创思维 中医哲学 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从“西学东渐”到“中学西进”——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玉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1-47,共7页
讨论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西学东渐"是绕不开的话题。"西学东渐"的观念实质是由现代性的、文明的西方来改造前现代的、不文明的中国。这种观念应接受批判性的反思。现代中国学者对于"西学东渐"... 讨论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西学东渐"是绕不开的话题。"西学东渐"的观念实质是由现代性的、文明的西方来改造前现代的、不文明的中国。这种观念应接受批判性的反思。现代中国学者对于"西学东渐"的态度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形下的反应性的吸纳;形上的对应性的比照;全面的回应性的融通,最终进入对本源性思想视域的追溯,即在当下共在的生活情境的渊源上重建中国哲学,以解决当今世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今天,"西学东渐"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历史,学术界应当考虑"中学西进"的问题了。所谓"中学西进",意谓一种当代原创的中国哲学、中国学术、中国文化反过来向西方传播,且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接受,甚至为西方所主动寻求。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学者的历史使命。为此,首先需要建构一种当代原创的中国哲学:超越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视域,超越中西对立的思维模式,回归当下存在,回归生活,重建形而上学,重建形而下学(知识论、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学西进 中国哲学 当代原创 生活 当代性 当下性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两种模式 被引量:20
10
作者 彭国翔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87,共11页
20世纪以来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在引入西方哲学的观念资源来诠释和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意义上,其基本的研究模式与其使用"反向格义"来指称,不如以"援西入中"来描述。西方哲学"援入"... 20世纪以来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在引入西方哲学的观念资源来诠释和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的意义上,其基本的研究模式与其使用"反向格义"来指称,不如以"援西入中"来描述。西方哲学"援入"中国哲学研究的正、负两种模式各具特点,效果亦不相同。对于作为一门"比较哲学"的现代"中国哲学"来说,西方哲学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资源"。中国哲学当下和将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应当是"去西方哲学化",其诠释和建构恰恰需要与西方哲学甚至整个人文学科的深度互动。如此才能真正避免那种"以西解中"的"单向格义",从而在"以中为主"的"中西双向互诠"中建立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方法论 援西入中 以西解中 中西双向互诠
原文传递
论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条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春花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7-10,16,共5页
通过探寻"中国式管理"来促进企业实践与管理理论的和谐发展是中国管理学者的重要责任。从3个方面论述了形成"中国式管理"的必要条件:中国企业的实践成效;对实践中重大问题的认识;对中国理念和人文精神的体认。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实践 认识 中国理念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民族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马俊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5,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研究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重要契机和路径。共同体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更符合人类情感、社会生活与发展目标的理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民族研究进一步发展提高的重要契机和路径。共同体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更符合人类情感、社会生活与发展目标的理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 继承创新
原文传递
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嘉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它是汉语里原有的词,但用它来翻译某个外文词后,我们逐渐不再在它原有的意义上使用它们,而主要在它用来对译的外文词的意义上使用它,这些词原有的意义反而被掩盖了。例如革命、经济、经验、社会、民主、专制、事实...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它是汉语里原有的词,但用它来翻译某个外文词后,我们逐渐不再在它原有的意义上使用它们,而主要在它用来对译的外文词的意义上使用它,这些词原有的意义反而被掩盖了。例如革命、经济、经验、社会、民主、专制、事实、理论、作用。这样的词加上近代专门为了翻译外语词新造出来的词,我统称为“移植词”。在理论的场合,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汇都是移植词。本文旨在引起人们注意移植词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词 理论 中国哲学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的翻译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平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87,共11页
作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具有合法性和独特性。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从"以西释中"转向"以中释中",以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和历史文化背景来诠释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翻译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文本、思想... 作为世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具有合法性和独特性。中国哲学的研究应该从"以西释中"转向"以中释中",以中国哲学自身的概念、范畴和历史文化背景来诠释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的翻译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文本、思想、概念、语汇等理解和转译的态度和方法问题,应该避免基督教化、西方哲学化或文化利用型的翻译途径,采取文化还原式的翻译如音译、创译和综合翻译来彰显中国哲学的特质和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翻译 文化还原
原文传递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被引量:19
15
作者 吴晓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0,共16页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困扰了中国学界一百多年,并且至今仍然一再被重提。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同任何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言说具有本质的关联。问题的难点不仅在于西学渊源的"哲学"一词本身的高度不稳定,...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困扰了中国学界一百多年,并且至今仍然一再被重提。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同任何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言说具有本质的关联。问题的难点不仅在于西学渊源的"哲学"一词本身的高度不稳定,而且尤其在于这个外来词是否能够契合于对中国传统学术的正当言说。在"中国-哲学"与"中国-非哲学"的对立中,需要深入到形成此种对立的基础领域之中,而"合法性"一词正就提示出这样的基础领域:现代性在特定阶段上的绝对权力不仅形成了"中国-哲学"的特定勾连,而且使得这种勾连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现代话语的阐释之中。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哲学"在单纯形式方面意味着:文化的主干、思想的母体、精神的核心。虽说这样的表述尚不涉及实体性的内容与差别,但由于它们特别地指向文化传统的中枢,所以不能不引起高度的警觉和长久的疑惑。就此而言,所谓合法性问题乃是"中国-哲学"对于自身的疑惑。这种疑惑是和中国近代以来学术总体上的"学徒状态"相一致的,而这种疑惑的解除则有赖于学术总体在特定阶段上能够摆脱其学徒状态并获得"自我主张",正像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基础性领域中有赖于历史性实践本身的发展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合法性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利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1,共6页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交流和融会贯通,需要生活世界的基础。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为了我们自己平凡、真实、快乐地生活,考察和选择既有的哲学理论资源,我们发现,批判传统哲学的虚假崇高,批判资本逻辑...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交流和融会贯通,需要生活世界的基础。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为了我们自己平凡、真实、快乐地生活,考察和选择既有的哲学理论资源,我们发现,批判传统哲学的虚假崇高,批判资本逻辑的统治和支配,创造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共同任务,是三者会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论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关于中国哲学学科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彭永捷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32,共8页
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分析当前学界所关注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中国哲学”只能说是东西文化相遇的一个历史性“错误” ,前辈们苦心经营的“中国哲学”仅属于文化际的比较哲学。学界对“中国有无哲学”这... 从学科发展的视角分析当前学界所关注的中国哲学史学科存在的合法性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 :所谓“中国哲学”只能说是东西文化相遇的一个历史性“错误” ,前辈们苦心经营的“中国哲学”仅属于文化际的比较哲学。学界对“中国有无哲学”这一问题的辨惑工作可以归纳为普遍性证明和特殊性证明两种证明方式。中国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可以归结为中国哲学 (史 )学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能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和发展三个层面的问题。未来中国哲学 (史 )学科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与我们对哲学与思想、中学与西学、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等问题的解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史 合法性 危机
原文传递
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祥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6,共7页
 自胡适、冯友兰先生首创"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以来,它的主导方法一直是"逻辑的和科学的"。这种状况不利于研究者理解中国古代思想中非逻辑概念的哲理维度。现在亟须的是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或深层自由,即:一方面鼓...  自胡适、冯友兰先生首创"中国哲学"这门学科以来,它的主导方法一直是"逻辑的和科学的"。这种状况不利于研究者理解中国古代思想中非逻辑概念的哲理维度。现在亟须的是研究方法上的多元化或深层自由,即:一方面鼓励各种古代研究方式的复活,另一方面吸取西方哲学中有可能与中国古代思想进行生动对话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以便找到可以真正引发出中国古代哲理思维的当代生命力的治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研究方法 多元化
原文传递
意-象-言:意象哲学简论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煌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3,共11页
意-象-言,是易道之全体大用,贯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未发已发、本末源流、有无显微、性相体用,以同观之,莫非"意象",故曰"意象哲学"。与此相应,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特质的诠释,既非"本体诠释&qu... 意-象-言,是易道之全体大用,贯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未发已发、本末源流、有无显微、性相体用,以同观之,莫非"意象",故曰"意象哲学"。与此相应,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特质的诠释,既非"本体诠释",亦非"现象诠释",而是"意象诠释"。返之,意象哲学便是以易、道、心三者为本体之一贯的哲学,具有思维圆融性、结构整体性与形态意象性三特质的哲学。以史观之,意象哲学是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诠释,是"无我"的、"史学"的、主客二分的"照着讲",是思维方式与诠释方法;以论观之,意象哲学是中国哲学史的重构与发展,是"有我"的、"哲学"的、主客一体的"接着讲",是哲学观与本体论。简而言之,意象哲学是以"意-象-言"这一思维-结构为核心的方法论与本体论,意在揭示传统哲学固有之特质性,从而确立其主体性,彰显其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意象哲学 意象诠释 思维方式 民族精神
下载PDF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4,共8页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上个世纪初,中国学者以胡适和冯友兰为代表,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的文献典籍,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然而,中国哲学却不断地遭遇究竟是不是哲学的难题。不过,我们不妨以&qu...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上个世纪初,中国学者以胡适和冯友兰为代表,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的文献典籍,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然而,中国哲学却不断地遭遇究竟是不是哲学的难题。不过,我们不妨以"思想"概念来取代广义的哲学概念,认为西方思想采取哲学思路的特殊方式,于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中国思想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方式?然而真正关键的问题乃在于中国哲学是否具有应对当今时代之现实问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思想 中国哲学 合法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